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2)
- 2023(15721)
- 2022(13527)
- 2021(12393)
- 2020(10632)
- 2019(24256)
- 2018(24132)
- 2017(47175)
- 2016(25447)
- 2015(28834)
- 2014(28588)
- 2013(28569)
- 2012(25789)
- 2011(22986)
- 2010(22939)
- 2009(21788)
- 2008(21788)
- 2007(19354)
- 2006(17284)
- 2005(15532)
- 学科
- 济(109875)
- 经济(109710)
- 业(99062)
- 管理(92080)
- 企(88582)
- 企业(88582)
- 方法(51329)
- 数学(41619)
- 数学方法(41246)
- 财(35820)
- 农(33259)
- 业经(32594)
- 中国(26619)
- 务(25289)
- 财务(25200)
- 财务管理(25162)
- 制(24716)
- 企业财务(23821)
- 农业(22940)
- 技术(20455)
- 地方(19922)
- 理论(19574)
- 和(19161)
- 贸(18960)
- 贸易(18952)
- 学(18674)
- 易(18328)
- 划(18068)
- 体(18034)
- 策(16734)
- 机构
- 学院(371489)
- 大学(369246)
- 管理(153192)
- 济(151969)
- 经济(148880)
- 理学(132422)
- 理学院(131070)
- 管理学(129187)
- 管理学院(128509)
- 研究(115761)
- 中国(89301)
- 京(77826)
- 财(74441)
- 科学(68926)
- 财经(59152)
- 农(58231)
- 所(56884)
- 江(55076)
- 经(53633)
- 业大(53140)
- 中心(52343)
- 研究所(51047)
- 北京(48932)
- 农业(45482)
- 经济学(45427)
- 范(44928)
- 师范(44568)
- 州(44193)
- 财经大学(43735)
- 院(41932)
- 基金
- 项目(246522)
- 科学(195652)
- 研究(183285)
- 基金(180706)
- 家(154768)
- 国家(153420)
- 科学基金(134454)
- 社会(117238)
- 社会科(111154)
- 社会科学(111127)
- 基金项目(96087)
- 省(95944)
- 自然(86749)
- 自然科(84716)
- 自然科学(84697)
- 教育(83354)
- 自然科学基金(83235)
- 划(79288)
- 资助(74331)
- 编号(74266)
- 成果(59867)
- 部(54927)
- 重点(53806)
- 创(53097)
- 发(51504)
- 课题(50404)
- 制(49017)
- 创新(48918)
- 国家社会(47888)
- 教育部(47830)
- 期刊
- 济(171151)
- 经济(171151)
- 研究(110643)
- 中国(67729)
- 财(60146)
- 管理(59798)
- 农(54133)
- 学报(52849)
- 科学(50218)
- 大学(41336)
- 学学(39136)
- 农业(37235)
- 教育(35780)
- 技术(34263)
- 融(33357)
- 金融(33357)
- 业经(29911)
- 财经(29854)
- 经济研究(26525)
- 经(25429)
- 问题(22166)
- 业(20795)
- 技术经济(19743)
- 现代(18137)
- 理论(17935)
- 商业(17748)
- 财会(17130)
- 科技(17021)
- 版(16307)
- 贸(16250)
共检索到545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光明
基于1978-2011年的广西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对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仅为单向因果关系,物流业对制造业具有显著的长期推动作用,反之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均不显著,长期来看物流业受其自身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关系 VAR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琦
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物流外置,促使了物流服务业的兴起。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供应链管理的实现要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是物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联动关系一般遵循物流环节分离、物流产业分离、两业集聚联动、两业扩散联动的演化路径。本文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所进行的协整检验表明,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流业发展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产业集聚 产业联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是互为依托的,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联动融合,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应用VAR模型分析云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发展有着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而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微弱。云南省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强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实现两者联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VA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壮阔 刘亮 隋博文
立足于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联动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联动发展模式开展综合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联动发展模式作出科学评价,可为选择适合广西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甘卫华 汪娟
江西省物流业从21世纪初期开始起步。近年来,得到稳步发展。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制造业二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收集了江西省2000-2006年的制造业生产总值与物流业生产总值的数据,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进行了江西省制造业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预测,最后对二者关系建立模型并对其回归结果进行检验和说明。文章通过分析得出:江西省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两者基本符合描述经济增长趋势的逻辑(logistic)模型;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发展,两者基本符合inverse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联动发展 灰度关联分析 物流业与制造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东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千里 张林 申亮
运用复合系统模型,计算了陕西省制造业子系统与物流业子系统的有序度,以此为基础,测算得出陕西全省及按照省域细分的陕北、关中、陕南三个组成区块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而分析了陕西全省及三个组成区块协调度在研究时段的变化态势。结果显示: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序参量是增加值,陕北区块的增加值提升最快;物流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是投资额,关中区块的投资额保持领先。通过对陕西省及各区块产业协调度的研究分析发现,各区块内产业间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陕西全省协调程度呈现M型变化趋势,两业之间联动关系围绕
关键词:
物流工程 物流产业 企业管理 区域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颖 李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一方面,得益于我国政府与行业协会的重视以及外部营商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近年来"互联网+"驱动物流服务的创新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骆温平编著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江志娟 董千里
随着物流功能的集成和制造过程的标准化发展,物流一体化服务逐步嵌入制造过程,直接服务于生产工位。然而,目前两业联动的研究局限于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间的关系,难以带动产业的联动发展,因此,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研究应转向物流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关系研究。文章基于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模型,从集成场的视角,对制造集成体与物流集成体之间的竞合关系进行了分析,以非合作博弈模型的解作为谈判的基础,运用合作博弈模型,得出只有在双方选择集体理性的条件下,能够促进物流链与产品供应链的融合,并指出u0,ν0,t0,U四个参数影响两业联
关键词:
物流企业 制造企业 资源共享 产业联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依杭 何晓明
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效率较低,物流业的发展不足以有效支撑制造业的发展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研究针对中国的现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方面的差距,讨论了发达国家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的普遍经验,并对提升中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 国际经验 产业关联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秦 张艳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这对正确认识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