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9)
2023(12386)
2022(10776)
2021(10218)
2020(8537)
2019(19841)
2018(19588)
2017(38368)
2016(20629)
2015(23260)
2014(23268)
2013(23206)
2012(21180)
2011(18849)
2010(19147)
2009(17820)
2008(16494)
2007(14540)
2006(12885)
2005(11488)
作者
(58427)
(48052)
(47733)
(45595)
(30543)
(23005)
(21821)
(18745)
(18485)
(17351)
(16556)
(16082)
(15191)
(15017)
(14966)
(14663)
(14291)
(14214)
(13745)
(13628)
(11860)
(11706)
(11631)
(11030)
(10758)
(10709)
(10701)
(10599)
(9703)
(9475)
学科
(82443)
经济(82348)
(59981)
管理(59078)
(49717)
企业(49717)
方法(36233)
数学(31082)
数学方法(30702)
中国(27401)
(26959)
金融(26956)
(25545)
银行(25504)
(24574)
(23712)
(22855)
地方(20436)
业经(20384)
(18753)
(16669)
农业(16268)
(14943)
财务(14874)
财务管理(14844)
(14739)
贸易(14726)
理论(14637)
(14310)
企业财务(14143)
机构
学院(286617)
大学(286506)
管理(116563)
(115758)
经济(113141)
理学(100529)
理学院(99495)
管理学(97871)
管理学院(97380)
研究(93912)
中国(76141)
(60925)
科学(56815)
(53877)
(46441)
中心(44696)
(43371)
财经(42955)
研究所(42032)
(41330)
业大(41048)
北京(38975)
(38800)
(37200)
师范(36911)
(35051)
经济学(34517)
(33886)
农业(33600)
财经大学(31905)
基金
项目(194836)
科学(153130)
研究(145857)
基金(140399)
(120549)
国家(119476)
科学基金(103334)
社会(91019)
社会科(86345)
社会科学(86320)
(76636)
基金项目(75343)
自然(66375)
教育(65694)
自然科(64796)
自然科学(64786)
(63742)
自然科学基金(63605)
编号(60548)
资助(57973)
成果(49256)
重点(43048)
(42494)
(42360)
课题(41194)
(41008)
创新(38121)
项目编号(37747)
科研(36784)
教育部(36765)
期刊
(127665)
经济(127665)
研究(87543)
中国(53862)
管理(42257)
学报(41641)
(40449)
(40126)
科学(39161)
(38931)
金融(38931)
大学(31811)
教育(31178)
学学(29856)
农业(27429)
技术(24265)
业经(21600)
财经(20681)
经济研究(19573)
(17644)
问题(16793)
理论(15890)
图书(15424)
实践(14608)
(14608)
科技(13908)
技术经济(13881)
现代(13384)
(12992)
商业(12481)
共检索到426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小好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经营成本的上涨以及产业升级的需要,我国东部地区面临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借助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广西逐渐成为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新高地。一、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作用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桂发[2007]18号)指出"承接产业转移是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达球  
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认清形势,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瑞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把握国内外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以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及社会资源为基础,构建开发开放的有效平台,创建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完善产业承接服务体系,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4年1~10月,全省续建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302项,总投资5175亿元,引进资金到位额1211亿元,累计资金到位率52.81%。
[期刊] 征信  [作者] 方颖  
实现区域间梯度发展,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支持至关重要。我国中部地区金融制约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研究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效应,认为金融市场能够聚敛资金、优化配置、调节需求、反映信息、推进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承接转移时金融制约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熊耀献  黎基钦  陈勇新  覃乐敏  黄云贵  孔祥鹏  姚让和  胡德期  吴胜泽  吴永华  甘德富  邓泽耀  陈刚  叶绍清  罗琳  郑志军  莫婷  刘景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洪宝  安锦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政金融政策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从增强和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搭建信息沟通的融资平台、采用积极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强化西部地区金融企业的信用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雨明  黄小勇  
本文结合永州实际,从区位、资源、成本方面分析了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优势,提出了当前金融支持产业梯度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就金融如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尚东  蒋俊锋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已呈现产业转移走向,衡阳曾是湖南的老工业基地,属湘南重镇,在产业转移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做好金融对接与合作,实现产业转移与金融资源配置协调发展,事关衡阳今后经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本文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龙斌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也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可以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依托优势找准承接点,积极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构筑产业集群,以确保顺利承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鲁  
广西民营经济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而获得快速发展,体现出产业转移来源地、承接地和承接项目性质等不同特点,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环境、承接载体、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尚需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晓飞  姚俊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规划,这是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安徽省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为加快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其在"一体两翼双核"产业布局中的核心作用,人民银行芜湖市中心支行大力推动产业转移、结构转型与融资支持形成深度对接,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速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国政  张毅  黄小勇  
本文以商务部认定的湖南、江西省四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样本,对比分析要素禀赋、政策支持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异同及其影响,在总结归纳各自承接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的较优模式,认为政策支持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要素禀赋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对待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企业,承接的工作重点应各有侧重。因此,承接产业转移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向一致,注重与本地的产业互补相结合,并需要金融部门的主动参与和服务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成艾华  赵昭  
在东部地区"推力"和中西部地区"拉力"的双重作用下,东部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成了部分行业的"污染避难所"。选取工业内部26个行业,运用产值份额、能耗份额及相应的产值贡献率、能耗贡献率来分析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行业的转移现状及由此所带来的能耗变动,从而探索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省晖  
赣州市属典型的中部欠发达地区,近几年,在江西省政府提出江西要在中部崛起,对接长珠闽,把江西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后花园的目标指引下,赣州市提出"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赣州市在对接之地中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需要金融业的强力支持,金融业应主动融入产业承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雨明  
本文通过对湖南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后发展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既有现行金融制度的障碍,也有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应从健全金融体系、构建担保机构、完善信贷制度、创新业务品种等方面着手,发展金融服务和配套建设,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融合,进而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