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5)
2023(5070)
2022(4070)
2021(4042)
2020(3286)
2019(7703)
2018(7273)
2017(13625)
2016(7026)
2015(8242)
2014(7870)
2013(8076)
2012(7725)
2011(7180)
2010(6760)
2009(6242)
2008(6032)
2007(5057)
2006(4461)
2005(4206)
作者
(20002)
(16958)
(16909)
(16155)
(10776)
(8076)
(7539)
(6597)
(6546)
(6148)
(5835)
(5541)
(5516)
(5501)
(5305)
(5227)
(5033)
(4967)
(4846)
(4472)
(4293)
(4157)
(4062)
(3891)
(3818)
(3763)
(3735)
(3482)
(3377)
(3333)
学科
(34934)
经济(34900)
管理(16914)
(16575)
方法(16287)
数学(15364)
数学方法(15300)
中国(12939)
(10779)
(10625)
企业(10625)
(9539)
(9376)
贸易(9371)
(9274)
收入(8425)
农业(6735)
(6637)
(6562)
(5838)
(5832)
银行(5814)
(5669)
关系(5652)
业经(5483)
环境(5418)
(5350)
金融(5350)
国民(5129)
(4962)
机构
大学(108697)
学院(104270)
(57471)
经济(56888)
研究(45016)
管理(37197)
中国(35987)
理学(32365)
理学院(31947)
管理学(31659)
管理学院(31460)
科学(24578)
(24384)
(24202)
(22758)
研究所(21061)
经济学(20714)
财经(19946)
经济学院(18822)
(18775)
中心(18747)
(16414)
(16119)
北京(16063)
财经大学(15317)
科学院(14694)
业大(13066)
(13052)
农业(12970)
师范(12959)
基金
项目(72472)
科学(58772)
基金(57966)
(52316)
国家(52011)
研究(51591)
科学基金(43659)
社会(36984)
社会科(35267)
社会科学(35262)
基金项目(29310)
自然(26779)
自然科(26230)
自然科学(26224)
自然科学基金(25827)
资助(24554)
教育(22236)
(21610)
(20892)
中国(19300)
(18449)
国家社会(18082)
编号(17581)
重点(16922)
教育部(15998)
(15635)
重大(14570)
人文(14447)
(14399)
成果(14278)
期刊
(56135)
经济(56135)
研究(35049)
中国(19540)
(17400)
学报(17043)
科学(16604)
(14394)
管理(13602)
大学(13116)
学学(12351)
经济研究(11362)
财经(11086)
农业(10329)
(10004)
金融(10004)
(9775)
(9479)
世界(9049)
国际(8509)
问题(7973)
(6875)
技术(6659)
资源(6352)
教育(5973)
业经(5691)
统计(5161)
技术经济(5160)
经济问题(4706)
(4282)
共检索到157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实  李婷  
本文利用中国的数据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没有对库茨涅兹的"倒U型假说"给予足够的支持。中国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特点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从经济发展因素、经济体制转型的因素和政策因素上加以解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樊士德  
本文在对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将外流劳动力归入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单纯的劳动力流动都未熨平收入差距,反倒拉大了差距。这与国内现有研究以及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了典型的"悖论"。本文认为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流入后的技术扩张、欠发达地区在劳动力外流后的技术存量因子、外流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回的劳动报酬比等因素构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变量。实证研究也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收入差距的理论推导,并发现"库兹涅茨"效应目前在我国并不显著。因此,需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宏观政策,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霄鹏  高伟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的多种因素,以验证"库兹涅茨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我国还未达到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拐点。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政府对"三农"进行政策倾斜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万平  袁晓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9.8%的经济持续增长举世瞩目,然而对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却存在着诸多争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对环境-收入关系研究的经典表述,可以直观地展现环境与收入变化的关系。在前人研究EKC时运用单一或多个单一指标测量污染程度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基于1982~2006年中国6类环境污染物,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出代表我国整体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污染指数,利用协整检验来研究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本土化"特征,发现与一般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中国综合环境污染模型呈"正U"型,以21世纪初为分界点,之前环境污染水平不断下降,之后环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安林  黎军  
本文以收入差距静态缩减规律为基础,建立"库兹涅茨假说"的连通 器模型,以经济学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模型参数系统分析,并作为制定收入差距 政策的导向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丹  王涛  
当我们研究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时,均通过构建一个指数来综合测度一国或一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比如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但指数方法缺乏对各个行业的深入考察。文章对库兹涅兹指数("库指数")进行了分解,分解后的"库指数"有效的解决了收入差距测度指数不能分解的问题。基于分解的"库指数",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出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行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鹏  叶慧  张俊飚  
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扩展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应用联合国统计司公布的中国1986-2002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数据,通过计量模型论证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假设。结果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会刺激二氧化碳排放,收入差距越大这种影响的效果就会越恶劣。而且收入差距因素还会通过作用于经济增长,促使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加强,延迟转折点的到来。因此,我国目前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海鹏  叶慧  张俊飚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收入差距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收入差距会影响耕地非农化进程,(1)收入差距扩大会加速耕地非农化,并且收入差距越大,这种影响效果就会越恶劣;(2)收入差距因素还会通过作用经济增长,促使经济发展对耕地非农化需求加强。研究结论:收入差距使耕地库兹涅茨曲线转折阈值提高,且滞后到达。因此,以社会整体福利提高为目的,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利于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君英  吴亚平  吴兆军  
文章利用1979~2012年的时序数据与2012年各地区截面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从全国及各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及其拐点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现显著的倒"U"曲线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拐点已经在2007年、2008年及2009年这3年出现,此后连续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各地区来看,倒"U"拐点的出现时点为人均GDP达到4万元,GDP总额超过20 000亿元,以此为标准,真正出现拐点的只是少数东部省市。文章主要结论是: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瑾  
运用19802015年总量数据和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及各地区变化趋势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增加,在分析期间呈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分地区来看,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有所差异,但在中等收入阶段均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在各影响因素中,市场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化进程缩小了中国城乡间收入差距;人均GDP与泰尔指数二次项回归系数显著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瑾  
运用1980~2015年总量数据和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及各地区变化趋势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增加,在分析期间呈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分地区来看,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有所差异,但在中等收入阶段均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在各影响因素中,市场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化进程缩小了中国城乡间收入差距;人均GDP与泰尔指数二次项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中等收入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存在倒U型的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赫永达  刘智超  孙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发展模式从高能耗和高污染向能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过程。基于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PSTR模型,从能源强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污染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均呈现由西向东的"阶梯式"递减格局;收入水平对污染排放非线性影响的高区制和低区制的能源强度临界值为0.914 3;考虑能源强度的视角下中国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门槛值"为0.769 0,能源强度高(低)于"门槛值"时,污染排放收入弹性为正(负)。据此可将样本包含的省份划分为环保型省份、低污染省份和高污染省份,并从宏观治理、微观治理和区域治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赫永达  刘智超  孙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发展模式从高能耗和高污染向能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过程。基于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PSTR模型,从能源强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污染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均呈现由西向东的"阶梯式"递减格局;收入水平对污染排放非线性影响的高区制和低区制的能源强度临界值为0.914 3;考虑能源强度的视角下中国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门槛值"为0.769 0,能源强度高(低)于"门槛值"时,污染排放收入弹性为正(负)。据此可将样本包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忠秀  王苒  闫云凤  
本文在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污染天堂假说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进行再解释,深入分析污染天堂假说理论中蕴含的以贸易流、投资流为现象的高碳产业跨国界转移的实质。通过对中美高碳行业与低碳行业NETXC指数变化趋势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正在成为美国转移机械、交通运输制造业等高碳行业的"污染天堂"。中国1990-2010年的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与消费是造成我国人均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对外投资并未对我国的"碳环境"造成压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玉柱  
以库兹涅茨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国家(地区)基尼系数和各阶层间收入差距以及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美、日两国国民收入分配情况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具体走向,验证了倒"U"型假说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认为政府部门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适时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