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0)
- 2023(6475)
- 2022(5700)
- 2021(5243)
- 2020(4720)
- 2019(11055)
- 2018(10904)
- 2017(20979)
- 2016(11885)
- 2015(13671)
- 2014(13768)
- 2013(13940)
- 2012(13406)
- 2011(12136)
- 2010(12249)
- 2009(11372)
- 2008(11548)
- 2007(10643)
- 2006(9107)
- 2005(8136)
- 学科
- 济(50930)
- 经济(50889)
- 管理(28679)
- 业(28468)
- 方法(24385)
- 数学(21946)
- 数学方法(21759)
- 企(20903)
- 企业(20903)
- 农(15824)
- 地方(14005)
- 学(13966)
- 财(12475)
- 中国(11376)
- 农业(10600)
- 贸(10027)
- 贸易(10022)
- 易(9681)
- 业经(9200)
- 环境(8696)
- 制(8613)
- 和(8021)
- 地方经济(7201)
- 务(7136)
- 财务(7123)
- 财务管理(7101)
- 银(6929)
- 银行(6895)
- 融(6853)
- 金融(6847)
- 机构
- 大学(176646)
- 学院(176397)
- 济(68904)
- 经济(67322)
- 研究(65323)
- 管理(62558)
- 理学(53653)
- 理学院(52929)
- 管理学(51770)
- 管理学院(51456)
- 中国(47666)
- 科学(45336)
- 农(42361)
- 京(38270)
- 所(36179)
- 农业(34009)
- 研究所(33413)
- 业大(33292)
- 财(30987)
- 中心(30392)
- 江(28239)
- 财经(24575)
- 北京(23794)
- 范(23654)
- 师范(23373)
- 院(23000)
- 省(22896)
- 农业大学(22087)
- 经(22065)
- 州(21742)
- 基金
- 项目(121202)
- 科学(92521)
- 基金(86415)
- 研究(81567)
- 家(78800)
- 国家(78234)
- 科学基金(63786)
- 社会(49050)
- 省(47942)
- 基金项目(46739)
- 社会科(46303)
- 社会科学(46286)
- 自然(43959)
- 自然科(42782)
- 自然科学(42765)
- 自然科学基金(41956)
- 划(41550)
- 教育(36951)
- 资助(35446)
- 编号(32834)
- 重点(28564)
- 发(27105)
- 成果(26456)
- 部(26163)
- 计划(25430)
- 科研(24241)
- 创(24174)
- 科技(23195)
- 课题(23077)
- 创新(22834)
共检索到25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昌江 丁浩男 潘荣庆 黄智刚
【目的】基于小空间尺度分析岩溶高背景值地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为综合防控稻田重金属污染和安全利用稻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广西德保县某水稻种植区的129个水稻土样品(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测定其pH及重金属镉(Cd)、铅(Pb)、铬(Cr)和砷(As)含量;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稻田土壤的污染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研究区域水稻土的重金属来源。【结果】研究区域水稻土的pH平均为7.46,Cd、As、Pb和Cr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7、11.65、24.57和121.45 mg/kg。4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排序为Cd(2.86)>As(0.56)>Cr(0.39)>Pb(0.15);69.00%点位的综合污染指数处于中污染水平,31.00%点位的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轻污染水平;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排序为Cd>Cr>Pb>As;4种重金属元素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水稻土主要潜在生态风险来源为Cd,其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为92.89%。Cd、As和Cr元素含量分布主要呈西北高东南低特点,Pb含量分布特征为东南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较低。Cr和As的轻微富集可能与居民区污水和燃煤排放有关,Pb含量可能受交通运输来源影响,Cd污染可能受农业活动、大气沉降和居民生活活动多方来源影响。【结论】广西德保县129个点位水稻田土重金属Cd污染严重,As、Pb和Cr元素虽然有不同程度积累,但处于无污染水平;生态危害风险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与农业活动、大气沉降及居民生活污水和燃煤排放有关,Cd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达92.89%。因此,在水稻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中应重点关注土壤Cd的污染情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翠华 倪师军 何彬彬 张成江
对矿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可以为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德兴铜多金属矿山及矿集区为研究区,开展区域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研究。在德兴地区4 800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330个。同时,采用X荧光光谱法、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现代测试技术,分析了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As、Hg、Cd、Cr、Zn、Cu、Pb)的含量。样品中重金属As、Hg、Cd、Cr、Zn、Cu和Pb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70~1 109、0.015~5.430、0.035~13.5、7~236、22~1 770、5~4 390和15~1 685 mg/kg。...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重金属 GIS 江西德兴矿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青山 马祥庆 王志勇
采用全面踏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主要重金属矿区的尤溪铅锌矿、连城铅锌矿和连城锰矿不同片区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重金属矿区重金属污染极其严重,矿区中Mn、Zn、Pb、Cd最高含量分别达92 546、27 454、23 792和248 mg/kg,是对照区的几倍至上百倍。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按照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标准进行的污染评价表明:南方重金属矿区Zn、Pb、Cd均达到重度污染标准,污染程度表现为尤溪铅锌矿区>连城铅锌矿区>连城锰矿区。按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标准,福建连城铅锌矿、连城锰矿和尤溪铅锌矿的综合污染指数也达到重度污染标准,分别是重度污染临界标准的1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鸿燕 唐子茜 王娜 张伟 付婷婷 曾婷婷 黄永川 阎应红
【目的】探明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及耕地土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重庆市7个典型水稻主产区的稻田土壤样品230个,分析测定土壤样品的pH值及Cd、Hg、As、Pb、Cr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与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进行污染程度分析,并与重庆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进行比对,分析评估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再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中Pb、Cd、Cr、As、Hg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4、0.312、66.8、4.71、0.082 7 mg/kg。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分析,研究区稻田土壤有19.57%的点位处于Cd元素轻污染状态,0.43%的点位处于Hg元素中污染状态,其余点位处于无污染状态。地累积指数分析发现,稻田土壤中Cd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元素属于无污染水平,但存在极少部分土壤的Hg元素地累积指数极高(4.03,属于强-极强污染等级)。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比对发现,Cd、Hg元素含量均超过了重庆土壤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2.84倍、1.38倍,有累积效应;Pb、Cr、As元素含量略低于重庆土壤背景值,基本无富集。通过与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比对,所调查的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均小于对应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相关性及聚类分析发现,重金属污染主要源于成土过程及人为因素。【结论】重庆稻田土壤总体处于清洁状态,但存在Cd、Hg元素的污染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娟娟 朱斌 史娟 岳思羽 刘智峰 宋凤敏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种植与生产地重金属污染状况,为药用植物质量控制和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典型的药用植物种植基地与生产地16个样点土壤以及4个样点水样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及水样的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V、Cr、Mn、Fe、Co、Ni、Cu、Zn、As、Se、Cd、Pb)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明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以及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不同样点的土壤pH、有机质、总磷和总氮含量有明显差异。研究区所有土壤样点中,除Se元素之外,其余11种金属元素(V、Cr、Mn、Fe、Co、Ni、Cu、Zn、As、Cd、Pb)含量均未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研究区样点土壤Se含量最高为1.83 mg/kg,但也未超过土壤富Se含量最高限值(3.0mg/kg),因而不存在超标现象。4个样点水体pH为6.78~7.52;水体Ni元素含量均超标,可知样点水体中Ni是主要污染元素。地累积指数法结果表明,研究区除了1个样点(城固天然谷药业)土壤中的Cd呈无污染-中污染程度外,其余样点均无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显示,整个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为轻度风险,风险主要来源于土壤中Cd。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V、As、Cd和Pb的来源与大气沉降和废水排放相关,Mn、Fe、Co、Zn、Ni和Cu主要源于成土母质以及自然积累,Se来源与当地农业活动作用相关。[结论]汉中地区药用植物种植与生产地环境中重金属元素总体呈无污染或轻微低污染状态,适合药用种植与生产,但在今后的种植和生产中应控制土壤Cd元素的污染,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土壤重金属污染 污染风险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牛 周长松 杜斌 冯民权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除Cr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Pb>As>Zn>Cu>Cr>Ni,其中Cu、Cr、Ni在不同灌区差异性相对较小,Cd、H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焱 张平 陈翔云 陈劲 吴婷 陈永亨
研究重金属铊对水稻种子萌发、根系生长、植株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铊在0.1~10.0mg/L浓度范围内,水稻种子均可萌发,但幼苗的胚根和胚轴生长受到显著抑制,5.0 mg/L为苗期抑制的有效临界浓度。植株叶绿素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均受到铊的抑制,铊对叶绿素b含量的抑制能力大于叶绿素a。可溶性糖含量在叶和根中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关键词:
铊 水稻 种子萌发 生长 生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力 张超 齐鹏 余树全
基于浙江省永康市市域范围内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采样点共计203个,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评价分析、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表层重金属质量分数、污染程度和重金属相关关系及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永康市城市土壤表层重金属砷(As),钴(Co),铬(Cr),铜(Cu),锰(Mn),镍(ni),铅(Pb),钛(Ti),钒(V),锌(Zn)的平均质量分数为6.57,10.57,119.55,22.978,528.51,22.45,37.67,5751.81,84.37,90.25 Mg·kg~(-1);2研究区表层土壤均呈现为轻度及以上污染水平,重金属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芳 王秋爽 蔡立梅 杨超 冯志州 唐翠华 卫瀛海 许振成
采用对应采样方法研究大冶有色冶炼厂周围地区土壤、蔬菜中Cd、Cu、Pb和As的含量,并对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富集能力及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Cd、Cu、Pb和As平均含量分别达5.28、193.37、93.83和36.56 mg/kg,分别为湖北省对应元素土壤背景值的31.06、6.30、3.51和2.97倍,表现为以Cd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共同污染。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标准比较,蔬菜中Cd和Cu含量的样本超标率分别为68%和6%,而As、Pb的含量均不超标。蔬菜中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排序为:Cd>Cu>As>Pb,叶菜类蔬菜对Cd、Cu、Pb和As的富集系数均高于非叶菜类蔬菜。土壤和蔬菜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达10.07,为重度污染。研究区人群通过蔬菜摄入As、Cd的目标危险系数均大于1,存在As、Cd暴露的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食用蔬菜而摄入重金属的TTHQ分别为2.11~5.06和2.78~6.64,儿童比成人遭受的健康风险更大,并且距离冶炼厂越近,所遭受的健康风险越大。蔬菜中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已使大冶有色冶炼厂周围居民面临潜在的健康风险。
关键词:
铜冶炼 蔬菜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大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灿萍 周罕 陈安 徐继刘 付俊
【目的】了解铜选冶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为场地污染评价及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场地土壤重金属(Cd、As、Hg、Cu、Cr、Ni、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Cu、Pb、Cd、As、Hg 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结果表明Cr元素属于重度污染,As元素属于轻度污染,其余Cu、Ni、Pb、Cd、Hg元素均为清洁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属于重度污染。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Hg元素为中度累积,Cd、As元素为偏中度累积,Cu元素为轻度累积,Pb、Cr、Ni元素为无累积。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单项指数Hg>Cd>As>Cu>Pb>Ni>Cr,除Hg、Cd元素外的其余5种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Hg、Cd元素为很强生态风险,整体上研究区生态风险属于强生态风险。研究区属于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中Hg、Cd、As元素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关污染治理措施,以改善土壤质量及周围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晓玲 李雪 王中伟 王柱红
汞矿区周边环境受汞污染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明显的其他重金属污染。为了解汞矿区鹅蛋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以贵州务川汞矿区为污染区,贵州安顺为背景区,购买当地鹅蛋各10个。利用ICP-MS分别测定鹅蛋蛋清、蛋黄中Cr、Ni、Cu、Zn、Sr、Mo、Ba和Pb的含量,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鹅蛋重金属生态环境风险,主成分分析(PCA)解析鹅蛋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汞矿区鹅蛋蛋清中Cr、Ni、Cu、Zn、Sr、Mo、Ba和Pb含量分别为:0.50、0.15、4.20、36.61、11.29、0.22、19.60和0.040μg/g,蛋黄中Cr、Ni、Cu、Zn、Sr、Mo、Ba和Pb含量分别为:0.42、0.07、3.04、53.60、5.36、0.37、72.92和0.27μg/g;安顺背景区鹅蛋蛋清Cr、Ni、Cu、Zn、Sr、Mo、Ba和Pb含量分别为:0.27、0.04、3.93、0.38、1.31、0.11、0.09和0.008μg/g,鹅蛋蛋黄中Cr、Ni、Cu、Zn、Sr、Mo、Ba和Pb含量分别为:0.20、0.06、1.65、39.67、2.77、0.28、3.98和0.04μg/g。汞矿区鹅蛋蛋清中Ni、Zn、Ba、Sr和Pb含量,蛋黄中Zn、Ba、Sr和Pb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区(P<0.05),表明矿区鹅蛋受到明显重金属污染。鹅蛋重金属对儿童的潜在健康风险将高于成人,且蛋黄的重金属健康风险大于蛋清;因子分析表明,Hg、Zn、Ba和Pb主要来源为农作物,Ni、Cu和Sr主要来源于受污染的水体。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鹅蛋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应加强对重金属危害的认知,降低当地鹅蛋食用量。
关键词:
汞矿区 鹅蛋 重金属 来源解析 风险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晓丹 罗栋源 马华菊 张超兰 狄瑜 陈何潇 陈志明 吴昊
【目的】探讨铅锌矿区周边土壤镉、铅和砷形态分布对水稻重金属影响,为当地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广西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和水稻根、茎、叶、籽粒等样品,分析土壤镉、铅和砷的全量和形态分布水稻重金属含量,通过单因素污染指数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富集系数评价水稻根、茎、叶、糙米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能力。【结果】水稻田土壤镉、铅和砷污染严重,土壤镉含量变化为0.42~2.68 mg/kg,平均值为1.52 mg/kg;铅含量变化为118~1180 mg/kg,平均值为472.59 mg/kg;砷含量为11.6~351.0 mg/kg,平均值为109.81 mg/kg。其中土壤镉主要以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土壤铅以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为主;土壤砷以残余晶格态为主。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富集水稻根部位,其中水稻根富集土壤镉系数均大于1、富集铅系数介于0.38~3.53、富集砷系数均小于1,糙米镉和铅含量超标,砷未超标。【结论】铅锌矿区的周边土壤镉、铅、砷含量严重超标;水稻田土壤镉对农作物有一定风险;铅对农作物铅超标存在潜在危害;土壤砷主要残余晶格态为主;水稻籽粒镉全部超标、铅部分超标、砷不超标。
关键词:
土壤 农产品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形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友进 韩国辉 余端 李燕 廖敦秀 谢永红 魏朝富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梦迎 夏楠 陈丽
【目的】以卡拉麦里山南部露天煤矿区为例,分析了荒漠优势植物琵琶柴和周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富集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评价了6种重金属Zn、Cu、Cr、Pb、Hg、As的污染状况并探究其来源。【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方法分析琵琶柴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空间分布关系,分析污染源评价潜在生态危险性。【结果】土壤样本Cr、Pb、As超标率大于70%,且均值都超过了昌吉州背景值,琵琶柴整株样本Hg超标率为23.08%,超标率均低于土壤,说明研究区琵琶柴受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小于土壤;琵琶柴中Hg的富集系数(3.658)远大于其他元素,表明琵琶柴对Hg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琵琶柴作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优势植物进行重金属Hg的修复;除Pb外,其他元素滞留率均为正,说明在琵琶柴根部其都存在一定的耐受性;Zn、Cu主要来自地壳源,其他元素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尤其Hg受矿区扰动影响较大且污染严重。潜在生态危险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和植物Zn、Cu、Cr、Pb、As 5种元素污染相对较轻,Hg污染较为严重,琵琶柴中Cu、Cr、As分布规律相似,可能具有同源性,琵琶柴As与土壤As空间分布相似,矿区内部和下风向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主要区域。【结论】研究区土壤中超标的元素在琵琶柴中含量较低,同时琵琶柴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可作为优势种进行生态修复。
关键词:
矿区 土壤 琵琶柴 重金属 富集特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席利卿 王厚俊 彭可茂
本文以广东省34地区稻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户污染防控支付行为,运用Tobit模型建立了水稻种植户的防控支付行为分析模型,进而在排除0值抗议支付值以后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广东省稻农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支付水平普遍较低,平均最高支付金额为6.17元/(季·亩)。最后从水稻生产、稻农个人与家庭、稻农环境认知、稻农心理态度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提升稻农支付行为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