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5)
- 2023(12252)
- 2022(10057)
- 2021(9162)
- 2020(7433)
- 2019(16716)
- 2018(16297)
- 2017(31910)
- 2016(17146)
- 2015(19044)
- 2014(19058)
- 2013(18987)
- 2012(17909)
- 2011(16071)
- 2010(16883)
- 2009(16014)
- 2008(16271)
- 2007(15000)
- 2006(13967)
- 2005(13230)
- 学科
- 济(82389)
- 经济(82281)
- 业(79936)
- 企(71277)
- 企业(71277)
- 管理(66079)
- 业经(29159)
- 农(28855)
- 方法(26848)
- 财(26311)
- 中国(24453)
- 地方(21421)
- 农业(20636)
- 数学(18736)
- 务(18731)
- 财务(18696)
- 财务管理(18672)
- 数学方法(18455)
- 制(18338)
- 策(18046)
- 技术(17829)
- 企业财务(17640)
- 和(15118)
- 贸(14863)
- 贸易(14848)
- 理论(14380)
- 易(14377)
- 银(14240)
- 银行(14230)
- 划(13948)
- 机构
- 学院(255265)
- 大学(246677)
- 济(112332)
- 经济(110060)
- 管理(101318)
- 研究(86669)
- 理学(84500)
- 理学院(83657)
- 管理学(82663)
- 管理学院(82161)
- 中国(71428)
- 财(55754)
- 京(52853)
- 科学(48426)
- 所(43951)
- 江(42675)
- 财经(41874)
- 农(41067)
- 中心(39707)
- 研究所(38479)
- 经(37590)
- 北京(34375)
- 州(34135)
- 经济学(32656)
- 业大(32368)
- 范(32321)
- 师范(32075)
- 农业(31396)
- 院(30906)
- 财经大学(30097)
- 基金
- 项目(151590)
- 科学(121588)
- 研究(117925)
- 基金(108652)
- 家(91560)
- 国家(90571)
- 科学基金(79763)
- 社会(76073)
- 社会科(72143)
- 社会科学(72128)
- 省(61508)
- 基金项目(56106)
- 教育(52682)
- 划(49703)
- 自然(48735)
- 编号(48639)
- 自然科(47633)
- 自然科学(47624)
- 自然科学基金(46802)
- 资助(44461)
- 成果(40183)
- 发(38580)
- 业(34631)
- 课题(34539)
- 创(34514)
- 重点(33639)
- 部(33101)
- 发展(32268)
- 展(31720)
- 创新(31290)
- 期刊
- 济(143792)
- 经济(143792)
- 研究(84456)
- 中国(56763)
- 财(45710)
- 管理(45197)
- 农(41299)
- 融(32304)
- 金融(32304)
- 科学(31307)
- 学报(29395)
- 教育(28432)
- 农业(28089)
- 业经(26721)
- 技术(24760)
- 大学(23695)
- 学学(22245)
- 经济研究(21953)
- 财经(21227)
- 经(18433)
- 问题(18365)
- 业(16074)
- 技术经济(15214)
- 贸(15170)
- 世界(13840)
- 现代(13778)
- 国际(13468)
- 商业(13228)
- 经济管理(12968)
- 财会(12002)
共检索到420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来宾市地税局课题组
甘蔗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制糖业是广西的支柱性产业。充分认识广西制糖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对确保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食糖生产国以及国内糖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对比分析广西制糖业的现状,从广西甘蔗种植和制糖业面临的问题入手,对发展广西制糖业提出了加快土地确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和荣,刘朝明
中国的糖业主要由甘蔗糖构成。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是市场糖价连年持续下降 ,至1999年底已跌至生产成本线以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国际市场糖价长期低迷的影响 ,加上国内供给略大于需求 ,以及糖精作为食用糖替代品参与廉价竞争。此外从供给方面看 ,由于甘蔗种植的分散化和糖加工生产体系的不合理 ,则是导致制糖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深层原因 ,以致影响到糖业企业的生存问题。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国内封闭的糖业市场将会对外开放 ,从而又面临国外进口糖的廉价竞争。对此 ,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调整和保护措施 :对甘蔗种植实行规模化的租赁经营制 ,借以降低甘蔗原料成本 ;对糖加工实行专业化的原料糖和精炼糖分离生产体系 ,借以提高产品质量 ;对糖进口实行集中化的政府采购制 ,用进口糖获利来建立政府收购基金 ,从而调节国内市场糖价。
关键词:
租赁经营制 两糖生产制 政府收购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聂新鹏 王晋臣
1990年代以来 ,广西蔗糖业快速发展 ,初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产糖量连续 1 0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 ,已稳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糖料生产、食糖加工和销售中心。我国加入WTO后 ,面临全面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广西蔗糖业生产水平还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掘 ,通过实施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 ,全面建设“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 ,适当调减种植面积 ,主攻单产和蔗糖分 ,同时大力推进制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 ,加大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 ,降低制糖成本 ,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广西将继续保持我国主要产糖区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
规模化 广西 蔗糖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涛 梁贤 刘德源 梁秋明
广西连续14年全国产糖第一。文章分析了广西发展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蔗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蔗糖产业内部两方面探讨了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优化原料蔗生产布局,做大做强产业龙头,完善"订单农业+价格联动"利益联结机制等保障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世明 周善葆
从金融角度,梳理现有糖业改革发展脉络。发现:运用集中化指数解释广西成为我国蔗糖主产区、崇左和来宾成为广西蔗糖主产区的内在机理及历史必然;作为广西第一支柱产业,糖业"二次创业"加快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跟进服务;放开蔗区管理,实行订单合同,交易双方存在机会主义,履行合同、保障双方利益很关键;各金融机构支持糖业力度大,但新做法、新模式缺乏深入总结,不利于推广;崇左、来宾等主产区的金融服务较为滞后,不利于糖业发展。认为:一是应把甘蔗收购贷款列入政策性贷款范围,结合糖业特点,参照粮棉油类政策性贷款执行;二是应建立崇左、来宾甘蔗主产区金融支持示范区;三是应加大金融支持广西糖业"走出去"的力度;四是应核定甘蔗收购贷款规模,鼓励发放糖业中长期贷款,完善糖业保险等金融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之雄
发展蔗糖工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关系到广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选择问题。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方针下来进行考察。广西历来商品调进多,调出少。商业、供销商品调进总值与调出总值之比,大体上五六十年代为3:1(50年代调出相当于调入的32%,60年代34%),70年代有较大提高(60%),80年代进一步提高为3:2(67%,其中1987年为77%),但差距仍相当大。如加上调进的生产资料,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红玲 卢家炯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世界各国发展的总趋势。本文就广西糖业循环经济进程论述如何推进我国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糖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翠萍 杨路明
随着我国加入WTO,大量进口糖的涌入以及其他产糖省参与竞争,使云南省糖工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云南省制糖业现状、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糖工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宇兵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境内多山,80%的面积为山和低丘山坡。受山脉和季风的影响,广西中部和南部发展甘蔗生产的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制糖业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一、广西糖业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把广西作为重点产糖基地后,广西糖业迅速发展。1980年我区产糖量仅为40万吨,2001/2002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蓝彩金
从广西蔗糖生产面临的困境谈我国糖业发展战略蓝彩金广西糖业进入90年代以来,产量急剧增长,1996年达237.51万吨,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1/3强,比1990年的136.64万吨增长73.81%,年均增长9.65%,产糖量连续5个榨季居全国首位。然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国强
一、湛江糖业改制对农信社信贷的影响1、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给信贷资产的保全带来极大的难度。由于原国有糖厂经营亏损巨大,负债累累,企业基本上已经资不抵债。不论采取何种改制方式,首先是清偿农民甘蔗款和职工工资,农信社的债权难以足额收回,有的损失甚至达1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