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1)
2023(3168)
2022(2651)
2021(2594)
2020(2249)
2019(5039)
2018(5070)
2017(9138)
2016(5870)
2015(6933)
2014(6731)
2013(5980)
2012(5571)
2011(5116)
2010(5235)
2009(4211)
2008(4026)
2007(3490)
2006(3021)
2005(2739)
作者
(13279)
(11221)
(10827)
(10774)
(7034)
(5299)
(5019)
(4352)
(4290)
(4238)
(3828)
(3687)
(3606)
(3599)
(3572)
(3554)
(3488)
(3456)
(3234)
(3226)
(3096)
(2769)
(2753)
(2651)
(2590)
(2553)
(2508)
(2468)
(2309)
(2268)
学科
(14421)
(13820)
经济(13796)
管理(13414)
(11204)
企业(11204)
中国(9069)
方法(7902)
数学(6925)
数学方法(6838)
理论(6694)
教学(6107)
(5971)
教育(5958)
(5439)
劳动(5422)
(4799)
学法(4271)
教学法(4271)
农业(4190)
学理(3917)
学理论(3917)
(3786)
财务(3774)
财务管理(3771)
企业财务(3700)
(3337)
(3113)
(3062)
技术(3057)
机构
学院(70459)
大学(66604)
管理(23477)
(23121)
经济(22471)
研究(20654)
理学(20336)
理学院(20125)
管理学(19608)
管理学院(19483)
职业(14319)
中国(13923)
技术(13529)
(13500)
教育(11991)
(11945)
师范(11856)
科学(11568)
(11439)
(11425)
(10407)
(9961)
职业技术(9898)
中心(9570)
财经(9359)
业大(9288)
研究所(9215)
师范大学(9083)
北京(8657)
技术学院(8620)
基金
项目(44985)
研究(37460)
科学(35789)
基金(30106)
(25150)
国家(24843)
教育(23460)
科学基金(21476)
社会(21123)
社会科(19862)
社会科学(19857)
(19510)
编号(18261)
(16745)
基金项目(15788)
成果(14208)
课题(14181)
自然(13520)
自然科(13264)
自然科学(13261)
自然科学基金(13000)
资助(12887)
(12510)
(11068)
规划(10921)
重点(10641)
项目编号(10301)
教育部(10254)
(9853)
(9414)
期刊
教育(24963)
(24152)
经济(24152)
中国(22976)
研究(18243)
职业(13123)
技术(12947)
技术教育(9598)
职业技术(9598)
职业技术教育(9598)
学报(9402)
(9398)
管理(9279)
(9178)
科学(8097)
大学(7782)
学学(7175)
农业(6255)
(5621)
论坛(5621)
(5222)
金融(5222)
财经(4946)
业经(4439)
(4301)
职教(4264)
经济研究(3663)
(3580)
(3111)
(3103)
共检索到107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小雨  闫志利  
基于我国职业培训政策的形成过程和理论逻辑,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应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现有学校教育形式相衔接、满足劳动者多样化培训需求以及符合职业培训活动内在规律四项原则。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可分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端,包括需求分析体系、培训供给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培训实施体系四个子系统。加快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构建进程,应统筹解决构建方法与技术路线问题,持续拓展建设内涵与建设层次,整合职业培训资源,扩大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同时,要加强法律规制建设,及时解决相关衍生问题,不断创新建设体制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香真  
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即工资,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劳资矛盾,首行,要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要对劳动者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学会依法维护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第三,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增强执行劳动法的自觉隆;第四,各级劳动部门部门和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担当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凯  
在肯定和实施企业文化的同时,应提出和研究劳动者文化。劳动者文化的内容可分为经济文化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和观念文化层面。其基本作用一是以劳权意识为基本价值导向,二是体现劳动者权益,三是规范劳动者行为。劳动者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两种不同的群体文化。建设劳动者文化,对于我国的改革和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秦士莲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加强我国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制度。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关系百姓就业的民生工程,也关系到我国技能人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国家层面、长期性、系统性的重大人才工程。文章对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义、推进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为促进全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荣  
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职业素质重要内容的职业精神,也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时关注的热点。文章分析了职业精神的内涵及作用,进而探讨了当前我国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劳动者终身教育体系中、把职业精神课程纳入政府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发挥用人单位在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等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凯琳  
供应链背景下维护外派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个重点是关注跨境供应链治理的追责机制。在信息技术时代,应将用人单位维护外派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效果作为供应链金融投资风险评价指标,这既能兼顾供应链治理追求营利的商事特征,又能弥补传统的追责机制在实践操作层面的不足;应当确立预防式、监管式、奖励式的供应链治理理念,将供应链金融投资额度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效果结合起来;另外,应将外派劳务的信息纳入供应链治理中,将维权指数设为融资企业的风险评价指标并建立相关应急机制来保护用人单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克明  丁小浩   窦现金  
培训和继续教育正在成为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但总体上,我国劳动者的在职培训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自身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而且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学习培训的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平衡性。因此,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在职培训和终身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加快终身学习法律法规的建设,重视弱势人群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建立健全有关的学习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培训的公平和公正,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在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并注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培训信息化的步伐,加强培训机构建设,促进培训主体和经费来源多元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辉  
案情简介申请人某物业管理公司于2014年12月11日向被申请人胡某发出《录用通知》,该《录用通知》记载胡某"入职薪资人民币4000元/月;培训生津贴人民币1000元/月"。胡某于2015年7月14日与该物业公司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从2015年7月15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止;约定胡某的工作岗位为PMT(管理培训生),每月工资由基本薪酬2800元加岗位津贴1200元组成。胡某于2015年7月15日入职某物业管理公司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付玉  陈玉杰  李晓曼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技能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正确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推动技能人才体系的建设,扩充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本研究借助来自13省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行效果评估的调研数据,构建多层线性模型进行跨层次效应分析,探究了企业培训规划以及政府补贴方案对于就业质量提升效果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以及受到政府给予的培训补贴都对就业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的收入群体和企业类型间均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和相应规章制度会通过提高培训内容需求度来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政府补贴会通过增强劳动者对培训的了解程度提升其就业质量。最后,文章提出提高劳动者培训意识、做好企业培训规划、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双重补贴渠道并用、拓宽培训资金来源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辉  
案情简介申请人某物业管理公司于2014年12月11日向被申请人胡某发出《录用通知》,该《录用通知》记载胡某"入职薪资人民币4000元/月;培训生津贴人民币1000元/月"。胡某于2015年7月14日与该物业公司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从2015年7月15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止;约定胡某的工作岗位为PMT(管理培训生),每月工资由基本薪酬2800元加岗位津贴1200元组成。胡某于2015年7月15日入职某物业管理公司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曼  白诗佳  陈玉杰  
职业技能培训是以教育为核心的传统人力资本研究中鲜少涉及的话题,却是我国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培训单位—劳动者”匹配数据,检验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策略对高质量就业的助推效果。研究发现:个体及培训单位层面的补贴均能显著提升就业质量;借助补贴资金在省级层面的分配方案,本文验证了补贴效果的稳健性以及资金来源对微观主体的差异化影响。最后,补贴效果在不同培训动机下具有异质性,且师生互动性和家庭支持度是重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职业培训政策顶层设计,完善补贴实施细则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天纵   陈玉杰   李晓曼  
劳动者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是我国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支撑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全国12省市的劳动者-培训机构匹配调查数据,应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HGLM),通过实证研究探究我国培训机构培训制度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情况的影响,并探讨个体培训动机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机构软性培训制度对劳动者培训参与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自主性动机促进首次参与培训,而控制性动机更易促进多次培训;此外,我国培训参与情况仍不平衡不充分,劳动者培训意识欠佳。基于此,分别从培训机构、政府、社会三个维度提出政策建议:完善机构培训制度体系,推动培训模式创新,推广因材施教理念;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力度;探索社会组织介入机制,营造终身培训的社会氛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慧娟  
"工匠精神"是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重要体现,也代表着劳动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工匠精神"对于各个行业的产业建设优化而言都十分重要,是推动我国制造产业发展、使我国进一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关键因素。基于"工匠精神"理念来组织、建设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符合目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优秀劳动者提高职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只有根据职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劳动者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体系建设,才更有利于职业素质培训工作的优化与完善,进而有利于培育出具有优秀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者。笔者将结合《劳动教育与素质养成》一书,深入分析"工匠精神"视域下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的相关问题,并为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建设提供部分参考性建议,以助力我国劳动者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推动国家产业经济实现全面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