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8)
- 2023(4124)
- 2022(3372)
- 2021(3286)
- 2020(2493)
- 2019(5779)
- 2018(5385)
- 2017(9606)
- 2016(5082)
- 2015(5553)
- 2014(5673)
- 2013(5936)
- 2012(5692)
- 2011(5515)
- 2010(5934)
- 2009(5403)
- 2008(5070)
- 2007(4724)
- 2006(4336)
- 2005(3696)
- 学科
- 农(23568)
- 济(21827)
- 经济(21800)
- 农业(16394)
- 业(16001)
- 管理(9717)
- 业经(8570)
- 中国(8285)
- 地方(7166)
- 收入(6933)
- 农业经济(6822)
- 制(6698)
- 企(6126)
- 企业(6126)
- 财(5935)
- 发(5815)
- 方法(5761)
- 发展(5351)
- 展(5345)
- 分配(5107)
- 数学(5049)
- 数学方法(4995)
- 村(4902)
- 农村(4883)
- 学(4676)
- 策(4472)
- 工作(4408)
- 建设(4358)
- 银(4319)
- 银行(4307)
- 机构
- 学院(75377)
- 大学(72910)
- 济(29597)
- 经济(28771)
- 研究(28160)
- 管理(26290)
- 中国(22857)
- 理学(22202)
- 理学院(21841)
- 管理学(21380)
- 管理学院(21228)
- 农(20610)
- 科学(16849)
- 京(15661)
- 农业(14620)
- 财(14518)
- 所(14194)
- 中心(14043)
- 江(13146)
- 研究所(12708)
- 业大(12653)
- 范(11952)
- 师范(11848)
- 省(11574)
- 财经(10388)
- 州(10300)
- 北京(9781)
- 院(9632)
- 经(9270)
- 师范大学(9260)
- 基金
- 项目(48863)
- 科学(38671)
- 研究(37812)
- 基金(35281)
- 家(30525)
- 国家(30147)
- 科学基金(25388)
- 社会(24913)
- 社会科(23085)
- 社会科学(23077)
- 省(19119)
- 基金项目(18693)
- 教育(16820)
- 编号(16187)
- 划(16014)
- 自然(14847)
- 自然科(14483)
- 自然科学(14482)
- 自然科学基金(14242)
- 成果(13954)
- 资助(13251)
- 农(12902)
- 发(11665)
- 课题(11532)
- 重点(10961)
- 部(10763)
- 国家社会(10252)
- 性(10240)
- 村(10073)
- 制(9794)
共检索到127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21年以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政策研究,加大实践活动,扎实推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阶段进展,有力促进巩固拓展易地搬迁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广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指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瞄准"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打造成乡村振兴样板"目标,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与以工代赈工作深度融合,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一、提高政治站位,合力推进易迁后扶湖北后续扶持实行"五级书记负责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鹏程 上官彩霞 滕永忠 田建民
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五个一批"中的一项重大举措,搬迁后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须从实践层面探索两者衔接的有效路径。黄河滩区作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通过大规模易地搬迁寻求一条既能保障滩区群众免受洪水威胁又能让滩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根据河南黄河滩区9县(市、区)易地搬迁实地案例,从产业发展、居住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建设和群众生活五个方面阐释易地搬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匹配性,为今后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提供了路径:做好统筹规划、营造良好社区环境、抓好产业支撑和加强政策保障。
关键词:
易地搬迁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汝胜
2020年全国已经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开始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广西部分典型地区在脱贫攻坚时期十分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和同步推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后脱贫时代推进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益启示。面对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发展不稳定、主体能力不足、带动力量不强、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广西应做好脱贫攻坚方略与乡村振兴理念、政策、机制、产业、基础、人才等方面的衔接,通过建立健全返贫致贫风险防范机制、打造现代农产品全产业链、切实保障稳岗就业、提高教育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城乡居民内驱发展动力、继续做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求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而且要求微观政策转移接续。从地方实践来看,自“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领导体制、制度设计、机构队伍、考核机制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入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进展。与此同时,各地在实践中面临着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认识不足、各级部门责任与能力不匹配、衔接安排未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规划引领与考核力度不够、扶贫资产管理利用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和难点。建议进一步深化对推进衔接的认识、明确领导体制和职责分工、差异化制定衔接节奏和方向、强化规划引领和考核应用、优化扶贫资产管理利用机制,以推动两大战略有效衔接工作落实落地。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战略衔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琦 张诗怡
后续扶持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也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初衷所在。过去我国移民搬迁存在后续发展困境,原因在于政府单一化搬迁扶持供给以及由此导致的扶持措施供给与搬迁户脱贫发展需求的错位。随着政府工作理念的转变,各地对于搬迁后续扶持越来越重视,形成了更多层次、更为精准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措施供给体系。通过对11个省份易地搬迁后扶措施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整合迁入迁出两地资源、丰富后续帮扶供给的可持续减贫机制,协调推动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从而解决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的难题。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供给侧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华
乡村振兴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策略,精准扶贫则是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农村工作,但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为了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与其他农村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缺乏内生性发展动力,存在返贫致贫的诱因和可能性,如何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后扶贫时代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贫困地区仍然需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转变发展观念,借鉴乡村振兴建设的先进经验,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发力,夯实产业扶贫的发展基础,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政策有效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美荣 王帅
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两者的跨界复杂性和多元综合性决定了其衔接过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从政策协同视角来看,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衔接与协同理论相契合,其政策供给目标、政策供给方式和政策供给内容等方面在多个维度和层级都具政策协同性。因此,以政策协同为分析框架,从政策协同的内容入手,做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政策协同的方式入手,统筹推进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从政策协同的机制入手,构建好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以此探索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路径。
关键词:
政策协同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协同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超峰 肖龙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总结脱贫攻坚中的实践创新案例。作为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实践创新典范,条块结对能够整合资源、调整科层流程,从而实现治理目标。采用无结构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部S省Q县的考察发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部门与村庄结对形成任务型行动共同体,以项目进村为工作核心,通过定目标、结对子、谈项目、抓落实来完成相应的脱贫任务。在部门进村过程中,条块结对利用资源整合与科层压缩两种机制,通过对项目的合成、借用与转化来回应脱贫任务下的压力考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挥结对的治理优势,但面对整合与压缩后的基层治理场域,则需要关注因资源与权力过密可能存在的项目持续与治理内卷风险。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部门进村 条块结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密 张伟达 贾广宇
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构建有效的农业产业发展治理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视角,认为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并可划分为政府决策引导型、企业市场化主导型、社会组织资源整合型三种农业产业多中心治理模式。通过对具体实践的分析,探讨了明晰多中心治理目标、构建有效沟通协商机制、灵活匹配适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农业产业治理路径。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 多中心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祖辉 钱泽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长效脱贫、走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战略目标和内容的变动与提升、农户内生动力的培育与内嵌、保障机制的融合与优化3个层面,分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同时指出在有效衔接过程中应清晰认识三个持续、两个缺位以及两个局限等问题;并且提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重视三条路径的协同推进,即"既要巩固脱贫成果,又要保持可持续""既要汲取既有经验,又要实现新拓展""既要破解固有局限,又要创立新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陈坤秋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相关研究系统性不足,缺乏空间视角,亟需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多方法集成构建系统性理论框架并开展分区分类研究。文章沿着"问题—理论—实证—调控"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以实现乡村振兴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现实差距与困境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二者有效衔接的经验,探讨其理论框架构建、情景模拟与实现路径、发展模式以及管控体系与政策方案的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不仅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助推学科发展,也要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研究需要在方法论、分析工具、话语体系上寻求多维突破。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全球扶贫开发与乡村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关键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机制与成效提升策略、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互馈机制与区域模式以及乡村科学与人地系统科学发展等科学命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祖辉 钱泽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长效脱贫、走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战略目标和内容的变动与提升、农户内生动力的培育与内嵌、保障机制的融合与优化3个层面,分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同时指出在有效衔接过程中应清晰认识三个持续、两个缺位以及两个局限等问题;并且提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重视三条路径的协同推进,即"既要巩固脱贫成果,又要保持可持续""既要汲取既有经验,又要实现新拓展""既要破解固有局限,又要创立新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华 于雪霞 贺艳华 陈奕璋 毕方泽
伴随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文章基于对湖南省脱贫攻坚成效与经验、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的梳理,从地理学视角出发,提出湖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框架与长效机制。认为针对有效衔接总体框架的构建需以地域分异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为基础,做好"三类政策"衔接、"三个一批"调整、"三分协同"落地的政策顶层设计,根据空间尺度、地域类型与发展阶段选取创建有效衔接试点示范区。有效衔接长效机制的确立则应立足湖南省实际情况与发展远景,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特色发展机制、多维吸引机制、创新发展机制、互动协同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六大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湖南省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超峰 肖龙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总结脱贫攻坚中的实践创新案例。作为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实践创新典范,条块结对能够整合资源、调整科层流程,从而实现治理目标。采用无结构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部S省Q县的考察发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部门与村庄结对形成任务型行动共同体,以项目进村为工作核心,通过定目标、结对子、谈项目、抓落实来完成相应的脱贫任务。在部门进村过程中,条块结对利用资源整合与科层压缩两种机制,通过对项目的合成、借用与转化来回应脱贫任务下的压力考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挥结对的治理优势,但面对整合与压缩后的基层治理场域,则需要关注因资源与权力过密可能存在的项目持续与治理内卷风险。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部门进村 条块结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