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
- 2023(1329)
- 2022(1146)
- 2021(1037)
- 2020(948)
- 2019(2144)
- 2018(2130)
- 2017(4075)
- 2016(2340)
- 2015(2449)
- 2014(2519)
- 2013(2517)
- 2012(2280)
- 2011(1644)
- 2010(1602)
- 2009(1582)
- 2008(2058)
- 2007(1843)
- 2006(1468)
- 2005(1331)
- 学科
- 管理(13090)
- 财(12102)
- 业(12095)
- 企(11697)
- 企业(11697)
- 务(9620)
- 财务(9619)
- 财务管理(9586)
- 企业财务(9193)
- 制(4731)
- 济(4585)
- 经济(4573)
- 银(4344)
- 银行(4339)
- 度(3927)
- 制度(3926)
- 行(3870)
- 业务(3641)
- 银行制(3225)
- 财政(2525)
- 方法(2449)
- 税(2174)
- 政(2159)
- 家(2047)
- 国家(2010)
- 数学(1964)
- 税收(1962)
- 数学方法(1948)
- 收(1947)
- 贸(1595)
- 机构
- 学院(26092)
- 大学(25017)
- 管理(10157)
- 济(9503)
- 经济(9215)
- 财(9017)
- 中国(8461)
- 理学(8258)
- 理学院(8198)
- 管理学(8111)
- 管理学院(8066)
- 研究(6561)
- 财经(5879)
- 京(5349)
- 经(5224)
- 江(4914)
- 银(4772)
- 会计(4621)
- 银行(4571)
- 行(4369)
- 中心(4212)
- 财经大学(4212)
- 农(3934)
- 州(3928)
- 公司(3811)
- 科学(3646)
- 所(3585)
- 省(3423)
- 北京(3413)
- 人民(3334)
共检索到47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薛方方
票据业务是银行和企业、银行之间进行融资结算的有效工具,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并且能够带来稳定收益,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在资本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营改增"改革的推动下,财税管理机构颁布了相应的新规定和新准则对票据市场重新定位和不断规范,对票据业务会计处理也带来新变化。本文基于新准则对金融机构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并以带息商业票据为例,对票据的贴现利息和贴现金额进行详细计算,同时讨论票据不同持有银行、不同持有阶段的贴现和转贴现会计处理方法,为市场各主体提供理论与实务参考。
关键词:
票据贴现 现利息 贴现金额 会计处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田强
对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通常采用贴现利息一次摊销法或实际利率摊销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弊及适用范围,但均未能完全反映贴现利息的成本实质。鉴于此,本文建议从票据贴现的现值损失与利息损失的成本构成出发,对现有处理方法予以改进,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
附追索权应收票据 贴现 账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华江 孙智聪
本文从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账务处理,认为应在银行承兑汇票下增加"财务费用"的二级科目和在商业承兑汇票下增加"短期借款"的二级科目,以明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贴现 利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霞
现行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中对于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如下: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一是视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时,申请贴现的企业应当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二是视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明宣
首先分析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然后分析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贴现 或有负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有斌
票据业务是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银行间融资结算的有效工具,流动性较高且具有稳定的收益,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进,财税部门出台了系列新规及新准则对票据市场进行重新明确与规范,也带来了票据业务会计处理方面的新变化。本文以新会计准则下金融机构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为研究重点,以带息商业票据为例,具体计算其贴现利息与贴现金额,并就票据不同持有银行、不同持有期间的贴现与转贴现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市场各主体提供理论与实务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
票据贴现 销项税额 利息调整 增值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薛宏立
该文从票据市场发展历程、银行票据业务经营情况、票据业务新品种、票据贴现的收益与风险等四个方面,对当前人民币票据市场和票据贴现业务进行了分析,并对贴现率和再贴现率的末来走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松柏
读《中国卫生经济》杂志1990年第7期熊瑞文同志的《“病人欠费”帐务处理方法之我见》(简称“熊文”)和阎明贵同志的《医院会计制度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简称“阎文”)2篇文章后,对有些主要问题意见相左,故抒管见,并与熊、阎2同志商榷。1.《医院会计制度》(简称《制度》)中设置的“结转病人欠费”科目,笔者认为欠妥。因为它在帐面上把应属于本期的结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双双 高骕宇
贴息票据本质上是一种质押贷款,银行对带息票据贴现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金融企业会计"教材对此讲得并不清楚。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探讨了银行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增设"贴现资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科目,从而解决了银行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彭晓红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是指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扣除其他相关的手续费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可见,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美荣
商业汇票按其是否计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不带息应收票据核算比较简单,带息应收票据会计处理涉及到利息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尤其是带息应收票据计息时间的确定以及贴现业务,一直是讨论与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会计实务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带息应收票据 计息 贴现 会计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