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6)
- 2023(10245)
- 2022(8518)
- 2021(7754)
- 2020(5997)
- 2019(13706)
- 2018(13117)
- 2017(24961)
- 2016(13626)
- 2015(14981)
- 2014(15139)
- 2013(14738)
- 2012(14209)
- 2011(13078)
- 2010(13734)
- 2009(12700)
- 2008(12650)
- 2007(11535)
- 2006(10734)
- 2005(10136)
- 学科
- 济(62208)
- 经济(62147)
- 管理(39553)
- 业(37238)
- 企(28581)
- 企业(28581)
- 中国(22103)
- 地方(19890)
- 农(19598)
- 方法(17531)
- 业经(15916)
- 财(14065)
- 数学(14060)
- 数学方法(13843)
- 农业(13334)
- 银(12010)
- 银行(12001)
- 制(11982)
- 融(11778)
- 金融(11778)
- 行(11756)
- 贸(11694)
- 贸易(11682)
- 学(11674)
- 发(11521)
- 策(11354)
- 易(11249)
- 地方经济(10923)
- 环境(10428)
- 理论(10403)
- 机构
- 学院(197966)
- 大学(194899)
- 济(85976)
- 经济(84023)
- 研究(74184)
- 管理(73000)
- 理学(60723)
- 理学院(60012)
- 管理学(59149)
- 管理学院(58756)
- 中国(57627)
- 京(42775)
- 科学(41919)
- 财(41813)
- 所(37200)
- 中心(33123)
- 研究所(33029)
- 江(32645)
- 财经(31150)
- 农(30190)
- 范(29320)
- 师范(29098)
- 北京(28017)
- 经(28006)
- 院(27099)
- 州(26395)
- 经济学(25919)
- 业大(24592)
- 师范大学(23104)
- 农业(23037)
- 基金
- 项目(119941)
- 科学(95392)
- 研究(94797)
- 基金(84372)
- 家(71800)
- 国家(71095)
- 科学基金(61025)
- 社会(60249)
- 社会科(57073)
- 社会科学(57066)
- 省(47427)
- 教育(43635)
- 基金项目(42537)
- 编号(39953)
- 划(39754)
- 自然(35764)
- 自然科(34893)
- 自然科学(34886)
- 资助(34593)
- 成果(34439)
- 自然科学基金(34243)
- 发(32139)
- 课题(29466)
- 重点(27565)
- 发展(26695)
- 部(26529)
- 展(26218)
- 创(24879)
- 国家社会(24514)
- 性(24496)
共检索到329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鹏 张润强 张鹏飞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实现广西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广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主要围绕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及扩展逻辑,从广西工业的总量规模、发展速度、工业贡献率、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工业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系统检视了广西工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广西工业发展存在产业空间布局不优、新旧动能转化不畅、工业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广西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龙头示范企业,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增强创新研发能力,提高工业产品质效。
关键词:
工业高质量 智能制造 动能转化 广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省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应成为未来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的重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加强以及以“举办者”投入为主的高职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的贯彻落实,是以“省域”为重点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基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在“省域”高职教育院校数量等若干发展指标上,省际之间差异较大,凸显了省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在“省域”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及生均经费上,省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此,推进我国“省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是:以国家层面上的区域经济合作重大战略为基础来推进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形成高职教育区域合作新格局;建立“省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与政策创新,以实现“省域”内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林 王阿舒 罗江华
多源流理论认为,公共政策受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共同推动,是经典的公共政策分析工具。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也同受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但因中外政治因素差异,将其适当修订来分析高职教育发展变迁政策更具适切性。分析发现,国家政策通过确定类型定位、促进持续发展,并重服务社会,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对建设教育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时代使命,高职教育还面临类型特征不够鲜明、社会吸引力较弱、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能力不足的挑战。展望未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职教育需深入探究类型规律、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精准服务社会,构建现代高职教育类型发展、技能人才公平发展与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三大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国峰
加快构建和应用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更高质量的乡村公共文化发展和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对推动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需要科学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然而,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面临如下现实挑战:公共文化内容不接地气,文化服务供需适配结构失衡;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单一,文化自主供给内生动力不足;文化嵌入难以有效扎根,文化主体参与意识日趋弱化;文化潜能乘数效应偏弱,文化创新动能难以有效释放。因此,在新质生产力战略驱动下,我国亟需创新数智乡村文化内容,提升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服务品质;培育新质劳动文化人才,激发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参与动力;创新新质文化机制建设,增强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持续动能;推动新质文化科技融合,加快新型文化业态助力高质量效能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文 石伟平
高职教育正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高质量发展多重逻辑的引导和要求下,优化高职教育结构势在必行。实践中高职教育还面临着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偏差、布局结构的协调性不足、层次结构的合理性欠佳、类型结构的多样性欠缺等多方面的困境和挑战,未来高职教育的结构必须从专业结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提高专业结构的动态适应性、加强资源布局结构的协调性、提升层次比例和衔接的科学性、丰富办学类型结构的多样性。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职教育 结构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爱翔 李黎丹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立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有必要对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概念及其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清晰界定。对标新的就业目标,当前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仍面临政策供给有待强化、社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协同机制尚未建立、关键主体参与度不够和劳动者参与意愿相对不足等挑战。为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促进政策法规建设;重视模范引领,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协同治理,形成多主体聚力优势;重视能力补缺,强化关键节点作用发挥;创新激励方式,提升劳动者参与意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震宇 侯冠宇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厘清了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其现实路径,分析了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效率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市场信息智能化与创造数据战略价值、经济模式的数字化革新等方面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与发展模式限制、产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发展与人才结构失衡等困境。鉴于此,应在宏观层面科学规划,加强政策导向与经济体制创新;中观层面优化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与市场机制优化;微观层面加强调控,实现企业组织变革与经营能力提升,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国栋 邹青海
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标志,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全面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瓶颈及纾解之策。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通过强化制度创新效应,营造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强化结构优化效应,驱动产业业态升级;强化强链补链效应,延长产业价值链条;强化组织重塑效应,健全产业组织体系;强化要素提升效应,培育高端创新要素来助推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体制机制不健全、深陷结构性陷阱、价值链低端锁定、健康组织整合能力薄弱、创新要素配置不足瓶颈,提出推动新型要素资源深度融合,积聚数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强化数字健康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健康管理组织活力;纵横整合数字健康产业链,全面挖掘数字健康产业价值;驱动数字健康业态换新出新,根植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根基;深化数字健康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的纾解之策。
关键词:
数字健康产业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陶金元 张玲娜
加快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在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的重要创新发展战略布局。自立自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导向性、系统性、开放性等鲜明特征。自立自强既是创新范式在时代背景下的理论进化、创新发展模式演化的历史必然,也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发展的必然进程、经济发展模式的时代要求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支柱,西方科技霸权主义加快了我国自立自强的进程。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变、科技革命竞争以及科技霸权主义的国际挑战,也受到我国经济发展历史、科技发展现况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制约。对此,应持续强化时代战略机遇认知与观念提升、创新战略导向与制度适配、务实采取有效举措,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早日实现。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凯凯 高启杰
农村电商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在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变革的浪潮中,既面临产业基础日益牢固、多源惠农政策与项目实施、城乡"双循环"电商市场融合发展等机遇,也面临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内生资本储备不足、供应链与物流链建设滞后等挑战。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需要,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优化制度安排和服务供给,更为注重对农村电商内生增长机制的培育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思想,未来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应重点优化制度安排,健全农村电商综合治理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农村电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完善农村电商供应链和物流链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申现杰 袁朱
现代化后发赶超要求以城市群作为主体空间形态,实现效率增进、功能跃升、均衡发展和开放合作。城市群正日益成为托起中国现代化的巨擘,目前我国19个城市群之间规模结构差异较大,以东部城市群发展质量最高。城市群发展失衡的原因在于,城市群城镇体系不合理、公共服务一体化存在障碍、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城际间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亟待完善。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我国需要在城市群加快推动形成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与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以都市圈为载体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与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群的开放发展水平,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现代化 流动社会 一体化 都市圈 城市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芳 钟秉林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大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由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和调整。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出发,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此提出现实思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如何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国际国内双循环"如何平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开放与坚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高等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博文 肖宇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是金融强国建设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数据要素凭借其虚拟替代性、非竞争性、动态实时性和马歇尔外部性等属性能够帮助普惠金融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数据确权定价机制不明晰、数据基础设施有待健全、公共数据供给制度不够充分、数据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从数据市场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数据供给、数据风险监管等方面着手,实现数据要素赋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云涛
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兴旺,其根本路径是发展新业态。用好数字技术,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关键是要不断创新思路,让新生产模式扎根乡村,打破信息壁垒。以数字技术助力农村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理论逻辑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影响数字技术优势潜能释放的限制因素。通过发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农村制度化保障机制,提高数字化服务供给水平;构筑数字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新格局,探索农村新兴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 业态交互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英明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阶段迈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新时代,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也从冲数量向提质量转变。而中欧班列在开行数量和规模急剧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补贴退坡任务重,运营环境待优化;竞相低价揽货,班列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口岸能力不足,班列运输时效性成难题;系统信息化滞后,班列操作效率有待提升;评价体系较为粗放,高质量发展引领不足;受地缘政治格局影响,部分回程商品无法运输。在由追求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新阶段,中欧班列发展需要在严格落实补贴退坡政策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规模,促进开通城市良性竞争;优化线路布局,提高中欧班列运输时效;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班列服务质量;完善评价体系,更加突出经贸贡献指标;加强国际协调,增加回程商品运输量。
关键词:
中欧班列 贸易促进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