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5)
- 2023(11968)
- 2022(10670)
- 2021(9976)
- 2020(8445)
- 2019(19442)
- 2018(19407)
- 2017(38090)
- 2016(20703)
- 2015(23130)
- 2014(23209)
- 2013(22894)
- 2012(20933)
- 2011(18792)
- 2010(18764)
- 2009(17392)
- 2008(17001)
- 2007(15006)
- 2006(13158)
- 2005(11823)
- 学科
- 济(77942)
- 经济(77818)
- 管理(67234)
- 业(59509)
- 企(51720)
- 企业(51720)
- 方法(36251)
- 数学(31114)
- 数学方法(30788)
- 财(26204)
- 农(19897)
- 中国(19817)
- 制(19665)
- 业经(18095)
- 学(16415)
- 务(15927)
- 财务(15860)
- 财务管理(15824)
- 地方(15279)
- 企业财务(15078)
- 银(13757)
- 银行(13720)
- 理论(13444)
- 贸(13357)
- 贸易(13350)
- 体(13274)
- 融(13056)
- 金融(13053)
- 环境(13010)
- 和(12969)
- 机构
- 大学(293178)
- 学院(289854)
- 管理(118474)
- 济(114331)
- 经济(111734)
- 理学(102572)
- 理学院(101478)
- 管理学(99963)
- 管理学院(99413)
- 研究(93889)
- 中国(71371)
- 京(62007)
- 财(58250)
- 科学(56704)
- 所(46170)
- 财经(45553)
- 中心(42847)
- 农(42126)
- 江(41761)
- 研究所(41621)
- 经(41246)
- 业大(41174)
- 北京(39277)
- 范(36883)
- 师范(36579)
- 经济学(34188)
- 州(34103)
- 院(34076)
- 财经大学(33971)
- 农业(32551)
- 基金
- 项目(198080)
- 科学(156156)
- 研究(147411)
- 基金(144578)
- 家(124305)
- 国家(123295)
- 科学基金(106896)
- 社会(92819)
- 社会科(87963)
- 社会科学(87943)
- 基金项目(77223)
- 省(76244)
- 自然(69097)
- 自然科(67426)
- 自然科学(67414)
- 教育(67187)
- 自然科学基金(66202)
- 划(64214)
- 编号(60450)
- 资助(59246)
- 成果(49842)
- 部(44274)
- 重点(43525)
- 创(41289)
- 课题(41140)
- 发(40900)
- 制(40125)
- 创新(38543)
- 教育部(38504)
- 项目编号(38104)
- 期刊
- 济(125714)
- 经济(125714)
- 研究(88685)
- 中国(54295)
- 财(45991)
- 管理(43685)
- 学报(43512)
- 科学(40165)
- 农(38233)
- 大学(33505)
- 学学(31458)
- 教育(31336)
- 融(28707)
- 金融(28707)
- 农业(26125)
- 技术(24012)
- 财经(22585)
- 业经(19589)
- 经济研究(19442)
- 经(19032)
- 问题(16137)
- 理论(15823)
- 图书(14876)
- 实践(14539)
- 践(14539)
- 科技(14011)
- 现代(13389)
- 技术经济(13388)
- 版(12740)
- 业(12558)
共检索到424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俏娆
2020年下半年我国中高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增加,引发债券市场震动。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一大品种,其评级和兑付问题也因此广受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广西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机制展开研究,发现目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存在信用评级主体与债券实际使用主体不一致、信用评级机构难以保持中立客观、现有评级框架难以支持全面评估政府主体信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等问题,据此逐一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革债券发行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评级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英
文章对体制不同的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评级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简要评析,对我国现实中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评级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美国 日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梅 刘传哲
建立信用违约承担机制是转变政府一再为信用类债券违约兜底的前提,也是债券信用风险得以合理分散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中国信用债市场发展现状、发展原因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信用债市场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信用债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信用风险依然集聚在银行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尝试建立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为中心、专业评级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债券合理定价为支撑的信用违约承担机制。
关键词:
信用类债券 政府信用 违约风险 承担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刚 张润泽
本文借鉴国家信用评级的原理,提出确定市政债券合理发债规模的方法。选取地方政府信用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运用GA-PSO混合规划算法建立所选指标与地方政府信用等级的函数关系。根据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确定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比例。然后将地方财政收入减去地方必要财政支出的净值乘以信用担保比例作为市政债券的担保资金,并将担保资金代入KMV模型,最终确定地方政府合理的发债规模。针对如何降低偿债风险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芳 沈彦杰 高女杰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以2014—2017年省级政府发行债券时披露的信用评级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债券市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债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认为,政府债券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导致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不足,财政管理失衡导致不同政府会计指标的披露水平参差不齐,财政实力不均导致不同地方政府选择性披露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缺位导致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因此,应当推动政府债券市场化改革,以激发市场主体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立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制定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以规范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加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以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芳 梁淑华
2014年起我国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系统无法充分满足评级机构对政府资产、负债和收支等会计信息的需求,制约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从依据可变现性和流动性对政府资产进行确认与分类,扩大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确认与计量政府隐性和或有负债,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完善地方政府收支信息,构建全面的政府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敖小波 林晚发 李晓慧
近年来,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文以债券市场债券信用评级为切入点,使用2008-2015年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券信用评级或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进而导致相应的融资成本越低;由于国企隐性担保作用的存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本文对内控质量影响信用评级的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内控质量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目标(降低违约风险与提高利息保障倍数)与报告目标(降低诉讼风险),进而提高债券信用评级。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信用评级 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敖小波 林晚发 李晓慧
近年来,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文以债券市场债券信用评级为切入点,使用2008-2015年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券信用评级或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进而导致相应的融资成本越低;由于国企隐性担保作用的存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本文对内控质量影响信用评级的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内控质量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目标(降低违约风险与提高利息保障倍数)与报告目标(降低诉讼风险),进而提高债券信用评级。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信用评级 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郎香香 田亚男
债券信用评级作为衡量和限制风险的工具,对风险资本的配置发挥关键作用。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债券信用评级相关问题,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鉴于此,首先,从理论上介绍能够解释影响债券信用评级的三种机制;其次,介绍了双评级、多评级在评级市场发挥的作用——"评级选购"、信息生成、监管认证;最后,结合现有研究现状构建了信用评级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同类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债券信用 信用评级 评级选购 双评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国际融资的一个分析框架,即四位一体的债券国际融资机制。首先,诠释人民币国际化与地方政府债券国际融资的良性关系。其次,对国际融资逐步改善的国内外条件进行阐述分析。再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中国债券国际融资市场地址选择方案。最后,设计出操作性强的国际债券融资体系,具体覆盖发行主体选择、期限设置、产品种类、利率水平、增强流动性等。该分析框架将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国际融资用金融的前沿发展视野来分析,克服既有学者将该课题仅在财政体制领域考察的局限,尝试进行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应明
2015年,新《预算法修正案》正式实施,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地方政府唯一的融资模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体系建设亟需完善。本文对体制不同的经济体——美、日、印三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借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国际经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咏梅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其融资成本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逐步显现。以我国201 5—201 6年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全样本对地方政府信息披露质量(财政透明度)、信用评级与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提高能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其中政府信用评级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政府信息披露质量与信用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判断,进而影响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化研究课题组 李青
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供给、需求、利率、信息披露等市场要素入手,以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化总体情况为参照,详细剖析广西地方政府债券在一级市场供求情况、市场化定价、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多元化、债券信息披露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从广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渠道、承销商承销债券比重、一级市场投资者投资意愿、债券碎片化、二级市场流动性、信息披露内容等方面概述了广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化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定价机制、合理设定债券期限品种、完善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机制、调整商业银行投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权重、创新债券产品提升地方政府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等推进广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化的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小泉
为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在财政部预算司指导下,中国财政杂志社、政府债务研究与评估专项工作办公室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征文活动,诚挚向全国各级财政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及广大从业人员征稿。本刊特开设专栏,择优刊登征文来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着力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顾巧明 邱毅
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出发,本文运用改进的KMV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债券发行和违约率之间的关系,运用2010—2012年的数据对深圳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进行模拟测度,得出了深圳政府债券规模发行的合理区间。并从完善商业资信评级制度、发展债券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以及创新担保信用等级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风险 发行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