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6)
2023(5301)
2022(4438)
2021(4094)
2020(3429)
2019(7818)
2018(7810)
2017(14845)
2016(8174)
2015(9187)
2014(9260)
2013(8956)
2012(8268)
2011(7529)
2010(7553)
2009(7281)
2008(7286)
2007(6583)
2006(5912)
2005(5526)
作者
(23199)
(19736)
(19260)
(18564)
(12366)
(9317)
(8800)
(7513)
(7448)
(7032)
(6870)
(6616)
(6509)
(6256)
(6239)
(5977)
(5733)
(5655)
(5631)
(5618)
(4939)
(4867)
(4590)
(4464)
(4438)
(4387)
(4363)
(4258)
(3943)
(3778)
学科
(34535)
经济(34466)
管理(31453)
(23982)
(20756)
企业(20756)
(11853)
(11186)
方法(10957)
数学(9273)
数学方法(9157)
(8142)
中国(8128)
(7871)
业经(7267)
体制(7099)
土地(6587)
(6583)
财务(6561)
财务管理(6541)
(6529)
(6360)
银行(6352)
企业财务(6223)
(6080)
(5903)
金融(5901)
(5696)
地产(5695)
房地(5695)
机构
大学(117364)
学院(116242)
(48296)
经济(47251)
管理(44572)
研究(39876)
理学(37505)
理学院(37078)
管理学(36560)
管理学院(36328)
中国(31707)
(26856)
(24755)
科学(22828)
财经(20268)
(19816)
(18786)
(18455)
(18311)
中心(18217)
研究所(17554)
业大(16725)
经济学(15444)
北京(15361)
财经大学(15098)
(14902)
农业(14227)
(14082)
(14010)
师范(13945)
基金
项目(76496)
科学(61074)
基金(57081)
研究(56098)
(49806)
国家(49436)
科学基金(42647)
社会(37259)
社会科(35342)
社会科学(35337)
基金项目(30355)
(28940)
自然(27121)
自然科(26445)
自然科学(26440)
自然科学基金(25977)
教育(25775)
(24666)
资助(22580)
编号(21712)
(20874)
成果(18209)
(17780)
重点(17432)
(15946)
国家社会(15888)
课题(15612)
(15587)
教育部(15467)
创新(15126)
期刊
(57036)
经济(57036)
研究(36259)
中国(27209)
(22664)
管理(17513)
学报(17453)
科学(17305)
(16930)
大学(13939)
学学(13282)
(13065)
金融(13065)
教育(10973)
财经(10749)
农业(10696)
技术(9345)
(9222)
经济研究(8441)
业经(8295)
问题(7517)
(5715)
(5656)
理论(5625)
财会(5577)
现代(5425)
(5388)
会计(5387)
科技(5183)
(5137)
共检索到182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瑞雪  赵秀红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缓解城市发展中的用地紧张问题,天津市于2005年下半年起先后在12个乡镇5个村推行宅基地换房,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有媒体报导,该模式的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洪银  
宅基地换房实现了人口集中和土地集约利用,在城市近郊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宅基地换房侵害了农民土地权益,这种政府推动的小城镇化模式在偏远地区难以推行,可复制和可推广性受到质疑。"十三五"时期,应以产业植入激发小城镇建设内生动力,实行宅基地变性后农民自建住房的远郊城镇化模式,加强小城镇自然和人文景观营造,协同推进农民市民化和职业农民培育。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林靖  王菲  杨达  
根据实地抽样调研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评估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对换房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换房后华明镇有就业愿望的无业劳动力比例从9%上升到14%,而且"宅基地换房"政策并没有给换房农民带来收入的增加,反而使农民的纯收入比从前低;但大部分农民对换房以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也是华明镇目前最为严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加快"三区联动"建设,着力完善就业促进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萍  于璐源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乡住房水平与居住环境整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农村住房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房闲置与大规模开发建设并存;农村居住环境较差与近年来财政不断向农村倾斜的矛盾;政策限制农房流转与现实中农房地下交易的矛盾;不同收入、年龄阶层对农房的不同需要与农房低效利用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会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构建农村住房体系的设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张凤  
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成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严禁流转与自由流转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农村宅基地性质的不同认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宅基地流转影响的不同评估。两派在论争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偏失。实际上,严禁宅基地流转以坚守既有土地制度的主张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而实行宅基地自由流转乃至宅基地私有化的方案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因此,慎重稳妥推进流转才是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星  桑铁柱  
土地非农化过程充满了利益的冲突,保护农民利益的关键在于划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设计合理的治理结构,既降低交易成本又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农民分享比例,使得各利益主体和谐相处、共享剩余。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是治理结构的创新,一方面,政府在不完全合约中引入了规范与权力,降低了分散交易的成本;另一方面,民主协商的政治程序保障了农民的谈判力。与国家征地机制和分散交易机制相比,这一新的土地非农化模式有利于推进城市化,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峻  李蒴  朱传梅  
研究目的:在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背景下探讨与重构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推动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规范-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实地访谈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存在制度缺陷和管理难题。基于节地理念重构了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以宅基地取得制度的重构为切入点,有利于保护农民财产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史卫民  曹姣  
农村闲置宅基地与农房收储制度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与农房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中,仅有少数地区进行了探索,尚未形成系统的收储制度。闲置宅基地与农房收储的实践探索主要分为村集体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模式。闲置宅基地与农房收储制度应从制定收储指导意见、设置管理模式及机构、明确收储条件和补偿标准、强化收储资金保障、健全收储程序、完善收储监管与责任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闲置宅基地与农房收储后可通过复垦复耕统筹使用,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并入市流转,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兴办厂房、仓储或发展特色产业等路径,激活"沉睡"闲置的宅基地与农房,实现宅基地与农房由资产到资金的蜕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裕  刘俊俊  李缌缌  
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对缓解大学生城市购房压力,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444名农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较高,对宅基地置换保障性住房的期望面积较合理;就业状况、参保状态、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收入结构的非农化程度、宅基地距市(县区)中心的距离、宅基地退出的补偿额度、所换住房所在区域位置是影响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裕  刘俊俊  李缌缌  
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对缓解大学生城市购房压力,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444名农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较高,对宅基地置换保障性住房的期望面积较合理;就业状况、参保状态、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收入结构的非农化程度、宅基地距市(县区)中心的距离、宅基地退出的补偿额度、所换住房所在区域位置是影响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强   何志成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银行业尤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内外人士从宏观上经常关注并提醒银行业和金融业在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是使风险的可能性不变成现实性.或使现实中发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容忍的比例之内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总是与金融业务的增长成正比的,金融风险的发生区域总是与金融业利润的增长点连在一起的。2003年,我国金融业务的增长点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财产权和乡村内部治权是乡村秩序的基础,宅基地产权和治理规则是乡村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宅基地制度演进的基本逻辑是以保障居住功能弱化财产权利、为了耕地保护削弱乡村内部治权,从而国家公权支撑的"管制"权不断强化。"强管制,弱产权"的宅基地制度安排导致管制无效和产权无效。国家主导的宅基地制度改革顶层设计朝着强化管制、有限开放产权的方向进行,地区试点的制度创新明显朝向寻求有效治理和显化财产权利。浙江义乌、四川泸县、江西余江的试点昭示了朝向有效产权、村内治权与国家有限管制的宅基地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清勇  刘守英  
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理解历史上宅基地集体化的过程和逻辑,是推动下一步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的基础。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的属性认定以及对土地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论述,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宅基地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发现:当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宅基地相关政策时将宅基地看作生产资料,这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非农业用地视为一般生产资料是一致的;1956年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没有将宅基地集体化,不是缘于现有研究所指出的"宅基地是生活资料",而是因为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中心问题是将耕地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化,而宅基地作为一般生产资料,并不在主要生产资料之列;人民公社强调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残余,这开启了作为一般生产资料的宅基地的集体化进程;宅基地集体化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这一进程始于1958年,到1963年完成,期间各地政策差异较大。这些发现为厘清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明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农村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规定了农民宅基地所有权的集体属性,而在具体的产权实践中,农民对宅基地的产权认知越来越趋向于私有化。宅基地产权的地方性建构意味着对土地产权的讨论必须进行"在地化"的理解,S村宅基地制度的在地化实践以及土地管理权的上收为农民提供了富有弹性的私人化实践空间。同时,基于地方性共识的农民宅基地需求同该制度空间相耦合,共同形塑了农民对宅基地属性的私化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