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8)
2023(3192)
2022(2668)
2021(2354)
2020(1970)
2019(4317)
2018(4144)
2017(7792)
2016(4441)
2015(4853)
2014(4979)
2013(4922)
2012(4863)
2011(4456)
2010(4296)
2009(3871)
2008(3622)
2007(3195)
2006(2806)
2005(2474)
作者
(14891)
(12636)
(12583)
(12074)
(8164)
(6164)
(5674)
(4982)
(4852)
(4459)
(4455)
(4370)
(4324)
(4283)
(4066)
(4044)
(3799)
(3773)
(3752)
(3598)
(3270)
(3233)
(3176)
(2922)
(2893)
(2878)
(2811)
(2675)
(2646)
(2611)
学科
(25567)
经济(25557)
地方(10728)
方法(9608)
数学(9145)
数学方法(9076)
管理(8554)
(8249)
地方经济(7988)
(5684)
中国(5317)
环境(4298)
(4014)
(3498)
企业(3498)
农业(3131)
业经(3119)
(3070)
(2951)
(2906)
金融(2902)
(2852)
资源(2840)
水产(2733)
经济学(2730)
(2653)
贸易(2651)
(2537)
区域(2531)
(2506)
机构
大学(65291)
学院(64587)
研究(27962)
(26279)
经济(25757)
科学(20827)
中国(19850)
管理(19691)
理学(17046)
理学院(16767)
管理学(16348)
管理学院(16250)
(15682)
(15038)
研究所(14856)
(13587)
农业(12394)
中心(12250)
业大(11653)
(10706)
(10351)
(9891)
(9575)
(9427)
师范(9214)
经济学(9166)
科学院(9138)
(9086)
实验(8914)
研究院(8822)
基金
项目(49055)
科学(37967)
基金(35296)
(33303)
国家(33092)
研究(31346)
科学基金(26634)
社会(19982)
(19908)
社会科(18941)
社会科学(18940)
基金项目(18362)
自然(18134)
自然科(17656)
自然科学(17651)
(17495)
自然科学基金(17303)
资助(14452)
教育(13589)
重点(12390)
(12317)
计划(11230)
编号(11027)
科技(10322)
(10133)
科研(10098)
(9717)
发展(9471)
(9344)
创新(9343)
期刊
(27907)
经济(27907)
学报(16344)
研究(16310)
科学(13079)
(12300)
中国(11607)
大学(10656)
学学(10294)
农业(8443)
管理(6684)
(6333)
经济研究(5094)
技术(4963)
资源(4696)
(4619)
教育(4491)
(4375)
金融(4375)
业大(4056)
财经(3939)
统计(3679)
问题(3676)
(3606)
科技(3587)
业经(3555)
(3497)
(3370)
农业大学(3310)
林业(3157)
共检索到93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利明  陈浩  胡桂森  李冬静  
根据2012年9月21日至11月15日库克群岛海域金枪鱼延绳钓调查数据,对所捕获的长鳍金枪鱼的叉长分布、脂肪含量分布、脂肪含量时空分布、脂肪含量与叉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渔获中长鳍金枪鱼叉长范围为0.50~1.14 m,平均叉长为0.95 m,其中0.90~0.99 m为优势叉长,占80.36%;(2)长鳍金枪鱼的最低脂肪含量为0.3%,最高脂肪含量为4.6%,平均脂肪含量为2.0%,其群体组成丰富;(3)从9月底至10月中旬,脂肪含量较低,10月中旬以后,脂肪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4)西北部(11°S~13°S,162°W-168°W)长鳍金枪鱼的脂肪含量较高,为2.7%~...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嘉樑  黄洪亮  宋利明  饶欣  吴越  齐广瑞  
根据2012年9–11月在库克群岛(the Cook Islands)海域利用金枪鱼延绳钓调查所获得的共计43个站点的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渔获率数据,以及测得的温度、盐度、叶绿素浓度、水平海流及垂直海流数据等环境因子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各水层(40~280 m,每40 m为一层)及整个水体中各个环境因子与长鳍金枪鱼渔获率的关系,并利用43个站点内随机选择的验证站点对不同水层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长鳍金枪鱼在各水层及整个水体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分布呈偏正态分布;(2)调查期间建模站点和验证站点内的预测CPUE与名义CPUE间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利明  沈智宾  周建坤  李冬静  
为了提高延绳钓渔业中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rares)的渔获率并减少其他非目标种类的兼捕率,根据2013年9月8日至12月31日在库克群岛海域(9°s~19°s,157°W~168°W)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包括钓钩深度、温度、叶绿素a浓度、三维海流、作业参数、渔获统计等数据,利用DPs软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拟合深度计算模型,采用统计和谱系聚类的方法分析黄鳍金枪鱼渔获率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库克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渔获率较高的水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以及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海流流速分别为120~160 m、21~22℃、0.32~0.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赵海龙  谢凯  李冬静  
为了掌握库克群岛海域海洋环境因子对延绳钓渔业中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实验利用2013年9月8日—12月31日在库克群岛海域作业的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所获数据包括:钓钩深度数据,温度、叶绿素a浓度、三维海流的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渔获统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预测深度计算模型,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大眼金枪鱼渔获率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库克群岛附近海域,大眼金枪鱼渔获率较高的水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东西海流、南北海流、水平海流和垂直海流分别为120.0~199.9 m、13.0~14.9℃、0.200~0.239μg/L、0.1~0.2 m/s、-0.2~0 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沈智宾  季诚  
研究黄鳍金枪鱼鱼体脂肪含量与其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有利于确定其鱼体脂肪含量与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关并掌握鱼类的生长、繁殖和渔场特性。本研究根据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中采集到的91尾黄鳍金枪鱼,测定了其脂肪含量和生物学参数等,应用频率统计法分析了其脂肪含量的时空分布,脂肪含量与性别、体质量、性腺成熟度的关系;应用GAM方法分析了脂肪含量与条件系数(K)、纯重系数(SI)、性腺指数(GSI)、叉长(FL)的关系。结果显示:(1)黄鳍金枪鱼的脂肪含量为0.1%26.7%,平均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武亚苹  
为了可持续利用黄鳍金枪鱼资源,实验利用2009年10—12月吉尔伯特群岛海域海上实测的34个站点海洋环境垂直剖面数据,黄鳍金枪鱼渔获率数据,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进行建模,预测渔获率,并通过Wilcoxon检验来判断预测渔获率与名义渔获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预测渔获率估算黄鳍金枪鱼的栖息地综合指数(IHI),通过对各水层IHI均值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判断模型的预测能力。使用2010年11月—2011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实测的16个站点40~80 m水层和0~240 m水体的环境数据,验证模型。结果表明:(1)拟合的各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峰  郭爱  朱文斌  张洪亮  周永东  徐汉祥  徐开达  
本研究根据2010年8~10月,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延绳钓作业渔场所采集的黄鳍金枪鱼数据,对其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叉长为47.5~166.5cm,平均叉长为112.7cm,优势叉长为80.0~90.0cm和100.0~140.0cm(75.0%);体重为2.0~72.0kg,平均体重为26.5kg,优势体重为5~10kg和15~40kg(68.6%),雌、雄个体大小差异明显(ANOVA,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利明  吕凯凯  杨嘉樑  胡振新  
耳石是鱼类生态的重要信息载体。根据2009年11月-2010年1月马绍尔群岛海域采集的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样本中获得的222对矢耳石,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观察发现,矢耳石上有3条凹沟,可将矢耳石分为背区、翼区、吻区和侧区4个区。t检验表明,左右矢耳石形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999)。对矢耳石12个形态参数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背区长(DL)、翼区前长(WFL)、翼区长(WL)和最大厚度(MST)可以代表矢耳石尺度特征,背区夹角(DA)和翼区夹角(WA)代表矢耳石角度特征。DL与MST的关系可用指数表达,叉长(FL)与DL间可用多项式表达、叉长与WFL和矢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成   杨旭   杨报国   王少琴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的重要一环。为研究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摄食变化以及不同海域营养生态位差异,根据2019年东太平洋和202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金枪鱼渔船采集的黄鳍金枪鱼样本,对其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鳍金枪鱼肌肉检测出34种脂肪酸,包括16种饱和脂肪酸(SFA),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黄鳍金枪鱼肌肉脂肪酸中SFA含量与PUFA含量呈负相关,MUFA含量与PUFA含量呈正相关。SFA含量与叉长呈显著负相关,MUFA、PUFA含量与叉长呈显著正相关。中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两海域之间脂肪酸组成平均不相似性为18.85%,主要差异来自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FA、PUFA、C22∶6n3 (DHA)、Cl6∶0、Cl8∶1n9、MUFA、C22∶6n3/C20∶5n3 (DHA/EPA)、C18∶0、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主成分分析显示,黄鳍金枪鱼的营养级越高,肉食性越高,以甲藻和硅藻为食源的生物对黄鳍金枪鱼的能量来源贡献越大。相反,营养级越低的黄鳍金枪鱼主要摄食以细菌、陆地植物和植食性桡足类为食源的生物。主成分回归表明,黄鳍金枪鱼随叉长增大,其营养级增加,肉食性提高,食性逐渐由以甲壳类和头足类向虾和硬骨鱼等富含多种特征脂肪酸的生物转变。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较中西太平洋肉食性更强,营养级更高,甲壳类对其能量贡献更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利明  惠明明  
利用2006年10月至次年1月在马绍尔群岛海域与2009年10~12月和2010年11月至次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延绳钓探捕所取得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的生物学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个海域的黄鳍金枪鱼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马绍尔群岛海域和吉尔伯特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的优势叉长分别为120~140 cm和100~140 cm,平均叉长分别为(129±1.08)cm和(119±0.78)cm,差异性显著;(2)性别比例(雄性∶雌性)分别约为1.07∶1和1.40∶1,无显著性差异;(3)马绍尔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的性腺成熟度高于吉尔伯特群岛北部海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利明  吕凯凯  胡振新  曹道梅  
为了掌握基里巴斯吉尔伯特群岛附近海域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2009年9月至12月,金枪鱼延绳钓船"深联成719"在该海域进行了调查。利用仪器获取海洋环境数据,结合每天渔获数据,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钓钩深度预测模型,计算大眼金枪鱼在各水层、温度、盐度、叶绿素、含氧量、水平海流和垂直海流范围内的渔获率,渔获率最大的各环境因子范围为大眼金枪鱼偏好的环境。结果表明:(1)大眼金枪鱼偏好的水层、水温、盐度、叶绿素、含氧量、水平海流和垂直海流范围分别为200.0~240.0 m、14.0~15.0℃、35.00~35.10、0.24~0.26μg/L、3.0~4.0 mg/L、0.00~0.20 m/s...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纪世建  周为峰  王鲁民  唐峰华  吴祖立  陈国宝  
为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渔场最适宜栖息海表温度(ssT)范围,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结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发布的南海及临近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月平均ssT和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ssT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cPue在16℃~31℃均有分布。在春季和夏季(3~8月),位于10°~20°n的大部分渔区cPue较高,其南北侧cPue较低;而到了秋季和冬季(9月到次年2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钱雪丽  苏红  樊馨怡  张静  陶宁萍  王锡昌  
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熬煮金枪鱼头分别得到金枪鱼头清汤和白汤。在分析两种熬煮条件下鱼头汤的脂肪酸组成及维生素E含量变化的基础上,探究鱼头汤熬煮过程中微观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金枪鱼头熬煮的清汤和白汤中脂肪酸种类一致,都为22种。在鱼水比1∶8(m/m),熬煮时间为150 min时,鱼头汤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的含量达到最大,且白汤大于清汤。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微滤和超滤处理后的清汤和白汤中颗粒的平均粒径,发现两种汤中颗粒的平均粒径显著变小(P<0.05),但颗粒之间会发生重聚形成较大的颗粒。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鱼头汤中存在大量大小不一、形状为球形、分散性良好的微纳米颗粒。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衡  张波  金显仕  赵宪勇  
根据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5月黄海中南部水域鱼 (Engraulisjaponicus)的调查资料 ,分析其脂肪含量与叉长、性别以及水分含量的关系。产卵前期 (5月)、产卵盛期 (6月 )和越冬期 (1月 )脂肪含量同叉长呈显著正相关 (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生  蒋汉凌  戴小杰  
长鳍金枪鱼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发展对象,根据2008至2010年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了长鳍金枪鱼(ALB)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海表温度特征。结果表明:以尾数统计时,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纬度位置为15°~40°N和10°~45°S,该区域渔获尾数占总渔获80%以上。高CPUE渔区主要位于25°~40°N和10°~40°S,其南北分布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北半球冬季时多分布于北太平洋,夏季时多分布于南太平洋。2008-2010三年间渔业资源丰度分布状况基本一致,2009年在北太平洋以及2010年在南太平洋的高CPU...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