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6)
2023(5564)
2022(3929)
2021(3445)
2020(2762)
2019(6128)
2018(6303)
2017(12346)
2016(6637)
2015(7727)
2014(7913)
2013(7434)
2012(6482)
2011(5814)
2010(5681)
2009(5192)
2008(5209)
2007(4740)
2006(4542)
2005(4306)
作者
(19631)
(16373)
(16289)
(15604)
(10484)
(7764)
(7481)
(6552)
(6216)
(5952)
(5617)
(5533)
(5377)
(5336)
(5139)
(5097)
(5028)
(4727)
(4721)
(4584)
(4180)
(4060)
(3925)
(3804)
(3763)
(3700)
(3650)
(3594)
(3323)
(3234)
学科
(29549)
经济(29522)
管理(19250)
(17596)
(13314)
企业(13314)
中国(10279)
(10251)
地方(9987)
业经(8965)
方法(8107)
(7345)
农业(6893)
数学(6516)
数学方法(6442)
信息(6224)
(6182)
(6133)
(5378)
产业(5185)
发展(5056)
(5046)
环境(4740)
理论(4636)
(4494)
财务(4473)
财务管理(4467)
总论(4351)
企业财务(4329)
信息产业(4307)
机构
学院(93587)
大学(93435)
(37122)
经济(36285)
管理(35279)
研究(34820)
理学(29137)
理学院(28814)
管理学(28273)
管理学院(28102)
中国(25883)
科学(21557)
(20486)
(17674)
(17322)
(16582)
中心(16150)
研究所(15630)
(15556)
业大(13732)
(13610)
师范(13491)
财经(13351)
北京(12844)
(12818)
农业(12557)
(12497)
(11919)
(11734)
经济学(10982)
基金
项目(63209)
科学(49787)
研究(46895)
基金(45474)
(40302)
国家(40006)
科学基金(34058)
社会(30307)
社会科(28623)
社会科学(28617)
基金项目(23986)
(23844)
自然(21111)
自然科(20559)
自然科学(20551)
(20493)
编号(20235)
自然科学基金(20166)
教育(19890)
资助(17321)
成果(17147)
(14694)
重点(14284)
课题(13253)
国家社会(13183)
(12849)
项目编号(12545)
(12238)
发展(11663)
创新(11593)
期刊
(45783)
经济(45783)
研究(28351)
中国(22212)
(16354)
学报(15549)
科学(13794)
(13763)
管理(12648)
大学(11067)
农业(10726)
学学(10159)
教育(9868)
图书(9490)
(8644)
金融(8644)
业经(7962)
技术(7806)
经济研究(7533)
书馆(6536)
图书馆(6536)
情报(6429)
问题(6385)
财经(6377)
(5811)
(5550)
理论(5076)
资源(5041)
现代(4890)
实践(4667)
共检索到15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广西区发展改革委课题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2000年,广西自治区本级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开始编制部门预算。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细,执行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资金使用更加注重绩效。但是,部门预算仍存在不少问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亟待深入推进部门预算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一、基本现状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现状可概括为"十个实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敏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变革,改善城乡居民的比例结构,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化发展,扩大地区经济在国际及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引导居民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从而更加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在分析广西新型城镇化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新型城镇化对广西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型城镇化下广西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峰  
工业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要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  舒季君  唐根年  
为了对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PLS通径模型和空间距离测度模型对我国"新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新四化"发展呈现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和地区内发展不同步的双重矛盾;总体上,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化融合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程度及其推动作用地区差异明显,中国"新四化"发展的质量及同步水平有待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梅生  杨德才  
由于中国首次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研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文献较少。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四化"的综合评价值,并构建了VAR模型。分析发现,长期内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都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短期内只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引起城镇化的原因,其他"三化"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滞后一期的"四化"虽然都能有效提升当期"一化"水平,但是自身对自身的影响最大。所以,虽然"四化"还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但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必须依靠自身同步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君  高厚宾  王育红  
文章依据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思想,界定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系统探究了四者之间的耦合互动机理和规律,建立了四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为我国同步推进"新四化",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郑强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但这种协调更多的由子系统的快速发展所贡献而非系统间的耦合互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利平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中国城镇化达到了53.73%,由于城镇化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很多学者担心城镇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提升,影响能源安全。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最大的决定因素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工业和其中的制造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和变动,城镇化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工业化的结构变动才是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因此,城镇化战略并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能够促使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质量,使中国的能源消费集约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进行结构升级,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供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我国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同步,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与任务:一是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二是尊重工业发展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三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俊  李佐军  
基于《农业与工业化》的主要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顺利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分别从市场经济的思想、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化的推动要素,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将市场经济思想作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导思想,且要理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特别要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农地使用的有效整合和工农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农地使用规模化和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要强调基础设施先行、生产技术创新和资本累积等因素的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要以市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理桥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前历史阶段,精细化是对管理的科学性内在要求,具体体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相统一,尤其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协调性上,其内的要求就是共享、交换、协同、系统、控制、智能。本文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前历史阶段的特性、面临的难题和风险等出发,提出信息化是面对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重要措施;接着站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角度,探讨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得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最后对建设行业信息化工作推进思路和基本方法进行阐述,并提出从数据、平台、应用、安全、标准五大方面落实具体工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方媛  崔书瑞  
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五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五化"发展水平并划分其协调阶段类型,借助空间插值分析模拟其高低值格局,研究表明:(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排序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优势排序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超前于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滞后显著;(2)"五化"综合空间分布呈现以"哈尔滨-长春"向外扩散的不规则圈层区域,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高值区波及范围狭窄,黑龙江东部、辽源-通化、朝阳-阜新、本溪-丹东所在的吉林南端、辽东与辽西为低值地带;"五化"各自格局均呈现不均衡态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四化"格局类似,农业现代化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阶梯式格局;(3)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高级别的"五化"增长型城市与鹤岗、双鸭山、白山、辽源、七台河、本溪低水平"五化"衰退型城市差距较大,沈阳工业化、城镇化与绿色化、哈尔滨的信息化、齐齐哈尔的农业现代化位居首位;多数城市农业现代化超前于其它四化发展;(4)三省"五化"处于轻度失调衰退类型,"五化"协调发展排序为:辽宁>吉林>黑龙江,沈阳、长春、大连与哈尔滨为初级协调发展,吉林与大庆为濒临失调衰退,轻度失调衰退的城市比重最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方媛  崔书瑞  
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五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五化"发展水平并划分其协调阶段类型,借助空间插值分析模拟其高低值格局,研究表明:(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排序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优势排序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超前于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滞后显著;(2)"五化"综合空间分布呈现以"哈尔滨-长春"向外扩散的不规则圈层区域,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高值区波及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