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4)
2023(9015)
2022(7429)
2021(6602)
2020(5260)
2019(11973)
2018(11416)
2017(21725)
2016(11507)
2015(12770)
2014(12814)
2013(12715)
2012(12119)
2011(11064)
2010(11569)
2009(11077)
2008(9945)
2007(9037)
2006(8300)
2005(7914)
作者
(33726)
(27739)
(27692)
(26127)
(17646)
(13519)
(12611)
(10910)
(10836)
(10097)
(9526)
(9364)
(8959)
(8884)
(8758)
(8734)
(8099)
(8080)
(8072)
(8062)
(7209)
(6866)
(6740)
(6496)
(6386)
(6318)
(6262)
(6204)
(5827)
(5556)
学科
(54756)
经济(54705)
(32018)
管理(29524)
(25796)
金融(25796)
中国(25227)
(24580)
企业(24580)
(23550)
银行(23541)
(22987)
地方(21496)
方法(15868)
(15748)
业经(14044)
数学(13837)
数学方法(13680)
(12910)
(12636)
农业(11491)
中国金融(11084)
地方经济(10760)
(10412)
(8960)
贸易(8943)
环境(8673)
(8585)
(8542)
技术(8402)
机构
学院(161729)
大学(157719)
(69892)
经济(68281)
研究(60999)
管理(58264)
中国(53092)
理学(48039)
理学院(47452)
管理学(46747)
管理学院(46458)
科学(35632)
(34904)
(33589)
(31161)
中心(29534)
研究所(27897)
(27510)
(26112)
财经(25333)
北京(22992)
(22849)
(22704)
师范(22633)
(22097)
(22083)
业大(21665)
经济学(21425)
农业(20994)
(20619)
基金
项目(101644)
科学(79540)
研究(77837)
基金(70090)
(59989)
国家(59409)
科学基金(50703)
社会(49313)
社会科(46957)
社会科学(46946)
(42438)
基金项目(36316)
(34629)
教育(34367)
编号(32009)
自然(29757)
自然科(29048)
自然科学(29043)
(28998)
资助(28911)
自然科学基金(28460)
成果(26372)
课题(23925)
发展(23810)
(23382)
重点(23360)
(21572)
(21253)
创新(20214)
国家社会(20081)
期刊
(85322)
经济(85322)
研究(55047)
中国(40680)
(33606)
金融(33606)
(26773)
(24648)
管理(22294)
学报(21640)
科学(21059)
教育(20444)
农业(17879)
大学(16619)
学学(15517)
技术(15351)
业经(15097)
经济研究(13971)
财经(12162)
问题(10567)
(10479)
(9456)
技术经济(8524)
统计(8323)
商业(8114)
理论(7946)
(7868)
国际(7841)
(7838)
(7832)
共检索到272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业斌  
一、广西普惠金融基本状况对于广西而言,近年来其普惠金融发展也取得积极进展,已出台《广西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税收优惠和财政奖补政策措施,灵活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普惠金融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推行"农金村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红倩  李志创  
研究目标:测度并评价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及其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服务水平。研究方法:借助最新公布的2017年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依据两个内在特征(年龄、性别)和三个外在特征(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将目标群体进行分类,通过构建Probit模型,研究当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对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服务、数字金融服务使用情况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首先,我国正规金融对青年和女性群体的包容程度相对有限,非正规金融和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两类群体使用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但并未显著改善老年群体对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其次,较低的收入水平导致我国居民对非正规金融较为依赖,数字金融的出现也并未明显改变这种现状;最后,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水平的提升均能够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创新:将非正规金融和数字金融纳入普惠金融的研究过程,并从不同目标群体的微观角度考察其服务水平。研究价值:充分识别普惠金融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服务水平,为有针对性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蒋庆正  李红  刘香甜  
选取中国东、中、西部15个省市样本数据,利用Cov层次分析法(Cov-AHP)和正交偏向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PLS),分别对中国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东西部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人均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在各因素中重要性最大,而存款贷款比例、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与农村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建议充分利用金融机构推出的手机银行、短信银行、微信公众号等数字金融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的数字金融意识,促进农村数字金融的平稳有序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晓虹  楼文高  余秀荣  
本文构建了一个由4个方面、37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对省际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排名前5位的是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和浙江省;福建省的成长力最强;在30个有效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4个指标是每百万人基金公司数、每万公顷土地金融机构数、每万公顷土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和每万公顷土地保险机构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   林春   张鑫   孙英杰  
文章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基础,构建新动能视角下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对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从综合评价来看,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处于稳定调整时期。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但区域内发展不均衡,部分省份发展迟缓;中部地区次之,且区域内呈现梯度效应;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从新动能水平来看,各省份普惠金融新动能发展不均衡,存在一定的“短板效应”。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三大地区之间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差距呈缩小趋势,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区域间差异。从收敛性检验来看,全国整体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收敛性,但区域内部收敛性较差,且各省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发展惯性及“俱乐部趋同”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勾东宁  赵祯  
研究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进行省际测度、排名比较和对比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辉  许舜威  
本文从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可得状况以及使用情况三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构建了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明显好于东北及中西部地区,且区域内部发展也不平衡;经济结构维度下的财政支出占比以及社会发展维度下的城镇化水平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傅巧灵  赵睿  杨泽云  
通过对京津冀13个主要城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发现,城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保持相对稳定,金融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升的基础上差距进一步扩大,13个城市在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的差异大于金融服务使用情况方面的差异,两种作用的叠加导致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实现京津冀协同,应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机遇,促进金融资源溢出到河北;加大互联网普及,以数字普惠技术缩小京津冀差距;针对重点人群普及互联网知识,以大数据征信夯实金融普惠的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形式多元化,有效发挥保险的作用;建立"京津冀普惠金融基金"和"京津冀扶贫联合担保基金",三地联动撬动扶贫资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蓉  吴剑  崔微微  
目前,普惠保险已走入人们视野,但其概念尚不明确。界定普惠保险概念应首先明确普惠理念是什么?本文对当前主流公平观进行辨析,发现罗尔斯主义公平观更符合中国普惠政策,因此,以罗尔斯的"最少受惠者利益最大化"作为普惠保险的基本价值理念,给出了普惠保险的概念。本文分别通过对中国普惠保险与包容性保险的整体发展水平(2008~2016年)和分地区发展水平(2008~2015年)的测算及比较发现,中国普惠保险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包容性保险发展的整体水平差距明显,且这一差距还在不断加速扩大;而各地区的普惠保险发展水平都大幅低于当地包容性保险发展水平,且不一定与当地经济发展完全挂钩,地区间普惠保险发展趋势也各有异同。同时,我们认为,普惠保险发展可能是由特定社会观念下的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并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普惠理念的真正认同、接受与践行。本文研究结论对普惠保险研究以及今后普惠保险政策制定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涛  钱水土  
长期以来,金融发展的度量问题往往被国内外学者所忽视。本文从省际层面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问题进行研究,不但对全国及省际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估算与比较,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家喜  杨东  宋嘉豪  
文章基于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数据之间的波动性可能掩盖农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运用了主观分析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分析方法(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标的权重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值;并通过时间变化和空间渐变的变化趋势来找出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分异。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琼  张蓝澜  李松林  刘毅  
以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模型来探讨2006—2018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时序上:全国、四大区域及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低下,2018年全国平均水平仍处于中等偏下类型。(2)空间上:中国普惠金融水平以上海和北京为相对高水平起点,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扩散,最终形成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中部塌陷"的空间分布格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状态,高—高聚集区多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低—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3)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政府扶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均对本地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影响程度依次降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水平、金融发展效率和教育与科技所占比重产生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赵敏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市场份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使用情况四个维度,对西部六个省份2009-2014年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交通便利程度、信息技术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对西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的影响。最后,从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细松  徐硕  张晓云  
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实证检验山东省17地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普惠金融水平不仅存在地区差异性,而且还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与经济增长水平、基础设施与服务、互联网普及率以及城镇化进程、城乡劳动力结构以及金融知识等因素有关。因此,缩小地区普惠金融水平差异的关键在于提升金融生态环境的硬实力;"弱势群体"越多的地市发展普惠金融的动力也越足;普惠金融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商业可持续性下分步骤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