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7)
2023(14236)
2022(12141)
2021(11291)
2020(9451)
2019(22152)
2018(22091)
2017(43000)
2016(22983)
2015(25874)
2014(25904)
2013(25652)
2012(23413)
2011(21360)
2010(21656)
2009(19893)
2008(19003)
2007(16486)
2006(14685)
2005(12925)
作者
(66698)
(55420)
(55154)
(52765)
(35757)
(26563)
(25022)
(21868)
(21308)
(19745)
(19101)
(18855)
(17819)
(17616)
(17321)
(16897)
(16485)
(16127)
(15971)
(15963)
(13774)
(13662)
(13438)
(12856)
(12495)
(12407)
(12177)
(11955)
(11205)
(10654)
学科
(115260)
经济(115160)
管理(63893)
(57353)
(47601)
企业(47601)
方法(47113)
数学(41623)
数学方法(40942)
地方(27392)
中国(26904)
(24120)
(23426)
业经(21979)
(19969)
理论(16806)
农业(16398)
环境(16067)
(15775)
地方经济(15697)
(15454)
贸易(15444)
(15416)
(14802)
技术(13504)
(13202)
(12908)
金融(12906)
(12417)
(12384)
机构
大学(331384)
学院(330699)
(137078)
经济(134075)
管理(132049)
理学(114843)
理学院(113494)
研究(112450)
管理学(111239)
管理学院(110651)
中国(81243)
(71186)
科学(70364)
(58350)
(56041)
研究所(51326)
(51274)
中心(49772)
(48479)
业大(47921)
财经(47457)
北京(44497)
(44401)
师范(44025)
(42922)
经济学(41341)
(41293)
(38965)
农业(37742)
经济学院(36840)
基金
项目(228160)
科学(179872)
基金(165605)
研究(164976)
(143889)
国家(142787)
科学基金(123619)
社会(104568)
社会科(99189)
社会科学(99156)
(89156)
基金项目(88265)
自然(81268)
自然科(79384)
自然科学(79370)
自然科学基金(77888)
教育(75382)
(74552)
资助(68991)
编号(66843)
成果(53082)
重点(50799)
(49390)
(48792)
(46435)
课题(46278)
创新(43367)
科研(43097)
国家社会(42513)
教育部(42407)
期刊
(154215)
经济(154215)
研究(98967)
中国(58691)
学报(49349)
管理(49213)
科学(47200)
(42872)
(41959)
大学(37277)
学学(35263)
教育(33958)
技术(30597)
农业(29994)
经济研究(25434)
(24779)
金融(24779)
业经(23536)
财经(22980)
问题(20656)
(19649)
技术经济(17883)
统计(16805)
图书(16686)
资源(15984)
现代(15607)
理论(15528)
科技(15391)
(15219)
(15139)
共检索到480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河东  
文章从城市质量和城市距离两方面改进城市引力模型,以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和柳州的经济联系总量最大,处于"双核心"地位;其它各市与核心城市及相邻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总量差距明显。可通过实行"双核"、"圈层"和"组团"空间整合模式,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晓灵  谭珊  
本文以城市"质量"和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通过构建城市质量指标体系以及引入克鲁格曼指数对传统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2013年关中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强度。研究发现,关中城市群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西安、宝鸡与铜川的分工协作较明显,渭南、咸阳、宝鸡与西安的产业分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呈现出以西安为中心向外急剧减少的规律,外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少;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差距较大,强度等级结构不合理。因此,需加快西咸一体化,构建大西安,着力培养二级中心城市,扩大关中城市群辐射范围和经济联系强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协奎  王瑶  
近年来,水流域生态补偿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地和谐发展,同时还涉及解决上下游区际公平发展的问题和代际公平问题。以区域经济发展公平为视角,生态服务服务价值供给方在剔除自身消费后的生态服务剩余价值理应获得生态补偿。采用当量因子法对广西西江经济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利用水足迹估算出区域自身消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后得出广西西江经济带存在生态价值溢出,并对当地生态补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韦智超  牛亚菲  陈田  
流域不仅是有序的自然地理空间也是内部密切关联的社会经济空间,二者叠合构成区域开发的重要地域单元。在流域开发中,旅游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流域开发的升级产业。本文集合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学术研究与流域开发在发展阶段及空间布局上的基本实践规律,概括出基于流域空间的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集中探讨了流域发展中必经的时间断面特征,即经济发展的梯度差与生态环境的梯度差的表现及对旅游供需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此作为前提,给出理想情况下的线性旅游供需格局的空间模型,并进一步给出城市影响下流域旅游空间的重构模型。由模型分析了西江经济带现状的旅游供需格局,发现西江经济带中旅游供给基本上遵循流域特征的前提性假设,而旅游需求则呈现倒U字型格局,区内大城市在上游和中游地区的出现客观上加速了上游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进程,未来一段时期内西江经济带最主要的内生性增长力量为区域内的中游至下游的部分区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明  
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分析能够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引入城市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省的13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研究对象,用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对江苏省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不对称性,但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等核心城市,对其他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孙久文  
借助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并选取38项指标,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SPSS19.0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对城市群内部各等级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和测度,结论如下:(1)以Kei=0.7和Kei=2.0为节点,将各城市分为三个级别,北京、天津为一级,石家庄、唐山、邯郸和保定为二级,其余各城市均为三级。(2)以经济联系量大小为标准将各城市划分为紧密联系、一般联系和松散联系三个级别,其中紧密和一般联系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多缘于京津石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和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刘玉  
"多中心、网络化"作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将推动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显著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频繁而密切;城市群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由以北京为核心的格局转变为以北京、天津共为中心的格局;石家庄依托其省会城市优势,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间经济联系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欢欢  吕斌  
构建综合竞争力指标,通过万有引力模型、城市流强度的测算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不强,普遍外向服务功能较弱,集聚和辐射能力有待提高;城市间的联系度以长沙为中心向外围降低,其他各城市与长、株、潭三市组成的"金三角"联系度较大,但彼此之间联系度很小,次中心城市不突出,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差异不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希  
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群经济联系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从城市规模划分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京津主导的"双核"式城镇体系一直是支撑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格局,同时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日趋紧密,空间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中心—外围"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樊杰  
生态系统脆弱性受到自然与人文因素双重影响。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开展脆弱性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不脆弱区、一般区、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分别占11.31%、22.63%、27.60%、24.39%和14.07%,东西部地区脆弱性较高,中部地区脆弱性较低;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区主要分布于东西部山区,人为因素主导的脆弱区分布于中部盆地的城镇及其周边;经济带约53%的建设用地分布于很脆弱区和脆弱区,未来新增建设用地需要重点向不脆弱区和一般区转移。根据分区结果和诱因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开发与保护的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陈东  樊杰  
生态可占用性是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生态系统或者生态空间可以被开发利用的程度,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属性。论文提出生态可占用性的概念和研究目的,并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分析了广西西江经济带景观单元的可占用性,提出分区方案。研究表明,可占用性低值区、较低值区、中值区、较高值区和高值区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2.17%、18.75%、38.55%、28.69%和1.84%。大部分建设用地分布在较高值区内,其余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高值区,而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则主要分布在中值区。文章认为,研究能够揭示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生态空间布局;虽然受到源的分布、尺度和空间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但所得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杨洋  张远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析各个城市在经济网络中的节点中心性、中心城市影响范围并划分城市群次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已形成了"武汉—长沙"双中心结构,武汉和长沙的影响腹地范围较广,而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还有待强化;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已形成由中心往外辐射的圈层结构,环鄱阳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张俊军  
2014年国务院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高度重视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问题。目前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新改善,但仍存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财力增长缓慢,财政收支矛盾尖锐,政府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财政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建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贯彻落实相关财政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促进财政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方式;四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调整支出结构,抓住重点,协调发展;六是建立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七是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博  赵婷  雷国平  宋戈  赵映慧  
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按城市流强度数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2006—2008三年间,上海、南京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的态势,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初见端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敬跃  吴开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确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和比较,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提供一个空间导向,以便协调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并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的港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辐射较为显著。因此,长江以北地区需着力打造一个大型中心港口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