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8)
2023(2796)
2022(2489)
2021(2316)
2020(1769)
2019(4171)
2018(3999)
2017(7823)
2016(4080)
2015(4409)
2014(4253)
2013(4105)
2012(3567)
2011(3197)
2010(3121)
2009(2844)
2008(2576)
2007(2279)
2006(2104)
2005(1897)
作者
(11114)
(9665)
(9476)
(9096)
(6152)
(4736)
(4231)
(3729)
(3639)
(3400)
(3309)
(3270)
(3189)
(3088)
(2988)
(2982)
(2964)
(2898)
(2841)
(2583)
(2392)
(2371)
(2249)
(2223)
(2211)
(2063)
(2047)
(1978)
(1927)
(1919)
学科
(20411)
经济(20401)
地方(9851)
管理(7294)
(6668)
(6301)
中国(6028)
方法(5501)
数学(5013)
地方经济(4972)
数学方法(4971)
农业(4624)
(4480)
业经(3786)
(3643)
发展(3552)
(3552)
(3520)
企业(3520)
环境(3339)
城市(3322)
(3173)
(2886)
(2817)
城市经济(2784)
(2754)
金融(2751)
(2604)
贸易(2603)
(2407)
机构
学院(55434)
大学(54560)
(22636)
经济(22111)
研究(21953)
管理(18902)
理学(16317)
理学院(15956)
管理学(15651)
管理学院(15550)
中国(15320)
科学(14555)
(11912)
(11203)
研究所(10201)
中心(9882)
(9646)
师范(9591)
(9341)
(9239)
(8310)
(8268)
师范大学(7995)
业大(7976)
财经(7574)
科学院(7242)
北京(7159)
农业(7133)
经济学(7083)
(6933)
基金
项目(42271)
科学(33856)
基金(31752)
研究(29338)
(28769)
国家(28600)
科学基金(24342)
社会(20212)
社会科(19230)
社会科学(19227)
基金项目(18164)
自然(15859)
(15566)
自然科(15493)
自然科学(15490)
自然科学基金(15164)
(13876)
教育(12138)
资助(11377)
编号(11028)
(10245)
重点(9669)
国家社会(8990)
(8689)
(8333)
成果(8308)
发展(8212)
(8124)
科研(7990)
创新(7913)
期刊
(27401)
经济(27401)
研究(17359)
中国(9852)
(9563)
科学(9199)
学报(8822)
农业(6421)
大学(6286)
学学(6089)
管理(5790)
(5235)
资源(4929)
经济研究(4453)
业经(4389)
地理(4053)
(4046)
金融(4046)
问题(3972)
(3861)
城市(3409)
财经(3392)
(3279)
技术(3251)
教育(3038)
经济地理(2998)
(2938)
现代(2842)
科技(2724)
(2475)
共检索到80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善豪  覃照素  
沿海地区系环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未来构建沿海城市群的核心地域,但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较低,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的发展条件及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城镇的演化也表现为较明显的初级化状态。在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广西沿海地区城镇空间的现状特征、演化的过程及机理、演化动力因子及演化方式,并提出沿海城镇空间演化应采用调整完善、生态维护、拓展促进等主要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荣林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低谷区。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为这一区域发挥多种优势,争取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大开放政策力度,以大港口、大交通、大经济、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从核心到组团,从轴线到区域,分层次推进,城镇体系格局将为之一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王伟  
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定量识别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地刻画2003—2011年国内外复杂背景下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向西移动,且空间扩张的趋势;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增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全国经济空间格局变化时序波动相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陈姜全  张定祥  沈春竹  赵子龙  
江苏沿海地区正在承受高质量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综合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三生”功能空间演化的生态效应,能够为空间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空间减少1 921.41 km~2,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分别增加1 468.60 km~2和452.81 km~2。(2)2000—2020年,连云港、盐城两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1.02×10~9元和4.33×10~9元,南通市减少1.39×10~9元,同期3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值分别为0.008 8、0.006 1和-0.011 3。(3)2000—2020年,连云港和盐城“三生”功能空间转移的生态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南通则相反。生产空间转为生态空间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驱动因素,生产空间转为生活空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江苏沿海地区在后续规划中应根据生态效应的驱动因素,适当调整“三生”功能空间,推动该地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陈姜全  张定祥  沈春竹  赵子龙  
江苏沿海地区正在承受高质量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综合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三生”功能空间演化的生态效应,能够为空间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空间减少1 921.41 km~2,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分别增加1 468.60 km~2和452.81 km~2。(2)2000—2020年,连云港、盐城两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1.02×10~9元和4.33×10~9元,南通市减少1.39×10~9元,同期3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值分别为0.008 8、0.006 1和-0.011 3。(3)2000—2020年,连云港和盐城“三生”功能空间转移的生态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南通则相反。生产空间转为生态空间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驱动因素,生产空间转为生活空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江苏沿海地区在后续规划中应根据生态效应的驱动因素,适当调整“三生”功能空间,推动该地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自来  
浙中南沿海地区是全国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对外开放区。本文试图通过透视该地区“市场型”机制导致的城镇化所特有的繁荣表象,就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作一评价,并勾划浙中南沿海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的基本轮廓。 一、城镇发展的特征和经济背景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浙中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建制镇数目由1980年的40个增至1987年的177个。同期建制镇人口比重也由16.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韵秋  李重和  刘岱基  范强东  王黎  裴晓鸣  
1987~1992年的春季,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猛禽迁徙途中的主要停歇地——山东省长岛、青岛,辽宁省老铁山地区,通过对几种主要猛禽的迁徙规律等生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环志研究表明:春季猛禽迁徙发生在3月初至6月底,高峰时间出现在3月底至5月上旬。利用天气系统分析和气候统计方法,对部分猛禽迁徙与气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春季有利于猛禽迁徙的天气条件为风力3~5级偏南风的晴朗天气(南、西南、东南风共占87%)。早春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低温降雨天气,对在该地区越冬的猛禽或向北方迁徙至此的猛禽会造成一定伤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慧媛  
文章构建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于熵值法测算沿海11省份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对新型城镇化各构成要素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度量。结果表明,11省份间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要素间耦合协调情况不容乐观,总体仍然存在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空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莉1  2  李俊清1  王政通3  
基于浙江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的土地分类数据,分析20年来浙江沿海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江沿海地区各类景观面积比例很不均匀,各类景观面积大小排序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湿地>草地>未利用地;各类景观破碎化程度排序为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湿地>耕地>林地,且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破碎化程度在逐年加深;景观斑块边界曲折,形状不规则,景观斑块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逐渐加大;城镇用地急速扩张,主要挤占了耕地,其次是林地和湿地,部分草地和未利用地也变成了城镇用地;原有湿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和围海造田引起的;未利用地的利用情况较好,主要用来植树造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莉  李俊清  王政通  
基于浙江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的土地分类数据,分析20年来浙江沿海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江沿海地区各类景观面积比例很不均匀,各类景观面积大小排序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湿地>草地>未利用地;各类景观破碎化程度排序为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湿地>耕地>林地,且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破碎化程度在逐年加深;景观斑块边界曲折,形状不规则,景观斑块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逐渐加大;城镇用地急速扩张,主要挤占了耕地,其次是林地和湿地,部分草地和未利用地也变成了城镇用地;原有湿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和围海造田引起的;未利用地的利用情况较好,主要用来植树造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长征  刘毅  
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同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不同时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特征不同。本文以沿海地区“人”与“地”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以及追求协调的历史过程为线索 ,将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历程划分为混沌阶段、原始和谐阶段、矛盾发展阶段、矛盾激化调整四个阶段。影响人地关系的因素较多 ,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人类各种不合理的破坏性活动。从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过程 ,可知人地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针对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 ,沿海地区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以优化人地关系 :①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 ,深化对外开放 ;②通过生态工作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兆君  张占贞  
村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国家的城镇建设实践,分析和总结了这些国家村镇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并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包括围绕大中城市做好村镇建设布局,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的村镇建设模式,重视培植特色产业,多渠道筹集村镇建设资金以及处理好村镇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文国,熊宁  
本文认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良好的地理环境、可持续的动力支持系统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需要地理环境提供足够的可建设用地和水资源 ;也必须拥有可持续的动力支持系统 ,即必须拥有下列几个优势条件 :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行政优势、政策优势、科技优势、技术经济优势、人居环境优势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制度环境 ,即必须拥有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良好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本文正是从这三个层面来构思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莹莹  王娟  
从人地协调关系的视角和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运用多指标加权评价模型,分别测度2001-2012年间沿海地区及各省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异规律,并采用计量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探讨双方的均衡性、长期性与动态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2001-2012年间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彼此存在长期稳定的作用关系,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与降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国刚  刘彦随  刘玉  
从时空过程耦合、形态与动力共轭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响应机理与调控模式。首先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强度的概念,构建了响应强度模型与机理模型,揭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强度的类型及动力机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响应的地域类型及调控对策。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劳动力转移规模与比重不断增大,其阶段性、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非农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差异和期望收入等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的地域形态类型可以划分为大城市核心地域、外围承接地域、边缘发展地域和传统农业及特区地域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