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3)
2023(8756)
2022(7971)
2021(7631)
2020(6395)
2019(14930)
2018(14959)
2017(29176)
2016(15894)
2015(17816)
2014(17890)
2013(17708)
2012(15975)
2011(14297)
2010(14034)
2009(12729)
2008(12123)
2007(10283)
2006(8951)
2005(7427)
作者
(45298)
(37362)
(37170)
(35328)
(23826)
(17988)
(16832)
(14816)
(14151)
(13212)
(13111)
(12359)
(11774)
(11669)
(11487)
(11402)
(11178)
(11146)
(10740)
(10564)
(9379)
(8997)
(8906)
(8456)
(8388)
(8339)
(8262)
(8158)
(7455)
(7432)
学科
(61123)
经济(61059)
管理(44149)
(41601)
(35037)
企业(35037)
方法(30938)
数学(26010)
数学方法(25722)
(15795)
中国(14227)
(14107)
业经(13850)
(13848)
地方(13018)
理论(11560)
农业(10886)
(10477)
(10179)
贸易(10175)
环境(10038)
(9851)
技术(9667)
(9249)
财务(9192)
财务管理(9178)
(8957)
企业财务(8691)
教育(8673)
(8645)
机构
大学(221503)
学院(221043)
管理(93064)
理学(81472)
(80913)
理学院(80568)
管理学(79201)
经济(78994)
管理学院(78805)
研究(70108)
中国(49910)
(47315)
科学(46357)
(35544)
(34427)
业大(33826)
(33038)
研究所(31851)
中心(31338)
(30910)
师范(30647)
(30347)
北京(30007)
财经(29522)
(26838)
(25885)
农业(25862)
(25455)
师范大学(24966)
商学(23479)
基金
项目(158639)
科学(124236)
研究(115931)
基金(114491)
(99293)
国家(98469)
科学基金(85032)
社会(71047)
社会科(67236)
社会科学(67218)
基金项目(62605)
(62484)
自然(56825)
自然科(55442)
自然科学(55431)
自然科学基金(54413)
教育(52512)
(52277)
编号(47963)
资助(47406)
成果(37804)
重点(34616)
(34116)
(33526)
(32721)
课题(32201)
科研(30440)
创新(30365)
项目编号(29695)
大学(29394)
期刊
(86051)
经济(86051)
研究(60980)
中国(35089)
学报(34758)
科学(32907)
管理(31838)
(29477)
大学(25860)
(24433)
学学(24276)
教育(24065)
农业(21369)
技术(18355)
业经(15172)
(14054)
金融(14054)
图书(13243)
财经(12914)
经济研究(12781)
理论(11752)
科技(11551)
问题(11241)
实践(11147)
(11147)
(10782)
资源(10483)
(10361)
情报(10316)
技术经济(10199)
共检索到302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小梅  郑林  王艳珍  刘婕  
首先界定了"旅游目的地映象","旅游目的地幻象","旅游目的地印象"等概念的内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游客对庐山旅游幻象和印象构成因子的感知差值和旅游映象分值,进而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从旅游者的视角,结合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分析结果探寻庐山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并根据旅游者的反馈意见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端谦  张捷  包浩生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的16个旅游映象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游客对江西旅游地映象最深的是名山风光、自然生态、名胜古迹,井冈山游客对江西旅游地映象最深的是革命胜地、名山风光、自然生态。从综合来看,四山游客对江西省旅游地映象的共性是名山风光、自然生态、革命胜地、名胜古迹位于前列,对宗教、其他、特色旅游、人造景观映象不深。四山旅游资源映象与其旅游资源特色及其产品密切相关,但不完全一致。与传统的调查数据的一般分析相比,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旅游地映象具有优良的特性。在本研究中以图示方式简明直观地揭示了旅游目的地映象的总体特征、不同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差异性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习复芳  毛端谦  
旅游目的地映象与形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过对旅游者进行封闭式与开放式的问卷调查,获取旅游者对南昌的旅游感知映象,总结分析了南昌的旅游映象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塑造南昌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毛端谦  刘春燕  
旅游目的地映象概念自亨特1971年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外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内涵、目的地映象的形成、目的地映象研究的意义、测量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述。最后指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较多,但至今国内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成果有限,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霞  蔡心妍  
庐山作为江西省首屈一指的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然而在近年旅游市场大环境向好的背景下,庐山的发展却差强人意。如何发挥引导型政府在庐山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规范庐山旅游业市场,将庐山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闻名的优秀景区成为庐山市政府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冬英  沈中印  杨云仙  
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潮流,旅游联动发展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从庐山和鄱阳湖区位上的毗邻、生态旅游资源的互补和互长、旅游市场需求的趋势、便利的交通四方面分析了两者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的对策,旨在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代莹  曾克峰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也很丰富。文章通过对庐山别墅群的形成背景以及其建筑特色的分析,揭示了庐山别墅群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并根据别墅群的分布和规划特点,评价了其旅游价值,对别墅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以增加庐山旅游的内涵,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辉  杨云仙  
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制约了庐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庐山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基于此明确制约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促进庐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辉  沈中印  李松志  
从庐山、鄱阳湖两毗邻地均为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来看,两地生态旅游有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且在联动开发的基础上,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密切的地缘关系、突出的区位优势、互补的资源优势、大庐山和鄱阳湖发展的需要、日益完善的硬件设施等为两地联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庐山和鄱阳湖应抓住机遇,主要通过生态旅游的资源联动、产品联动、市场联动、营销联动、交通联动、形象联动等方面进行开发,推动两毗邻地区域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文明  钟永德  蔡升桂  李向明  唐文跃  徐沅林  罗芬  杜亚林  李勇  
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者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及访谈,探讨了庐山旅游者罩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庐山的"游前"旅游者罩的范围相对较小,"游中"旅游者罩的范围较"游前"旅游者罩有较大扩展且大部分景点的满意性知晓率均呈上升之势,"游后"旅游者罩中绝大多数景点的最终"满意性"知晓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增加。"游前"、"游中"和"游后"旅游者罩的形成机制各不相同,其中潜在和"准"旅游者出游前在潜在旅游区性质、旅游者特征、社会文化积淀、旅游业动态四大因素作用下形成"游前"旅游者罩;现实旅游者于旅游过程中在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旅游区管理部门的管理和营销、社区居民及及其他旅游者的评价、现实旅游者的特征四大因素作用下形成"游中"旅游者罩;而现实旅游者于全部旅游行程结束后受导游员的推介、其他旅游者的评价、旅游者之间的旅游体验分享、旅游者的审美发现及分享意愿四大因素作用下形成"游后"旅游者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辉  
为了保持庐山旅游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今后庐山旅游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庐山现代旅游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既总结了庐山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又重点分析了庐山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生态环境压力大、度假旅游产品老化、山上山下游客分布不均衡等。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及对策,期待为今后庐山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庐山旅游观光车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景区旅游交通及旅游资源开发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现有员工436人,拥有丰田柯斯达等车型的旅游观光车211辆。2012年2月,公司获得了全国道路运输客(货)运二级企业资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晓伟  冯立梅  杨达源  欧阳怀龙  任朝霞  
气候资源是旅游事业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分析和评价了庐山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指出庐山具有适宜的气温,适中的湿度,丰沛的降水,类型多样的气象景观,并且还有较长的适宜旅游期等资源优势。据此提出了开发四季旅游和度假旅游,建设世界别墅公园和大自然花园的构想,以期能充分发挥庐山风景区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使风景区保护与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相协调,同时又利于实现风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梅述先  唐馆萍  管银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源  陶卓民  荣慧芳  
在文学地理学的范畴中,诗词作品中的景观元素蕴含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审美思想。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挖掘诗词中典型景观信息,对于旅游审美的建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整合庐山历代诗词中的景观信息基础上,通过构建景观典型性指数K_(i)和典型景观指数L_(i),并考察各历史时期中景观系统的发展情况,运用Ripley’s K函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景观多尺度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发现:(1)诗词中典型景观增长呈迂回式上升发展,出现频数的密集分布情况与区域集群的分布规模较为一致。(2)诗词中典型景观整体上显著集聚,各类景观分别呈现出随机或者均匀分布规律,与诗词构景的景观多样化需求有关;建筑与水文类型景观特征空间尺度大,山岳和生物类相对较小;(3)典型景观出现频数主要受到区域因子和类型因子的影响,各因子两两交互解释力显著提升。诗词中的诗性精神,通过景观的空间布局和历史感营造在现代旅游中进行呈现,对于提升旅游者的审美体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