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8)
- 2023(15710)
- 2022(13345)
- 2021(12538)
- 2020(10709)
- 2019(24322)
- 2018(23748)
- 2017(46230)
- 2016(24785)
- 2015(27731)
- 2014(27468)
- 2013(27173)
- 2012(24462)
- 2011(21514)
- 2010(21684)
- 2009(20186)
- 2008(19634)
- 2007(17414)
- 2006(15361)
- 2005(13586)
- 学科
- 济(101636)
- 经济(101495)
- 业(80750)
- 管理(77424)
- 企(59607)
- 企业(59607)
- 农(48747)
- 方法(44382)
- 数学(39749)
- 数学方法(39217)
- 财(39089)
- 农业(32161)
- 中国(26804)
- 业经(25981)
- 制(25538)
- 地方(21079)
- 务(20727)
- 财务(20672)
- 财务管理(20608)
- 贸(20528)
- 贸易(20517)
- 易(20121)
- 企业财务(19506)
- 体(17986)
- 学(16371)
- 策(16276)
- 银(16266)
- 银行(16251)
- 财政(16248)
- 技术(16207)
- 机构
- 学院(337909)
- 大学(334186)
- 济(145592)
- 经济(142765)
- 管理(135857)
- 理学(117432)
- 理学院(116364)
- 管理学(114580)
- 管理学院(113959)
- 研究(106283)
- 中国(85084)
- 财(76909)
- 京(67644)
- 农(63707)
- 科学(61035)
- 财经(57012)
- 中心(52245)
- 江(52047)
- 经(51789)
- 所(50972)
- 业大(50725)
- 农业(48468)
- 研究所(45224)
- 经济学(44688)
- 财经大学(41764)
- 北京(41301)
- 范(40547)
- 经济学院(40522)
- 师范(40191)
- 州(39998)
- 基金
- 项目(227772)
- 科学(181773)
- 研究(170862)
- 基金(167819)
- 家(144004)
- 国家(142752)
- 科学基金(125008)
- 社会(112194)
- 社会科(106310)
- 社会科学(106283)
- 省(89246)
- 基金项目(88933)
- 自然(78427)
- 教育(78382)
- 自然科(76673)
- 自然科学(76656)
- 自然科学基金(75283)
- 划(73426)
- 编号(69359)
- 资助(67632)
- 成果(55537)
- 部(52164)
- 重点(50693)
- 发(48769)
- 创(48161)
- 制(47768)
- 国家社会(47126)
- 课题(46781)
- 教育部(45529)
- 创新(45064)
- 期刊
- 济(161616)
- 经济(161616)
- 研究(102133)
- 中国(69358)
- 农(64531)
- 财(64382)
- 管理(47619)
- 学报(46641)
- 科学(44210)
- 农业(43525)
- 大学(37979)
- 学学(35981)
- 融(34449)
- 金融(34449)
- 教育(31592)
- 业经(30775)
- 技术(30280)
- 财经(28000)
- 经济研究(24642)
- 经(23938)
- 问题(22481)
- 业(21233)
- 版(17096)
- 技术经济(16985)
- 财会(16753)
- 贸(16467)
- 统计(16414)
- 世界(16163)
- 农村(15586)
- 村(15586)
共检索到511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海勇 杨清源 李顺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是农民增收问题,这在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广西农民收入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较多,为此,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提升农民增收速度。《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从2012年到2020年,努力实现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3%","到2020年,按当年价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7万元,比2010年翻1.88番;按2010年不变价达到1.18万元,比2010年翻1.38番,确保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广西农民收入增速目标要高出全国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天慧 王欢
为探索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空间关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增加在市州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农民收入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有扩大的趋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效应由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转变为正向的空间溢出,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据此提出重视农民增收中空间溢出效应的积极作用,因地而异制定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农业产值总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小舟 王红玲
“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各种措施中 ,财政支农资金起到关键的作用。财政支农资金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不仅在于其支农的数量 ,更关乎其支农的质量和效率。文章分为三部分 ,首先 ,分析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特征 ,其次 ,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进行分析 ,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资金 农民收入 绩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丹玉 崔建军
基于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视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2006—2020年省域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金融支农、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随区域和时间变化的异质性;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间存在中介效应;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发挥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金融支农则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作用中均存在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伟 李江峰
四川省委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委书记、县长负责的"一把手"工程。为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广安市财政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财政支持三农、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政策措施,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一、当前制约广安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广安市大部分农村处于丘陵山区,农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学群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公共财政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财政支出绩效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文分析了财政支出绩效的主要体现形式,对如何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建立财政绩效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思考,提出了建设性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绩效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湖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王华新 龚金保 洪日南 陈涛 杨红军 马安红 戴益民 陈前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指出,财政要"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这是中央第一次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的理念。2001年,湖北省率先在恩施州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着力强化预算改革,并提高预算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本文从理论分析着手,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湖北省几年来试点支农绩效改革的实际,深入剖析,进一步提出建立湖北省公共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指标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基本思路。以期实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使资金发挥更大效用的客观要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艳秋 辛立秋 赵孟鑫
本文基于2010年-2019年全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财政支农、金融助农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表明,财政支农与农村金融的深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其中,西部地区省份财政支持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显著,东中部地区金融助农效果更佳;财政金融助农增收具有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农村居民收入跨越第一门槛值而低于第二门槛时,财政支农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会减弱但仍然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当农村居民收入跨越第二门槛时,金融助农增收的效果凸显。此外,农业GDP占比高的省份及地区农业产业布局优良有助于农民增收;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可能增加就业压力,对增收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雷玉莹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其评价方法不断创新,评价范围也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评价指标体系难设定、效益指标难衡量等问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解决。一、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一)借助外部智力。财政支出项目范围广,涉及农业、科技、环保、生态、工商业等领域。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要求很强的专业技术性,需要借助外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祥智 黄博 刘同山
文章利用1978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果。采用E-G两步法和似不相关回归法检验和评估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及各类支农资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通过财政支农增收系数反映我国财政支农增收效果的阶段特征。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21世纪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效果呈平稳改善趋势;农村社会事业支出对农民增收影响最大。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民增收 效应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文聪 吴连翠
运用1978—2005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支出、农村基本建设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长期内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支出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短期内农村救济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没有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结合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现状和特征,提出了促进和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碧云 徐学荣
我国各级政府眼下注重于民生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格外重视基层的三农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才能更好的解决农业的特殊性地位,农村地区的广泛以及农民群体的庞大这三类现象。为了能够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我国政府把农民的收入作为三农的核心,并且宏观调控是以财政为主,通过以上种种手段,达到最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眼下我国政府的工作计划是尽可能的消除城乡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差距,还要在此基础上维护农民的经济权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农业,完成最后要将农民收入达到国家规划的水准。
关键词:
财政支农资金 农民增收 影响 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永俊 吴淑景 余聪
本文运用1978-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扩展的C-D函数得到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民相应收入的有效性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东声 张岳恒
文章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1982—2007年广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西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广西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农民增收效应高低的次序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最高,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次之,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居第三,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最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民收入 协整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桂荣
2004-2007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如何保证农民长期增收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小康仍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增收难的财政原因,指出只有实行长短结合的财政政策,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税收机制 财政支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