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5)
- 2023(3072)
- 2022(2553)
- 2021(2346)
- 2020(2028)
- 2019(4436)
- 2018(4648)
- 2017(8352)
- 2016(4881)
- 2015(5550)
- 2014(5752)
- 2013(5195)
- 2012(4885)
- 2011(4412)
- 2010(4367)
- 2009(3955)
- 2008(3782)
- 2007(3540)
- 2006(3032)
- 2005(2745)
- 学科
- 济(12607)
- 经济(12581)
- 管理(11038)
- 业(8476)
- 企(6440)
- 企业(6440)
- 学(6021)
- 中国(5078)
- 制(5031)
- 农(4994)
- 体(4918)
- 财(3910)
- 理论(3732)
- 地方(3543)
- 方法(3456)
- 银(3267)
- 银行(3248)
- 教育(3219)
- 融(3207)
- 金融(3200)
- 行(3170)
- 农业(3030)
- 业经(2994)
- 贸(2949)
- 贸易(2949)
- 易(2867)
- 体制(2770)
- 数学(2682)
- 数学方法(2610)
- 教学(2355)
- 机构
- 学院(63486)
- 大学(62451)
- 研究(26320)
- 济(19516)
- 管理(19241)
- 中国(19216)
- 经济(18862)
- 科学(18792)
- 农(16793)
- 理学(15666)
- 理学院(15438)
- 所(15060)
- 管理学(14919)
- 管理学院(14817)
- 京(14780)
- 研究所(13923)
- 农业(13365)
- 业大(13073)
- 中心(11427)
- 江(11124)
- 财(10621)
- 技术(10318)
- 院(10185)
- 省(10173)
- 北京(9367)
- 室(9006)
- 范(8993)
- 师范(8793)
- 州(8616)
- 农业大学(8306)
- 基金
- 项目(43956)
- 科学(32412)
- 研究(30291)
- 基金(29253)
- 家(27730)
- 国家(27499)
- 科学基金(21478)
- 省(18065)
- 社会(16386)
- 划(15825)
- 社会科(15283)
- 社会科学(15281)
- 基金项目(15123)
- 自然(14740)
- 自然科(14364)
- 自然科学(14358)
- 教育(14104)
- 自然科学基金(14073)
- 编号(12711)
- 资助(12089)
- 成果(11201)
- 重点(10407)
- 课题(10337)
- 计划(9688)
- 体(9673)
- 发(9519)
- 科技(9320)
- 科研(8819)
- 创(8789)
- 部(8532)
共检索到103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源恒 李火根 杨章旗 黄永利 罗群凤 张远
【目的】基于广西马尾松第1代育种群体的8片20年生及以上的子代测定林测定试验,在综合评价育种目标性状与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选择建立马尾松第2代育种群体,为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研究提供重要材料。【方法】采用SAS分析软件依据线性模型对子代生长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进行第2代优树选择。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第2代优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亲本分析及遗传距离估算,根据优树间遗传距离对第2代育种群体进行结构划分。【结果】在参试的子代测定林中,参试家系间在生长性状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多数子代林的材积指标家系遗传力处于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一 储德裕 金国庆 周志春 秦国峰
利用12个ISSR标记分析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中78个不同产地来源的优良亲本遗传变异,发现基于ISSR标记扩增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明马尾松1代育种亲本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78个亲本之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15~0.776,平均遗传距离为0.371。亲本之间的ISSR遗传距离与亲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关系密切,纬度相差较大的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利用部分参试亲本进行测交系交配并分析其中的优良杂交组合,发现大部分优良组合父本、母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较远,同时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也较大。根据本研究结果,应优先选择来自纬度...
关键词:
马尾松 ISSR 遗传多样性 杂交育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佩云 丁贵杰 谌红辉
通过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1、2代)、不同发育阶段(8、9、15、18、20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连栽后,1、2代林下灌木层植被物种丰富度在不同林龄阶段不同,在幼龄期和中龄前期2代较1代略高,中龄后期2代较1代低;同代林分物种丰富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1代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2代随林龄增加有所下降。草本层植被物种丰富度在幼龄期和中龄期,2代均高于1代;同代林分物种丰富度变化趋于一致:均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至中龄前期达到物种较丰富期,到中龄后期趋于下降。对多样性的影响,连栽后,灌木层和草本层辛普森多样性指...
关键词:
马尾松 连栽 林下植被 多样性指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佩云 丁贵杰 谌红辉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第1代和第2代)、不同发育阶段(8,15,18,20年生)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对象,对第1代和第2代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连栽后,无论是幼龄林还是中龄林,相同层次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第2代均高于第1代,且幼龄林0~20 cm土壤细菌、真菌及2个层次土壤微生物总数、中龄林0~20 cm土壤真菌、20~40 cm土壤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在第1代和第2代间的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在第1代和第2代幼龄林、中龄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年 周健生 史德山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我国南方林区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全国年发生面积近333.3万hm~2,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4.5亿元,其危害性早已引起国家领导和各级科研部门的重视。对马尾松毛虫的研究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其中包括彭建文先生的人工生命表的研究;李天生先生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方法的研究;薛贤清先生的预测预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种群动态 生命表 综合管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凌 丁贵杰
采用1、2代马尾松林土壤浸提液,研究1、2代马尾松林的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随着浸提液浓度降低,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增加。栽种代数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1代林土壤当浸提液浓度为1︰20时,芽苗生长的最好,而2代林土壤当浸提液浓度为1︰10时,芽苗生长最好。浸提液浓度与栽种代数对芽苗生长的影响均不显著。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连栽2代后,自毒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亚艳 何花 秦雪 赵杨 谢维斌
以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种子园33个家系优良单株的针叶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多态性引物进行扩增,建立了最适的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共获得169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0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39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25%;33份材料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822 5,有效等位基因为1.575 5,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5 4,Shannon信息指数为0.475 8;利用UPGMA法将33份材料分为3类,遗传距离介于0.174 1~0.586 6之间,亲缘关系树状图从分子水平显示了33个家系个体...
关键词:
马尾松 二代育种 遗传多样性 ISSR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赖焕林 王明庥
借助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方法,研究了马尾松一无性系种子园,该种子园附近一人工林,马尾松-优树收集区的交配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子园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792(SE=0.062),种子园中心区与边缘区的多位点异交率分别为:0.801(SE=0.075),0.800(SE=0.067);种子园附近人工林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821(SE=0.188),优树收集区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431(SE=0.131)。说明该马尾松种子园的异交率较低,这可能成为影响种子园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的一个制约性因子。文章讨论了影响群体交配系统的主要因子,分析了马尾松异交率较低的可能原因,并对这一方面的进一步...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群体,交配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若菁
Protein in alcohol diversity was tested for the endosperm of Pinus massoniana from natural population using vertical slab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26 patterns of protein in alcohol diversity and 11 allele loci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ratio of polymorphic loci was 72.7...
关键词:
马尾松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梅 施季森 李发根 甘四明
利用RAPD标记研究选自杉木第2代育种试验林、拟纳入高世代育种的182个优良基因型的遗传变异。29条随机引物扩增出31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45条(78.8%)。聚类分析表明,182个优良基因型可聚为11类。AMOVA分析表明,96.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第2代育种试验林内,而试验林间的遗传变异虽然显著(Φst=0.032,P<0.001),但比例较低(3.2%)。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第2代育种群体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显示了进一步育种的良好潜力。
关键词:
杉木 优良基因型 遗传变异 RAP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仝雅娜 丁贵杰
分析1,2代马尾松林地土壤pH值和不同形态铝含量。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林龄增加和连栽而下降;交换性铝和可溶性铝含量均随林龄增加和连栽而增加;腐殖酸铝和有机络合态铝含量随连栽而降低;单聚体羟基铝和酸溶无机铝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且对土壤酸化影响不大。
关键词:
马尾松 连栽 铝形态 pH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温佐吾
利用贵州省龙里林场哨上工区同一造林地上前后2次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密度试验林11年生和17年生长情况的调查测定资料,进行2代连栽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水平以及土壤养分状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立地指数16m左右,立地质量中等的造林地,以3种不同密度连续栽培的2代马尾松人工林,第2代林分的平均树高和优势水平均高,均接近或超过第1代林分。所分析的几个土壤养分指标大多数项目均是第2代林分高于第1代林分,基本上未出现生产力水平下降和地力衰退现象。因此,试验研究地区立地指数在16m左右的造林地,第1代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后,可以再次营造第2代马尾松人工林。表3参1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雪梅 赵杨 朱亚艳 陈庭巧 谢维斌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省马尾松主要分布区天然林群体、贵州省都匀马尾松种子园基因收集区、种子园建园亲本及子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马尾松天然林群体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由于种源间基因交流频繁,贵州省马尾松变异主要存在于种源内;都匀马尾松种子园和子代仍然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人工选育过程中并没有导致遗传范围变窄,种子园还有进一步选择的潜力;种子园收集区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进一步收集种质资源加以补充。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贵州省马尾松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种子园遗传管理以及贵州省马尾松多世代育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安宁 丁贵杰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年龄、不同径级及16种施肥组合的马尾松松脂的化学成分,分析比较各处理之间成分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径级及16种施肥组合的马尾松松脂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只是各成分含量略有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含油量有随着年龄以及径级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2号、3号、4号、14号和16号施肥组合的含油量高于空白对照。各处理马尾松松节油的α-蒎烯含量均很高。
关键词:
马尾松松脂 树脂酸 松节油 化学组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小明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马小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5)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失大。因此,对其种群动态的研究不但具有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害虫...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