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6)
- 2023(2764)
- 2022(2335)
- 2021(2093)
- 2020(1749)
- 2019(4091)
- 2018(4035)
- 2017(7465)
- 2016(3810)
- 2015(4232)
- 2014(3861)
- 2013(3718)
- 2012(3404)
- 2011(3067)
- 2010(3218)
- 2009(2830)
- 2008(2759)
- 2007(2507)
- 2006(2251)
- 2005(1865)
- 学科
- 济(17738)
- 经济(17722)
- 管理(8713)
- 中国(8301)
- 地方(7281)
- 城市(5850)
- 业(5281)
- 城市经济(4192)
- 方法(4035)
- 企(3811)
- 企业(3811)
- 数学(3464)
- 数学方法(3412)
- 环境(3384)
- 关系(3043)
- 地方经济(2853)
- 农(2808)
- 发(2758)
- 学(2748)
- 理论(2631)
- 对外(2626)
- 业经(2575)
- 方城(2512)
- 经济关系(2430)
- 外经(2413)
- 对外经济(2405)
- 财(2303)
- 和(2028)
- 划(2025)
- 融(1991)
- 机构
- 学院(49713)
- 大学(47954)
- 济(18611)
- 研究(18264)
- 经济(17957)
- 管理(17617)
- 理学(14827)
- 理学院(14548)
- 管理学(14287)
- 管理学院(14178)
- 中国(12369)
- 科学(11653)
- 京(10608)
- 中心(8365)
- 所(8311)
- 财(8190)
- 范(8075)
- 师范(8024)
- 研究所(7596)
- 院(7362)
- 江(7231)
- 师范大学(6523)
- 北京(6470)
- 财经(6464)
- 州(6444)
- 业大(6234)
- 农(5860)
- 技术(5773)
- 研究院(5773)
- 经(5650)
- 基金
- 项目(36251)
- 科学(28702)
- 研究(26649)
- 基金(25601)
- 家(22216)
- 国家(22041)
- 科学基金(19387)
- 社会(17363)
- 社会科(16529)
- 社会科学(16522)
- 基金项目(14121)
- 省(13916)
- 划(12204)
- 自然(11864)
- 教育(11732)
- 自然科(11608)
- 自然科学(11607)
- 自然科学基金(11344)
- 编号(10785)
- 资助(9206)
- 成果(8494)
- 发(8444)
- 重点(8122)
- 课题(8058)
- 国家社会(7431)
- 创(7245)
- 部(6879)
- 发展(6859)
- 创新(6834)
- 展(6758)
共检索到73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鹏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快速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是缩小这种差距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发展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充分利用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所产生的整体效益,发挥中心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当前广西的城市化与国内的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根据“点轴空间结构”模式和广西的区位特点及资源有时优势,研究基于点轴空间结构模式下的广西中心城市带构建问题,通过建立中心城市带,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对于实现“富民共桂”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叉。
关键词:
广西 中心城市带 空间布局 城市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鹏 蒋团标
近年来广西建成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使大西南腹地和北部湾港口通过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形成了一个体系,但其体系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加快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走廊和通道经济建设,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西江经济走廊”和粤桂一体化,全面融入珠三角,是广西构建中心城市经济走廊和通道经济建设和实现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目标的“四个广西”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团标 曾鹏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广西中心城市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多维视角地对广西主要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定位、问题诊断,对发展思路及相关政策建议等问题进行论述,是“广西中心城市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
多维视角 中心城市发展 广西 综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团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到广西,就是要构建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目标的和谐社会。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的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只有提升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才能实现全面构建“四个广西”和谐社会。
关键词:
广西 和谐社会 中心城市 综合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鹏 蒋团标
中心城市生产力布局是区域生产力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的重新定位及生产力的再布局,积极探索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以广西为例,寻找基于中心城市定位下生产力再布局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广西 中心城市 生产力再布局 城市定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车小英
采用了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选址的综合评价方法,拟用灰色关联分析从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中找出联系密切的指标,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出区域内各个城市在评价指标上的因子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因子得分聚类,划分出相同层次的城市。结果表明,南宁、柳州、崇左、桂林可作为广西区域物流的中心城市。
关键词:
广西 灰色关联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蒋团标 覃顺梅
中心城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其发展是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这种"综合作用"并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靠各个子系统科学地组合以求得系统"整体效应"的最优化。因此,对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首先应该利用物理学和数学中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将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总目标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建立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系统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团标
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是区域经济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出现,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有必要转向区域的资源发现能力、吸收能力、整合能力的培育,树立“中心城市经济就是融合经济”的科学布局观。通过以滇、桂为例,研究中心城市经济布局问题,积极探索开放经济下的中心城市经济融合途径,积极寻找中心城市经济融和的一般规律是本文的宗旨。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经济布局 融合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海江 苗长虹 乔旭宁
在综合分析全国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黄河经济带的空间划分方案。进而,以黄河经济带地级以上中心城市为样本,通过中心城市服务能力的时空格局分析,并与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对比,深入解析了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服务能力规模等级、职能定位及其空间体系分布特征。研究认为,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服务能力的空间分布较为不平衡,总体上呈现大区域京津双核吸引,小区域省会中心带动的空间格局。区域中心城市服务能力与空间经济联系之间呈现高度的空间耦合关系,说明中心城市服务能力是其对外经济联系强弱的综合反映。京津两市的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海江 苗长虹 乔旭宁
在综合分析全国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黄河经济带的空间划分方案。进而,以黄河经济带地级以上中心城市为样本,通过中心城市服务能力的时空格局分析,并与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对比,深入解析了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服务能力规模等级、职能定位及其空间体系分布特征。研究认为,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服务能力的空间分布较为不平衡,总体上呈现大区域京津双核吸引,小区域省会中心带动的空间格局。区域中心城市服务能力与空间经济联系之间呈现高度的空间耦合关系,说明中心城市服务能力是其对外经济联系强弱的综合反映。京津两市的全域性中心服务能力尚有很大不足,服务辐射较多局限在邻近的周边区域,对中、西部广大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小。与长江经济带相比较,黄河经济带协同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黄河航运功能不足,东西横向经济联系相对较弱,横向陆桥通道建设对黄河经济带长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宜强
南宁、柳州、桂林城市群跨界治理体系的构建,应基本包括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引导、跨地区的区域合作及协调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法治基础。应继续加强三市之间的经济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逐步构建广西的综合经济中心,带动"两区一带"乃至全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跨界治理 城市群 两区一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工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是我国的沿海地区之一,幅员23.66万km~2,人口4150万,许多重要的国土资源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岩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举世瞩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八桂山乡,城镇异常活跃,成为繁荣城乡经济的纽带。但是,由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城镇体系的构成、发展和完善程度,乃至区域研究与开发的薄弱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协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丰 黄河东
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提高中心城市竞争力是广西加快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但当前,还存在诸多制约广西中心城市竞争力提高的因素:各中心城市总体规模小、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城市规划和品牌意识弱、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底子薄。因此,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开放型经济、引进精英人才、融入区域经济合作,以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带动广西经济发展。
关键词:
广西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城市竞争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春才
北京作为我国会展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市,尽管会展业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就会展业的整体规模和会展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而言,与国际知名会展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北京应当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资源及区位优势,重点实施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尽快实现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会展中心城市 影响因素 战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英东 邢樱子 邱浩敏
分析我国内陆地区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基本态势,指出部分内陆地区大城市正在面临发展科创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初步具备孕育科创产业的科技资源与经济基础,但也普遍存在创新氛围不浓、创新投入不足、缺少科创企业和创新配套服务机构等问题。提出构建内陆科创中心城市的机制与路径,即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形成以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动力源,以科创企业为龙头,以一流的法律、会计、审计、信息服务、融资机构为中介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并与发达国家及沿海地区紧密互动以获得创新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提出在构建内陆科创中心城市时,应注意避免过度投资、重复投资、经济金融化等现象,实现包容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