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
2023(826)
2022(756)
2021(758)
2020(641)
2019(1430)
2018(1392)
2017(2779)
2016(1650)
2015(1882)
2014(1738)
2013(1721)
2012(1680)
2011(1485)
2010(1462)
2009(1125)
2008(1116)
2007(945)
2006(822)
2005(714)
作者
(3986)
(3407)
(3291)
(3266)
(2252)
(1609)
(1474)
(1279)
(1267)
(1242)
(1237)
(1204)
(1195)
(1170)
(1132)
(1119)
(1077)
(975)
(925)
(909)
(906)
(873)
(836)
(827)
(821)
(752)
(723)
(718)
(693)
(688)
学科
(5368)
经济(5366)
管理(4024)
地方(2838)
(2739)
(2443)
(2274)
国家(2248)
财政(2170)
(1916)
企业(1916)
(1823)
土地(1620)
中国(1527)
(1488)
(1463)
(1462)
外债(1449)
方法(1446)
债券(1440)
公债(1440)
家公(1429)
(1310)
数学(1216)
数学方法(1208)
(1186)
(1063)
地方经济(1052)
税收(1039)
(1018)
机构
学院(18748)
大学(18268)
研究(7110)
(7036)
经济(6881)
管理(6457)
中国(5449)
理学(5299)
理学院(5232)
管理学(5120)
管理学院(5088)
(4976)
科学(4518)
(3958)
(3518)
(3395)
中心(3369)
财经(3350)
研究所(3102)
(2969)
业大(2892)
(2885)
农业(2730)
(2677)
(2620)
(2604)
师范(2582)
(2536)
北京(2405)
财经大学(2317)
基金
项目(13106)
科学(10019)
研究(9654)
基金(9162)
(8114)
国家(8053)
科学基金(6745)
社会(5972)
社会科(5665)
社会科学(5663)
(4903)
基金项目(4847)
教育(4510)
(4506)
自然(4278)
自然科(4159)
自然科学(4157)
自然科学基金(4069)
编号(3838)
资助(3631)
成果(3497)
(3087)
课题(3060)
重点(3052)
(2913)
(2803)
(2598)
科研(2546)
(2543)
国家社会(2535)
期刊
(8897)
经济(8897)
研究(6780)
中国(5882)
(4045)
学报(3340)
科学(3071)
(3062)
教育(2596)
管理(2524)
大学(2303)
学学(2205)
农业(2146)
经济研究(1926)
(1758)
金融(1758)
财经(1756)
国土(1537)
(1482)
(1366)
技术(1356)
土地(1350)
改革(1286)
(1286)
资源(1282)
(1258)
财政(1258)
问题(1069)
参考(1042)
(1042)
共检索到31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47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开展采矿用地临时使用等节约集约用地改革试点。一直以来,采矿用地大都采取征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这给采矿企业、地方政府、农民各方带来诸多困扰,矛盾重重。如: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政府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增加了成本,复垦后的土地囤积在企业手中,造成闲置浪费等等。其实,这些困扰几乎是所有矿区的顽疾。为扭转这种局面,国土资源部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开始了改变矿业用地方式的探索。2005年,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平果铝)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试点。2012年4月,平果铝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通过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帅  白中科  张继栋  
研究目的:探索山西省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特征、机制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研究方法:文献分析、经济学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山西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不足主要是试点范围的局限性,复垦—还地周期的笼统性以及补偿方式的单一性;进一步促进改革的对策是将露天矿外排土场纳入试点范围、创新用地改革补偿制度、规范土地复垦工作等方面。研究结论(:1)传统方式下的采矿用地,土地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采矿用地方式改革势在必行;(2)从供地方式、审批制度、补偿方式和退出机制4个方面对露天采矿用地方式进行改革,可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政府、企业与农民三方共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斐  高大鹏  陈书荣  
针对当前广西一些地方建设用地指标异常紧张和耕地"占补平衡"特别困难的现状,为进一步探索土地复垦注入耕地新动力,研究制定土地复垦与耕地占补相结合的有关政策,就未利用地经采矿后土地复垦为耕地用于耕地占补指标的可行性等问题,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派出调研组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慧丽  付梅臣  
目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率只有12%,远低于国际上50%~70%的平均矿地复垦率水平,更低于欧美国家复垦率80%以上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矿业用地的及时退出。通过对复垦客观障碍因素化解及复垦主体主观积极性激励的研究,探讨矿地复垦的促进机制很有必要。当下:复垦障碍因素须化解土地产权及补偿纠纷——明晰土地产权、灵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娟尔  付英  冯春涛  袁国华  
采矿用地制度的核心是采矿用地的产权界定、让渡、使用和定价。当前采矿用地制度存在供地方式单一、产权配置错位、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受限和产权未细分等问题。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在产权细分和可实施性方面做了很大改进,为采矿用地制度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采矿用地制度应向地权细分、保障矿业权与土地产权正当权益的实现及提高名义产权与实践产权一致度的方向迈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宇德良  
废弃采矿用地盘活利用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指标不断趋紧背景下,实现生态环境改观与社会经济发展用地保障双赢局面的有效举措。然而,当前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废弃采矿用地盘活利用的现实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以重庆市调研数据为例,2014年初,重庆市共有各类采矿用地151.37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美珍  
根据《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矿前应依法取得采矿权和地面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规定,采矿用地的性质与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同属工矿仓储用地。但是,受采矿目的、开采技术等的影响,采矿用地在位置选址、使用期限以及对地表土地的影响上存在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些问题加之现行体制原因,造成了采矿用地取得、退出"两头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采矿用地的特殊性采矿用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鹏  宋泽宇  张冠峰  孙光龙  
研究目的:在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绿色转型势在必行的背景下,探索矿企停产后采矿用地的再利用方向,为区域城镇发展和矿产资源开采之间的空间协调利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FLUS-UGB模型,基于绿色基础设施(GI)的"RIC"框架。研究结果:(1)平定县"城—矿"潜在高冲突地区面积为298.23 hm2,潜在中冲突地区面积为914.01 hm2,潜在高、中冲突区主要分布在平定县的城镇发展轴带上;(2)基于生态贡献度与城矿潜在冲突的采矿用地再利用综合研判结果表明,平定县13.48%的采矿用地适合在未来转变为城镇用地,75.58%的采矿用地适宜恢复为生态用地,10.94%的采矿用地适宜恢复为农用地。研究结论: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更加致力于提高空间治理能力的背景下,推动资源型城市采矿用地与城镇空间协同发展,将成为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席菁  彭文君  
解决采矿用地利用矛盾是有效保障能源资源供应、实现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贵州省遵义市采矿用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破解矿地利用堵点的相关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芳  何报寅  张亮  寇杰锋  韦金丽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为更好地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和评价石漠化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热红外遥感的石漠化等级划分的新方法。以广西平果县为研究区,利用2014年Landsat 8热红外遥感影像分别提取夏季和冬季的亮温值并计算亮温差,经过高分影像建立典型样本区并分析亮温差,确定不同石漠化等级的亮温差阈值,最后对全县石漠化进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平果县2014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占喀斯特区域面积的比例为3.87%,中度石漠化占9.19%,轻度石漠化占22.26%,潜在石漠化占57.46%,非石漠化占7.22%。研究表明,通过确定适当的夏冬季亮温差阈值可以有效地对石漠化程度进行分级划分,该新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晓东  
矿业用地属于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结合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矿业用地包括探矿用地、采矿用地和选矿用地及附属用地,按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均属建设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悟生  李先琨  何成新  吕仕洪  陆树华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生态重建示范区的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为例,依据试验研究及专家咨询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了分析,应用指数评价模型对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强度、物种多样性、物质生活指数、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程度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是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指数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总体质量较差,但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改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系统中人类的生活水平,可以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旺  蔡旺清  
村镇银行在改变农村金融短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检索与判断抽样调研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村镇银行应坚持社会营销观念,牢固确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最终目的,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应遵循针对性、可控性、效益性、渐进性原则,从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培养人才、健全法规和组合创新五个方面来推进村镇银行产品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回茴  李汉廷  谢苗苗  许萌  李少玲  白中科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其工矿用地进行系统修复,在空间上统筹工矿用地的生态修复,使其从整体上参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十分必要。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电路理论,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为例,分别识别2000年、2005年、2011年、2017年生态廊道和关键点,根据优先修复程度设置修复分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廊道路径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和城市扩张导致生态廊道质量下降、位置发生变化。7条最小耗费路径总长度从120.74 km增加到125.71 km;加权耗费总距离从692.58 km增加到1162.28 km。(2)识别出2017年障碍点14处,总面积为16.06 km2。其中关键点12处,总面积14.09 km2。(3)修复区域为识别出的2000-2017年四期生态廊道和2017年关键点,共划分三个修复等级,总面积为475.86 km2。研究通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理念统筹工矿用地生态修复,使之成为国土空间系统修复的有机整体,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纪田  刘卫红  
党的政策创新提出了矿山企业可直接获取农村集体土地,对于如何获取和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继续从制度安排上进行探索。矿业用地生态性、变动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矿业用地方式的多元化选择:首选股份合作、次选租赁、慎选入股与出让、普选地役权与相邻权。这些方式均属集体土地权利让渡,承包经营者是让渡的基本主体;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与使用权,让渡的是物权性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权同价。提出农村矿业用地应通过土地利用的市场准入制施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定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矿业开发规划衔接以确定矿业用地指标,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方式换取建设用地面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