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4)
2023(11421)
2022(10068)
2021(9446)
2020(7864)
2019(18189)
2018(18250)
2017(35283)
2016(19510)
2015(21511)
2014(21527)
2013(21501)
2012(19582)
2011(17496)
2010(17216)
2009(15669)
2008(15129)
2007(13040)
2006(11101)
2005(9561)
作者
(57323)
(47664)
(47324)
(45111)
(30327)
(23110)
(21422)
(18776)
(18204)
(17123)
(16358)
(16158)
(15206)
(15153)
(14820)
(14689)
(14551)
(14148)
(13737)
(13618)
(12015)
(11604)
(11593)
(10792)
(10721)
(10697)
(10586)
(10428)
(9701)
(9545)
学科
(73714)
经济(73622)
管理(54336)
(52737)
(44415)
企业(44415)
方法(36865)
数学(31981)
数学方法(31582)
(19199)
(19136)
(19123)
中国(18030)
业经(16157)
地方(14811)
理论(12979)
农业(12933)
(12841)
(12688)
贸易(12684)
(12532)
财务(12473)
财务管理(12454)
(12264)
(12204)
技术(12190)
企业财务(11901)
环境(11399)
(10717)
银行(10672)
机构
大学(274095)
学院(271703)
管理(108100)
(100892)
经济(98602)
理学(94894)
理学院(93767)
管理学(91921)
研究(91573)
管理学院(91452)
中国(64453)
科学(61125)
(58160)
(49615)
(47287)
(45775)
业大(45688)
研究所(43843)
中心(40363)
农业(39609)
(38100)
财经(37704)
北京(36109)
(35885)
师范(35527)
(34346)
(33020)
(31334)
经济学(29479)
技术(29043)
基金
项目(196103)
科学(152953)
基金(142254)
研究(137843)
(126348)
国家(125327)
科学基金(106411)
社会(85012)
社会科(80421)
社会科学(80398)
(76700)
基金项目(76522)
自然(72391)
自然科(70720)
自然科学(70702)
自然科学基金(69411)
(65486)
教育(63011)
资助(58551)
编号(55110)
成果(44296)
重点(44135)
(42548)
(40969)
(40673)
科研(38319)
课题(38048)
创新(37897)
计划(37489)
大学(35848)
期刊
(105027)
经济(105027)
研究(75770)
学报(51407)
中国(47130)
(45144)
科学(44601)
管理(38011)
大学(37508)
学学(35625)
(33326)
农业(32155)
教育(28879)
技术(21827)
(19662)
金融(19662)
财经(17806)
业经(17346)
经济研究(16988)
(16524)
(15032)
科技(14423)
图书(14389)
业大(14177)
(13892)
问题(13581)
理论(13420)
技术经济(12537)
实践(12517)
(12517)
共检索到377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慧敏  方圆  唐翠荣  顾明华  雷静  窦飞  谭力  陈宏  王丽萍  
【目的】开展广西水稻土镉有效性、水稻镉富集系数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为降低石灰岩地区土壤镉迁移及稻米镉累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不同地方的65个水稻土及相应的Y两优品种系列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水稻各部位镉含量、土壤有效镉/总镉、水稻各部位对镉的富集系数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以及影响土壤镉有效性和糙米镉富集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土壤镉超标率为67. 69%,糙米超标率为41. 54%。土壤镉有效性受到铁、锰形态的影响,有效镉/总镉与总铁、总锰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铁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 H、有机质、交换性钙、总铁和总锰显著影响水稻对镉的富集能力,其中,糙米镉富集系数与pH值、交换性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总铁、总锰呈显著负相关。总锰和有效锰是决定土壤镉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子,镉有效性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有效镉/总镉=0. 491-0. 167×总锰+0. 004×有效锰;交换性钙和总锰是决定糙米镉富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糙米镉富集系数线性回归方程为:糙米镉富集系数=0. 493-0. 006×交换性钙-0. 156×总锰。【结论】广西稻米超标率低于稻田土壤镉超标率。在所研究的土壤性质中,锰形态是影响土壤镉有效性的主要因子,总锰、交换性钙含量是影响稻米富集镉的主要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聪  陈世宝  宋文恩  李宁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对土壤中镉(Cd)毒害的敏感性分布规律,测定基于保护95%水稻品种的土壤中Cd对不同水稻毒害的生态风险阈值HC5,为中国水稻Cd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水稻土,通过外源添加Cd制备成0、1.2、4.8、10、40、120 mg·kg-1的Cd污染土壤,以中国水稻主产区18个常规不同水稻品种为试材,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测定不同Cd污染土壤对不同品种水稻的生物量、植株Cd含量及不同水稻Cd吸收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影响。通过国际最新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逻辑斯蒂克分布模型(Log-logistic distribution)对不同水稻基于生物量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陶  李廷轩  张锡洲  余海英  王勇  
【目的】研究了水稻Cd高积累品种对Cd的富集特性,并探讨其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为Cd污染农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前期筛选出的Cd高积累品种泸17-T2171(Lu17-T2171)和武金4B(Wujin4B)为试验材料,普通品种泸恢17(Luhui17)为对照,采用土培试验,分析其在不同Cd处理条件下分蘖期和扬花期的Cd含量、积累量等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不同Cd污染程度土壤的净化能力差异。【结果】(1)随着Cd处理浓度的升高,Cd高积累品种的生物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相比(Cd0),Lu17-T2171生物量在分蘖期和扬花期Cd50条件下分别增加了33.96%和19.51%,Wuj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崇玲  雷静  顾明华  窦飞  蒋雄英  谭力  
以水稻(Oryza sativa)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探讨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总Cd含量为5.78 mg·kg-1)上施用不同硅肥对水稻产量、水稻不同部位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硅肥(750 kg/hm2)、喷施0.2%无机硅溶胶、喷施0.2%有机硅溶胶均增加了水稻产量,显著地降低了水稻根、茎叶和稻米中Cd的含量及其富集系数,其中,稻米Cd含量分别下降了49.04%、60.55%、62.19%。土施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高于喷施硅溶胶,而喷施硅溶胶对降低水稻Cd含量的效应优于土施硅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磊  杨惟薇  张超兰  刘宛茹  黎晓峰  曹建华  潘丽萍  
通过水稻苗期水培方法,以相对生物量、植株Cd累积量和Cd转移系数为指标,研究广西当前主要种植的超级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共10个水稻品种)的耐镉特性。结果发现,5 mg·L-1Cd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对Cd的耐性、累积性和转运能力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常规稻野丝占和玉丝占的耐镉特性优于杂交稻和超级稻。表明水稻耐镉特性与水稻类型存在一定关系,对丰富水稻耐镉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耐Cd水稻品种的筛选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超  艾绍英  唐明灯  李林峰  王艳红  李义纯  
【目的】探索施用调理剂对稻田土壤镉形态和水稻镉吸收的影响,为调理剂的田间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一种碱性矿物源复合材料作为供试调理剂,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动态取样方法,研究调理剂对不同生育时期稻田土壤镉形态及镉在植株体内迁移的影响。【结果】矿物调理剂有效提高土壤p H,降低土壤有效态镉(DTPA-Cd)含量,促进土壤镉的可利用态持续向难利用态或残渣态转化。矿物调理剂显著降低水稻根系、茎叶、谷壳和糙米镉含量,且其用量分别与水稻根系、茎叶、谷壳、糙米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稻各部位镉含量与土壤DTPA-Cd、返青期土壤可交换态镉和孕穗期土壤可交换态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返青期土壤可氧化态镉和孕穗期土壤可还原态镉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根系和茎叶中镉含量的显著不同,对照处理(CK)不同生育时期根系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成熟期≈返青期>拔节期>分蘖期>孕穗期;茎叶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返青期>成熟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时,与对照相比,矿物调理剂对水稻根系、茎叶、谷壳和糙米镉含量的最大降幅依次为92.0%、94.1%、86.3%、80.6%;当调理剂用量达到5 g·kg~(-1)土时,糙米镉含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2mg·kg~(-1))。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顺序为根系>>茎叶>>糙米>谷壳。由不同生育时期镉从根系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可知,矿物调理剂对水稻生育前期镉的阻控效果优于生育后期。【结论】该调理剂可促进土壤中高活性镉向低活性转化,抑制水稻各器官对镉的吸收富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南奇  
测定了具有代表性的 3种水育型 4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及起源土壤的稀土体系 [稀土元素总丰度 (∑ REE)、轻稀土丰度 (∑ LREE)、重稀土丰度 (∑HREE) ]、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体系、铁氧化物体系主要组分和土壤 p H值 ,并分析了 REE体系与这些土壤特性物质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1 )土壤 ∑REE和 ∑LREE均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与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LREE对 ∑REE消长变异的影响大于∑ HREE.(2 )土壤∑ REE和 ∑LREE均与土壤腐殖质及富里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胡敏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3 )土壤∑ REE与土壤全铁 (Fe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太庆  江泽普  廖青  梁潘霞  邢颖  
【目的】研究叶面肥的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的富硒降镉效果,为富硒阻镉叶面肥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配制3种含硒叶面肥,分别在水稻破口期时或水稻破口前1510 d一次性喷施,或在水稻破口前1510 d和破口时分2次施用,每种施用方法总的叶面肥用量均设置15 000和30 000 m L/hm22个水平。【结果】不同叶面肥配方、用量及喷施时期均显著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其中配方三叶面肥富硒效果好于其它配方,水稻破口期喷施含硒叶面肥对硒的吸收利用高于在破口前喷施。叶面肥喷施时期对精米镉含量影响显著,早稻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静静  黄河  吴海霞  容群  李雪  覃霞  张超兰  
开展根箱实验,比较水稻土和石灰岩土上镉(Cd)低累积常规水稻(玉丝占)间作红蛋(Echinodorus osiris)对Cd累积的影响。通过分析水稻和红蛋根区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硫(S)、有效钙(Ca)、有效镁(Mg)和不同形态Cd的变化,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中2种植物间作对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种相比,间作可使水稻土上水稻地上部、地下部和籽粒中的Cd含量增加1.97%、3.91%和1.43%;使石灰岩土上水稻地上部、地下部和籽粒中的Cd含量降低11.17%、34.95%和15.3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静静  黄河  吴海霞  容群  李雪  覃霞  张超兰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鹏  赵方杰  
南方部分地区稻米镉超标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与土壤污染、土壤酸化、稻田水分管理以及南方种植的一些镉积累能力较高的水稻品种等因素有关。我国土壤镉总量要比欧美国家土壤低,但我国土壤镉的活性较高,不同省份土壤镉的活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湖南省土壤镉的活性普遍要高于广西、贵州等地。稻米镉积累关键时期是灌浆期,这个时期常对应的是稻田排水烤田阶段,该阶段土壤镉活性主要受“原电池效应”“自由基氧化效应”和“pH-铁氧化物吸附效应”等过程控制。提高土壤Zn、Mn含量能抑制稻田排水阶段硫化镉的氧化溶解速率,提高土壤pH值能降低镉向土壤溶液相的分配,从而降低土壤镉的活性。水稻镉吸收与转运受多个关键基因控制,一些基因的等位变异使得不同水稻品种籽粒镉积累产生差异。水稻籽粒镉积累阻控可以通过降低土壤镉活性、减少水稻镉吸收转运以及移除土壤镉存量等方式实现。因此,种植低镉积累水稻品种,调酸控镉,施用Zn、Mn肥等是低成本、长效的镉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技术措施,而高镉积累水稻品种有潜力发展为土壤镉减存量修复的植物修复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华  秦鱼生  陈琨  曾祥忠  张焱  李丽君  涂仕华  
作物籽粒中镉来源于土壤,土壤中镉形态的含量与作物吸收量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找出作物籽粒中镉与土壤镉形态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小麦/水稻籽粒中镉的来源,为阻断镉吸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采样方法,对成都平原镉污染区冲积性水稻土耕作层土壤镉形态及对应的作物秸秆和籽粒镉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镉超标水稻土不同形态镉的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效应。结果表明:水稻土不同形态镉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留态>水溶交换态>有机质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各形态分布极不均衡,生物可利用形态所占比例较大。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名宇  张杨珠  李顺义  黄运湘  刘学军  
以湖南农业大学1982年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稻生育期间红壤性水稻土有效锰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间,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早稻生育期间,插秧前土壤交换性锰含量最高,随着水稻生育进展,含量逐渐下降;而土壤易还原态锰含量插秧前最低,随着水稻生育进展,含量逐渐升高。晚稻生育期间,从插秧前到孕穗期,交换性锰含量逐渐升高,到孕穗期达到最高,之后到黄熟期,交换性锰含量又逐渐降低;而易还原态锰含量则从插秧前到孕穗期逐渐降低,到孕穗期达到最低值,之后,又升高。不同稻作制对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量的影响差异最大,稻-稻-冬泡处理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太庆  路丹  江泽普  
【目的】研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为富硒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种不同的育秧方式,分别为常规浸种-常规肥料育秧(C-C),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C-Se)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Se-Se)。【结果】不同育秧方式对各时期的生物量及产量无显著影响,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硒含量,移栽后水稻植株硒含量迅速降低。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根系、稻秆和稻壳的硒含量,而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的糙米中硒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 1%和22. 7%。【结论】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均能有效提高稻米中硒含量,是生产富硒稻米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晓丹  罗栋源  马华菊  张超兰  狄瑜  陈何潇  陈志明  吴昊  
【目的】探讨铅锌矿区周边土壤镉、铅和砷形态分布对水稻重金属影响,为当地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广西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和水稻根、茎、叶、籽粒等样品,分析土壤镉、铅和砷的全量和形态分布水稻重金属含量,通过单因素污染指数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富集系数评价水稻根、茎、叶、糙米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能力。【结果】水稻田土壤镉、铅和砷污染严重,土壤镉含量变化为0.42~2.68 mg/kg,平均值为1.52 mg/kg;铅含量变化为118~1180 mg/kg,平均值为472.59 mg/kg;砷含量为11.6~351.0 mg/kg,平均值为109.81 mg/kg。其中土壤镉主要以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土壤铅以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为主;土壤砷以残余晶格态为主。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富集水稻根部位,其中水稻根富集土壤镉系数均大于1、富集铅系数介于0.38~3.53、富集砷系数均小于1,糙米镉和铅含量超标,砷未超标。【结论】铅锌矿区的周边土壤镉、铅、砷含量严重超标;水稻田土壤镉对农作物有一定风险;铅对农作物铅超标存在潜在危害;土壤砷主要残余晶格态为主;水稻籽粒镉全部超标、铅部分超标、砷不超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