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4)
- 2023(2653)
- 2022(2155)
- 2021(1862)
- 2020(1519)
- 2019(3306)
- 2018(3052)
- 2017(5461)
- 2016(3178)
- 2015(3276)
- 2014(2997)
- 2013(3048)
- 2012(2848)
- 2011(2545)
- 2010(2468)
- 2009(2238)
- 2008(2167)
- 2007(2107)
- 2006(1715)
- 2005(1478)
- 学科
- 济(12299)
- 经济(12289)
- 管理(8227)
- 业(7614)
- 企(5553)
- 企业(5553)
- 方法(5457)
- 数学(5022)
- 数学方法(4987)
- 农(3887)
- 财(3556)
- 中国(3166)
- 业经(2881)
- 地方(2765)
- 农业(2671)
- 贸(2596)
- 贸易(2596)
- 易(2530)
- 环境(2429)
- 学(2158)
- 稻(2124)
- 制(2092)
- 技术(2058)
- 产业(1963)
- 融(1868)
- 金融(1867)
- 划(1849)
- 银(1765)
- 务(1758)
- 财务(1758)
- 机构
- 学院(44500)
- 大学(43735)
- 济(18699)
- 经济(18374)
- 研究(17042)
- 管理(15193)
- 农(14040)
- 理学(13282)
- 理学院(13144)
- 管理学(12896)
- 管理学院(12834)
- 农业(11818)
- 科学(11591)
- 中国(10843)
- 业大(10232)
- 所(9600)
- 研究所(8977)
- 财(8839)
- 京(8605)
- 农业大学(7710)
- 中心(7507)
- 财经(7186)
- 省(7030)
- 江(6937)
- 业(6861)
- 经(6489)
- 经济学(6374)
- 科学院(6281)
- 经济学院(5941)
- 院(5582)
共检索到62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艳 谢如林 黄金生 周柳强 区惠平 朱晓晖 谭宏伟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西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确定广西早晚稻施用氮磷钾锌肥的效应及水稻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效益施肥量提供参考。试验设不施肥(CK)、优化施肥(OPT)、不施氮肥(-N)、不施磷肥(-P)、不施钾肥(-K)、不施锌肥(-ZN)、农民习惯(COM)共7个处理,分析水稻植株氮、磷、钾、锌等养分以及实际产量。结果表明,OPT处理的水稻稻谷产量最高,为6427.5~6622.5 Kg/hM~2;OPT处理对养分的吸收量在各施肥处理中是最高的,分别为N 109.05 Kg/hM~2、P_2O_551.15~61.35 Kg/hM~2、K_2O 199.95~211.65 ...
关键词:
广西 施肥效应 养分吸收 水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璇 王渭玲 徐福利 刘倩雯
采用3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大田试验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梨枣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梨枣产量的作用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肥对梨枣品质的作用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采用频率分析法对各效应函数进行寻优结果表明:梨枣目标产量在23000~27000kg·hm-2,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2 72~499kg·hm-2、P2O5 204~297kg·hm-2、K2O 243~323kg·hm-2;梨枣品质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407~737kg·hm-2、P2O5 158~306kg·hm-2、K2O 285...
关键词:
梨枣 产量 品质 最优施肥模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欧建德
采用3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在福建明溪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氮、磷、钾及其配比对闽楠Phoebe bournei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闽楠的树高和冠幅生长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对粗(地径)生长作用大小依次为磷肥>氮肥>钾肥,且作用效果均为正效应。采用频率分析法对各效应函数进行寻优,结果认为:当目标树高y1≥120%试验对照(ck),目标地径y2≥120%试验对照(ck),目标冠幅y3≥110%试验对照(ck)时,在95%置信区间内,试验地闽楠人工幼林的优化施肥量为氮(N)16.81~21.61 g·株-1、磷(P2O5)5.76~9.64g·株-1、钾(K2O)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智 李小坤 丛日环 任涛 黄铁平 鲁艳红
【目的】针对稻田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引起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现象,从粮食高产高效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分析稻田化肥的合理施用与管理策略。【方法】选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5—2010年在湖南省间布置的735个早、中、晚稻肥料田间试验,选取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3个处理,对比分析了早、中、晚稻OPT较FP处理的增产效果与氮、磷、钾肥偏生产力的优势;通过筛选OPT处理产量或/和氮肥偏生产力前25%的试验点,建立高产、高效和高产高效3种方案,结合氮肥用量与氮素损失(N2O的排放、N的径流与淋失、NH3挥发)之间的经验模型,评估稻田节氮减排潜力;通过计算早、中、晚稻磷素表观平衡...
关键词:
早中晚稻 优化施肥 产量 氮损失 磷残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井立军 邹志荣 刘建辉 张合一 刘晓辉
采用 三因素二 次饱和 D最 优设计方 案,对中 棚番茄氮 磷钾最 优化施肥 问题进行 了定 量研究,建 立了中棚 番茄产量 形成的 肥料反应 模式,利 用回归模 式对 最优 化施 肥量、各种 肥料 要素 的单独产量 的效应 规律及其 互作效应 进行了 探讨。
关键词:
番茄 氮 磷 钾 配方施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海艳 廖育林 鲁艳红 聂军 谢坚 杨曾平 周兴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丘陵双季稻区红黄泥田和黄泥田2种土壤4个水平钾肥用量(记为K0、K1、K2、K3)与2个水平氮肥用量(中量氮肥水平N1和高量氮肥水平N2)配施(共6个施肥处理N1K0、N1K1、N1K2、N1K3、N2K0、N2K3)对早、晚稻产量、钾素吸收利用、钾素平衡、土壤钾素含量和钾肥经济效益的影响。早稻K0、K1、K2、K3分别为0、105、150、195 kg/hm2(K2O,下同),晚稻分别为0.0、136.5、195.0、253.5 kg/hm2;早稻N1、N2分别为150、195 kg/hm2(N,下同),晚稻分别为180、234 kg/hm2。结果表明:1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钾肥 钾肥效应 钾素平衡 双季稻 湖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盖群 张烈 高辉 孔繁慧 危玲 佟万红 殷浩 刘刚 罗春燕
以桑树品种川8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树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树光合指标具有显著影响,适宜氮、磷、钾施肥量可以提高桑树LAI、Chla+b、Pn、Cond、Tr,而缺少或过量施肥使其光合能力降低;不施肥处理桑树叶片Ci显著高于施肥处理。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水平N2P2K2(N 600 kg·hm-2、P 210 kg·hm-2、K 300 kg·hm-2)可保持桑树功能叶适宜的光合状态,并能保持较长的高光合持续期。
关键词:
桑树 平衡施肥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勇 吴际友 刘球 陈明皋 张珉 陈家法 吴哲 廖德志 吴玲 陈德云
通过设计氮、磷、钾3因素3水平施肥正交试验,来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青冈栎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磷、钾的施肥配比对青冈栎幼苗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N2P3K1处理即尿素5 g·盆~(-1)、钙镁磷15 g·盆~(-1)、氧化钾1 g·盆~(-1),可促进青冈栎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的积累,该处理下苗木各方面综合表现最佳。(2)氮、磷、钾对青冈栎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不同,其中氮元素影响最大,磷元素和钾元素影响较小。(3)青冈栎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和各种肥料的施用量呈明显的二次函数关系,由此建立回归方程,从而求出青冈栎幼苗氮、磷、钾的施肥适用范围:尿素12.23~14.65 g·盆~(-1),钙镁磷9.35~22.91 g·盆~(-1),氧化钾5.73~14.17 g·盆~(-1),以及各项生长指标理论最佳施肥配比组合。
关键词:
氮磷钾配比 青冈栎 苗木生长 施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祥盛 文建平 汪伟平
2008-2010年在江西省吉安市13个县(市、区)开展42个"3414"晚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土壤有较高的土壤碱解氮含量(116~209 mg/kg),但相对产量(60%~85%)较低,施用氮肥增产效果显著,推荐施氮量为110~210 kg/hm2;试验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为61~119 mg/kg,相对产量为85%~100%,按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划分为中高等级,施用钾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推荐施钾量为0~130 kg/hm2;试验区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1~31 mg/kg,相对产量为85%~100%,按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划分为中高等级,推荐施磷量为0~80 kg/hm2,施用磷肥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光庆 谢祝捷 姚雪琴
【目的】建立越冬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模型,用于计算推荐施肥量,为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越冬中熟花椰菜品种‘120天’为材料,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单形格子设计,分别开展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肥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建立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的产量、外观成品率和与营养品质有关的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以及阶段施氮肥的产量效应函数模型。在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分析基础上,将施肥效应函数模型运用于花椰菜测土配方施肥。【结果】花椰菜产量、外观成品率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之间回归关系极显著并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寻优得到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浩 周清明 李军民
为了提高旱稻的产量、质量,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用量配方对巴西陆稻IAPAR9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湖南省红黄泥土壤条件下巴西陆稻IAPAR9栽培中施肥量与产量、米质的数学模型,并分别优选出高产量、高利润各10套施肥方案和米质最佳施肥方案.当N,P2O5,K2O分别为295.2,147.6,295.2 kg/hm2 ,三者比例为2∶1∶2,可获得最高产量5 012.64 kg/hm2,最高利润为2 975.76元/hm2,最高整精米率62.56%,较低垩白粒率19.19%和最高蛋白质10.24%.
关键词:
巴西陆稻 配方施肥 数学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敖和军 王淑红 邹应斌 彭少兵 程兆伟 刘武 唐启源
【目的】探索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于2004年和2005年,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供试材料,在湖南省5个不同水稻种植生态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农民实际平均施肥量及分别减少和增加25%施肥量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结果】无论在抽穗期,还是成熟期,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其在不同地点间的变化幅度低于相应的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养分吸收量差异主要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在不同施肥水平下,随着产量升高,氮、磷、钾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单位稻谷...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产量 施肥量 养分利用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育林 郑圣先 黄建余 聂军 谢坚 向艳文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在丘陵双季稻区和洞庭湖双季稻区分别施以0,112.5,150.0,187.5 kg/hm~2的K_2O)对水稻单产和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洞庭湖双季稻区稻田中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均较高,土壤供钾能力强,土壤中钾基本上能够满足水稻对钾素营养的需要,能够获得较高的单产,施钾效果不显著.在2类双季稻区土壤上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明显大于施用钾肥的.由差值法测得,丘陵双季稻区和洞庭湖双季稻区早稻NPK_1,NPK_2,NPK_3处理的平均钾素利用率分别为28.8%,43.0%,晚稻NPK_1,NPK_2(1-1),NPK_3处理的分别为44.4%,26.5%.在每季水稻施钾量...
关键词:
钾肥 双季稻区 湖南 钾肥效应 钾素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军 肖丹丹 邓先亮 朱大伟 邢志鹏 胡雅杰 崔培媛 郭保卫 魏海燕 张洪程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时期追施镁锌肥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优良食味粳稻保优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方法】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05为材料,于基肥、蘖肥、穗肥时期分别设置镁肥单施、锌肥单施和镁锌配施处理,并设置不施镁锌肥为CK,研究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不同时期追施镁锌肥的响应特征。【结果】随追施时期的延迟,追施镁肥处理的产量呈上升趋势,追施锌肥处理的产量呈下降趋势,而镁锌配施处理的产量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CK相比,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和镁锌配施产量显著提高,且镁锌配施处理产量最高。穗肥时期镁锌配施处理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了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减少,但最终颖花量仍显著提高。对稻米品质而言,蘖肥和穗肥时期追施锌肥可以改善稻米加工品质。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得到显著改善,蛋白质含量、消减值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崩解值增加,最终黏度显著下降,食味值变优;穗肥时期镁锌配施利于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改善,但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指标有变劣趋势,淀粉RVA谱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显著降低,消减值、糊化温度显著提高。【结论】优良食味粳稻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具有提高产量和优化稻米品质的作用,可能是保优调优栽培途径之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江业根
为探讨毛竹林的施肥效果和合理的施肥配方,在浙江省安吉县、福建省沙县和长汀县三处设置了毛竹施肥试验林。六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立竹结构较合理的毛竹密林(立竹数3 000株/hm~2左右),施用三要素化肥肥效显著,年均增产鲜竹材2.67~5.70 t/hm~2,鲜笋0.34~0.75t/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累计增产鲜竹材27.8~62.5 kg、鲜笋2.75~9.15 kg;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公顷N310 kg,P 83kg,K 118kg。毛竹疏林(立竹数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配方 肥效 材性 养分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