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6)
- 2023(6827)
- 2022(5900)
- 2021(5527)
- 2020(4676)
- 2019(10872)
- 2018(10834)
- 2017(22851)
- 2016(12333)
- 2015(13709)
- 2014(13989)
- 2013(14163)
- 2012(13485)
- 2011(12424)
- 2010(12633)
- 2009(12065)
- 2008(11798)
- 2007(10872)
- 2006(9983)
- 2005(9262)
- 学科
- 济(56755)
- 经济(56709)
- 业(36383)
- 管理(34877)
- 企(27051)
- 企业(27051)
- 方法(22878)
- 数学(20618)
- 数学方法(20414)
- 农(18261)
- 中国(17747)
- 财(17668)
- 制(14395)
- 业经(12551)
- 地方(11952)
- 农业(11784)
- 贸(11656)
- 贸易(11649)
- 易(11379)
- 银(11123)
- 银行(11107)
- 行(10726)
- 产业(10274)
- 策(9898)
- 收入(9712)
- 体(9502)
- 融(9275)
- 金融(9275)
- 学(9065)
- 税(8734)
- 机构
- 学院(183259)
- 大学(181701)
- 济(87054)
- 经济(85393)
- 管理(70840)
- 研究(62794)
- 理学(60144)
- 理学院(59572)
- 管理学(58850)
- 管理学院(58502)
- 中国(49735)
- 财(42876)
- 京(38111)
- 科学(33811)
- 财经(32767)
- 所(31089)
- 经(29569)
- 江(28411)
- 中心(28142)
- 经济学(27826)
- 研究所(27512)
- 经济学院(25267)
- 农(25027)
- 北京(24783)
- 财经大学(24058)
- 范(23251)
- 师范(23086)
- 院(22491)
- 州(22338)
- 业大(21860)
- 基金
- 项目(110205)
- 科学(87812)
- 研究(85787)
- 基金(80034)
- 家(67345)
- 国家(66778)
- 科学基金(57286)
- 社会(55995)
- 社会科(53370)
- 社会科学(53363)
- 省(42255)
- 基金项目(41012)
- 教育(38729)
- 划(35355)
- 编号(35252)
- 资助(34323)
- 自然(33733)
- 自然科(32860)
- 自然科学(32853)
- 自然科学基金(32305)
- 成果(30083)
- 发(25968)
- 部(25750)
- 课题(24882)
- 重点(24681)
- 国家社会(23046)
- 教育部(22493)
- 创(22476)
- 性(22475)
- 人文(22258)
共检索到284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纪玉山 周英 吴勇民
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决定论认为,经济的增长是产业结构转变的原因。作者根据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利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了证伪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变迁并不是由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相反,产业结构的调整却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比与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人均收入影响论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梅
研究目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逆库兹涅茨化"效应问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方法:借鉴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构建基本模型,推导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测算公式并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农民工回流及农业劳动份额增长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没有被发现;由劳动力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显著;就经济整体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现象不明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与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方向相契合。研究创新:给出了测算中国产业结构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公式与判断依据。研究价值:模型具有研究产业结构质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关系的宽泛用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梅
研究目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逆库兹涅茨化"效应问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方法:借鉴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构建基本模型,推导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测算公式并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农民工回流及农业劳动份额增长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没有被发现;由劳动力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显著;就经济整体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现象不明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与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方向相契合。研究创新:给出了测算中国产业结构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公式与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克逸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我国已经加入WTO,面对开放的市场条件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如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信息技术可以低成本扩散,而且具有边际收益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产业信息化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宇 佟琳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常态下的重要命题。本文从分析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入手,提出产业结构升级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内在目标,并详细阐述了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最后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升级 财税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卓恩 林敏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1978—2003年的省、市横截面数据,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并证明了这种现象的真实性。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库兹涅茨曲线 机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秀香 潘晓倩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体现了一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文以1990 ̄2005年我国工业污染的数据为基础,描绘出我国EKC是"N"字型波浪式上升的,阐述了产生这一特点的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影响因素,肯定了政府的环保政策对于环境恶化的控制效果,但认为政府的直接干预只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外部手段,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正升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纵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EKC存在一些缺陷:经济发展能自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存在缺陷;环境与经济之间并非简单的单向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动态关联效应;实证研究结论的脆弱性使得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的质疑;从全局和长期来看,EKC的存在性受到很大的质疑。同时指出EKC假说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对于协调解决环境-经济问题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剖开经济-环境"黑箱"去探寻EKC曲线背后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
关键词:
EKC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质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惠婷
环境库茨涅兹曲线作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描述,刻画的是经济活动总量对环境影响的一般表现;而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作为经济活动质的体现,会对上述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因而更具政策意义。利用中国1997~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倒U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确实存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作为调节变量会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能源效率则表现出显著的"反弹效应"特征。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EKC假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国 赵晶 赵宣凯 吕长征
本文首先选取1985年至2009年各省的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即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趋势,印证了我国过去属于"先增长,后分配"的经济发展模式。随后,基于全国的整体样本以及按照农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划分的农业大省和非农业大省的数据样本,检验了各种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并非所有的政策手段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有一些政策的结果事与愿违。因此,在发展农村金融,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方面,必须审时度势和因地制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库兹涅茨效应 农村金融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玉柱
以库兹涅茨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国家(地区)基尼系数和各阶层间收入差距以及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美、日两国国民收入分配情况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具体走向,验证了倒"U"型假说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认为政府部门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适时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洪平
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作为子系统,两者的共存与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总系统。生产过程决定流通过程,流通过程的对象、流通过程的社会性质和流通过程的经济规模都是由生产过程来决定的。与此同时,流通过程也反作用于生产过程,就特定形式来看,流通过程甚至决定生产过程。因此,市场经济的系统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能解决健康运行问题的,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来对系统的自发力量加以必要的干预。
关键词:
流通过程 生产过程 系统决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刚 鲁荣东
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是测度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受所处时代的限制,并未预见到当代产业结构演进的新趋势,从而导致其理论的缺陷和对其理论的误读。笔者认为,当前对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需要在两个方面对库兹涅茨理论进行修正:一是不应把区域工业比重的上升作为测量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指标;二是要考虑各个区域工业化的多样性。依据这两方面的修正,提出判断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顾宁 姜萍萍
本文选取1995~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CO2排放的因素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CO2排放并不具备倒"U"型的库兹涅茨效应,现实排放路径为"N"型,即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CO2排放量会一直增加,而且当人均GDP达到38687元后,CO2排放的增速会更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2)影响CO2排放的因素中,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率、工业占比、能源消费结构对CO2排放量具有正效应,第三产业占比、能源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对CO2排放量具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