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9)
- 2023(9934)
- 2022(8585)
- 2021(7900)
- 2020(6932)
- 2019(15832)
- 2018(15194)
- 2017(29726)
- 2016(17031)
- 2015(19549)
- 2014(20049)
- 2013(19552)
- 2012(18604)
- 2011(16762)
- 2010(16828)
- 2009(15044)
- 2008(15061)
- 2007(13754)
- 2006(11595)
- 2005(10515)
- 学科
- 济(76180)
- 经济(76124)
- 管理(42930)
- 业(42604)
- 方法(34165)
- 企(33585)
- 企业(33585)
- 数学(30381)
- 数学方法(30114)
- 农(19527)
- 地方(19270)
- 中国(18249)
- 财(17442)
- 学(15879)
- 业经(15205)
- 制(13220)
- 农业(12986)
- 理论(12730)
- 贸(12387)
- 贸易(12386)
- 易(11956)
- 技术(11790)
- 地方经济(11751)
- 产业(11010)
- 务(10940)
- 财务(10923)
- 财务管理(10895)
- 和(10484)
- 融(10456)
- 金融(10454)
- 机构
- 学院(250170)
- 大学(240871)
- 济(100835)
- 经济(98677)
- 管理(89416)
- 研究(84107)
- 理学(77332)
- 理学院(76346)
- 管理学(74903)
- 管理学院(74436)
- 中国(60438)
- 科学(53761)
- 京(50921)
- 农(44679)
- 财(44573)
- 所(43890)
- 研究所(40172)
- 江(38454)
- 中心(38289)
- 业大(37946)
- 财经(36015)
- 农业(35457)
- 范(33704)
- 师范(33346)
- 技术(32814)
- 经(32508)
- 经济学(31775)
- 北京(31596)
- 州(30891)
- 院(30032)
- 基金
- 项目(166301)
- 科学(130308)
- 研究(122684)
- 基金(117098)
- 家(102513)
- 国家(101663)
- 科学基金(86061)
- 社会(74956)
- 社会科(71081)
- 社会科学(71061)
- 省(68574)
- 基金项目(62578)
- 教育(59672)
- 划(57303)
- 自然(55554)
- 自然科(54212)
- 自然科学(54193)
- 自然科学基金(53254)
- 编号(51618)
- 资助(48346)
- 成果(40971)
- 重点(39124)
- 发(38039)
- 课题(37446)
- 部(36830)
- 创(34858)
- 创新(32521)
- 性(32146)
- 科研(31985)
- 教育部(31200)
共检索到355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俊青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性,可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通过对2011-2018年间广西产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相关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中低端人才供给过剩、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偏低、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错位等突出问题。需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程度,作为"需求端"的产业界要真正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全过程,作为"供给端"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走特色化专业建设道路,建立起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有效对接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力俊 曹晔
文章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地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区域内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一致。基于以上调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适应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力俊 曹晔
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全自治区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的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等的不一致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适应性 广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启良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通过对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有待提高,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专业管理混乱。因此,应加强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优化专业设置,规范专业管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守可 丛彬彬
文章从江苏省南通市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角度,分析了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人力资源现状、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专业规划、专业设置、专业服务三个维度描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的现状,从规模适应、结构适应、质量适应三个维度揭示了问题所在,提出了规划契合、主体契合、微观契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契合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春鹏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增强职业教育面向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的重要途径。以广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及“十三五”以来专业结构变化为基础,采用定量方法,横向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匹配,纵向分析专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是否相协调。针对多数地市存在的高职规模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专业结构对第一产业适应相对偏弱、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不够精准等问题,提出提升广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建议:加强政府主导,确保政策精准导向;坚持院校主体,强化专业精准对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人才精准供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菊霞 任君庆
调查发现,宁波市高职院校基本形成了与宁波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各级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行业性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鲜明,但同时也存在专业设置与宁波重点产业发展不相适应、部分热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宁波市成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增设产业发展的亟需专业,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和专业设置预警退出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红 单丽娜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基本适应,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较低,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超出其发展。为此,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体系,建设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保障机制,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西金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和产业有效衔接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理念和普遍做法。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和职业教育强省,研究其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衔接现状更具有典型性。在2021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出台背景下,本文基于广东省89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问题,且专业集群度低,与产业集群化加速推进的趋势相背离。建议优化专业结构,聚焦专业集群,统筹政府行业力量,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效益。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经济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莉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职业教育进程加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问题日益凸显。结合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的结构性偏差、特色与潜力专业缺乏、量足质优的双师型教师不足等问题,提出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对策,包括加强特色专业与潜力专业建设、构建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等,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共进、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尤明珍 沈璐 李莹
"双高"时代,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尤为关键。以江苏涉农高职院校为例,分析认为涉农专业设置满足产业发展基本需求,但传统涉农专业设置趋同;涉农专业设置不能满足新业态发展需求,新兴涉农专业设置欠缺;人才培养规格未能完全满足提升农业人力资本增量需求。立足"双高计划"需求,江苏需以协同共治为关键,立足产业为根本、联动机制为保障,优化涉农专业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善江
随着产业结构由块状向集群演进,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愈来愈受到关注。着眼区域"产业、专业一体化",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了18个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七大新兴产业的85.71%,而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能源对应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宜采取四大发展策略:宏观调控、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凌霄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系统中的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主体基于利益追求的适应性选择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为了能够获得调整政策的有效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执行等要建立在主体适应性的基础之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尹玉珍 陈光曙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新技术的使用者,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朝着不断优化升级的方向演变,带来高职人才在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变化,促使高职教育在专业种类、专业规模、专业层次和专业质量内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高职教育 专业结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对接至关重要。在厘清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等领域研究现状、分析浙江省11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两者发展水平和对接效应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加以计算和评价,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提升两者对接效应的策略,包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对接高职专业数量结构、产业集群布局对接高职专业布局结构、技能型人才水平对接专业层次结构、支柱和新兴产业对接专业质量结构、产业技术水平和结构对接专业科技服务结构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