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1)
2023(4285)
2022(3454)
2021(3401)
2020(2379)
2019(5550)
2018(4985)
2017(9028)
2016(4776)
2015(4764)
2014(4540)
2013(4352)
2012(3834)
2011(3494)
2010(3312)
2009(3032)
2008(2760)
2007(2547)
2006(2310)
2005(1983)
作者
(12193)
(10489)
(10366)
(9834)
(6482)
(4935)
(4540)
(3901)
(3890)
(3681)
(3526)
(3436)
(3282)
(3193)
(3161)
(3150)
(3130)
(3069)
(2889)
(2829)
(2552)
(2495)
(2468)
(2359)
(2334)
(2256)
(2243)
(2159)
(2095)
(2075)
学科
(17964)
经济(17941)
(12195)
(10813)
管理(9735)
农业(8547)
地方(7930)
(6048)
企业(6048)
中国(5906)
收入(5178)
业经(5090)
方法(4429)
分配(4343)
地方经济(4161)
数学(4018)
(3942)
数学方法(3868)
(3805)
贸易(3802)
(3679)
(3317)
(3164)
环境(3105)
(2781)
金融(2779)
(2692)
教育(2599)
农业经济(2569)
产业(2545)
机构
学院(61520)
大学(57359)
(22808)
经济(22280)
研究(21702)
管理(20220)
理学(17282)
理学院(17030)
管理学(16628)
管理学院(16527)
中国(16022)
科学(13877)
(11567)
(10925)
(10726)
(10523)
中心(10298)
(9698)
研究所(9620)
师范(9617)
(8945)
业大(8937)
农业(8352)
财经(8194)
(8165)
(8105)
师范大学(7488)
技术(7485)
(7216)
北京(7175)
基金
项目(44333)
研究(34903)
科学(34332)
基金(30272)
(26541)
国家(26257)
社会(21933)
科学基金(21865)
社会科(20624)
社会科学(20617)
(18029)
教育(15853)
基金项目(15797)
(15291)
编号(15261)
自然(12455)
成果(12439)
自然科(12107)
自然科学(12105)
自然科学基金(11864)
(11578)
资助(11245)
课题(11102)
重点(10229)
(9920)
发展(9382)
(9373)
(9230)
(9173)
国家社会(9141)
期刊
(29152)
经济(29152)
研究(18017)
中国(13435)
(12649)
学报(9963)
教育(9407)
科学(8906)
农业(8556)
大学(7856)
学学(7546)
(7034)
管理(6869)
业经(6295)
(5903)
金融(5903)
技术(5526)
经济研究(5104)
(3745)
问题(3596)
(3568)
财经(3432)
资源(3367)
职业(3333)
改革(3097)
(3097)
农业经济(3094)
科技(3055)
(3030)
(2894)
共检索到92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娟  潘文献  梁艳鸿  
近年来,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和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广西重点深度贫困村的调研表明,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和增收困难,内生动力不足,住房、医疗、教育等保障水平不高等。应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落实责任,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精准破解深度贫困村农民增收瓶颈,全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加快提升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多管齐下全面激发深度贫困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加大对边境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加强扶贫领域风险监测防控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经球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聚焦深度贫困、打好深度贫困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在脱贫攻坚的语境下,深度贫困具有特殊的指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具有分布区域整体性、目标达成难度层次性、致贫因素多重叠加性、贫困状态持续性、治理效益递减性、脱贫脆弱性等特征。深度贫困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推进民族地区深度贫困治理,必须找准切入点,把好立足点,突破关键点,强化支撑点,协同共振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娟娟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目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但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仍然面临产业扶贫亟待加强、"三保障"存在薄弱环节、内生动力仍显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构建稳定脱贫的产业支撑,解决"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有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庆东  张成勇  
服务脱贫攻坚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良好契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服务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持续性"输血"能力不足、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偏弱、扶贫协作中地位较边缘、"发展悖论"瓶颈难突破等现实困境。为更好服务脱贫攻坚,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路径:借船出海,善用政策机遇;搭建平台,协调各方资源;对接产业,强化自身建设;更新理念,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守土有责,做好资助育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立新  
广西在助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时,由于这些地区区位环境、资源开发、人才、技术、市场对接,特别是发展产业时相关决策者观念的问题,产业扶贫工作处于一定的困境中,如有政策却达不到相应目标、有资源却无法规模开发、有资源却无人力、有产业却无市场、有产品却无品牌、缺投入、缺渠道,一部分产业无法可持续发展。要破解这个困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产业扶贫政策,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服务,特别是各种对接性服务,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采用适当的运营模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弯海川  
新疆脱贫攻坚任务重,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有162万未脱贫人口。自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自治区财政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遵循"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财政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强化扶贫政策落地,强化扶贫资金保障,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切实履行好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决支持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海波  聂凤英  
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折射出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根本性作用。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的产业扶贫市场机制不彰、可持续性差问题,本文首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为基础,提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即应根据当地资源、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禀赋结构,依循"市场逻辑+政府逻辑"的双重逻辑,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并构建多主体激励相容的参与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符合上述逻辑的产业扶贫模式的多案例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如何协同推动扶贫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并带动贫困户获取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收益: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才能的有效发挥将本地资源禀赋变成有市场的产品,政府因势利导对企业进行扶持激励并协调提供软硬件服务,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扶贫产业;在可持续产业带动下,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链订单生产、直接就业,以及将土地租出、到户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等方式获取收入,提高内生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发展和福祉提升的最终目标。最后,就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静  武彤  王志章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叠加,深度贫困地区既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又要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探索统筹衔接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凉山彝族自治州3个县的366份农户、36份村干部访谈文本,根据多维贫困理论、按照乡村振兴建设总要求,分别建立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采用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两者统筹衔接现状。研究发现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二者的统筹衔接处于低协同低发展水平下的低耦合状态,协调度落入0.10~0.19的严重失调区域。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衔接共识、制度设计、优势产业培育、人力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了二者统筹衔接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冬  曾以禹  熊晓斐  
近期,调研组赴山西、陕西两省吕梁山深度贫困片区开展林业扶贫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探讨脱贫新模式、好办法。研究发现,两省林业抓住片区生态恶劣这一要害,集中火力攻坚,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路径,典型模式有造林合作社扶贫、红枣产业开发扶贫、生态护林员扶贫,成效丰硕显著,经验弥足珍贵。文章在剖析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强林业扶贫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冬  曾以禹  熊晓斐  
近期,调研组赴山西、陕西两省吕梁山深度贫困片区开展林业扶贫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探讨脱贫新模式、好办法。研究发现,两省林业抓住片区生态恶劣这一要害,集中火力攻坚,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路径,典型模式有造林合作社扶贫、红枣产业开发扶贫、生态护林员扶贫,成效丰硕显著,经验弥足珍贵。文章在剖析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强林业扶贫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国防  
近年来,从总体上看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部分偏远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旧落后,难以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需要。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一个短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加快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脱贫攻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乐  
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难点和焦点,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基于深度贫困地区面临资源禀赋约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精神贫困突出、基层干部能力薄弱等诸多困境,本文提出深度贫困地区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市场化脱贫机制,并系统分析了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以及协作扶贫的动力机制,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要通过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实施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易地搬迁等措施消除贫困,最后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华  
通过与秦巴山区某县B村村三委会班子的座谈以及对该村29户贫户的入户调查,笔者发现B村"穷根子"拔除难度较大,贫困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医疗教育支出占比极高,残障、疾病、年老、上学是致贫主因;收支结余较低,房屋居住危漏率较高。除了贫困户自身制约因素外,当前实施的各项脱贫举措也存在一些问题,用精准的视角加以审视,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仍需再"精准发力",持续细化落实"一户一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协同各项帮扶举措,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克泉  夏能权  侯丽华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广大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聚焦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精锐尽出,冲锋陷阵,服务脱贫攻坚。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了122所职业院校参战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情况,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和数据。采取比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据模型法等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出职业院校在深度贫困县教育扶贫、技能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文化扶贫、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八个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展现了职业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与贡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兰剑  慈勤英  
后脱贫攻坚时代,中国农村反贫困形势进入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的新阶段,面临着新形势:"两无人口"数量巨大,兜底脱贫压力激增,相对贫困问题更加突出,已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大,农村贫困人口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反贫困"造血"功能不足,救助标准过低,兜底脱贫作用有限,救助政策简单叠加,能力提升政策缺失,低收入群体争当"贫困户"。面对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反贫困的新形势,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亟需强化兜底脱贫保障和政策衔接,更加关注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规避救助依赖,建立贫困风险预警机制,注重贫困者长远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