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5)
2023(5581)
2022(4631)
2021(4215)
2020(3414)
2019(7711)
2018(7529)
2017(14561)
2016(7839)
2015(8211)
2014(8130)
2013(7829)
2012(7250)
2011(6720)
2010(6775)
2009(6102)
2008(5999)
2007(5124)
2006(4935)
2005(4452)
作者
(20302)
(17209)
(17004)
(16675)
(10792)
(8070)
(7736)
(6623)
(6502)
(5951)
(5948)
(5671)
(5653)
(5606)
(5576)
(5408)
(5008)
(4901)
(4859)
(4705)
(4446)
(4175)
(4015)
(3965)
(3860)
(3858)
(3801)
(3473)
(3420)
(3393)
学科
(39758)
经济(39716)
管理(18295)
(15403)
方法(14070)
地方(13050)
数学(13043)
数学方法(12967)
(11336)
企业(11336)
中国(10957)
(9024)
地方经济(9005)
(8940)
(8842)
业经(7282)
(6850)
(6617)
金融(6616)
(6452)
农业(6425)
税收(6280)
(6253)
(6235)
(6057)
银行(6051)
(5883)
体制(5824)
环境(5701)
(5214)
机构
大学(102959)
学院(102707)
(50101)
经济(49298)
研究(40329)
管理(36914)
理学(31606)
理学院(31195)
管理学(30747)
中国(30744)
管理学院(30522)
(24640)
科学(22476)
(21613)
(20249)
财经(18508)
研究所(18001)
中心(17506)
经济学(16969)
(16916)
(16444)
经济学院(15395)
(15120)
师范(15019)
(14994)
(14907)
北京(13738)
财经大学(13716)
(12517)
师范大学(12411)
基金
项目(69032)
科学(55890)
研究(52276)
基金(51068)
(44750)
国家(44415)
科学基金(38114)
社会(35950)
社会科(34259)
社会科学(34255)
基金项目(26639)
(26478)
教育(24003)
(22359)
自然(22338)
自然科(21816)
自然科学(21810)
自然科学基金(21420)
编号(20122)
资助(19842)
(16589)
成果(16402)
重点(16394)
国家社会(16098)
(15876)
课题(14575)
(14317)
发展(13942)
教育部(13901)
(13745)
期刊
(56655)
经济(56655)
研究(37868)
中国(25197)
(18624)
管理(14353)
教育(14234)
学报(14181)
科学(13608)
(12962)
(11624)
金融(11624)
大学(11099)
经济研究(10513)
学学(10259)
财经(9649)
技术(8757)
(8514)
农业(8430)
业经(8140)
问题(7491)
(5805)
统计(5590)
资源(5110)
(5077)
技术经济(5067)
商业(4886)
国际(4775)
改革(4764)
(4764)
共检索到167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春丽  王磊  曾铮  
财税、金融、土地、户籍、行政、所有制、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改革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呈现出一些规律和特征。分析表明,"十三五"时期,全面落实重点领域改革部署,每年将多拉动经济增长1.53个百分点,GDP有望保持7.39%的年均增速。分领域看,推进财税改革红利最大,土地、户籍和国企改革红利次之,开放和金融、行政体制改革红利较小。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应切实把握重点改革释放增长红利的规律、特征和变化趋势,将财税体制改革放在优先位置,尽快启动要素市场化相关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塑造市场主体的国企改革,继续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同时创新科技体制,发挥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增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蓉  罗帅  
本文简要回顾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我国税制历程,探讨了"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遗留的主要问题,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税收收入增长新趋势,展望了"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的税制改革取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铭慎  刘泉红  
国有企业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外溢提振经济增长。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1979—2013年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度为0.14个百分点,期间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曾达到0.4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时期,在延续已有制度惯性的基准情境中,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为0.12个百分点,完全落实改革部署则有望达到0.3个百分点。为了更好释放国有企业改革的增长红利,应要继续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核心,同时协调推进国资管理体制、国有经济布局等方面的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铭慎  刘泉红  
国有企业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外溢提振经济增长。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1979—2013年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度为0.14个百分点,期间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曾达到0.4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时期,在延续已有制度惯性的基准情境中,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为0.12个百分点,完全落实改革部署则有望达到0.3个百分点。为了更好释放国有企业改革的增长红利,应要继续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核心,同时协调推进国资管理体制、国有经济布局等方面的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华  赵勇  
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但是,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区存在规模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力与经济联系较弱、先导部门成长性不足等问题。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应采取"突出总量和规模扩张,注重多元化发展,强化区域和区际合作,协同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战略思路,以加快核心城市发展来推动增长极经济规模扩大、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来提高增长极产业支撑能力、以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推动增长极创新发展、以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功能分工来提高增长极的经济联系、以区域联通和发展环境塑造来优化增长极的发展环境、以信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丹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文章认为,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有四大发展方向:一是优化驱动模式,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创新道路;二是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专业化道路;三是普惠人民群众,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均等化道路;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丹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文章认为,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有四大发展方向:一是优化驱动模式,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创新道路;二是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专业化道路;三是普惠人民群众,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均等化道路;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十三五"税制改革就是我们讲"新常态"下的税制体制改革问题,包括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宏观税负问题;第二个是优化税制结构;第三个是关于税种税制问题。关于宏观税负,我们看看目前我国宏观税负现状如何评价。我们宏观税负有三个口径,这财政收入(就是公共财政预算部分)占GDP是22.7%,接近23%,政府收入占GDP比重,一个是公众财政收入,再一个是社保收入、国有资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明月  
文章从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短板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的因素,并从短期结构性因素切入,提出政府性融资担保可以在现有社会金融资金供给总量、经济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切实解决普惠融资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匹配、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用信用增进方式打通金融活水流向社会弱势经济群体的最后一公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鸣骥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国会计工作者要以规划纲要为指引,把握好发展机遇,完成好改革任务,实现"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体系,基本实现会计工作法制化、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会计理论研究要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会计改革任务的需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开展理论创新,推动会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实现会计理论和会计学科自身的更好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培勇  汪德华  
本文在对"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时期财税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全面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布局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应对进入"新常态"的财政收支形势;加大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力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使其具备现代财政制度的特点;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为此,要加大预算制度改革及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确保新《预算法》及各项改革任务的有效落实;加强公开透明、绩效导向对预算改革的推动作用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陕西省价格协会课题组  
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形成机制,对于培育壮大电力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陕西电力工业发展实际,在回顾总结"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电价改革历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科学制定"十三五"时期电价改革目标和重要任务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面临结束,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在这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正确判断我国财政金融发展态势,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揭示财政金融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把握财政金融风险作用机理和潜在影响,提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在供给与需求结合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文化旅游、生物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互联网新业态这六大领域有望成为"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我国应加强对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分析和科学研判,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产业新增长点培育的发展环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建武  
本文对"十三五"及20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将下降至6%~7%,2020~2030年期间进一步下降至5%左右;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将由过去"出口导向、工业优先、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消费、更多依靠服务业、更多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十三五将成为中国迈向高收入社会的关键冲刺阶段,预期中国将在2021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