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5)
- 2023(14688)
- 2022(12712)
- 2021(11862)
- 2020(9961)
- 2019(22496)
- 2018(22595)
- 2017(43307)
- 2016(23275)
- 2015(26113)
- 2014(25726)
- 2013(25500)
- 2012(23748)
- 2011(21403)
- 2010(21750)
- 2009(19885)
- 2008(19188)
- 2007(17133)
- 2006(15352)
- 2005(13700)
- 学科
- 济(108349)
- 经济(108244)
- 管理(70836)
- 业(66428)
- 企(56207)
- 企业(56207)
- 方法(42635)
- 数学(36145)
- 数学方法(35772)
- 中国(27863)
- 农(24921)
- 地方(24490)
- 学(23649)
- 财(22931)
- 业经(22896)
- 技术(19976)
- 制(18097)
- 理论(17954)
- 农业(17200)
- 和(15998)
- 贸(15489)
- 贸易(15473)
- 地方经济(14984)
- 银(14940)
- 易(14894)
- 银行(14894)
- 环境(14701)
- 融(14556)
- 金融(14555)
- 教育(14299)
- 机构
- 大学(332879)
- 学院(329471)
- 济(139192)
- 经济(136270)
- 管理(131794)
- 理学(113305)
- 研究(112896)
- 理学院(112042)
- 管理学(110252)
- 管理学院(109624)
- 中国(83687)
- 京(70832)
- 科学(67558)
- 财(62674)
- 所(56240)
- 研究所(50746)
- 中心(50160)
- 江(49794)
- 财经(49678)
- 农(48161)
- 业大(45932)
- 北京(45149)
- 经(45112)
- 范(45033)
- 师范(44676)
- 经济学(42293)
- 院(40790)
- 州(39820)
- 经济学院(37669)
- 农业(37076)
- 基金
- 项目(220113)
- 科学(174014)
- 研究(164338)
- 基金(159463)
- 家(137657)
- 国家(136487)
- 科学基金(117928)
- 社会(105089)
- 社会科(99566)
- 社会科学(99538)
- 省(86101)
- 基金项目(84668)
- 教育(75351)
- 自然(74659)
- 自然科(72935)
- 自然科学(72921)
- 自然科学基金(71606)
- 划(71565)
- 编号(66387)
- 资助(64818)
- 成果(54668)
- 创(49067)
- 重点(48787)
- 部(48538)
- 发(47196)
- 课题(45971)
- 创新(45084)
- 国家社会(43049)
- 教育部(42252)
- 大学(41714)
- 期刊
- 济(160763)
- 经济(160763)
- 研究(104581)
- 中国(68628)
- 管理(52153)
- 学报(49367)
- 财(47356)
- 科学(46567)
- 农(43490)
- 教育(40821)
- 大学(37724)
- 学学(35076)
- 技术(30339)
- 农业(29829)
- 融(29126)
- 金融(29126)
- 经济研究(25931)
- 财经(25264)
- 业经(24083)
- 经(21702)
- 问题(19916)
- 图书(19249)
- 技术经济(18558)
- 科技(17247)
- 理论(16657)
- 业(15590)
- 现代(15091)
- 实践(14927)
- 践(14927)
- 商业(14419)
共检索到503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点——劳动范畴的五个基本性质包括:一是劳动的整体性。劳动是一个整体,既有劳动主体也有劳动客体,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像磁石的两极一样互为存在条件。二是劳动的常态性。人类历史与现实的劳动是常态劳动,是正态劳动与变态劳动的统一。三是劳动的有益性。劳动是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有益作用的劳动。四是劳动的复杂性。劳动发展的复杂化程度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复杂劳动的发展满足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五是劳动的发展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决定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小麟
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在创新中,作为学科基石的范畴及其系统,也存在自我扬弃的过程,一些范畴消失了,一些范畴被搁置了,一些范畴的内涵更新或外延拓展了,一些范畴又被新发现和创造出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世祯
马克思写作政治经济学著作是从抽象的经济范畴开始,逐步上升到越来越具体的经济范畴,正确理解这些范畴,对学习和研究《资本论》非常重要。我国长期以来通过苏联间接学习马克思著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接受了不少错误的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不仅阻碍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和正确传播,而且也误导了经济实践。因此,纠正目前存在的对政治经济学范畴不正确的认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贾后明 张得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范畴来自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改造与创新,并基于此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范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建,要以《资本论》中经济学范畴为主体,借鉴和利用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与术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出发,用科学的范畴体系奠定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昊 程言君
逻辑起点范畴研究至关重要:一门科学是根据逻辑起点范畴的内在规定性建立起来的严密逻辑体系。《资本论》逻辑起点范畴"物"商品论需要深化,"人"商品论理应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恰当确定逻辑起点范畴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体系,虽然已近乎学界共识性历史使命,但逻辑起点范畴研究却成"前沿尖端难题"而莫衷一是。深化《资本论》逻辑起点范畴——"人"商品论研究,尤其对逻辑起点范畴的"两能"标准和人力产权范畴胜任妥帖的探究,具有"前沿尖端难题"破解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新的范畴与《资本论》原理有内在联系和相通。马克思是世界公认的创新理论的先驱,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创新理论的开山之作。马克思明确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是生产力要素,反映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科技生产力的价值不能只是以其劳动价值来衡量,应该以其创造的使用价值来衡量。科技生产力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从事科技劳动的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科技成为生产力关键在科技的应用。科学在未与生产结合之前,它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科学只有转化为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才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在资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生产力 资本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在经济治理部分提出分配要进一步向劳动者倾斜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精神实质。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一般性质,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在此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特有的价值范畴。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反映社会主义特殊经济规律的"价值范畴"方面存在理论缺失,经常将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价值范畴——"剩余价值"范畴用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混淆了不同生产关系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了"人民逻辑"的思想主线,初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应以此作为立论依据,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的劳动""为人民的商品""为人民的价值"的概念,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范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华德亚 荣兆梓 李萍
如何对待资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在新发展阶段,各类资本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也存在无序扩张的风险。我们应辩证地把握资本的特质和作用,掌握其运动规律,激发资本要素的巨大潜力,处理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引导资本进入实体生产部门、避免脱实向虚,处理好资本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用并规范资本的逐利本性,根据各类资本的不同特性扬长避短,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种所有制经济构建有序的市场秩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冬林 孙尚斌
确定核心范畴是构建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如何增强其系统性、学理性,从而推动整个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学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其中,学理化是系统化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学理层面深入耕耘,才能系统把握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内在联系,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理论体系。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核心范畴,它既构成了其他一切经济范畴的本原,也现实地存在于整个学科的各个方面,同时还决定着理论之间的逻辑演绎方式与整个理论体系的呈现样态,这个范畴就是人民。可以说,作为核心范畴的人民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切理论的科学起点与最终归宿,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全部理论的主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饶会林 崔卫华 张明贵
我们知道 ,每个学科都是由这个学科的范畴体系构成的 ,不同的学科 ,其范畴体系是不同的。市场、竞争、需求、供给、成本、价格、收益和分配构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所得、财政、金融、就业、外贸、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那么 ,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 ,它应该由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和管理等构成。
关键词:
微观 宏观 中观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路军
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目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这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也是始终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的结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19世纪中期创立以来,一直与不同社会阵营的经济思想、不同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和不同思潮的经济学观点进行博弈,并且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实践检验,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关柏春
所谓学风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是马克思主义是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理论是现实的反映,理论应当为现实服务,理论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现实相结合,得出崭新的结论以客观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这就是我们所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一切僵化地引用马克思语录的做法都属于教条主义,是我们所极力反对的学风。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社会发展 理论创新 学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经济学家》编辑部
为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讲话精神,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财经科学》编辑部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经济学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于2016年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部分专家、学者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现将他们的观点摘选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文平 袁芸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相提并论 ,并指出“对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得到保护”。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性发展。这一理论创新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同时也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还是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 理论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晖明 刘刚 宋欣如
蒋学模教授是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在《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方面具有特别的地位。文章围绕蒋学模先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多个版本所蕴含的学术演进,从"缘起:理论构建之载体、中国经验之总结;长成: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学术前沿的理论集成;升华:迈向未来理论体系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三个阶段演进中的思想脉络、逻辑主线和体系构造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这三个阶段的特点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界总结"中国经验"走向"中国理论"的时代缩影。其紧扣现实的理论创新精神、深入浅出的学术风格,对于当代学者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