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6)
2023(10253)
2022(9153)
2021(8956)
2020(7246)
2019(17013)
2018(16956)
2017(32315)
2016(17738)
2015(20011)
2014(20038)
2013(19655)
2012(17881)
2011(16008)
2010(15808)
2009(14270)
2008(13952)
2007(12033)
2006(10378)
2005(8817)
作者
(51616)
(42562)
(42342)
(40225)
(27282)
(20486)
(19392)
(16884)
(16209)
(15231)
(14892)
(14230)
(13570)
(13405)
(13085)
(13004)
(13002)
(12670)
(12193)
(11995)
(10573)
(10397)
(10315)
(9665)
(9602)
(9558)
(9384)
(9349)
(8647)
(8602)
学科
(67892)
经济(67824)
管理(51755)
(46767)
(39743)
企业(39743)
方法(33540)
数学(28910)
数学方法(28461)
(17264)
中国(16818)
(16221)
(15608)
业经(15434)
地方(14496)
理论(13176)
(12865)
农业(11796)
环境(11663)
技术(10942)
(10928)
贸易(10923)
(10841)
(10581)
(10503)
财务(10435)
财务管理(10418)
(9882)
企业财务(9821)
教育(9700)
机构
大学(247618)
学院(246774)
管理(101729)
(89754)
理学(88762)
理学院(87776)
经济(87517)
管理学(86066)
管理学院(85622)
研究(79728)
中国(57570)
(53809)
科学(53502)
(40229)
(39762)
(39302)
业大(38731)
研究所(37145)
中心(36117)
(34421)
北京(34138)
(33500)
师范(33183)
财经(32564)
农业(30971)
(29482)
(29395)
(29134)
技术(27675)
师范大学(26821)
基金
项目(176336)
科学(137084)
研究(128212)
基金(125798)
(109841)
国家(108921)
科学基金(93537)
社会(77132)
社会科(73021)
社会科学(73000)
(69738)
基金项目(67694)
自然(62832)
自然科(61235)
自然科学(61220)
自然科学基金(60072)
教育(58770)
(58535)
编号(53475)
资助(52330)
成果(42550)
重点(38979)
(37793)
(37133)
课题(36411)
(36283)
科研(33843)
创新(33721)
项目编号(33038)
大学(32523)
期刊
(95339)
经济(95339)
研究(67676)
中国(44955)
学报(41184)
科学(37117)
管理(36375)
(34565)
大学(30038)
教育(29584)
(28734)
学学(27924)
农业(25055)
技术(23001)
图书(17155)
业经(16047)
(15669)
金融(15669)
经济研究(14462)
财经(14315)
资源(13368)
(13096)
科技(12985)
理论(12794)
问题(12118)
实践(12104)
(12104)
情报(12086)
技术经济(12034)
(11998)
共检索到346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秀娟  李虹  黄仁征  赵健  
为了开发、利用广西丰富的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1994—2007年对广西百合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研,并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研究了广西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的生境、分布、观赏性状及用途,从生长环境的多样性、观赏性状的丰富性、种质资源的特殊性和园林用途的广泛性4个方面分析了广西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青  高群英  张汝民  高岩  侯平  
为了探究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挥发物(VOCs)成分组成,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收集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和文竹Asparagus plumosus 3种百合科植物VOCs,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这3种植物VOCs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吊兰释放34种VOCs,包含萜类、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等5类化合物,其中二氢香茅醇相对含量最高(28.79%);一叶兰释放VOCs共鉴定出25种,包含醛类、酯类、醇类、萜类、酮类、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壬醛(相对含量为12.12%)为其主要成分;文竹释放出38种V...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凤霞  李雨  沈向群  明军  关婧竹  
为了探讨采自辽宁省丹东市一种百合(Lilium)种质(简称丹东百合)的分类地位,应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对包括丹东百合在内的13种百合种质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丹东百合属于野百合种,与白天堂遗传距离最近,遗传距离为0.2667,与西伯利亚遗传距离最远,遗传距离为0.428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介文  杜运鹏  贾桂霞  张冬梅  
【目的】分析我国部分野生百合资源的遗传相似性及其地域分布特点,对其亲缘关系进行评价,为百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25个百合野生种及其不同种源地的2个变种,共计69份样品为材料,利用11对SSR引物,对69份样品进行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通过Powermarker 3.25软件对SSR位点基因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NTsys 2.11构建遗传相似性矩阵及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对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学参数进行分析,发现百合SSR位点多态性较高。69份样品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289 7~0.981 3:不同种之间,淡黄花百合和泸定百合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平均值是0.953 3;而卷丹和玫红百合、卷丹和大理百合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小,平均值是0.289 7。聚类分析表明,69份供试材料主要分为5类,第I类包括大百合属的大百合,第Ⅱ类主要由卷瓣组和喇叭组组成,同时也包括轮叶组和钟花组,第Ⅲ、Ⅳ、Ⅴ类主要由卷瓣组组成,其中包括豹子花属的滇蜀豹子花。主坐标分析表明种源地位于四川、重庆、云南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位于陕西、湖北、湖南、河南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位于辽宁、内蒙古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结论】本研究表明喇叭组a亚组与b亚组亲缘关系较远,a亚组的麝香百合、台湾百合明显与卷瓣组亲缘关系较近;属外种大百合与百合属亲缘关系较远,滇蜀豹子花与野生百合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本研究支持豹子花属并入百合属这一观点;从地域上证明,不同种源地的同种百合随地域差异变大导致遗传相似系数降低,进而导致其在进化上产生分歧,不同种野生百合空间地理分布较近的因生境相似而对环境有相同的反应,有趋同进化的趋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巧珍  周日宝  盛孝邦  刘湘丹  王朝晖  任旻琼  
为合理利用百合种质资源,采用引种栽培、大田调查的方法,对百合生育期和形态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引种的百合出苗期、现蕾期、花期和生长量变化均不相同,湖南省隆回县的龙牙百合出苗最早;衡山县的野生百合现蕾最早;卷丹花期可延续至8月中旬.百合生长有2种类型:一种是前期快速生长,现蕾后生长减慢,或趋于停止;另一种是开花前后一直缓慢生长.卷丹和百合种间差异较大,但百合种内、卷丹种内差异较小,且比较稳定,说明种质间的变异大于种质内的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李文媛  贾桂霞  
为使我国野生百合资源用于新品种培育中,对收集的部分野生百合进行了自交、种间杂交及与栽培品种的杂交,较为系统地评价了野生百合资源的亲和性。结果表明:1)野生百合自交亲和性普遍较好,细叶百合、宜昌百合、岷江百合自交子房膨大率分别达到了100%、66.7%和11.1%。2)以卷丹、泸定百合、岷江百合、兰州百合和青岛百合为母本时,各杂交组合的子房平均膨大率分别达到了53.1%、50.0%、50.0%、45.2%和20.0%,表现出了较高的亲和性;以岷江百合、泸定百合和川百合为父本时,杂交组合的子房平均膨大率分别达到了50.0%、35.0%和10.0%,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3)百合组的野生种与新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晓娜  张延龙  牛立新  
为了有效地保存、扩繁秦岭野生宜昌百合资源,以秦岭野生宜昌百合为材料,研究了鳞片和叶片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鳞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 6-BA+0.05 mg/L NAA,鳞片分化不定芽的能力为基部>中部>上部,三者之间差异极显著;叶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2.0 mg/L 2,4-D,叶片不定芽的诱导率为基部高,中部和尖部低,且基部与中部和尖部差异极显著;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NAA;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荣立苹  毕晓颖  郑洋  于殿成  
对辽宁省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分类研究,弄清辽宁省野生百合的种类、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种质资源保存、杂交育种以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6份野生百合资源,分属6种、3变种,包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buschianum Baker)21份、黄花渥丹(L.concolor var.coridion Baker)3份、毛百合(L.dauricum Ker.-Gawl.)2份、朝鲜百合(L.amabile Palib.)3份、细叶百合(L.pumilum DC.)6份、垂花百合(L.cernum Kom.)2份、卷丹(L.lancifolium Thu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艺萍  瞿素萍  吴丽芳  王祥宁  崔光芬  夏晶  张世梅  郭树华  王继华  
花粉生活力是评估花粉细胞活性的依据之一,其活力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决定细胞学实验和杂交育种的成败。本研究以30个百合品种和2个野生百合的花粉为实验材料,采用染色法和花粉离体萌发法,探讨了不同百合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萌发率的差异,不同贮藏条件下同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离体萌发法的测定结果更能反映花粉活力,‘Casa Blanca’的萌发率最高,为87.33%,‘Yelloween’的萌发率最低,为1.33%。对于相同的贮藏条件即室温贮藏来说,因品种和贮藏时间的不同花粉生活力变化有明显差异,总的趋势为随贮藏时间延长,萌发率下降,但不同基因型间下降速度不同。在冷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针对我国百合生产长期受制于国外种球市场这一困境,本团队开展了20年的系统研究与探索,探明了百合种球发育和休眠机理,创新了百合优质种球生产关键技术,在原原种创制、原种扩繁和商品种球贮藏等核心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实践应用。取得的突出特点和创新成果为:(1)研制出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百合高效离体再生技术,创建了胚性细胞鳞茎繁殖技术体系,实现了百合原原种培育质量和效率的重大突破。攻克了传统组培方式以不定芽途径诱导小鳞茎繁殖系数低、生产周期长的瓶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崔文山  杨宏光  年玉欣  王亚斌  罗凤霞  
应用RAPD标记对百合杂交种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百合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在本试验中杂种既具有相加性带型、单亲本带型,又具有融合双亲的特异带,并出现了新的带型。这样可以通过多个引物的应用,对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祝华  施季森  席梦利  刘光欣  
利用扫描电镜对12个分布于我国的百合Lilium种(包括2个变种)及6个栽培品种进行花粉形态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合属花粉粒为椭圆体至长椭圆体,萌发沟均为单萌发沟,萌发沟长达两端。表面纹饰网纹,网眼为不规则多边形至近圆形,大小不一。网脊由瘤状或盘珠状颗粒较紧密排列而成,单排基柱,脊宽1.17~2.48μm,有时有断点。网眼内有疣状、瘤状或棒状突起,少数品种无突起。在花粉形态性状比较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百合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对供试18个种、变种及品种的5个花粉形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除卷丹L. lancifolium外,较准确地将形态分类上的百合组与卷瓣组聚为2个类群。图2表2参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青  马璐琳  崔光芬  杜文文  贾文杰  王祥宁  王继华  
【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冬云  张晓曼  杨楠  张利娟  邵帅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及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核型。【方法】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兰州百合和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兰州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6st+14t,相对长度为6.35%~12.07%,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3.25%,染色体相对差异较大。有斑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4m+12st+8t,相对长度为6.11%~12.9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0.11%。【结论】兰州百合的核型类型属于3A型,有斑百合的核型类型为3B型,以有斑百合核型的进化较高,可见不同居群的百合间核型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方  
百合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全世界有超过100种的野生种和9 000种的品种,这些资源中仅有不足50%用于育种,还有一些处于濒危状态。为使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深入了解百合,促进百合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百合起源、分类,以及生境、表型、遗传和功能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百合育种的4次突破,并指出我国在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研究表明:1)百合在美洲的栽培历史似乎早于亚洲,我国可能是亚洲有百合记载最早的国家。已初步探明百合现代谱系的起源及其在美洲和欧洲的传播路径。2)基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育种实践,百合属被分为轮叶组、根茎组、百合组、具叶柄组、卷瓣组、喇叭花组和斑瓣百合组等7个组。3)百合适应于多种生存环境,形成了丰富的表型、遗传和功能多样性。4)百合育种经历了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组间杂种和花器官特化百合等4次突破。综上,利用百合资源的多样性,百合的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我国需加强百合野生资源驯化、世界百合资源利用和分子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