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8)
- 2023(7484)
- 2022(6544)
- 2021(6017)
- 2020(5209)
- 2019(12323)
- 2018(12360)
- 2017(23163)
- 2016(13072)
- 2015(15205)
- 2014(15802)
- 2013(15586)
- 2012(14810)
- 2011(13426)
- 2010(13702)
- 2009(12646)
- 2008(13039)
- 2007(12405)
- 2006(10685)
- 2005(9307)
- 学科
- 济(53059)
- 经济(53007)
- 管理(36537)
- 业(33547)
- 企(26698)
- 企业(26698)
- 方法(24622)
- 数学(21480)
- 数学方法(21271)
- 农(16442)
- 财(14758)
- 中国(14617)
- 地方(12985)
- 学(11598)
- 业经(11105)
- 农业(10670)
- 制(10366)
- 贸(9968)
- 贸易(9963)
- 易(9638)
- 理论(9348)
- 务(9137)
- 财务(9103)
- 财务管理(9069)
- 和(9033)
- 企业财务(8501)
- 银(8105)
- 银行(8080)
- 环境(7999)
- 行(7623)
- 机构
- 学院(190198)
- 大学(188125)
- 济(72193)
- 经济(70302)
- 管理(68143)
- 研究(63169)
- 理学(57285)
- 理学院(56585)
- 管理学(55384)
- 管理学院(55027)
- 中国(48517)
- 科学(41146)
- 京(40710)
- 农(36971)
- 财(35205)
- 所(33530)
- 江(31935)
- 中心(30562)
- 业大(30372)
- 研究所(30125)
- 农业(29255)
- 财经(27064)
- 范(25870)
- 北京(25817)
- 师范(25547)
- 州(25507)
- 经(24178)
- 技术(23729)
- 院(22393)
- 省(22273)
- 基金
- 项目(118772)
- 科学(90099)
- 研究(88126)
- 基金(80964)
- 家(70581)
- 国家(69919)
- 科学基金(58097)
- 社会(51339)
- 省(48964)
- 社会科(48296)
- 社会科学(48278)
- 基金项目(43181)
- 教育(42327)
- 划(40717)
- 编号(38680)
- 自然(37574)
- 自然科(36595)
- 自然科学(36581)
- 自然科学基金(35902)
- 资助(33757)
- 成果(32338)
- 课题(27666)
- 重点(27207)
- 发(26038)
- 部(25784)
- 创(24270)
- 科研(23165)
- 创新(22678)
- 大学(22675)
- 项目编号(22622)
共检索到292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厚岩 邬拉 彭忠平
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是提高广西糖业市场竞争力战略选择,但面临着动作机制不灵活、土地流转不顺畅、生产成本高、资金缺乏等问题。因此,必须创新运作机制、推进土地流转、设立食糖发展和风险基金、增加资金投入等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
广西糖料蔗 “双高”基地 糖业市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云 李树君 矫健 秦学敏 范堃
近年来,随着国际糖价的波动,对国内成本较高的制糖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中国食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现已超过中国食糖需求量,部分挤占当前国内食糖产业份额,并呈现愈来愈明显趋势。广西作为中国最大甘蔗产区,承担着保障糖料重要战略物资的历史重任。但是,受当前良种繁育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不高等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当前,广西糖料蔗产业应该积极打造利益共同体、构建产业化体系,开展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糖料蔗产业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糖料蔗 发展路径 机械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财政金融联动支持糖料蔗产业的重要政策工具。“十三五”以来,广西加大政策性糖料蔗保险财政投入力度,成效显著。保费规模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保险作用较好发挥,价格指数险效能显现,充分释放对糖料蔗产业的政策红利。但也存在保险供给质量不高,需求层次较低,助力产业一体化联合发展不足,“糖料蔗保险+”难以发挥激励作用,组织管理有待强化等主要问题。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提高供给质量,引导保险需求,提升“糖料蔗保险+”政策水平,发挥与其他政策合力作用,强化组织管理,将激励机制贯穿于糖料蔗产业链诸多环节,引领产业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糖料蔗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司伟
本文运用概率优势模型 ,对中国糖料生产的地区优势进行比较 ,发现中国糖料种植区域布局的转移符合比较优势。广西、云南、新疆和内蒙古之所以具有种植糖料作物的优势 ,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地区具有种植技术水平、规模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糖料 概率优势 地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荷雨 陶建平 何琳
以地方特色农产品糖料蔗为例,基于2006-2022年我国白糖期货和现货价格日度数据,以及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糖料蔗“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实际数据,通过采用亚式期权定价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基于白糖期货合约的价格保险费率进行数值模拟,并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的价格保险定价机制。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白糖期货的功能逐步发挥,其定价体系已从现货市场转为期货市场为主导,为“保险+期货”模式提供关键的定价基准。在“保险+期货”模式下,白糖现货价格的波动性小于期货价格的波动性,导致基于现货价格设定的保险费率相对较低,农户承担的基差风险显著降低。再保险费率低于价格指数保险费率,保险公司作为风险承保主体,在风险管理中发挥更主动的作用,而不是仅作为“中介”。在不同的保障水平下,价格指数保险纯保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提高“保险+期货”模式价格保险定价的精确度,推动“保险+期货”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并构建“保险+期货+N”的地方特色农业风险管理服务体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荷雨 陶建平 何琳
以地方特色农产品糖料蔗为例,基于2006-2022年我国白糖期货和现货价格日度数据,以及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糖料蔗“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实际数据,通过采用亚式期权定价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基于白糖期货合约的价格保险费率进行数值模拟,并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的价格保险定价机制。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白糖期货的功能逐步发挥,其定价体系已从现货市场转为期货市场为主导,为“保险+期货”模式提供关键的定价基准。在“保险+期货”模式下,白糖现货价格的波动性小于期货价格的波动性,导致基于现货价格设定的保险费率相对较低,农户承担的基差风险显著降低。再保险费率低于价格指数保险费率,保险公司作为风险承保主体,在风险管理中发挥更主动的作用,而不是仅作为“中介”。在不同的保障水平下,价格指数保险纯保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提高“保险+期货”模式价格保险定价的精确度,推动“保险+期货”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并构建“保险+期货+N”的地方特色农业风险管理服务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本文对1991年以来中国的糖价波动情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对2007年中国的糖市运行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中国糖价的波动规律同时指出食糖产量的波动是造成糖价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最后对2008年中国糖料及食糖的供求特点、食糖价格走势等进行了分析判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司伟 王秀清
本文应用Nerlove模型与Wickens and Greenfield模型分别测算并对比了不同经济背景下糖料生产的供给反应。研究发现,经济环境存在差异,收购价格对糖料供给的影响也不相同。1980年以后,两种糖料作物短期都不具有供给弹性,但有长期供给弹性。与甘蔗相比,甜菜生产对价格变动较为敏感。除了受收购价格的影响之外,糖料种植地区竞争性农产品价格、经济发展水平和投入成本的变化都对糖料作物的供给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糖料 供给反应 价格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奇峰 蒋和平 周宁
本文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1995~2009年中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糖料作物生产呈现出以下特征: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省区不断减少;糖料作物优势产区表现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这主要是由规模优势决定的;甘蔗逐渐占据糖料作物生产的主导地位;糖料作物生产向优势地区集聚。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加强糖料作物优势产区建设、提高糖料作物单产和含糖率、采取甘蔗和甜菜并重发展的措施将有效提高糖料作物的生产能力。
关键词:
糖料作物 地区比较优势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司伟 王秀清
本文运用成本分解模型估测了农户经营规模、单产(综合反映技术水平及自然条件)和生产要素价格等因素对中国糖料生产成本地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单产、劳动力工价和税收对甘蔗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单产、经营规模、劳动力工价和税收对甜菜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具有显著影响。扩大经营规模对甜菜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具有显著影响,而对甘蔗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糖料 成本差异 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明 韦增林 陈碧 张亮曼 何奕响
【目的】分析在120 cm行距条件下人工和机械化种植糖料蔗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状况,为选择比新台糖22号更适应120 cm种植行距和机械化种植方式的糖料蔗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糖料蔗新品种桂糖49、福农41、桂柳05/136及来宾市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开展种植行距(方式)[A_0为100 cm行距人工种植(对照,CK)处理,A_1为120 cm行距人工种植处理,A_M为120 cm行距机械化种植处理]和品种随机区组试验,测定分析在不同行距下人工和机械化种植各品种糖料蔗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在农艺性状方面,除桂糖49外,各品种A_M处理的出苗率均显著低于A_0和A_1处理(PA_0处理。在理论产蔗量方面,除桂柳05/136的A_1处理A_1处理>A_M处理,其中A_0处理与A_1和A_M处理差异显著,A_1与A_M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在蔗糖分含量方面,除桂糖49的A_1处理>A_0处理>A_M处理外,其他品种的A_1和A_M处理>A_0处理,其中新台糖22号和福农41的A_1和A_M处理与A_0处理间差异显著。在理论产糖量方面,福农41的A_0与A_M处理间差异显著外,其他品种的A_0、A_1和A_M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A_M处理的理论产糖量表现为桂柳05/136>福农41>新台糖22号>桂糖49,其中桂柳05/136的理论产糖量与新台糖22号和桂糖49差异更明显。【结论】120 cm行距机械化种植桂柳05/136的理论产蔗量、蔗糖分和理论产糖量均明显高于新台糖22号,因此桂柳05/136是比新台糖22号更适应120 cm行距机械化种植的甘蔗性品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腾
蔗糖产业集群是指在相对固定地理范围内蔗糖业高度密集,由具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它有利于降低集群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蔗糖产业集群的内涵就是蔗糖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扩张集群产业品牌的外向度。崇左市作为中越边境的"桥头堡",誉为中国的"糖都"和"锰都",蔗糖与锰矿成为该市的两大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蔗糖业更是这座祖国南疆边陲新兴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晓东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的光、温、水、热变化又恰与甘蔗不同生长期的生理要求吻合。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甘蔗生长;冬季干爽少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甘蔗糖份积累。发展甘蔗生产的条件十分优越。 近年来,广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蔗糖生产已迅速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据1988~1989年榨季统计,广西制糖工业总产值达13.86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实现工业税利4.9186亿元,成为地方财政重要来源。南宁地区财政收入中38%由糖业提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群 张有望 柯杨敏
测度了1978—2013年国内糖料作物产量变化特征,并运用LMDI模型对主要贡献因子展开时空分解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来看,由科技进步等因素促成的单产提升是糖料总产增长的根本原因;2具体到品种,糖料总产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甘蔗生产面积的扩大、甘蔗与甜菜单产的提升,而甜菜播种面积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糖料总产提升的速度;3从区域布局来看,糖料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并呈现出"西移"趋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且各省糖料总产变化与分品种因素分解效应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文章提出要依赖现代化科技提升糖料单产水平、重点推动甘蔗规模化生产、优化区域布局等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三农"发展政策调研组 韩俊 伍振军
近年来,国内糖料价格连年大涨,但价格上涨并未带动糖料产量增加,国内糖料生产反而连年下滑,食糖产量快速下降,糖价持续高涨,进口食糖量、价均创历史新高,形势较为严峻。对第二大糖料主产区云南省进行的专题调研表明,应通过大力开展甘蔗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广机械化、给予糖料同等支持、加大对境外糖料甘蔗替代种植的支持和进一步完善糖蔗价格联动机制等加大对糖料生产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糖料生产 扶持政策 云南糖业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