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8)
2023(2287)
2022(1992)
2021(1849)
2020(1690)
2019(3538)
2018(3537)
2017(6071)
2016(3658)
2015(3919)
2014(4009)
2013(3804)
2012(3692)
2011(3366)
2010(3399)
2009(3059)
2008(3124)
2007(2737)
2006(2442)
2005(2277)
作者
(13900)
(11890)
(11790)
(11081)
(7579)
(6034)
(5109)
(4591)
(4547)
(4230)
(4133)
(4077)
(4038)
(4007)
(3909)
(3608)
(3541)
(3521)
(3509)
(3505)
(3229)
(3162)
(3038)
(2823)
(2693)
(2654)
(2642)
(2629)
(2603)
(2543)
学科
(9041)
经济(9031)
(7752)
管理(6531)
(5772)
(4426)
企业(4426)
(3768)
方法(3760)
土壤(3755)
数学(3255)
数学方法(3148)
(2919)
(2905)
(2894)
(2838)
中国(2767)
税收(2687)
(2654)
(2333)
银行(2308)
(2209)
森林(2209)
(2201)
(2186)
(2091)
地方(1989)
(1986)
及其(1943)
生态(1927)
机构
大学(51047)
学院(50094)
研究(24702)
科学(20555)
中国(18499)
(17718)
(15535)
研究所(14704)
农业(14241)
管理(13490)
(13197)
业大(13110)
经济(12680)
(12610)
理学(11140)
中心(10914)
理学院(10873)
(10625)
(10474)
管理学(10284)
管理学院(10206)
实验(10046)
实验室(9650)
(9590)
重点(9162)
(9014)
农业大学(8895)
科学院(8568)
北京(8217)
资源(8115)
基金
项目(39176)
科学(28689)
(28420)
国家(28272)
基金(27542)
科学基金(21425)
研究(21100)
自然(17297)
自然科(16869)
自然科学(16860)
自然科学基金(16532)
(14945)
基金项目(14521)
(14193)
资助(11728)
科技(11110)
计划(10758)
社会(10711)
重点(10374)
社会科(10035)
社会科学(10034)
教育(8901)
科研(8607)
专项(8537)
(8286)
(7450)
编号(7290)
(7234)
(6988)
创新(6973)
期刊
学报(18677)
(15391)
科学(14281)
(14279)
经济(14279)
研究(12579)
大学(12466)
学学(12078)
中国(10980)
农业(10368)
林业(6397)
(6304)
业大(6002)
(4903)
资源(4526)
农业大学(4405)
管理(4318)
(4174)
(3987)
金融(3987)
自然(3935)
科技(3668)
教育(3510)
中国农业(3242)
(3199)
技术(2998)
图书(2984)
自然科(2944)
自然科学(2944)
科技大(2801)
共检索到78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顾梦鹤  谢泽慧  王春晖  周立华  
通过野外取样,对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旅游专线两侧8种防护林0-100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防护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变异系数,旨在了解和掌握库布其防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0-20、20-40、40-60、60-80和80-100cm 5个土层的土壤水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加;5个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分别为0.70、0.94、0.92、0.94和0.90,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8种防护林的土壤水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旱柳(Salix matsu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朝生  杨晓晖  张克斌  于春堂  慈龙骏  
水分分布与运移对沙漠-绿洲区的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位于库布齐沙漠和黄河之间沙漠-绿洲系统中的降雨、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在生长季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沙漠边缘三者之间的关系明显不同于过渡带和绿洲:沙漠边缘具有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且土层间变异较大、地下水位较深但稳定、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关系不明晰、降雨在土壤中运移快、耗散明显等特征;绿洲区三者的特征与沙漠边缘正好相反;过渡带介于二者之间,但和沙漠边缘的特征更为接近.在沙漠边缘进行植被建设防风固沙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植被的成活率,并使生态系统得以健康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新晓  张建军  朱金兆  
从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土壤水分有效性、影响土壤水分的林分因子综合分析等几个方面对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三个作用层次;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补偿积累期、消退期、稳定期四个时期;根据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将土壤水分划分成易效水、中效水和难效水三种状态。在时间和深度上,阴坡土壤的有效性要好于阳坡,乔木地土壤难效水出现的机率明显高于灌木林地和荒地。通过对影响土壤水分的林分因子的综合分析,得到刺槐和油松林地含水量和难效水的机率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多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有亮  何炎红  郭连生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土壤水分动态模型,模拟计算该区植被在不同叶面积指数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保证植物生存前提下的土壤水分亏缺值,评价该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土壤蒸发占降水的比例在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大于60%,固定沙地为44.8%;在叶面积指数低于1.7 m2.m-2时,土壤水分亏缺水平较低,叶面积指数继续升高时,土壤水分亏缺大幅度增加。从而确定该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叶面积指数1.7 m2.m-2。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鹏飞  
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了30年,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先后投入产业资金近300亿元,采用市场化的治沙理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治沙手段,系统化、规模化、科学化的治沙行动,将治沙、生态、产业和扶贫协同推进,形成了"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的"亿利库布其治沙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景  贺康宁  朱艳艳  
2006年7—9月,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模拟光照条件下,对库布齐沙漠不同水分处理的3年生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进行观测。观测指标包括: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羧化效率(CE)等。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确定这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②不同土壤含水量(SWC)下,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Pn最大值(Pnmax)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21、6.48...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新风  徐海量  刘新华  张鹏  刘志友  洪辉  
研究滴灌条件下极端干旱区防护林的根系生长,对研究制定科学的防护林灌溉制度和维护绿洲防护林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以塔里木河下游尾间绿洲——喀拉米吉绿洲滴灌沙枣防护林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个滴灌量梯度(18 L、30 L、48 L),分析了极端干旱区沙枣防护林在不同灌水量处理下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长期采用滴灌后,沙枣根系大部分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以地下0~40 cm为主),越往下分枝能力越小,沙枣根系生物量在0~60cm土层中累计百分比达86%。②灌水量梯度不断增加后,导致了根系总生物量随之增加,但不会导致深层土壤根系持续增加,因此,即使用48 L的灌水量形成更深的土壤湿润层,林木根系下扎能力与深度没有表现出随之增加的趋势。48 L滴灌量处理下,土层根系含量20~40cm/0~20cm的比值较小(仅为0.6),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表层;30 L处理下,土层根系含量20~40cm/0~20cm的比值较大(0.75)。③粗根(φ≥5 mm)数量随着滴灌量的增大而增多,30 L滴灌量处理下,5 mm>φ>2 mm的根最多;18 L滴灌量处理下,φ≥5 mm的根与φ≤2 mm的根系数量均最少。建议大规模防护林的灌溉中应采取多样化的灌溉制度,才可达到极端干旱区防护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棉林争水季节(5-7月)适当亏缺灌溉,8月以后可增加灌水量或1~2次灌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爱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灿  林勇明  吴承祯  林宇  李键  洪伟  
以福建省福州市21年生沿海木麻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地法和地统计学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土壤层p 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该木麻黄林土壤p H值整体呈强酸性,0~20(A)、20~40(B)和40~60 cm(C)土壤层的p H值均值分别为4.04、4.16和4.14;变异系数分别为10.73%、9.13%和13.26%;2)A、B和C土壤层,p H值块金效应值分别为0.879、0.233和0.080,空间变异最优模型分别为线性有基台值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模型。克里格最优插值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pH值受结构影响,底层则受林分影响为主;3)该林地土壤酸化主要受土壤母质、大气酸沉降、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义凡  陈林  刘学东  杨新国  李学斌  
【目的】为阐明植被群落与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关系。【方法】以荒漠草原2种灌丛堆为对象,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灌丛堆(白刺、沙蒿)3种生境(冠下、冠缘、空地)及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c.v.)。【结果】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明显,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差异表现为不同群落类型之间大于同一群落不同生境大于同一群落同一生境不同土层,其含水量最大差异分别为162.28%、74.66%、97.44%,在空地2040 cm土层中,沙蒿沙堆土壤含水量达到白刺的2.62倍;在同一群落之间土壤含水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宇  巢林  安宇宁  吴德东  张学利  李红  刘艳艳  
【目的】比较科尔沁沙地典型生境上生长的刺榆木质部水力结构特征、叶片水分关系与光合气体交换特征,探讨刺榆适应不同土壤水分环境的内在生理机制,为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造林和植被修复的适地适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在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和沙丘上部2种土壤水分环境中的刺榆为研究对象,从树木水力结构角度,分析不同生境刺榆枝条水分传输效率与安全性的差异,结合叶片水分关系、光合生理特性以及木质部解剖结构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沙丘上部相比,丘间低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刺榆枝条木质部导管直径较大、水分传输效率(K_s)更高(P<0.05),叶片和枝条水势均更高(P<0.05)。尽管2种生境上生长的刺榆叶片光合碳同化速率无明显差异,但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_i)明显不同,沙丘上部刺榆的g_s更低(P<0.05),WUE_i更高(P<0.05),地径、树高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也显著高于沙丘上部(P<0.05);但沙丘上部刺榆木材密度更高,抗气穴化栓塞能力更强,水力安全边界(HSM)也较宽(Ψ_(S-md)-P_(50)和Ψ_(S-md)-P_(80)较大)。【结论】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生长的刺榆,导管直径较大,水分传输效率更高,可保证较高的生长速率和竞争力;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差的沙丘上部生长的刺榆,木质部导管直径变小,虽然水分传输效率降低,但有助于获得更强的木质部抗气穴化栓塞能力,从而保证植株能在水分胁迫较严重的生境中长期存活。刺榆水力结构特征随水分生境变化而调整的策略,反映出其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强  孙向阳  黄利江  王涵  张广才  
采用张力计法测定了毛乌素沙地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用θ=aψ-b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各层次土壤的持水和供水能力。结果显示:0~20cm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差,但供水能力最强,40~60cm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强,供水能力一般;当土壤吸力达到0 06~0 08MPa,即土壤容积含水率在1%~3%时,比水容量就已达到了10-1级,标志着土壤水分处于难效水阶段,植物利用比较困难;在室内采用环刀法测定了沙地土壤水分的入渗率,结果显示:有植被覆盖的试验区的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都比无植被覆盖的对照区大,说明该地区植被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影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洋  贾志清  朱雅娟  赵淑伶  刘艳书  刘海涛  李清雪  
以不同恢复年限(6,11,16和21年)的乌柳人工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丘间低地为对照,研究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乌柳人工防护林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柳林样地土壤含水量受林龄和深度的影响,上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为剧烈;与对照相比,不同林龄乌柳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增长显著增加,并呈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各林龄乌柳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同一林龄乌柳林上层土壤(深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立新  李刚  李少博  宋志韬  段文标  
[目的]探讨不同防护林结构的配置、不同林龄草牧场防护林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两者的关系,寻找最佳草牧场防护林结构的配置方式。[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草牧场防护林和无林草牧场(对照)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林龄为15年距林带0 m处,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的胡敏酸和富里酸总碳量、胡敏酸碳组分、富里酸碳组分和胡敏素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的活性等测定指标均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70.26%、120.97%、73.76%、139.8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宋红竹  陈涛  李昌哲  
该文采用定位观测和谐波分析的方法对黄家二岔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何种降雨年型, 流域内中游地段土壤含水量最高, 下游地段土壤含水量高于上游, 坡下部的高于坡上部, 阴坡高于阳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