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7)
- 2023(4233)
- 2022(3394)
- 2021(3176)
- 2020(2590)
- 2019(6100)
- 2018(5849)
- 2017(10588)
- 2016(5742)
- 2015(6392)
- 2014(6425)
- 2013(6389)
- 2012(6196)
- 2011(5705)
- 2010(5737)
- 2009(5477)
- 2008(5741)
- 2007(5138)
- 2006(4687)
- 2005(4371)
- 学科
- 济(23797)
- 经济(23759)
- 管理(16030)
- 业(14357)
- 企(12015)
- 企业(12015)
- 方法(10106)
- 学(8480)
- 数学(7677)
- 数学方法(7526)
- 中国(6942)
- 理论(6406)
- 农(6242)
- 业经(5861)
- 财(5855)
- 农业(4483)
- 制(4406)
- 和(4310)
- 教育(4252)
- 融(3748)
- 金融(3745)
- 环境(3730)
- 贸(3705)
- 贸易(3704)
- 地方(3695)
- 易(3557)
- 银(3550)
- 银行(3528)
- 划(3404)
- 行(3371)
- 机构
- 大学(92277)
- 学院(88640)
- 研究(35808)
- 济(35348)
- 经济(34551)
- 管理(29660)
- 中国(26070)
- 理学(25211)
- 理学院(24855)
- 管理学(24271)
- 管理学院(24140)
- 科学(22990)
- 京(20525)
- 所(19298)
- 农(17769)
- 研究所(17524)
- 财(17293)
- 中心(15036)
- 农业(14351)
- 业大(14305)
- 江(13977)
- 北京(13357)
- 财经(13295)
- 院(13054)
- 范(13042)
- 师范(12828)
- 经(12110)
- 经济学(11557)
- 州(10984)
- 省(10696)
- 基金
- 项目(57939)
- 科学(44888)
- 基金(41989)
- 研究(40166)
- 家(38859)
- 国家(38541)
- 科学基金(31238)
- 社会(25195)
- 社会科(23644)
- 社会科学(23638)
- 省(21334)
- 基金项目(21047)
- 自然(20638)
- 自然科(20127)
- 自然科学(20115)
- 自然科学基金(19791)
- 划(19496)
- 教育(19094)
- 资助(17549)
- 编号(15617)
- 成果(14172)
- 重点(14031)
- 部(13105)
- 发(12785)
- 课题(11860)
- 创(11597)
- 计划(11345)
- 科研(11291)
- 教育部(10883)
- 创新(10868)
共检索到141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应从理论上阐明当代民族工业的标准和涵义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裴长洪“二战”后,随着资本跨国界流动、生产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互相渗透更为密切,经济的相互依存进一步增强。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存在着南北差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永庚
课程生成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预设的课程文本为基础和中介,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共同创造他们自己的课程的过程。目前强调课程的生成,对我们全面地认识课程、对师生主体性的充分尊重与培养、对解决课程目标达成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彼此之间分离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课程生成 价值 对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敏江 刘丽华
公共管理职能指的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类公共管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 会和经济的 发展需要而 规定的行为方向和基本任务。从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出发,公共管理的职能边界界定标准有二:一是社会公共事务的范围;二是道德与效能。当前我国公共管理职能更多地体现为:确定制度框架;调控宏观经济;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协调群体冲突;调节和再分配社会收入。
关键词:
公共管理 职能 边界 定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向桂林 郑香君
本文从 Webster 字典对 meta 一词的释义出发,列举若干实例,总结metadata 一词的涵义;同时就 metadata 一词的引伸意义作了阐释,并对"元搜索引擎"这种译法提出了不同观点。
关键词:
元数据 考证 涵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樊晓云
目前,在全球的国际贸易中,15%左右的交易采用信用证收汇。在我国,有30%左右的进出口交易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最新版本,即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单据"是国际贸易中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银行付款的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本文在国内外全球城市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全球城市的理论逻辑、动态逻辑、实践逻辑。关于理论逻辑,基于经济全球化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客观事实引出了跨国公司的主体地位,进而阐述了全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紧接着从信息化角度阐述了全球城市资源配置功能从"在岸"演进到"在岸"与"离岸"并举;关于动态逻辑,从区域化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发展中国家如何崛起全球城市、全球城市作为地点空间和流动空间如何演化、全球城市版本的迭代升级四个方面阐述全球城市动态逻辑的基本趋势;关于实践逻辑,聚焦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阐述了上海为什么要定位全球城市、中国的全球城市发生在什么地方、上海如何建设全球城市、上海到底怎么做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等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彬 李延勇 刘军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载体,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跨国公司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跨国公司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本文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解答。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环境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以及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遇到诸多解释力问题,并非是考虑不够周全,而只是一些更为基础的东西没有出现在他的文献中。将劳动价值视为一种"关系"而不是"实体",根据价值在相关维度里的表现形式及其角色变换,可以看出:一切创造人类生命价值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价值的根本维度是"人化价值";体现生命依赖性的"生命耗费"与"人化价值"是价值的基本关系维度。价值在运动过程中,表现为"物化价值"、"沉没价值"、交换价值等不同形式;而价格只不过是由权力关系形成的"物"的交换形式中的表征价值。在价值的基本关系维度上,由劳动价值关系的质与量的规定性揭示出价值量的决定是作为对个体的异质性简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一星
在马昂主(A.M.Marton)的论文“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联系:研究亚洲发展中地区空间经济转变的新理论框架”中多次提到desakota的概念,对此读者可能比较陌生。1987年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吉(T.G.Mc Gee)写了一篇名叫“Urbanisasi or Kotadesasi?The Emergence of New Regions 0f Econom-ic Interaction in Asia”(城镇化还是乡村城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秋前
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涵义 特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信息市场的涵义我回学术界对信息市场的界定,如同对信息涵义界定一样,各执己见,不尽相同。主要定义有:—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鸟家培等.论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财贸经济,1993,(6)”—信息市场是信息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及其所要求的法制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性美
论利用外资和对民族工业的适度保护熊性美(一)一个国家的经济要迅速发展,如何处理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关系,曾经是一个上世纪的理论话题。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任何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崛起的一定阶段都曾强调对本国工业的保护,19世纪以来,德国和美国等国家为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景玉琴 连新凯
为了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抵抗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进行了不懈探索。无论是科举出身的饱学之士和留洋海外的新学人物,还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官员,都敏锐地意识到外国经济侵略的巨大危害,都从不同角度对摆脱外国经济侵略、强中国工商业之路进行了深刻思考:只有发展起本国强大的工业,才能有经济的独立,才有可能摆脱被控制的命运。今天,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它不仅承载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利益需求,如何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不断增强民族工业的竞争力,以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是当代学者和实业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刚
大战后数十年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呼声遍及各个发展中国家。但关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各自的真实涵义是什么,两者的相互关系又如何,则各国政策制订者和国际经济学界却大都一直存在不少模糊观点,在实践中亦往往出现偏差和难题,比如片面强调发展工业或重工业,而忽视了发展农业。本文意在对此进行探讨和澄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