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4)
2023(5305)
2022(4787)
2021(4385)
2020(4042)
2019(9747)
2018(9671)
2017(18806)
2016(10715)
2015(12372)
2014(12679)
2013(12792)
2012(12330)
2011(11114)
2010(11332)
2009(10649)
2008(10791)
2007(9954)
2006(8467)
2005(7553)
作者
(33281)
(28096)
(27825)
(26720)
(18036)
(13661)
(12945)
(10955)
(10664)
(10212)
(9711)
(9632)
(9068)
(9015)
(8916)
(8908)
(8904)
(8470)
(8438)
(8275)
(7099)
(7025)
(6952)
(6481)
(6438)
(6394)
(6317)
(6282)
(5800)
(5748)
学科
(48790)
经济(48751)
(27120)
管理(26990)
方法(24299)
数学(21978)
数学方法(21809)
(20465)
企业(20465)
(13937)
地方(12891)
(11751)
(11306)
中国(11200)
农业(9269)
(9069)
贸易(9068)
(8740)
业经(8555)
(8038)
(7194)
(6869)
财务(6855)
财务管理(6834)
环境(6825)
地方经济(6745)
(6439)
银行(6415)
企业财务(6413)
(6378)
机构
大学(159317)
学院(158775)
(64961)
经济(63576)
管理(58991)
研究(55673)
理学(50712)
理学院(50050)
管理学(49122)
管理学院(48814)
中国(41142)
科学(36830)
(34214)
(33255)
(30724)
(30079)
(29302)
研究所(27601)
业大(27134)
农业(26660)
中心(26212)
财经(23247)
(21367)
师范(21091)
(20707)
北京(20358)
经济学(19997)
(19873)
(19634)
(18998)
基金
项目(105401)
科学(81405)
基金(75162)
研究(74178)
(66199)
国家(65660)
科学基金(54939)
社会(45605)
社会科(43112)
社会科学(43092)
(42938)
基金项目(40584)
自然(36590)
(35704)
自然科(35643)
自然科学(35628)
自然科学基金(34972)
教育(34359)
资助(31370)
编号(30453)
成果(24709)
重点(24497)
(23669)
(23484)
课题(21448)
(21196)
科研(21067)
计划(20436)
创新(19949)
教育部(19481)
期刊
(70998)
经济(70998)
研究(43721)
中国(29576)
(28653)
学报(28609)
科学(24855)
(23399)
大学(20213)
学学(19134)
农业(19108)
管理(18493)
教育(14349)
(13663)
金融(13663)
技术(13553)
业经(11877)
财经(11383)
经济研究(11330)
(10608)
问题(9897)
(9718)
资源(8713)
技术经济(8609)
(8403)
统计(8183)
理论(7807)
商业(7749)
(7652)
图书(7234)
共检索到232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峰  谭虹雨  张曼  王振光  汪开成  陈秀荔  
【目的】分析广西西江干流10个地理群体野生斑点半鲿(Hemibagrus guttatus)的形态分化情况和野外生存现状,为斑点半鲿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测定广西西江干流上游(天峨、东兰、大化、合山和来宾)、中游(武宣、桂平、平南和藤县)及下游(梧州)10个地理群体共333尾斑点半鲿的形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3种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其形态特征。基于体长和体质量参数,构建各群体的回归方程并计算肥满度。【结果】主成分分析共提取7个主成分(PC1~PC7),累积贡献率为72.686%,其中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较高,主要反映鱼体头尾轴、躯干部和尾部的形态变化。主成分散点图显示,中下游的5个群体和上游的天峨群体及东兰、大化、合山和来宾等4个上游群体间具有较明显的形态离散分布。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点半鲿10个地理群体可分为两大类群,其中中下游群体的欧氏距离最接近,聚合为一类,而上游群体的形态较相似,亲缘关系相近,聚为另一类。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各性状相关系数建立各地理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为92.7%~100.0%,综合判别率达95.4%,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体长—体质量回归分析及肥满度分析结果显示,各地理群体样本斑点半鲿生长均匀适中,鱼体较肥满。【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统计方法可判断广西西江干流10个斑点半鲿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分化,且野外生存状况良好,可用于指导斑点半鲿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和良种选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陈东  樊杰  
生态可占用性是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生态系统或者生态空间可以被开发利用的程度,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属性。论文提出生态可占用性的概念和研究目的,并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分析了广西西江经济带景观单元的可占用性,提出分区方案。研究表明,可占用性低值区、较低值区、中值区、较高值区和高值区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2.17%、18.75%、38.55%、28.69%和1.84%。大部分建设用地分布在较高值区内,其余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高值区,而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则主要分布在中值区。文章认为,研究能够揭示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生态空间布局;虽然受到源的分布、尺度和空间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但所得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光  罗遵兰  徐靖  李俊生  吕凤春  
采用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法,分析广西西江流域未来10年不同情景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在假设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40%的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小用水量情景下,除南宁市水资源短缺外,其他地区水资源均可承载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最大用水量情景下,贵港市也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状况,但西江流域整体水资源盈余,西江流域水资源基本能够承载其社会经济、人口发展规模。因此,广西西江流域未来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的前提是提高该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婧伶  
发挥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的航线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对广西形成西江经济带,打造我国沿海经济新一极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SWOT法分析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优势、主要劣势、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笔者认为建设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现代物流体系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疏通滞航和加强区域内外合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党丽娟  徐勇  汤青  赵海英  杨波  孙贵艳  
测算和评价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是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论文在建立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多要素分步式算法及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1∶5万DEM数据、1∶10万土地利用图、县级行政区划图和各类保护区分布图,测算和评价了广西西江沿岸20 km范围内及沿江主要城市周边后备适宜建设用地的数量、等级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西江沿岸20 km范围内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1 962.64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4.82%;来宾和柳州接壤的柳江东岸存在一个后备适宜建设用地富集区域,具有成片集中开发利用的前景。南宁和柳州2市城区周边的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数量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虎  刘菊  胡宝清  陈秀芬  
【目的】水源涵养在众多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揭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水源涵养服务重要区,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分区管理与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GeoDa与ArcGIS等工具,使用全域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分布模式,构建空间误差模型辨识水源涵养服务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分位数分类法进行水源涵养服务重要性分级。【结果】广西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85.36 mm,2015年总量为376.10亿m~3。全域莫兰指数为0.769,表明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依赖性。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最终从13项影响因素中筛选出7项进入空间误差模型,得出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经济密度对水源涵养服务产生显著正面影响,而人口密度和不透水率对水源涵养服务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识别出黔浔江流域及左郁江流域南部区域是水源涵养服务重要区,在相关政策制定与管理决策中需重点和优先考虑。【结论】广西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分布,并以低-低聚集和高-高聚集类型为主。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以及不透水率是水源涵养服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图5表2参28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协奎  王瑶  
近年来,水流域生态补偿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地和谐发展,同时还涉及解决上下游区际公平发展的问题和代际公平问题。以区域经济发展公平为视角,生态服务服务价值供给方在剔除自身消费后的生态服务剩余价值理应获得生态补偿。采用当量因子法对广西西江经济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利用水足迹估算出区域自身消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后得出广西西江经济带存在生态价值溢出,并对当地生态补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文  高凤祥  潘雷  胡发文  菅玉霞  王雪  张少春  
以斑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发眼卵为材料,进行了发眼卵的人工孵化及仔鱼的人工培育研究。对斑点鳟仔稚鱼的形态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并测定生长参数。斑点鳟早期生活史的分期如下:初孵仔鱼全长14.25±0.45 mm,体重85±5 mg,肛门未开口,营内源性营养,脊柱末端向上弯曲;10 dph开始上浮,投喂卤虫;12 dph开口摄食,开始营内外源混合性营养;14 dph鳍膜消失,各鳍独立;16dph开始投喂配合饵料;24 dph卵黄囊吸收完毕,营完全外源性营养;34 dph,体侧形成8~9个幼鲑斑;44 dph各鳍的鳍条发育健全;60 dph幼鱼外形为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泛珠三角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广西沿江经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一体化面前,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继而与国际接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赫崇波  陈姝君  高祥刚  周遵春  刘卫东  宋文涛  
采用A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来自福建和湖北的1984年引进的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群体(P1984)、来自福建和辽宁的1997年引进的养殖群体(P1997)、来自湖南的2004年引进的养殖群体(P2004)和来自湖北的1984年与1997年引进养殖群体的杂交群体(P8497)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0对选择性引物共扩增出523个位点,其中,243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46.46%;没有发现可以用于区分4个群体的特异性位点,但找到一些潜在的群体鉴别片段;P1984、P1997、P2004和P8497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分别为28.93%、3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钰晗  李紫腾  张静怡  张静娜  胡同乐  王树桐  王亚南  曹克强  
【目的】苹果斑点落叶病在我国各苹果主产区均有发生,给苹果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侵染引起的一种气传病害。本研究旨在探明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携带dsRNA的情况,为田间防治斑点落叶病提供新的生防资源,并为病毒的多样性以及进化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方法】从全国8个省份采集有典型症状的组织样本,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培养;通过dsRNA的提取及凝胶电泳明确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携带dsRNA的情况;通过菌株培养特性、菌丝生长速率、在果实及叶片上的致病力测定揭示携带dsRNA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克隆技术对QY-2菌株携带的dsRNA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自我国苹果产区获得102株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菌株的纯培养,通过dsRNA的提取及凝胶电泳明确了5个菌株带有明显的dsRNA条带,携带的dsRNA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菌株YT-3-7)dsRNA在8、2.5和1.5 kb左右;类型Ⅱ(菌株SJZ-4)dsRNA在8 kb左右;类型Ⅲ(菌株QY-2)dsRNA在3和0.8 kb左右;类型Ⅳ(菌株CL-2-6和SQ-1-1)dsRNA在2.5和1.5 kb左右。含有dsRNA的菌株培养性状多样,菌落特征、生长速率与dsRNA携带与否及类型没有明显的关系,含有dsRNA的菌株大多属于弱致病力菌株。QY-2在叶片和果实上的致病力均最弱,确定其携带的dsRNA病毒基因组包括5个dsRNA片段,分别为dsRNA1—dsRNA5,片段大小依次为3 665、3 054、2 824、2 819、831 nt,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K672910、MK672913、MK672912、MK672911、MK836314。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依次为124、83、84、83、13 kD。经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与Alternaria alternata chrysovirus 1遗传关系最近,确定其为产黄青霉病毒科(Chrysoviridae)、β产黄青霉病毒属(Betachrysovirus)的Alternaria alternata chrysovirus,暂定命名为Alternaria alternata chrysovirus 2(AaCV2)。【结论】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携带dsRNA群体多样,dsRNA的有无及类型与寄主病原菌培养性状没有明显相关性,携带dsRNA的菌株多为弱致病力菌株,致病力最低的QY-2菌株携带AaCV2。该菌株的弱致病力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为苹果斑点落叶病提供新的生防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松  王忆  张新忠  李天红  韩振海  
为评价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抗病性,明确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遗传规律,利用1株通过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株(Alternaria mali),对260份苹果种质和1 089株紫塞明珠×富士杂种实生树进行了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多样性,新疆野苹果和西洋苹果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度较重,而中国苹果和野生苹果资源发病率较低且严重度较轻。发病对不发病表现为显性,发病/不发病表现为质量性状,分离比符合3∶1。最终得到高抗种质29份、中抗27份和低抗48份。发病亚群体的严重度表现为多基因数量性状,其变异由2个主基因分离位点所致,严重度性状主基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樊杰  
生态系统脆弱性受到自然与人文因素双重影响。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开展脆弱性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不脆弱区、一般区、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分别占11.31%、22.63%、27.60%、24.39%和14.07%,东西部地区脆弱性较高,中部地区脆弱性较低;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区主要分布于东西部山区,人为因素主导的脆弱区分布于中部盆地的城镇及其周边;经济带约53%的建设用地分布于很脆弱区和脆弱区,未来新增建设用地需要重点向不脆弱区和一般区转移。根据分区结果和诱因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开发与保护的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藜  宋波  陈同斌  张云霞  余元元  田美玲  刘畅  伏凤艳  
为系统了解广西西江流域农田土壤铜含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性,并评估其生态风险,2014—2016年间分别采集旱地土壤1 381个、水田土壤729个、矿区土壤129个和自然土壤293个,测试其铜含量。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对铜积累的影响,基于地统计分析了解其空间分布状况,并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铜浓度的均值为27.60 mg/kg,旱地、水田、矿区和自然土壤4种类型的铜含量范围分别为0.3~317.91、3~495.81、7.5~2287.66和0.68~284.27 mg/kg,均值分别为27.75、25.19、79.38和21.21 mg/kg,矿区土壤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壤。与土壤铜含量基线值相比,矿区土壤、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的超标率分别为33.25%、3.76%和0.68%。西江流域铜表现为中等空间自相关,结构变异性强。西江流域有61%的土壤处于清洁水平;36%的土壤属于轻-中度污染,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都安县、武宣县和桂平县,与砷矿和铅锌矿较为集中有关。总体来看,西江流域土壤铜虽然有一定积累,但污染较小,较为安全,南丹县、都安县、武宣县和桂平县等局部区域需防范其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河东  
文章从城市质量和城市距离两方面改进城市引力模型,以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和柳州的经济联系总量最大,处于"双核心"地位;其它各市与核心城市及相邻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总量差距明显。可通过实行"双核"、"圈层"和"组团"空间整合模式,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