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4)
2023(6703)
2022(6064)
2021(5543)
2020(5032)
2019(11905)
2018(11959)
2017(23216)
2016(13136)
2015(15166)
2014(15605)
2013(15702)
2012(15002)
2011(13754)
2010(13998)
2009(13199)
2008(13455)
2007(12404)
2006(10702)
2005(9506)
作者
(41675)
(35275)
(34998)
(33411)
(22203)
(17053)
(16149)
(13781)
(13293)
(12564)
(12107)
(11886)
(11199)
(11173)
(11123)
(11111)
(10936)
(10373)
(10213)
(10160)
(8918)
(8904)
(8712)
(8043)
(8006)
(7910)
(7890)
(7889)
(7244)
(7209)
学科
(58202)
经济(58145)
管理(35464)
(33137)
方法(30497)
数学(27268)
数学方法(26969)
(26117)
企业(26117)
(15964)
(13930)
(13493)
中国(12807)
地方(10930)
(10600)
贸易(10600)
业经(10569)
农业(10428)
(10262)
(9480)
(9253)
理论(8764)
(8480)
金融(8477)
(8218)
财务(8198)
财务管理(8170)
环境(8151)
(8116)
银行(8082)
机构
大学(204183)
学院(201165)
(79306)
经济(77563)
管理(74323)
研究(69962)
理学(63889)
理学院(63096)
管理学(61719)
管理学院(61366)
中国(51904)
科学(46445)
(43925)
(40866)
(37906)
(35697)
研究所(34792)
业大(34118)
农业(32696)
中心(32298)
(31123)
财经(28897)
北京(27485)
(27394)
师范(27083)
(26073)
(24529)
经济学(24333)
(24131)
经济学院(22181)
基金
项目(133450)
科学(102708)
基金(95047)
研究(93358)
(84252)
国家(83592)
科学基金(69232)
社会(57037)
社会科(53945)
社会科学(53921)
(52655)
基金项目(50591)
自然(45964)
(45236)
自然科(44828)
自然科学(44806)
自然科学基金(43987)
教育(43400)
资助(40044)
编号(37973)
成果(31909)
重点(30774)
(29883)
(28491)
课题(26793)
(26414)
计划(26271)
科研(26207)
创新(24875)
教育部(24661)
期刊
(85263)
经济(85263)
研究(54331)
学报(37163)
(36339)
中国(36234)
科学(32528)
(28013)
大学(26911)
学学(25467)
农业(24725)
管理(23777)
教育(19387)
技术(17369)
(16107)
金融(16107)
财经(14206)
(13773)
业经(13726)
经济研究(13036)
(12092)
问题(11952)
(11441)
统计(11433)
技术经济(10936)
资源(10323)
(9980)
理论(9966)
图书(9611)
决策(9422)
共检索到289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东  王立海  游祥飞  刘铁男  
应用应力波对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的40株旱柳进行检测,获取样本树120个横断面的二维应力波图像及波速矩阵。依据图像,把立木横断面腐朽状况分为无腐朽、心腐、边腐、心腐边腐共存断面等4类。进一步分析表明:应力波在健康立木横断面内径向传播速度最快,并且波从某一传感器到其余传感器(按顺时针计)的速度变化是先增后减的趋势;立木腐朽会导致应力波传播速度降低,应力波在心腐立木横断面内传播趋势不是先增后减,而变成非常平坦的曲线。因此,可以利用应力波波速的变化来对立木内部腐朽进行估计。另外,根据应力波检测成像结果可以识别腐朽面积及位置,并能够依据断面t/R值对旱柳行道树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厚江  王喜平  苏娟  Robert J Ross  
为了解应力波在立木中的传播机理,本试验用3根新砍伐的美国红松原木来模拟立木,用FAKOPP应力波微秒计测量不同横截面上各个网格节点处的应力波到达时间。结果表明:1)在原木中纵截面上,应力波传播时间等值线在开始阶段为倾斜曲线;随着距离的增大,等值线倾斜度逐渐减小,直至最后与原木长度方向近似垂直。2)应力波到达同一个横截面各部位的时间差与传播距离和原木直径有关,传播距离越长,时间差越小;原木直径越小,时间差越小。3)应力波在中纵截面上,原木表层的传播距离与传播时间之间有很好的比例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东  王立海  游祥飞  刘铁男  杨学春  
为进行立木无损健康检测,采用Arbotom应力波成像系统、Resistograph针式阻抗仪和RSM-SY5超声仪对4个树种共计120株树分断面进行测试,研究超声波和应力波在立木108个无缺陷断面传播速度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1)采用8个测点对立木测试时,超声波和应力波在立木无缺陷断面具有类似的传播规律,即沿Path A(相邻两传感器)传播时速度最低,沿Path D(径向传播)传播时速度最高,从Path A到Path D传播速度呈递增的变化趋势;2)对于小叶杨、榆树、旱柳、水曲柳4种立木,Arbotom测得的无缺陷断面应力波径向传播速度平均值分别为788.46,1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珊  王立海  王洋  徐华东  
为提高冬季木材缺陷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冬季木材利用的最大化,选择来自哈尔滨林业试验基地的10个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进行应力波在立木冻结与常温状态下传播速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冻结状态下立木的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高于常温状态约16.50%,径向传播速度高于常温状态约22.48%,且应力波在冻结与常温状态下的立木内传播速度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冻结状态下,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受含水率的影响显著(相关系数多数在0.8以上),而常温状态下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翔  李光辉  冯海林  杜晓晨  陈方翔  
【目的】研究应力波在不同树木径切面内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建立传播速度模型,以期进一步认识应力波在树木径切面内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树木内部缺陷的三维成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应力波在树木径切面内的传播速度模型;然后以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内8类有代表性的树种(香樟、枫香、乐昌含笑、鹅掌楸、响叶杨、悬铃木、松树、白杨)为试验材料,在样本径切面上,采用Arbotom应力波木材无损检测仪测量与径向成不同角度方向的应力波传播时间,计算不同角度方向上的应力波传播速度,并对健康样本径切面内沿方向角θ的应力波速度vθ和径向应力波速度v0的比值vθ/v0与方向角θ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海  王洋  高珊  徐华东  杨学春  
为进行冬季活立木健康检测和伐后原木内部缺陷无损检测,该文在冻结状态下,研究了应力波在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在室外温度0℃以下,利用FAKOPP Microsecond Timer等仪器测试了应力波在30棵树干通直且无缺陷的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纵向和径向传播速度。经过软件包SPSS统计分析,得出阴阳两面应力波的纵向传播速度分别为4 238.7和4 210.6 m/s,径向传播速度均值为1 834.5 m/s。同时,利用成对t检验法分析了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纵向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①光照条件对含水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卫民  
玉安石(公元一0二——一0八六),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0四二年)中进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著作有《王临川集》。王安石认为,北宋财政困难原因是费出无节和失生财之道。他主观上希望通过发展生产摆脱贫穷,以富天下,然而在以农业为主,生产力又极端低下的封建社会,要在短期内富起来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变法,最后只能急功近利,重蹈加赋或变相加赋的老路,以济国家燃眉之急。在批评费出无节时,王安石阐述了自己的消费思想。他说: “君子剌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其财力僭渎拟伦以追时好者矣,且夫天地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福兵  
传播基本规律是网络危机信息传播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简要阐述网络危机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的基础上,沿着网络危机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路径—传播效应—传播价值的顺序依次展开分析,从这5个方面勾勒网络危机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框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学春  王立海  
对原木中微小单元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应力波沿原木轴向传播的波动方程,应用分离变量法,得出应力波沿原木轴向传播的位移、速度、应力和应变方程。根据波动学理论中的反射和透射原理,从传播方向与界面垂直和不垂直2个方面得出界面两侧位移、速度、应力、应变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传播方向与界面垂直情况下的应力波沿原木径向或弦向传播的位移、速度、应力和应变方程。从这些方程可以得出:微小单元的位移、速度、应力和应变不仅与原木试件的弹性模量、密度有关,而且与小锤的敲击力、小锤与原木试件作用时间、敲击方向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东  徐国祺  王立海  杨学春  
以大青杨原木为试验材料,在原木样本横截面布置离散网格式测点,采用应力波方法,测试横截面内应力波传播时间(SWT),采用Matlab模拟SWT等值线,分析温度和空洞缺陷对SWT等值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波在完好原木横截面以圆弧形曲线传播,沿径向传播最快,而沿弦向传播则较慢;空洞和温度对SWT等值线均有显著影响;低温原木中应力波传播更快;与完好样本相比,含空洞原木SWT等值线形状有较大差异;空洞改变了应力波传播路径,促使SWT增加;传播到空洞后面区域的SWT数值与空洞直径正相关,在木材径向这一趋势更显著。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叶鹰  
通过将信息传播化解为载波模式、扩散模式和接触模式并分别以波动方程、扩散方程和接触方程描述其规律,揭示了信息传播的规律性。这可作为信息传播规律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兴月   陈金鑫   王欣   刘国元   余春梅   张健   魏辉  
【目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催化多种类胡萝卜素裂解成更小的分子,这一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至关重要。深入理解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机制,对精确调控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至关重要。【方法】选取中国本土品种旱柳(Salix matsudana)为实验材料,利用旱柳的全基因组数据库,采用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顺式作用元件、探究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进行共线性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GO注释分析,以及转录组分析等方法,对旱柳CCD家族成员(SmCCD)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从旱柳基因组中成功鉴定出17个CCD基因,这些SmCCD成员被归类为两个亚家族:SmCCD和SmNCED。SmCCD亚家族进一步细分为SmCCD1、SmCCD4、SmCCD7和SmCCD8等类别。共线性分析揭示片段重复是导致SmCCD基因扩增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比杨树、拟南芥、水稻与旱柳之间的基因共线性分析,发现杨树与旱柳和拟南芥之间的基因对数量多于旱柳与水稻之间的基因对,这表明旱柳与杨树等双子叶植物之间存在较近的进化关系。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SmCCD基因在旱柳遭遇盐胁迫和淹水胁迫时表达水平显著变化,这暗示该基因在旱柳适应环境压力中可能发挥的关键作用。【结论】揭示SmCCD基因家族的多样性和在环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理解旱柳的适应性和进化关系提供新的分子证据。这有助于指导旱柳的育种和生态恢复工作,以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中民  王力  魏虹  冯汉茹  李昌晓  
以垂柳和旱柳插条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0(对照组),5,10,20,50 mg·L-1(以纯Cd计)5个不同条件处理组,研究垂柳和旱柳的生长、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及其镉含量。结果表明:1)由生物量和生长指标评价的耐性指数Ti(%)随着营养液镉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垂柳和旱柳在镉浓度为5,10 mg·L-1时Ti分别为79.30,73.11和98.48,90.69,具有较高的镉耐受能力,且旱柳镉耐受能力大于垂柳。2)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垂柳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下降(P<0.05),垂柳根体积和旱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先增加后下降,而2树种根平均直径显著增加(P<0.0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振旭  秦光华  宋玉民  乔玉玲  姜岳忠  王华田  
【目的】在山东境内调查收集旱柳优树种质,探索旱柳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方法】在试验区建立旱柳无性系苗期对比试验林,利用2年生苗木,分别进行表型数据观测和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标记,分析旱柳种内遗传多样性。【结果】旱柳种质资源群体内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和分子遗传变异:不同无性系枝干颜色呈黄绿、灰绿、绿色、灰褐、红褐、褐色,且色差重叠少,差异显著;主干有直立、稍弯、中等弯曲、较强弯曲、扭曲,小枝有上弯、直立、下垂,且形态差异显著;不同无性系树高变异范围为1.2~5.5 m,地径为0.6~4.6 cm,叶长为8.5~18 cm,叶宽为0.92~3.49 cm,叶面积为6.258~33.584 cm~2,差异极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学春  罗菊英  
通过应力波测试仪对健康的杨树和落叶松原木试件进行检测试验,研究应力波在这2种原木试件中径向、弦向和纵向(原木心材和边材)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径向传播速度和直径、弦向传播速度和检测角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这2种树种中,应力波径向传播速度和原木直径呈正相关,原木纵向边材传播速度比相应心材中的要大,弦向传播速度与检测角呈现二次函数关系。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应力波在原木纵向心材和边材传播速度与径向传播速度比的域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