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
2023(1702)
2022(1529)
2021(1406)
2020(1215)
2019(2742)
2018(2782)
2017(4999)
2016(2797)
2015(3165)
2014(3050)
2013(2800)
2012(2760)
2011(2549)
2010(2589)
2009(2503)
2008(2294)
2007(2040)
2006(1888)
2005(1802)
作者
(9436)
(7944)
(7926)
(7412)
(4884)
(3773)
(3437)
(3073)
(2981)
(2695)
(2650)
(2583)
(2520)
(2506)
(2460)
(2412)
(2355)
(2273)
(2226)
(2214)
(2059)
(1973)
(1903)
(1774)
(1763)
(1717)
(1708)
(1697)
(1605)
(1598)
学科
管理(11183)
(9001)
经济(8996)
环境(8123)
(6785)
(6074)
企业(6074)
(4765)
(4592)
规划(3730)
环境规划(3639)
方法(3618)
数学(2944)
(2894)
数学方法(2871)
资源(2741)
生态(2594)
(2452)
(2377)
地方(2235)
(1965)
(1965)
区域(1963)
(1946)
中国(1930)
区域环境(1833)
业经(1773)
(1719)
财务(1706)
财务管理(1701)
机构
大学(40681)
学院(40152)
研究(15662)
管理(14103)
(13449)
经济(13096)
理学(12056)
理学院(11895)
科学(11766)
中国(11698)
管理学(11621)
管理学院(11570)
(9355)
(8773)
(8513)
研究所(8202)
业大(7362)
中心(7279)
农业(6672)
(6179)
(6161)
北京(6004)
(5944)
(5805)
师范(5728)
(5331)
(5222)
科学院(5134)
(5041)
环境(4946)
基金
项目(29739)
科学(23074)
基金(21808)
(20556)
国家(20429)
研究(19070)
科学基金(16940)
自然(12239)
自然科(11904)
自然科学(11899)
自然科学基金(11684)
基金项目(11656)
社会(11639)
(11137)
社会科(11008)
社会科学(11003)
(10180)
资助(8847)
教育(8168)
重点(7245)
编号(7024)
计划(6513)
(6352)
科研(6081)
(6015)
科技(5979)
(5839)
成果(5648)
创新(5490)
大学(5153)
期刊
(14813)
经济(14813)
学报(9630)
研究(9194)
中国(8640)
科学(8315)
(7124)
大学(6811)
学学(6453)
(5256)
管理(4916)
农业(4732)
资源(4073)
图书(3583)
教育(3400)
技术(2941)
林业(2871)
(2830)
(2658)
业大(2648)
书馆(2620)
图书馆(2620)
科技(2503)
(2408)
金融(2408)
财经(2295)
环境(2232)
经济研究(2096)
业经(2041)
(1969)
共检索到60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丁峰  
黄土是重要的陆相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在我国中北部黄土高原、沙漠—黄土过渡带、沙漠边缘都有不同程度的沉积序列。黄土沉积具有时间序列长,记录气候信息丰富的特点,在第四纪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研究中通常都是利用黄土沉积物的粒度、地球化学、磁化率等信息来重建区域古气候信息,特别是第四纪以来亚洲季风的位置和强度演变。根据黄土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和区域位置的不同,我国黄土带从北到南,可分为砂黄土、黄土和粘黄土带,沙漠边缘区黄土沉积大多是砂黄土沉积,利用这类砂黄土沉积来研究沙漠演化及局地古气候环境变化。库姆塔格沙漠研究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海龙  张于光  朵海瑞  王秀磊  李迪强  
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1%(Reynolds et al.,2007),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干旱荒漠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而且降水稀少,因此不能支撑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植被(Schulze et al.,2005),植物群落通常较为单一,不同类型灌木的斑块状分布格局是荒漠区植被的显著特征(Whitford,2002)。昆虫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Lewinsohn et al.,2008),而其中的荒漠昆虫是随着荒漠的出现,适应环境改变演化而来的一支特殊旱生昆虫类群(黄人鑫等,2005),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雅茹  马迎宾  李永华  董雪  段瑞兵  张帅  刘凤婵  张晓燕  
【目的】揭示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柽柳的水分传输过程,探究柽柳的耗水特性,为该地区柽柳生长及生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对该区域柽柳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方法】利用PS-TDP8树木茎流监测系统对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柽柳的液流变化进行测定,采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法分析气象因子对柽柳液流的影响。【结果】柽柳茎干液流速率整体为"宽峰型"。夏季,液流速率最早启动,峰值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日树干液流量最大。秋季,液流速率有最晚的启动时间。不同季节夜间有低值液流。液流速率均值夏季最大,秋季最小。春季,空气温度能单独解释73.1%的液流速率变化,三者共同解释78.3%的液流速率变化;夏季,太阳辐射能单独解释63.0%的液流速率变化,4个因子共同解释69.8%的液流速率变化;秋季,空气温度能单独解释73.3%的液流速率变化,2个因子共同解释液流速率变化的73.8%。春秋季液流主要受气温影响,太阳辐射是影响夏季柽柳液流速率的主导因子。【结论】柽柳液流速率可以通过回归方程估算。本研究结果为摸清干旱沙漠地区柽柳水分利用特性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焕  朱志梅  曹明明  王春杰  谢艳  
【目的】揭示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植被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土壤-植被系统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陕西榆林地区沙质草原地带沙漠化程度明显的区域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和图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序列方法,将沙漠化过程分为非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35%)、潜在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25%~35%)、轻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15%~25%)、中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5%~15%)、重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彬彬  刘丹  管超  哈斯额尔敦  
对库布齐沙漠南缘抛物线形沙丘表面气流和输沙率的野外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沙丘表面约90%的风沙输移集中在距沙面0.10 m高度范围内,输沙率随高度递减的形式在沙丘各部位因风速、下垫面状况和坡面形态不同而发生变异。沙丘迎风坡坡脚因出露坚硬、含砾石地表,颗粒跃移高度大,风沙流上层相对输沙率大;迎风坡沙粒沿坡向上运动,颗粒跃移高度减小,风沙流中近地表相对输沙率大;沙丘背风坡沙粒沿坡向下运动,加之来自丘顶变型跃移物质的影响,风沙流上层相对输沙率较大;脊线受迎风坡各个断面地形差异的影响,各观测点间风沙流结构差异显著。风沙流结构在迎风坡和丘顶均遵循指数递减规律(Q=aexp(-z/b)),其中,指数函数拟合中系数a与输沙率具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随风速增加而增加,但二者关系较弱;b与二者无相关性。背风坡风沙流结构具有明显的分段现象,以0.10 m高度为界,下层符合指数函数,上层符合幂函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雅娟  贾志清  
2009 年秋季( 9 月份) 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绿洲 - 荒漠过渡带,选择栽植 2,5,10,20 和 30 年的人工梭梭林,测定 20,30,50,100,150 和 200 cm 土深的土壤含水量,应用稳定氧同位素方法研究人工梭梭林的水分来源。结果表明: 梭梭林 20 ~ 30 cm 土层含水量显著高于 150 ~ 200 cm 土层; 土壤浅层的水分来自夏末和秋初的自然降雨; 随林龄增加,梭梭对地下水的利用比例逐渐增加,而对浅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逐渐降低; 2 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 100,20,30,50 和 200 cm 土壤水分,5 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地下水以及 200,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慕焕东  邓亚虹  张文栋  
[目的]研究含水率与干密度对砂质黄土强度的影响,揭示土体力学强度与结构强度对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区砂质黄土边坡滑塌的影响。[方法]通过直接剪切试验,分析了砂质黄土含水率(7%,11%,15%和19%)、干密度(1.60,1.65,1.70和1.75 g/cm~3)、砂粒质量分数(30%,35%,40%和45%)对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砂质黄土构度试验,分析其结构强度特性规律并建立其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含水率、土性(砂质黄土、粉质黄土、黏质黄土)对构度的影响。[结果]砂质黄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含水率由7%增加到19%时,其黏聚力由5.5 kPa降低至2.0 kPa,内摩擦角由33.22°降低至26.98°。砂质黄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干密度由1.60 g/cm~3增加到1.75 g/cm~3时,其黏聚力由5.5 kPa增加至60.5 kPa,内摩擦角由25.64°增加至26.15°。砂质黄土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随着砂粒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黏聚力随着砂粒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砂粒质量分数由30%增加到45%时,其黏聚力由3.82 kPa降低至1.48 kPa,内摩擦角由22.56°增加至25.42°。砂质黄土、粉质黄土、黏质黄土的构度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含水率由7%增加到19%时砂质黄土构度下降了38.83%,粉质黄土构度下降了84.57%,黏质黄土构度下降了34.89%。随着砂质黄土构度的增加,其抗剪强度也随之增加,亦即结构性越强其抗剪强度越大。[结论]含水率与干密度对砂质黄土剪切强度及结构强度影响较大,应重视因含水率增加或干密度降低使得土体剪切强度及结构强度降低,进而引发黄土滑塌的灾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焕  姚顽强  曹明明  朱志梅  
【目的】分析沙漠化过程中,不同沙漠化阶段共有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沙漠化防治中植被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采用植被动态学中群落的空间序列方法,以植被盖度为依据,将沙漠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非沙漠化、潜在沙漠化、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在每个阶段选取3个1m×1m的样方,采集沙漠化共有种植物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的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景波  邢闪  邵天杰  董治宝  郁科科  岳应利  陈宝群  
为了揭示腾格里沙漠沙层含水量和水分运移及平衡等科学问题,对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不同沙丘进行了含水量研究。结果显示,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层含水量空间变化明显,在垂向上分层清楚,水平方向上流动沙丘的含水量高于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漠东南缘沙层含水量明显高于西南缘。甘肃民勤沙层含水量高值层段出现在剖面中上部;宁夏中卫毛管水带之上沙层含水量较高,指示沙层水分来自大气降水。研究区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在降水较多的沙漠东南缘出现了沙漠区极少出现的高含量薄膜水。该区沙层水分具正平衡特点,属于沙层水理性质决定的沙漠地区特殊的水分正平衡,这能够较好地解释极端干旱的沙漠区湖泊较多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论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资行  焦健  李毅  李永兵  张世虎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点、古浪点和民勤点及对照点兰州天然分布的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地唐古特白刺年龄结构均呈增长型;由南向北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各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中龄分株比重增大,呈现出幼龄居群向成年居群过渡的趋势;静态生命表均显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幼龄分株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期望寿命逐渐增大,Ⅴ龄级后分株期望寿命逐渐减小,Ⅲ和Ⅳ龄级死亡率和亏损率明显增大;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兰州点唐古特白刺种群繁育旺盛,导致空间制约强烈,使得幼龄死亡率较高;景泰点和古浪点中龄分株死亡率低;民勤点各龄级死亡率均较大,Ⅵ龄级分株数反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涛  郑江华  温阿敏  陈梦  穆晨  
【目的】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拍影像探索分析大沙鼠鼠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期获取研究区内鼠洞分布空间特征,为科学治理鼠害提供支持。【方法】2015年10月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林大沙鼠典型鼠害区进行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空间分辨率为0.024 m的超高分辨率影像与空间分辨率为1 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影像,运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得大沙鼠鼠洞分布情况;基于无人机航拍数字高程模型影像提取研究区的坡向、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等地形特征;叠加统计分析该区域大沙鼠鼠洞空间数据在不同地形特征中的分布占比。【结果】新疆古尔通古特沙漠南缘研究区内沙丘多为南北走向,该区大沙鼠鼠洞主要分布于沙丘的东坡及东北坡(占鼠洞的50.7%)、阴坡(占鼠洞的61.2%)、平坡和缓坡(占鼠洞的89.7%),以及海拔为432.5~435 m(高程为2.5~5 m)梯度下(占鼠洞的53.8%)和地形起伏度0.1~0.25 m范围内(占鼠洞的34.7%)。【结论】研究区域内大沙鼠鼠洞分布具有空间分布差异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在基层的大沙鼠鼠害防治中,结合考虑地形因素,可提高对鼠害的防治效率,这为新疆鼠害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华  王铁良  白义奎  姜国辉  
为了研究水灰比、沙漠砂取代率和粘土掺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采用沙漠砂部分取代中砂,配置砂浆,并进行正交性试验。通过层次分析和综合评分得到各因素、各水平的影响权重和最佳配合比方案。结果表明:当沙漠砂取代率和粘土取代率为30%时,砂浆流动性最好;当沙漠砂取代率为20%时,砂浆抗压强度达到峰值;粘土的掺入对砂浆抗压强度有较大的劣化作用,随着粘土取代率的增大,砂浆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对于一般工程项目试验最佳配比方案为:试验水灰比、粘土取代率和沙漠砂取代率分别取为1.53,30%和10%。说明沙漠砂混合砂浆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能够满足砂浆强度和流动性要求,且经济合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莉莉  李振杰  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何清  刘永强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肖塘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找出了土壤湿度临界点,分别拟合出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2.5cm土壤湿度经验公式,讨论了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运用CoLM陆面过程模式进行了Off-line试验,并与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肖塘地区地表反照率冬季大、夏季小,年平均值为0.27。太阳高度角≥15°时地表反照率趋于一个常数,且与太阳高度角满足指数函数关系。不同天气下地表反照率不同,雨天减小,雪天增大。晴空指数≤0.3时,地表反照率波动很大。肖塘地区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土壤湿度拟合效果不好;随2m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基本呈减小趋势,但不明显。土壤湿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利明  李轶婷  
掌握延绳钓渔具的沉降过程对于提高目标鱼种的渔获率、减少其他物种的兼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延绳钓三维动力学沉降模型,把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海上实测的12个站点的风速和风向、不同深度的三维海流数据、渔具参数以及作业参数输入模型,应用七级六阶龙格库塔法求解模型,得出与12个实测站点对应的80枚钓钩的深度和沉降时长, 3个代表性站点代表性节点的模拟沉降速度和渔具空间形状,并与海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延绳钓三维沉降模型可计算得出X、Y和Z方向流速分别在-0.05~0.80 m/s、-0.30~0.28 m/s和-0.12~0.10 m/s范围内的钓钩深度、沉降时长、沉降速度和渔具空间形状;(2)延绳钓三维沉降模型得出的钓钩深度、沉降时长、沉降速度与实测钓钩深度、沉降时长、沉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模拟得出的渔具空间形状与实测的空间形状基本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延绳钓三维动力学沉降模型能预测三维海流作用下的钓钩深度、沉降时长、沉降速度、空间形状并达到三维动态可视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涛  
南通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其冰后期的环境变化以最大海侵时期为界,之前为海侵期,表现为海水入侵,陆地面积减少。之后海面趋于稳定,长江泥沙在河口地区持续沉积的作用下,表现为南通地区的逐渐成陆过程。利用收集的84个分布于南通地区及附近的钻孔剖面资料,将其按不同厚度的沉积相进行整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数据基础运用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对南通地区冰后期沉积厚度分布和环境变化过程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古河谷区是冰后期主要的泥沙沉积区,沉积物厚度、体积和重量大于北翼地区,北翼前缘沉积要大于后缘。冰后期古河谷区沉积泥沙4 892.2×10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