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4)
2023(5941)
2022(5069)
2021(4956)
2020(4375)
2019(10379)
2018(10510)
2017(20889)
2016(10781)
2015(12218)
2014(11987)
2013(11627)
2012(10381)
2011(9457)
2010(9772)
2009(9106)
2008(8900)
2007(7901)
2006(7166)
2005(6245)
作者
(29285)
(24370)
(24271)
(23313)
(15512)
(11597)
(11135)
(9502)
(9279)
(8895)
(8229)
(8207)
(7927)
(7803)
(7398)
(7377)
(7119)
(7091)
(6927)
(6887)
(6140)
(6014)
(5848)
(5766)
(5459)
(5434)
(5398)
(5242)
(4971)
(4687)
学科
(49915)
经济(49762)
管理(29410)
(27374)
方法(26211)
(25104)
企业(25104)
数学(21667)
数学方法(21118)
中国(12468)
理论(11863)
(11273)
业经(10570)
(9842)
(9817)
(8737)
地方(7983)
(7512)
(7249)
教育(7242)
贸易(7240)
(6963)
农业(6743)
(6412)
关系(6214)
技术(5946)
(5820)
(5498)
(5478)
金融(5476)
机构
大学(151347)
学院(149201)
(59315)
管理(59248)
经济(58045)
理学(51563)
理学院(50973)
管理学(49584)
管理学院(49318)
研究(48266)
中国(36106)
(31981)
科学(28765)
(27825)
(23697)
(22409)
财经(21964)
中心(21628)
研究所(21332)
(21019)
(20750)
师范(20608)
业大(20596)
北京(20437)
(19879)
经济学(17778)
(17686)
(17325)
师范大学(16626)
财经大学(16298)
基金
项目(98897)
科学(78790)
基金(72463)
研究(72359)
(62590)
国家(62081)
科学基金(54163)
社会(47954)
社会科(44335)
社会科学(44316)
(38163)
基金项目(37393)
教育(35728)
自然(35011)
自然科(34341)
自然科学(34334)
自然科学基金(33713)
(32203)
资助(30862)
编号(29695)
成果(24597)
(22262)
重点(22054)
课题(20661)
(20365)
(19778)
教育部(19699)
大学(19371)
国家社会(19050)
人文(18928)
期刊
(65831)
经济(65831)
研究(44773)
中国(32955)
管理(23847)
教育(22489)
学报(22223)
(22028)
科学(21652)
(19094)
大学(18008)
学学(16512)
技术(14980)
农业(12646)
财经(11340)
经济研究(11163)
(10922)
金融(10922)
业经(10285)
统计(10173)
(9809)
(9174)
决策(8256)
问题(8002)
技术经济(7807)
图书(7604)
(7292)
(7105)
商业(7051)
科技(6495)
共检索到225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立鹏  
庇护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互惠特殊交换关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由显要人物操控的传统庇护与有组织的现代庇护。庇护关系有着一般的社会基础,但在具体社会也有着特殊的背景;学者们往往从消极方面看待庇护关系对政治系统的影响。庇护关系模式弥补了水平阶级模式、初级纽带模式、团体理论和极权主义模式的不足,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无论在内涵界定、履行方式、本质属性等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经典理论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均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雷达模型,认为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需要同时面对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七个主题的责任,而且具有多元性、同时性、权变性、自愿性的特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石桥  马新智  张庆杰  
国家审计是政治制度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和政治制度大系统之间存在交换关系。文章选择政治模式作为国家审计的制度环境,研究政治模式和国家审计之间的交换关系。文章将政治模式区分为民主法治和专制人治两种类型,并且以政治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关于政治模式和国家审计之关系的理论架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毕楠  冯琳  
20世纪中期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伴随半个多世纪的争议与讨论,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可,但碍于其所需付出的成本,管理者却普遍缺乏动力。以往的研究虽然致力于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之间建立相关关系,但结论并不一致,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尚未揭示出来。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不是企业成本的沉重负担,反而是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当前价值、未来价值和潜在价值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一个三维价值创造的概念模型,将该领域研究的零散内容系统化,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支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剑  巩振兴  张莹  
反馈是组织中常用的激励策略和行为矫正工具,但是关于反馈和绩效关系的不一致研究结果使得管理者不清楚如何反馈才能提高绩效。反馈环境超越反馈的地方在于强调反馈的多维复杂性、接收者对反馈有效性的建构和鼓励反馈寻求的氛围,针对反馈环境的研究能够弥补反馈研究预设二元对立关系进而孤立对比反馈的作用、忽视接收者对反馈的建构、未体现反馈双方互动的不足,从而较针对反馈自身的研究而言能够得出更为一致的预期结果。本文基于对反馈研究困境和出路的分析,介绍了反馈环境这一超越反馈的概念及其对反馈的超越性,探讨了反馈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人口转变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数十年来,许多学者对人口转变的研究和贡献,使之成为人口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概括了人类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的演变特点以及这种演变的原因和社会经济后果。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学者范德卡及其同事提出了"第二次人口转变"的概念,以此概括二战以后发生在西欧的一系列人口和婚姻家庭的变化以及生育率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又有学者用"第三次人口转变"表述欧美国家持续的低生育率和高迁入率导致的人种结构的变化。文章认为,"第二次人口转变"和"第三次人口转变"的提出者们的研究是非常有启发性和有价值的,但并不赞成他们将自己的研究内容冠以"人口转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祝建军  肖华芳  
广义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比例关系,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各自的内在结构。本文认为,广义资本结构是研究企业性质和利益分配的新概念和新视角。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利益结合体,而广义资本结构和利益分配制度是影响这两种资本结合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春花  刘祯  
对于组织而言,持续成长至关重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若要做到持续成长,组织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研究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突破困境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成长,是因为其不再固守旧的组织模式,而是变成了更加主动灵活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与东方文化中水的特征相契合,因此,本文提出了水样组织的概念。所谓水样组织,是指像水一样可以灵活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组织。水样组织是组织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适应力的统一,呈现出"内在坚韧、外在柔和"的品性,具有坚韧性、个体能动性、动态适应性、融合性四大特征。打造水样组织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剑  巩振兴  张莹  
反馈是组织中常用的激励策略和行为矫正工具,但是关于反馈和绩效关系的不一致研究结果使得管理者不清楚如何反馈才能提高绩效。反馈环境超越反馈的地方在于强调反馈的多维复杂性、接收者对反馈有效性的建构和鼓励反馈寻求的氛围,针对反馈环境的研究能够弥补反馈研究预设二元对立关系进而孤立对比反馈的作用、忽视接收者对反馈的建构、未体现反馈双方互动的不足,从而较针对反馈自身的研究而言能够得出更为一致的预期结果。本文基于对反馈研究困境和出路的分析,介绍了反馈环境这一超越反馈的概念及其对反馈的超越性,探讨了反馈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春花  刘祯  
对于组织而言,持续成长至关重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若要做到持续成长,组织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研究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突破困境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成长,是因为其不再固守旧的组织模式,而是变成了更加主动灵活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与东方文化中水的特征相契合,因此,本文提出了水样组织的概念。所谓水样组织,是指像水一样可以灵活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组织。水样组织是组织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适应力的统一,呈现出"内在坚韧、外在柔和"的品性,具有坚韧性、个体能动性、动态适应性、融合性四大特征。打造水样组织可以帮助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创造持续竞争优势。水样组织概念可以丰富和拓展现有组织理论的观点和维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宇  徐向阳  
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各种机构和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各种定义,指出了公司治理研究的分歧所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公司治理的概念,指出公司治理是包括内外部治理体系的一个综合概念,而治理目标的界限取决于组织本身行为所带来的外部性程度。最后简单探讨了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成  杨洪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教学为什么应该是道德的?现有的回答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基于教学行为本身做出回答。本文采用相似性概念比较的方法,将教学与教唆、讲述、灌输、训练与条件反射做出语言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教学是一个道德概念,教学行为负有劝学的责任与尊重学习者理智的道德内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半工半耕是农村社会学的中层概念,其概念形成有一定的理论渊源,作为描述和解释转型期农村社会结构的概念,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半工半耕是农村社会学和农业经济学交叉的概念,这一概念源于对"谁是农民"问题的追问,在具体语境下又源于农户兼业经营的社会学分析,是具有厚重经验基础的理论概念。半工半耕揭示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机制和趋势,在重要的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上均能够形成独特的理论判断,这是兼业概念不能完成的。从目前研究的趋势看,半工半耕有望成为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个基本概念,为认识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农民阶层和农户生计等问题提供基本框架,有助于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