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0)
- 2023(11607)
- 2022(9455)
- 2021(8363)
- 2020(6933)
- 2019(15673)
- 2018(15461)
- 2017(30068)
- 2016(16009)
- 2015(17728)
- 2014(17704)
- 2013(18082)
- 2012(16878)
- 2011(15012)
- 2010(15525)
- 2009(14452)
- 2008(14563)
- 2007(13061)
- 2006(11981)
- 2005(11194)
- 学科
- 济(81161)
- 经济(81069)
- 业(77425)
- 企(69852)
- 企业(69852)
- 管理(62095)
- 方法(29861)
- 业经(28631)
- 农(25566)
- 财(24047)
- 中国(23294)
- 数学(21820)
- 数学方法(21708)
- 地方(21339)
- 农业(18970)
- 务(17819)
- 财务(17799)
- 财务管理(17781)
- 技术(17686)
- 制(17295)
- 企业财务(16823)
- 和(14615)
- 贸(14335)
- 贸易(14317)
- 策(14176)
- 易(13835)
- 银(13435)
- 银行(13419)
- 划(13250)
- 行(13055)
- 机构
- 学院(235740)
- 大学(229422)
- 济(104217)
- 经济(102156)
- 管理(96232)
- 理学(81317)
- 理学院(80471)
- 管理学(79577)
- 管理学院(79122)
- 研究(77879)
- 中国(63806)
- 京(49081)
- 财(48720)
- 科学(44514)
- 所(39297)
- 农(38880)
- 江(38135)
- 财经(37691)
- 中心(35550)
- 研究所(34863)
- 经(34029)
- 北京(31522)
- 业大(31367)
- 经济学(30834)
- 州(30718)
- 农业(30038)
- 范(29069)
- 师范(28825)
- 院(28056)
- 经济学院(27818)
- 基金
- 项目(147566)
- 科学(118467)
- 研究(111755)
- 基金(106931)
- 家(91128)
- 国家(90184)
- 科学基金(79639)
- 社会(73819)
- 社会科(70079)
- 社会科学(70064)
- 省(59396)
- 基金项目(56501)
- 自然(49130)
- 教育(49068)
- 自然科(48051)
- 自然科学(48042)
- 划(47721)
- 自然科学基金(47245)
- 编号(45310)
- 资助(42797)
- 发(37431)
- 成果(35942)
- 业(34716)
- 创(34021)
- 重点(32465)
- 部(32046)
- 发展(31110)
- 课题(30936)
- 创新(30807)
- 展(30597)
- 期刊
- 济(127681)
- 经济(127681)
- 研究(72623)
- 中国(52226)
- 管理(41871)
- 财(39943)
- 农(37402)
- 科学(30625)
- 学报(29279)
- 融(26727)
- 金融(26727)
- 农业(25792)
- 业经(24003)
- 大学(23174)
- 技术(22745)
- 教育(22049)
- 学学(21768)
- 经济研究(19929)
- 财经(19024)
- 经(16588)
- 问题(16151)
- 业(15779)
- 技术经济(14506)
- 商业(13329)
- 贸(12899)
- 世界(12674)
- 现代(12591)
- 图书(12562)
- 经济管理(11785)
- 国际(11545)
共检索到378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寿平
服务业与工资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通过对广西服务业、服务业行业与工资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得出验证。服务业与工资的变化趋势极为相似,服务业与工资增长之间存在动态的正向关系,服务业对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至少在0.2%以上。由此,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该加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增加其附加值和竞争力,特别是对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行业 工资 动态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国平 蒲丽娟
工资增长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我国员工收入情况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量化各行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员工工资上涨对企业短期来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但从长远来说,员工工资上涨既是大背景,也是企业转型与升级、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助推器。各行业企业都需要理性、正面地看待它,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及相关策略。
关键词:
工资水平 增长 行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志明 崔日明
本文利用行业面板数据,从整体服务业、不同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三个维度,分析了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等服务全球化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进、出口对服务业工资水平的总体影响显著为正,而服务业FDI的总体影响显著为负;服务贸易与服务业FDI对服务业工资水平的总体影响、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均存在着显著的企业与行业异质性,其中,总体影响的大小及正负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颜毓洁 夏彩云
一、现状与必要性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当前,陕西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相应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专业化服务,这既影响了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又影响了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进程。同时,陕西工业企业大多是“橄榄型”结构,从事制造阶段的人多,从事科研开发、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人少。显然,陕西工业产品质量低、效益差,国内外竞争力差,与研究开发落后,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金融等服务水平低下有直接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则实
一、财税政策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财税政策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1.强化资金供给,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在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还是新兴服务业的培育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段伟花 王浩 祝志川
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晓勤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层面2003-2015年互联网和商贸流通业的工资数据,从实证层面分析互联网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工资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互联网显著促进了各个地区商贸流通业劳动者工资收入地提升;分地区来看,互联网对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工资的促进作用最大,对东部和西部的促进作用分别次之。此外,金融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和城镇化等因素会对各地区商贸流通业工资水平产生差异化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商贸流通业 工资水平 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磊 余道先
本文认为低工资水平通过总供求均衡、价格体系和制度影响三个途径,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效应,具体包括对消费需求的抑制效应、对金融发展的制约效应、对财政替代的扩大效应和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我国的工资水平持续偏低,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优化的瓶颈,并扩大了社会收入差距。因此,要提高实际工资水平,完善要素价格体系,并进行制度改革来消除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关键词:
工资水平 制约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帅 孙浦阳 张诚
根据马歇尔集聚效应理论,使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个行业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了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之后,通过引入教育指标,进一步验证集聚对教育的工资回报的影响,这样区分了马歇尔集聚中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外溢对工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对教育回报无显著影响,但是却显著提高了本行业的工资水平,体现了马歇尔集聚中的技术外溢效应;相反,制造业集聚会压低本行业工资水平,但却显著提高了该行业教育回报,体现了劳动力市场共享效应。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工资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工资水平 行业比较 地区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宏宇 梅静龙 黄宁
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检验了工资水平、流动人口集聚和出口贸易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工资水平的提高与出口贸易额显著正相关,其中低技能人群工资水平的提高会产生规模挤出效应,而中高技能人群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来结构性改善效应。工资水平的差异是解释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工资变动对中等技能群体的流动意愿影响最强,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性调整对中高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更为迫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建宇
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却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是山西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也就是广义的服务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解除服务业的瓶颈状况就成为当前山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山西 服务业 经济发展 制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奥龙
环境规制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广受关注,本文结合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的环境规制措施对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虽然短期内,环境规制政策会对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劳动者的就业时间和工资水平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政策使得就业结构更加清洁、合理,提升了全行业从业者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从工资变动的长期趋势看,环境规制政策使得高科技、低能耗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加快,增进这些行业的福利。政府要进一步用好环境规制政策,在确保劳动力市场平稳运行的同时进一步改善环境、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新月 梅林
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发挥集聚经济效率、促进企业发展与提升工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使用2003—2012年夜间灯光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等微观数据库,验证城市形态、行业相关多样化程度与工资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越优的城市形态越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工资水平;大规模城市和工业发达型城市工资水平受城市紧凑度和城市中心聚集度影响更大,小规模城市和工业发展型城市工资水平则受城市形状规则程度影响更大;高单位价值重量行业工资收入对城市形态变化更加敏感。行业相关多样化在城市形态影响工资水平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具体微观机制表现为紧凑的城市形态通过促进企业规模扩大来提升行业相关多样化水平,进而通过显著集聚效应推动工资水平提升。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经济活动紧凑度、城市中心聚集度和城市形状规则程度三方面城市形态对工资水平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