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1)
- 2023(16288)
- 2022(14370)
- 2021(13535)
- 2020(11333)
- 2019(25791)
- 2018(25702)
- 2017(49514)
- 2016(26755)
- 2015(29971)
- 2014(29596)
- 2013(29083)
- 2012(26610)
- 2011(24015)
- 2010(24270)
- 2009(22663)
- 2008(22063)
- 2007(19530)
- 2006(17492)
- 2005(15694)
- 学科
- 济(100497)
- 经济(100351)
- 管理(83312)
- 业(77251)
- 企(65758)
- 企业(65758)
- 方法(43450)
- 数学(36892)
- 数学方法(36399)
- 财(31357)
- 农(28991)
- 中国(27651)
- 制(24413)
- 业经(24037)
- 贸(23231)
- 贸易(23221)
- 易(22693)
- 学(21151)
- 地方(20182)
- 务(18761)
- 财务(18681)
- 农业(18664)
- 财务管理(18640)
- 理论(18069)
- 企业财务(17601)
- 银(17311)
- 银行(17271)
- 策(17269)
- 技术(16785)
- 和(16584)
- 机构
- 大学(376003)
- 学院(375422)
- 济(150379)
- 管理(148910)
- 经济(146974)
- 理学(128178)
- 理学院(126800)
- 管理学(124649)
- 研究(124275)
- 管理学院(123948)
- 中国(94055)
- 京(79580)
- 科学(74381)
- 财(74159)
- 所(61393)
- 财经(57815)
- 江(56589)
- 农(56503)
- 中心(56302)
- 研究所(55219)
- 业大(52871)
- 经(52358)
- 北京(50248)
- 范(49430)
- 师范(48937)
- 院(45514)
- 州(45274)
- 经济学(44723)
- 农业(43800)
- 财经大学(42668)
- 基金
- 项目(251123)
- 科学(197912)
- 研究(188199)
- 基金(181984)
- 家(156592)
- 国家(155259)
- 科学基金(134250)
- 社会(118015)
- 社会科(111751)
- 社会科学(111728)
- 省(97515)
- 基金项目(95883)
- 教育(87343)
- 自然(86218)
- 自然科(84171)
- 自然科学(84153)
- 自然科学基金(82638)
- 划(81580)
- 编号(77956)
- 资助(74845)
- 成果(64611)
- 部(56000)
- 重点(55731)
- 课题(53710)
- 发(52889)
- 创(52138)
- 制(49203)
- 教育部(48692)
- 创新(48545)
- 项目编号(48475)
- 期刊
- 济(169963)
- 经济(169963)
- 研究(114897)
- 中国(73961)
- 管理(58334)
- 财(57512)
- 学报(54849)
- 农(52187)
- 科学(51372)
- 教育(44906)
- 大学(42451)
- 学学(39691)
- 农业(35582)
- 融(35387)
- 金融(35387)
- 技术(33536)
- 业经(28367)
- 财经(28251)
- 经济研究(26727)
- 经(24077)
- 问题(21914)
- 图书(19744)
- 贸(19083)
- 理论(18352)
- 业(17824)
- 科技(17508)
- 技术经济(17417)
- 现代(17401)
- 版(16836)
- 实践(16687)
共检索到563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宗计川
本文通过一个连续异质偏好实验,在实验室中检验了投票时序对早晚投票人出席决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并不能断言晚投票人比早投票人具有投票优势,早晚投票组的组间规模差异对早晚投票人的出席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影响早晚投票人出席的一个重要因素;投票人的投票优势不仅受投票时序的影响,还受到组间规模的影响。该实验研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文献中关于投票时序对晚投票人信息优势和实验室支付优势影响的诸多表述。其直接应用是:在类似股东投票或董事会选举中,如果客观存在部分参与人对提案或候选人质量缺乏了解,应该存在序贯机制使其能够选择晚投票,这种机制实际上起到了强制早投票人披露信息的作用。对于那些对提案(或候选人)质量信...
关键词:
序贯机制 投票行为 实验室实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宗计川
“投票悖论(voting paradox)”与“不投票悖论(paradox of not voting)”问题构成了目前投票行为实验研究的边界,而核心问题则是投票出席率。本文从团体内与团体间冲突、投票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投票时序、投票人偏好关联类型以及投票成本对投票出席率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国外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有选择的梳理和简单评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胜刚
在大学内部制度建设方面,加强民主管理,实施民主决策成为大学学术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理念和行动指南。学术投票制度是大学学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管理制度赋予部分人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学术投票制度赋予部分学术管理者以投票决策的权力。这部分拥有学术投票权力的执行者即为学术投票人。学术投票人实施的载体是负责处理学术事务的学术性决策机构,如大学的各级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位评审委员会、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平 刘璐
进一步扩展了Gillette的基本模型,比较了静态投票机制和序贯投票机制的决策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序贯投票机制由于能够让内部董事对项目信息质量进行信号传递,将有效提高好项目通过的概率;与此同时,坏项目通过的概率将会因为全部内部董事勾结造成信息传递"失真"而提高,但是在引入惩罚机制后,将有效弥补序贯投票机制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
关键词:
决策机制 静态投票 序贯投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建标 巨龙 李政 汪敏达
本文利用实验研究方法首次在独立董事人数占优的董事会中引入序贯和惩罚机制,探讨了董事会科学决策的促成因素及制度环境。实验结果发现,序贯与惩罚机制引入后,董事决策正确率较静态实验分别提高了39.09%和34.26%,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同:序贯机制着力于改善董事会的私人信息结构,通过将独立董事"知情化",从而使决策行为独立于董事类型;惩罚机制则是利用独立董事的社会偏好进行治理,使决策行为与项目类型无关。与Gillette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好项目的通过率并不是100%,原因可能与序贯时的针锋相对策略、惩罚时的社会偏好存在有关。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序贯 惩罚 实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天才 宗计川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针对公司治理基础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变迁,股东投票出席行为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分类表决数据,从影响投票出席率因素的角度探讨中小股东的投票参与行为以及高通过率与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原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案通过率与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和非流通股比例均正相关;投票出席率随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的增加而上升且随股改进度呈下降趋势。流通股高赞成率与相对较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现象表明,众多流通股股东倾向于稳定地选择策略性弃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建标 王鹏程 巨龙
本文沿着行为分析进路、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序贯决策中的信息瀑布现象及其行为匹配,率先分离了序贯决策中的决策行为——贝叶斯法则决策、非贝叶斯法则决策和平衡。设计了包含被试类型、备选集对称性等设置的序贯决策实验,结果表明,备选集对称性和决策序位等因素对决策者的行为方式和效率影响显著,被试类型、累积损益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受禀赋效应和模糊规避的影响,平衡状态下决策者对私人信息赋予了较高权重。对序贯决策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分离出信息瀑布行为,并厘清其发生机理和决策特征及效率,这对理解和治理银行挤兑、网络群体性事件、金融危机等现象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广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P2P等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有效监管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依据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特点,从有效监管并促进合规创新角度建立序贯博弈模型,并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越高,违规创新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金融企业越有动力进行违规创新行为。而监管部门在宣布监管的同时采取随机抽查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果,进而杜绝违规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企业信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广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P2P等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有效监管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依据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特点,从有效监管并促进合规创新角度建立序贯博弈模型,并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越高,违规创新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金融企业越有动力进行违规创新行为。而监管部门在宣布监管的同时采取随机抽查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果,进而杜绝违规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企业信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广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P2P等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有效监管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依据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特点,从有效监管并促进合规创新角度建立序贯博弈模型,并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越高,违规创新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金融企业越有动力进行违规创新行为。而监管部门在宣布监管的同时采取随机抽查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果,进而杜绝违规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企业信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中伟 李晓婷 谭春桥
考虑国外环保组织与石油开采公司游说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石油开采政策的情形,构建序贯非对称Nash谈判博弈模型:政府首先与国外环保组织以及石油开采公司进行三方谈判;如果三方谈判破裂,则政府选择一方进行双边谈判,谈判破裂点为政府与另一方进行双边谈判的结果;如果后者的双边谈判破裂,则政府选择最大化国家福利的石油开采政策。研究表明:在三方谈判中,如果一个游说团体筹集资金的成本低或政府对其缴纳的费用给予更高的评估,则该游说团体对政府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三方谈判破裂后对政府决策仍产生影响的游说团体在三方谈判均衡中所支付的费用低于在双边谈判均衡中所支付的费用;当环保组织与政府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时,环保组织可能受益于其维护三方谈判的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月9日下午,财政部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召开第十一次联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通报讨论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月9日下午,财政部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召开第十一次联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通报讨论了注册会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峰 王琳
通过建立一般情况下的两人进化博弈模型,给出了系统均衡点对应的矩阵行列式和迹表达式的经济含义,分析了16种典型情形下的进化稳定策略,详细讨论了均衡点稳定性分析结果所对应的博弈双方决策过程,从策略权衡的视角揭示了策略选择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策略前提下的相对净支付决定了系统的进化稳定策略,对方的策略选择以及自身可选策略的支付比较是影响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两个基本要素,博弈主体会趋向于选择在对方策略既定下能够带来更大支付的策略。最后以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与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为例,从对称博弈和非对称博弈两方面阐明了本文所构建模型在政策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针对不同案例,只要明确了两人博弈的支付矩阵,就可以通过计算相对净支付确定博弈双方的行为演化规律和稳定策略,从而简化计算过程,更加直接和更为便捷地为政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新龙 林金忠
文献回顾表明,迄今为止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都局限于静态分析,忽视了外部性动态传导问题。若由动态视角去分析外部性传导,则从中可以引出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极为重要的理论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序贯外部性的概念,并对其动态传导和链式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单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数学模型,并剖析了双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机理。文章指出,在外部性实施主体存在失当行为或利他行为进行转移私人成本时,市场的准入成本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中正序贯外部性降低了外部性受体的准入成本标准,而负序贯外部性则提升了该标准,在外部性实施主体与受体进行接触时,此准入成本标准的信息便按时间序列进行传递,外部性受体受此信息刺激后转移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