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5)
- 2023(14575)
- 2022(12676)
- 2021(12114)
- 2020(10132)
- 2019(23141)
- 2018(23200)
- 2017(45641)
- 2016(24902)
- 2015(27757)
- 2014(27888)
- 2013(27547)
- 2012(25353)
- 2011(22978)
- 2010(23139)
- 2009(21297)
- 2008(20873)
- 2007(18682)
- 2006(16555)
- 2005(14554)
- 学科
- 济(100040)
- 经济(99931)
- 业(77220)
- 管理(68965)
- 企(53040)
- 企业(53040)
- 农(48687)
- 方法(42278)
- 数学(37062)
- 数学方法(36608)
- 农业(32308)
- 中国(26940)
- 财(25141)
- 业经(24476)
- 制(20998)
- 学(20309)
- 地方(19887)
- 贸(17622)
- 贸易(17616)
- 银(17490)
- 银行(17452)
- 策(17262)
- 易(17183)
- 行(16607)
- 务(15557)
- 财务(15491)
- 融(15467)
- 金融(15466)
- 财务管理(15458)
- 技术(15419)
- 机构
- 学院(349471)
- 大学(347082)
- 管理(141230)
- 济(140930)
- 经济(137827)
- 理学(121895)
- 理学院(120627)
- 管理学(118629)
- 管理学院(117990)
- 研究(116515)
- 中国(91365)
- 京(73108)
- 农(72389)
- 科学(72114)
- 财(65851)
- 所(58587)
- 业大(57084)
- 农业(55702)
- 中心(54565)
- 研究所(53188)
- 财经(52028)
- 江(51978)
- 经(47462)
- 北京(45887)
- 范(44862)
- 师范(44497)
- 州(41968)
- 院(41511)
- 经济学(40641)
- 财经大学(38440)
- 基金
- 项目(237192)
- 科学(186366)
- 研究(175342)
- 基金(172020)
- 家(149067)
- 国家(147740)
- 科学基金(127035)
- 社会(109777)
- 社会科(103668)
- 社会科学(103643)
- 省(92655)
- 基金项目(91449)
- 自然(82722)
- 自然科(80785)
- 自然科学(80767)
- 自然科学基金(79315)
- 教育(79014)
- 划(77472)
- 编号(73152)
- 资助(71014)
- 成果(59424)
- 部(52722)
- 重点(52169)
- 发(50708)
- 课题(49101)
- 创(48795)
- 创新(45465)
- 科研(45172)
- 教育部(44811)
- 国家社会(44332)
- 期刊
- 济(157922)
- 经济(157922)
- 研究(104723)
- 农(72742)
- 中国(66892)
- 学报(55140)
- 科学(51187)
- 农业(49306)
- 财(47663)
- 管理(47377)
- 大学(42378)
- 学学(40236)
- 融(39457)
- 金融(39457)
- 教育(35844)
- 业经(30131)
- 技术(28597)
- 财经(24315)
- 业(23353)
- 经济研究(23017)
- 问题(21389)
- 经(20557)
- 版(17814)
- 理论(17597)
- 技术经济(16812)
- 科技(16698)
- 图书(16677)
- 现代(16274)
- 实践(16259)
- 践(16259)
共检索到516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伟 王夏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性农房保险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本文在分析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房保险的各种需求因素,并结合广西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要从发展模式、费率厘定和政府扶持等多方面来推广广西政策性农房保险。
关键词:
广西 政策性保险 农房保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世祥 梁宝敏 曾绍周
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是指由政府组织推动、农户自愿参保、财政资金补助、保险公司经营、以农民居住用房为保险对象,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房屋损失予以赔偿的保险制度。近年来,针对广西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比较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依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援助、政府救灾压力大的现状,自治区财政从防灾减灾、增强农村居民防御灾害能力、提高政府灾害救助水平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财政支农惠农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维护农户生产生活权益、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西农业保险绩效管理夯实制度建设、加强机制保障、聚焦科技赋能、拓宽保障范围,在全国农业保险绩效评价中名列前茅,但也存在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结果运用不到位、绩效管理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广西农业保险绩效管理水平,要厘清政府与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与农户、政府部门之间的多重博弈关系,明确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探索计量评价体系,完善试点政策(险种)评价办法,强化评价结果实际应用。
关键词:
农业保险绩效管理 评价结果应用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财政金融联动支持糖料蔗产业的重要政策工具。“十三五”以来,广西加大政策性糖料蔗保险财政投入力度,成效显著。保费规模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保险作用较好发挥,价格指数险效能显现,充分释放对糖料蔗产业的政策红利。但也存在保险供给质量不高,需求层次较低,助力产业一体化联合发展不足,“糖料蔗保险+”难以发挥激励作用,组织管理有待强化等主要问题。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提高供给质量,引导保险需求,提升“糖料蔗保险+”政策水平,发挥与其他政策合力作用,强化组织管理,将激励机制贯穿于糖料蔗产业链诸多环节,引领产业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糖料蔗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金成 曾斌 蓟红丹
森林作为地理景观要素,具有其他自然美无法比拟的美学价值及生态环保功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森林保险与"美丽广西"的内在关联,针对广西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保险公司、林农及市场环境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力求为促进广西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广西"步伐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鉴君
江西农业保险存在的现实问题表明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这种状况反映了商业经营模式下农业保险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其原因既有农业政策性准公共品本质的影响,也有当前农业保险组织体制安排与法律制度的缺失。必须在建立多层次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中,逐步形成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促进农业保险合作组织和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有效的农业保险风险分担机制。
关键词:
农业 政策性保险 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柴智慧 张晓夏
高保险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为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风险保障。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保险对引导土地流转市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参与农作物保险会显著扩大土地流转面积19.296万公顷,提升土地流转率1.427%;异质性分析表明,高保险密度、高保险深度的地区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其增加土地流转面积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进而对土地流转面积产生积极影响。据此,应进一步扩大最新农业保险政策试点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实现高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地区土地流转市场的环境优化及农业保险产品高质量供给。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激励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正军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载体。从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探索、选择和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地区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需要从农业保险组织管理与基层服务、财政保费补贴、大灾(巨灾)风险分散和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模式逐一设计。论文试图以此揭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进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仲坤
基于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构建涵盖协调性、有效性、持续性三个维度21个基础指标的评价体系,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层面对2007-2014年我国农业保险增长质量进行评估。从全国层面来看,2007-2014年,我国农业保险增长质量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协调性是质量提高的首要因素,这说明优化市场与区域结构应当给予更多关注。省域层面,各省、自治区农业保险增长质量的差异显著,其中保费补贴的开展和专业性保险机构助推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市场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晓红 李坤英
农业保险不同于常规的商业保险,其独有的政策性需要政府在制度供给、环境营造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评价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从农业保险的需求、供给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剖析了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 财政扶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伟 郭颂平 罗向明
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保费补贴会改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期望收益,进而会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最终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根据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本文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造成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二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张造成的环境污染规模效应;三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财政补贴的环境效应问题,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保险覆盖结构、保障水平和保费补贴比例,诱使农民采用环保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使农业保险真正实现维护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环境效应 财政补贴 低碳农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景彬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帮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条件救济、立法支持等方式。政策性农业保险营销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与农业经营管理部门相结合的渠道;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相结合的渠道;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结合的渠道;与农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相结合的渠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亚林 李明贤
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探索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开始,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就开始逐步形成。本文从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各子系统的利益关系出发,构建SAR模型,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在2004~2011年间各主体利益进行了协同度评价。结论是,在考察期内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各主体利益的协同度低,这揭示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各子系统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关联并不强,表明在该时间段内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在宏观上仍处于低有序的发展状态中。本研究还发现,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从混沌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主体利益 协同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改艳 赖永波
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全球共识,通过对农业补贴等政策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作物保险通过改变农户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会引起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行为的调整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基于对福建省稻农的调查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现行政策性农作物保险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增加化肥的投入数量会提高其参保意愿,增加农药投入量会降低其参保意愿;相对于未参保的农户,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增加了6.21%,而单位面积农药投入量降低了1.82%。再以农户耕地规模为分类标准,对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的关系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比普通农户降低了3.41%;在农药投入上,规模农户比普通农户降低了4.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应针对农户"低碳型"与"高碳型"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差异化的补贴和保障方案,使政策性农作物保险的补贴和保障水平设计更精准化;应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等方式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从而发挥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潜在的生态环境效应;应建立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利益诱导机制,引导农户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行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可茂 席利卿
近年来,农业灾害层出不穷,危害广、程度深、升级快,农业发展遭受空前的风险与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运作以来,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市场萎缩,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缺失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理论界对此的研究亦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实不相符。该文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的主要方面,对相关文献做了归纳和述评,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立法 综述与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