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6)
- 2023(10540)
- 2022(9477)
- 2021(9217)
- 2020(7760)
- 2019(18343)
- 2018(18722)
- 2017(36164)
- 2016(19978)
- 2015(22462)
- 2014(22576)
- 2013(22303)
- 2012(20211)
- 2011(18103)
- 2010(18190)
- 2009(16862)
- 2008(16716)
- 2007(14328)
- 2006(13070)
- 2005(11699)
- 学科
- 济(73260)
- 经济(73155)
- 管理(58135)
- 业(52230)
- 企(44880)
- 企业(44880)
- 方法(32376)
- 数学(27613)
- 数学方法(27227)
- 财(23291)
- 税(21864)
- 税收(20408)
- 收(20233)
- 中国(20093)
- 农(19934)
- 制(17100)
- 业经(16981)
- 学(16474)
- 地方(15658)
- 和(14189)
- 理论(13674)
- 务(13183)
- 财务(13117)
- 财务管理(13089)
- 农业(12955)
- 贸(12482)
- 贸易(12477)
- 企业财务(12392)
- 易(12102)
- 环境(12077)
- 机构
- 大学(273885)
- 学院(272504)
- 管理(109498)
- 济(103830)
- 经济(101295)
- 理学(93813)
- 理学院(92783)
- 研究(91365)
- 管理学(91245)
- 管理学院(90738)
- 中国(68905)
- 京(59764)
- 科学(57689)
- 财(55137)
- 所(46832)
- 研究所(41984)
- 财经(41906)
- 江(40947)
- 农(40689)
- 中心(40675)
- 北京(38943)
- 业大(38659)
- 经(37782)
- 范(37282)
- 师范(37013)
- 州(33636)
- 院(32938)
- 农业(31366)
- 财经大学(30869)
- 师范大学(29948)
- 基金
- 项目(181509)
- 科学(141236)
- 研究(136032)
- 基金(129405)
- 家(111876)
- 国家(110917)
- 科学基金(94939)
- 社会(82422)
- 社会科(77928)
- 社会科学(77903)
- 省(70267)
- 基金项目(69226)
- 教育(61872)
- 自然(61815)
- 自然科(60217)
- 自然科学(60204)
- 划(59440)
- 自然科学基金(59090)
- 编号(57906)
- 资助(53654)
- 成果(48469)
- 重点(39992)
- 部(39624)
- 课题(39136)
- 发(38247)
- 创(37242)
- 项目编号(36080)
- 创新(34639)
- 科研(34270)
- 教育部(33916)
共检索到414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仕军 黄海华 季晓玮
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资源税收入全部归地方财政所有,因此,它是一种地方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2010年6月1日,率先在新疆对原油、天然气实行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工作,资源税年增收近43亿元。之后在西部地区12省份正式实施原油、天然气、煤炭改为从价定率征收,上述资源富集地区的财政收人实现了跳跃式增长。2011年10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农华 贾惠
按照中央部署,自2016年7月1日起资源税全面改革正式实施,我国资源税改革由此进入新的进程。资源税全面改革理顺了税费关系,建立了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但从征管实践看,计税方式的变化也给税务机关的征管带来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广西资源税征管实际,通过深入剖析资源税实际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探索对应的方法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广西资源税征管工作的意见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农华 贾惠
按照中央部署,自2016年7月1日起资源税全面改革正式实施,我国资源税改革由此进入新的进程。资源税全面改革理顺了税费关系,建立了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但从征管实践看,计税方式的变化也给税务机关的征管带来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广西资源税征管实际,通过深入剖析资源税实际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探索对应的方法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广西资源税征管工作的意见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佩斌 岑渊 杨沙沙
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之后,四中全会又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制定和完善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财政税收等方面法律法规;2015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祝遵宏
资源税的改革势在必行,矫正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加大资源税对经济的调控力度是资源税改革的总体思路。但是资源税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设计尚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资源税外的相关税费也需要认真梳理并进行相应调整。资源税的改革要充分酝酿,科学设计,不可操之过急。
关键词:
资源税 改革 相关税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洪成 徐晓亮
资源价值补偿和资源税改革息息相关。资源税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方关注,但焦点多集中于如何提高税率,扩大税基,而忽视了资源税改革最重要的资源价值补偿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经验,在资源税改革中引入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并构建资源环境CGE模型,研究引入资源价值补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情况。通过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在合理的资源价值补偿标准和政策下,引入资源价值补偿后能有效改善资源和环境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颖 聂建平 黄晓艳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现行资源税税制由于征税范围狭窄、税率形式单一等问题已无法实现,利用税收调节级差收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在分析国有资源税税制改革历史、现行资源税税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未来资源税改革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资源税 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发贤 赵海霞
青海省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较为丰富,在四大支柱产业中,除水电外其余三个支柱产业都属于矿产资源开发业,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但在2004年之前,青海省资源税收入只占地方税收入的4%左右,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财政税收优势。为了提高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作者]
陶林
中国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内蒙古作为煤炭供应重要省,具有研究代表性的功能。由于煤炭企业在原有税费共存机制下负担过重,不完善的计税依据使得企业间利益不均,煤炭企业以损失浪费资源为代价来换取近期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资源税改革目的是以保护资源为依据,从资源税制的各要素入手,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最终达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煤炭资源税政策、改革等问题的讨论,明确改革的重点方向,加强和落实清费立税、改进计税依据的政策。
关键词:
内蒙古 煤炭 资源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明慧 赵敏婕
资源税是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资源税的多重属性和功能定位,资源税改革应厘清其与环境税的关系,资源税费制度结构性调整与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与资源税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分配的关系。为此,资源税改革需要从更宽的视角,把环境税制纳入框架中协调推进,通盘有序实施增税减费的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资源税费收益分享机制。
关键词:
资源税改革 税费体系 价值补偿 收益归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邵敏 刘湘伟 孙丽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资源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稀缺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行资源税制度也逐渐显现出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十二五"期间资源税改革仍将作为税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税制,而且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完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加资源地区财政收入,改善地区发展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波 范丛昕
本文基于1984年以来我国资源税制度演进历史,认为在未来的资源税改革进程中,应以充分体现资源的经济社会价值为取向,不仅全面实行资源有偿取得制度,而且应渐进扎实推进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资源税税率设置还应体现资源稀缺性和开采负外部性。此外,资源税收入应为中央税种,资源税费改革中应协调好政府部门间利益关系。
关键词:
资源税 资源有偿取得 收入归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佩霞 朱沙
新一轮资源税改革对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的功效有限,问题主要在于历次税改均将资源税定位于调节级差收益,而从资源税的权力依据、资源价值实现途径及税制演化方向看,促成外部成本内在化、保护环境方为其功效所在。据此,现行资源税制与新定位不相容的制度设计表现为征税范围狭窄、税负过低、资源税归属与税权配置不当、优惠政策监管滞后且缺乏配套设计。今后的政策取向应在于梯次推进征税范围扩围;在其他税种配套改革下,实行高低有别的分类动态税率,适度提高税负水平;实行中央、地方共享分成资源税;统筹各税种优惠政策,强化优惠政策监管。
关键词:
资源税功效 外部性治理 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施文泼
2010年6月,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率先启动,重点是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课征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税率为5%。同年12月,改革推及到西部十二个省份,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但是,在理论上对与改革相关的一些问题仍存在争议,因此需要澄清一些误解,以进一步推动改革进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波 吕思锜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资源税改革加速,资源税法实施在即,但我国资源税制度在功能定位、资源利益关系调整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方面仍存在内生缺陷。因此,应基于资源租、税、费联动机制,平衡资源租、税、费利益分配失衡格局,校准资源税功能定位。优化资源税制要素设计,渐进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设定合理的资源税计税依据、征收方式和税率标准,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