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5)
2023(9511)
2022(8031)
2021(7284)
2020(5670)
2019(12905)
2018(12573)
2017(22556)
2016(12294)
2015(13729)
2014(14089)
2013(13659)
2012(13011)
2011(12005)
2010(12395)
2009(11260)
2008(11295)
2007(10485)
2006(9640)
2005(9099)
作者
(35707)
(29698)
(29473)
(27779)
(19084)
(14280)
(13386)
(11374)
(11332)
(11072)
(10178)
(9954)
(9795)
(9506)
(9343)
(9015)
(8838)
(8658)
(8574)
(8551)
(7630)
(7328)
(7236)
(7032)
(6918)
(6677)
(6647)
(6640)
(6062)
(6020)
学科
(55339)
经济(55279)
(37291)
管理(33588)
(26646)
企业(26646)
(23308)
地方(20912)
中国(20497)
农业(16968)
业经(16462)
方法(12992)
(12083)
(12081)
地方经济(11060)
(11038)
(10934)
银行(10923)
(10661)
(10458)
金融(10457)
(10054)
贸易(10040)
数学(9947)
数学方法(9802)
(9640)
发展(9350)
(9322)
(9208)
技术(9079)
机构
学院(176788)
大学(169768)
(69593)
经济(67767)
研究(63424)
管理(62685)
理学(51548)
理学院(50885)
中国(50064)
管理学(50043)
管理学院(49674)
(37464)
科学(37270)
(33530)
(32305)
(30726)
中心(29161)
(28772)
研究所(28413)
(27143)
师范(26901)
(25440)
财经(24629)
北京(24448)
(23088)
业大(22430)
(22171)
(21850)
技术(21601)
农业(21507)
基金
项目(105310)
研究(84179)
科学(81852)
基金(71072)
(60327)
国家(59641)
社会(51696)
科学基金(50667)
社会科(48735)
社会科学(48725)
(44220)
教育(38583)
编号(37118)
基金项目(36622)
(35814)
成果(31354)
(29557)
自然(29115)
自然科(28371)
自然科学(28369)
资助(28267)
自然科学基金(27834)
课题(27620)
发展(24303)
重点(24059)
(23842)
(23243)
(22281)
(21582)
(21555)
期刊
(95689)
经济(95689)
研究(58609)
中国(48172)
(30947)
教育(29621)
管理(26469)
(25708)
科学(23316)
学报(23172)
农业(20995)
(20674)
金融(20674)
业经(18950)
大学(18239)
技术(17985)
学学(16630)
经济研究(14230)
问题(11962)
财经(11609)
图书(11036)
(10306)
(10115)
(9918)
论坛(9918)
商业(9481)
职业(9397)
(9378)
现代(9098)
(8897)
共检索到299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丽英  任志远  邓旭升  
广西石漠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2002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5.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人均消费支出差异分别为3.43和3.37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城乡差距问题突出的区域之一。在分析广西农村贫困化基本状况、发生成因基础上,梳理了近10多年来广西实施就地开发、对口帮扶、异地安置和小额信贷等主要的扶贫开发成功模式,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快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行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邕健  毛蒋兴  
阐明了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关系特征出发,指出资源开发中的狭隘资源观是导致这类城市城乡发展失调的根源所在。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即树立广义资源观,建立与广义资源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结构,构建与新型产业结构一致的城乡空间结构。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并以河南省舞钢市为例,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论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城乡经济协调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新的视角,从城乡关系结构分析出发,通过构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型来探讨城乡发展过程的内在机理,强调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和扩大城乡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从而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寻找出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区域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战略──以河南为例苗长虹(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对国民经济整体而言,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系统。它们之间能否做到有机协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城乡社会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国民经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池波  杜辉  
本文透视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分析了现有贫困区域的基本格局,并根据现有贫困人口围绕于地理区域的"块状分布"特点,构建了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扶贫开发工作地理区域推进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后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1979—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的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严重的城乡分割、典型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层  
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此时流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流通产业在引领生产、促进消费以及产业关联层面有着先导性功能。本文结合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对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以及统筹城乡流通协调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消费发展、推动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层  
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此时流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流通产业在引领生产、促进消费以及产业关联层面有着先导性功能。本文结合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对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以及统筹城乡流通协调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消费发展、推动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姚丽斌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转向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本文着重阐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施思路 ,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是兼顾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中间发展思路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润高  
随着法律对农村各类土地主体和权利界定的完善,以及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建立,各地政府借助行政手段圈定移民安置区域的开发扶贫模式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法律阻碍,需要承担的行政成本也急剧上升,导致各地扶贫开发逐渐步入端头。针对这种困境,文章认为,应结合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态势,利用农业人口替代转移规律,将移民安置选址从传统的"四荒"地转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郊县区,开辟市场化机制下的自发性移民脱贫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宏图  周立群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向农业反馈、渗透。国家战略统筹、政府政策引导加上农户和专业化集团的"寻利趋势"彼此作用,共同构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军民  王立新  
受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疆绿洲经济发展普遍具有封闭性、局限性和不平衡性特征,经济规模小而内向,生态约束性强,市场化动力不足,制约了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基于非连续封闭流域的绿洲经济,提出应采取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战略,通过强化开放和流通解决市场问题,采取“相对集中发展战略”,建设大城市、大基地和大通道,克服市场化结构和布局矛盾,发展流域生态经济的战略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文,陈玉英  
探讨了贫困地区的成因、旅游扶贫开发的内涵、特点及其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扶贫开发应选择的资源(Resource)—人(Humanity)—效益(Benefit)三要素系统战略思路,即RHB战略思路,为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剑勇  高人元  张雁  
本文从空间效率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我们首先给出了空间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出发,应用贸易引力模型与1997年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分析了表征各地区空间效率大小的指标——真实市场潜能。本文发现,中国区域的真实市场潜能按从高到低顺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沿海地区,第二层次为京津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第三层次是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居于第四层次。同时,从真实市场潜能构成来看,所有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主要是由本地区内部需求引致的,而其他地区需求与国外需求引致的真实市场潜能较弱;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较快发展产生的...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泊溪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依据和战略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东西部的绝对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近几年相对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并提出这是中国面临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指出,为顺利实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地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最后对如何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战略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