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5)
2023(9385)
2022(7739)
2021(7396)
2020(6048)
2019(13878)
2018(13190)
2017(25952)
2016(13444)
2015(15277)
2014(14860)
2013(14889)
2012(14131)
2011(12789)
2010(13201)
2009(12648)
2008(11616)
2007(10080)
2006(9240)
2005(8694)
作者
(35332)
(29325)
(29090)
(28066)
(18916)
(13966)
(13394)
(11430)
(11252)
(10580)
(10060)
(9689)
(9610)
(9390)
(9260)
(9212)
(8634)
(8534)
(8429)
(8026)
(7498)
(6993)
(6911)
(6716)
(6708)
(6699)
(6402)
(6230)
(5886)
(5854)
学科
(56252)
经济(56194)
(36492)
管理(36366)
(28396)
企业(28396)
(27821)
金融(27821)
中国(26413)
(25665)
银行(25665)
(25005)
方法(22536)
数学(20432)
数学方法(20248)
(17742)
(17093)
贸易(17079)
(16868)
(16168)
(16083)
业经(11752)
中国金融(11456)
地方(11431)
(10810)
农业(10631)
(9901)
财务(9876)
财务管理(9861)
(9535)
机构
大学(186717)
学院(186537)
(94843)
经济(93208)
研究(70151)
管理(69849)
中国(64386)
理学(58610)
理学院(58047)
管理学(57481)
管理学院(57126)
(45248)
(39437)
财经(34995)
科学(34746)
(33923)
中心(33920)
(32146)
经济学(31849)
研究所(30364)
经济学院(28765)
(26310)
财经大学(26239)
北京(26182)
(25371)
金融(24952)
(24883)
(24773)
(24279)
银行(23420)
基金
项目(115345)
科学(92650)
研究(90214)
基金(86966)
(73910)
国家(73327)
科学基金(63078)
社会(60729)
社会科(57995)
社会科学(57987)
基金项目(43632)
教育(40410)
(40371)
资助(37379)
自然(36562)
自然科(35775)
自然科学(35767)
编号(35396)
自然科学基金(35187)
(35053)
成果(30466)
(28053)
国家社会(26689)
(26320)
重点(26025)
中国(25908)
教育部(24966)
课题(24963)
(24654)
(24290)
期刊
(102511)
经济(102511)
研究(66558)
(40247)
金融(40247)
中国(39006)
(32840)
管理(26617)
(23224)
科学(22095)
学报(20967)
经济研究(18451)
财经(17966)
教育(17741)
大学(17532)
国际(16813)
学学(16402)
(16372)
(15551)
农业(15440)
技术(14273)
业经(13691)
问题(13559)
世界(13125)
理论(9534)
技术经济(8928)
(8593)
统计(8447)
现代(8349)
实践(8150)
共检索到30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既然我们认识到,美国经济崩溃对中国经济造成的重大冲击,是我们为以往过度依赖高投资和高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就应该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改善经济体效率,坚定地转向以内需消费为主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本文从深层次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对中国经济基本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面临中期调整、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首先应该立足于自身问题,顺应周期波动,加快结构调整,将政策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一、物流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正进入下行区间(一)物流业货运需求减少,运价下跌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大宗原材料运输需求下降。同时,进出口需求萎缩导致海运、航空、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月  
自2007年2月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出现到现在,危机的波及面越来越大,程度日益加深,逐渐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次贷危机不仅直接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向实体经济领域扩展。纺织业作为我国出口的重要行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是复杂和深远的。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内涵入手,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运行、金融市场监管三个层面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针对金融风险监控和经济振兴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光耀  
近一年多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波及面之广,危害程度之大,堪称百年不遇,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日趋严峻。美国次贷危机从何而来,它是怎样演变成金融危机进而席卷全球的,这场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乃至地缘政治产生了哪些影响?面对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本刊特别邀请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海峰  
本文论述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影响,指出要切实采取一系列有力政策和措施,转"危"为"机",扎实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激励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文君  李博  
本文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举措。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短期的,从长期看,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基本没有改变,金融危机使工业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动力增强,使产业梯度转移得以加速,可以说机遇大于挑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洪飞  简永军  陈利贤  
基于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对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中国股市成交量、对外出口量是影响中国FDI流入的显著内在因素,但经验分析没有发现中国股市规模、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率会显著影响中国FDI流入的证据。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国长期资产收益率的上升和OECD国家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中国的实际利用外资数量下降。因此,历史数据并不能说明中国FDI流入受到了跨国公司融资能力的制约。中国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FDI流入的负面影响,以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一,可以采取稳定股市的政策,保持股市活跃交易,以吸引跨国并购资金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路妍  
本文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借鉴美、英、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经验,在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政策调整,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增强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能力,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以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石林松  牟晓云  
为应对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日两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措施。通过对政策的具体分析并利用潜在变量——危机强度,研究刺激政策对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的效果,结果得出,中日两国均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国政府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对应对金融危机均有所成效,危机强度的走势日本比中国更理想,中国的危机强度比较随机。中日两国的经济刺激政策都改善了GDP、就业、通货膨胀、贸易差额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但在中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在日本产生了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等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王国振  杨全社  段学智  杜英民  康金城  郑德刚  王静波  
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但现有政策在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撬动农村内需市场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本文结合在农业大省河南和河北的实地调研情况,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两省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继而阐述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从宏观制度建设、市场环境改善和农民培训三个层面探讨了继续推动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