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3)
2023(5527)
2022(4889)
2021(4478)
2020(3892)
2019(9076)
2018(8942)
2017(16502)
2016(9897)
2015(10940)
2014(11006)
2013(10867)
2012(10253)
2011(9263)
2010(9358)
2009(8606)
2008(8580)
2007(7844)
2006(6987)
2005(6228)
作者
(32679)
(27853)
(27511)
(26059)
(17471)
(13694)
(12488)
(10876)
(10669)
(10123)
(9830)
(9706)
(9123)
(8911)
(8879)
(8821)
(8504)
(8177)
(8150)
(7969)
(7174)
(7037)
(6900)
(6287)
(6280)
(6280)
(6137)
(6087)
(5943)
(5925)
学科
(38213)
经济(38183)
(22216)
管理(20980)
方法(17822)
(16461)
企业(16461)
数学(15993)
数学方法(15733)
(12052)
(12006)
地方(10381)
农业(8499)
中国(8466)
业经(7709)
(7298)
环境(6663)
(6297)
贸易(6295)
(6037)
理论(5943)
资源(5790)
(5742)
(5476)
地方经济(5381)
(4909)
技术(4888)
(4771)
金融(4768)
(4707)
机构
大学(144569)
学院(143814)
研究(56477)
(50868)
管理(49689)
经济(49686)
理学(42878)
理学院(42195)
科学(41369)
管理学(41045)
管理学院(40805)
中国(39460)
(38308)
(32389)
(32135)
农业(30772)
研究所(30250)
业大(29867)
中心(24922)
(22766)
(21438)
(21412)
师范(21077)
(20041)
农业大学(20029)
北京(20012)
(19599)
科学院(18761)
(17694)
(17648)
基金
项目(104031)
科学(79234)
基金(73124)
研究(68496)
(68442)
国家(67913)
科学基金(54622)
(42030)
社会(40562)
基金项目(39206)
自然(38274)
社会科(38267)
社会科学(38249)
自然科(37333)
(37321)
自然科学(37314)
自然科学基金(36616)
教育(31792)
资助(30273)
编号(26551)
重点(25041)
计划(23579)
(23481)
(22044)
科技(21914)
成果(21913)
(20867)
科研(20853)
课题(20163)
创新(19689)
期刊
(54690)
经济(54690)
研究(36938)
学报(35050)
(34239)
中国(29869)
科学(29095)
大学(24324)
农业(23838)
学学(23210)
教育(16343)
管理(15377)
(15002)
(13543)
技术(11531)
业大(10514)
(9953)
金融(9953)
资源(9698)
(9395)
农业大学(8613)
业经(8375)
科技(8300)
经济研究(8232)
林业(8151)
财经(8046)
统计(7572)
问题(7210)
图书(7189)
中国农业(7108)
共检索到207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斌  黄玉溢  陈桂芬  
采集广西岩溶地区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硼、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有效硼为0.18mg/kg,有效锌为1.30mg/kg,有效铜为2.35mg/kg,有效铁为49.20mg/kg,有效锰为32.94mg/kg,有效钼为0.10mg/kg。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严重缺硼和钼,比较缺锌或潜在缺锌,而铁、铜、锰含量都较丰富。有效硼、铁和锰的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锌、硼、铜、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在农业生产上增施硼、钼、锌肥和有机肥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攀攀  王彤  习建龙  凌丽俐  淳长品  江才伦  付行政  彭良志  
在重庆14个柑橘主产县(区)采集871个果园的柑橘叶片样品,对5种必需微量营养元素(Fe、Mn、Zn、Cu和B)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叶片的Fe、Mn、Zn、Cu和B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8.00~362.10、5.54~219.09、1.00~83.95、0.55~40.28、7.19~435.49mg/kg;叶片中Fe、Mn、Zn、Cu和B含量不足的果园比例分别占8.73%、30.43%、91.50%、45.35%和27.67%,含量适宜的分别占53.73%、68.31%、8.50%、44.89%和65.56%,含量超标的分别占37.54%、1.26%、0.00%、9.76%和6.77%;叶片Mn和B含量适宜的果园所占比例较高,缺Zn果园多且普遍,叶片Fe超标的果园比例最大。大部分柑橘园微量元素丰缺并存,微量元素平衡状况较差,5种或4种微量元素含量均处于适宜水平的果园比例仅分别为0.69%和12.06%,生产上需重视微量元素的补充与平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先进  姜子绍  马强  周桦  宇万太  
了解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利用下辽河平原18年的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中Fe、Mn、Zn、Cu、Pb的含量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下辽河地区所测微量元素含量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采用常规施肥方式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除了Fe以外,试验前后所测元素的变化量在施肥处理与CK间均有显著差异,而各元素的变化量在养分循环处理与化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长期试验过程中,对照处理除了Zn以外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施肥处理除Cu以外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重茬玉米地中Cu含量比豆茬玉米地高。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同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叶枫  钟珊  饶磊  孙凯  郭熙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江西省耕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效态B、Cu、Fe、Mn和Zn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B、Cu、Fe、Mn和Zn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B表现为强变异性,其他有效态元素均呈中等变异性。空间结构方面,B、Cu、Fe、Mn和Zn的块金效应值依次为15.68%、12.09%、87.63%、77.98%和25.27%,表明B和Cu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Zn呈中等空间相关性,而Fe和Mn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分布方面,土壤有效B含量表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趋势,Fe、Cu、Zn呈现出较为平滑的空间分布格局,Mn在空间分布上并无明显规律。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但并无直接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程、坡度、pH、有机质、全氮、成土母质、地貌类型、土壤类型、灌溉能力、秸秆还田方式和常年耕作制度对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影响显著(P<0.05)。结果可为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卡制定与耕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及优质高产种植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庆庆  刘盛武  王天菊  莫振茂  覃群明  刘钰  
为深入了解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对该地区96个荔枝园采集土壤并测定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S含量最丰富,有效Cu含量中等,有效Zn含量中等偏下,有效Ca、Mg、Mo含量较低,有效B含量普遍缺乏,土壤pH值呈偏酸性。不同荔枝园土壤有效Mo、Zn、Cu、Mg、Ca含量差异较大;不同pH环境下有效Ca含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当有机质含量大于20 g/kg时,有效Ca、Mg、S、Cu、Zn含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采用聚类分析可将96份土样分成3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俊  朱江  查世新  韩忠义  秦颖  
根据不同地质背景特点将安徽全境分为 5个地质背景区 ,分别从不同背景地质体 (区域 )和土壤类型采集土样分析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通过其差异性对比 ,得出不同地质背景下发育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 (分为高、中、低、贫 4级 )及其对作物的适宜性。以此为基础对地质背景 ,特别是背景地质体与土壤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淑英  于同泉  王建立  杨柳  杨凯  路苹  
【目的】探明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置1076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法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耕层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别为1.96、2.51、17.32和10.91mg·kg-1,含量均在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耕层含量高于亚耕层,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耕层中有效铁和有效锰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变程分别为21.6和45.3km,耕层有效铜和有效锌变程较小,分别为3.1和2.9km,亚耕层中4种有效微量元素的变程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超  刘国彬  薛萐  肖列  
【目的】探索农耕地撂荒对土壤微量元素演变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农耕地撂荒后不同坡向土壤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阴坡由于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大,植被生长旺盛。有机碳、全氮、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变化规律性较强,表现为在演替前期变化较小,而后期随撂荒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有效铜则随撂荒年限呈降低趋势。阳坡土壤有机碳、全氮及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则随年限呈波动变化。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量元素密度变化不同,阳坡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密度在演替前10年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敖金成  刘世文  罗华元  张晓龙  蒋美红  郑武  
【目的】探讨昆明烟区土壤速效养分和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及区域特征,为区域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2年采集昆明市8个县(市)主产烟区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858份,测定其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效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对其丰缺状况及区域分布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1)昆明部分烟区土壤速效氮含量处于低水平的县(市)占12.5%,中等或丰富水平的占87.5%,速效磷和速效钾基本处于中等或丰富水平,表明昆明市50%以上烟区进行速效养分管理时应采取"提氮、稳磷、稳钾"的施肥策略。2)昆明烟区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有效硫含量处于临界值以下及低水平的县(市)分别占12.5%和2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卫  周冀衡  赵松义  张一扬  李晓忠  杨虹琦  柳均  汤若云  
为了解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采集了3295个土样并利用多元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其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有效钼含量较低,有效锌含量适宜,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含量丰富.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含量表现为湘南、湘中较高,湘西较低;有效钼、有效锰则是由东往西增加.施肥时应适当增施钼肥,并注意钼肥形态,湘西地区还应适当增施锌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媛  陈良超  冉隆贵  肖斌  
【目的】研究陕南茶园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的含量与分布,为陕南茶园的培肥管理及茶叶生产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陕南茶园268个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的含量,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分析陕南茶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p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结果】陕南茶园土壤有效铁含量普遍偏高,平均值79.98mg/kg,远高于临界值(4.5mg/kg);土壤有效锰含量变幅较大,且普遍严重缺乏,平均值53.31mg/kg,远低于临界值(100mg/kg);有效硼缺乏较为严重,平均值0.49mg/kg,稍低于临界值(0.5mg/kg)。从整体来看,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兵  黄坤  阙劲松  李宏光  陆庆华  邵小东  胡承孝  闫辉  
【目的】本研究对云南红河州8个县市烟叶基地300个土壤样品和900份烟样进行指标检测。【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性分析,系统阐述红河不同烟区烟叶品质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并深入挖掘红河烤烟烟叶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红河州不同烟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异较大,其中有效锌和有效锰变异最为明显;红河烟区烟叶总氮、烟碱、总糖、还原糖、烟叶钾、氯元素、石油醚和淀粉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氯离子变异极为明显。【结论】红河植烟土壤不同中微量元素对烟叶化学组成影响不同,其中交换性镁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红兵  肖润林  王仁才  赵运林  杨知建  
对桂西北环境移民示范区柑桔园126个表层土样的有机质、pH、土壤全锌、锰、铜、铁、钙、镁及土壤有效态锌、铜、铁、代换态钙、镁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探明了示范区柑桔园土壤中量、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该柑桔园全量铜、锌和锰含量低,全钙、镁缺乏严重,但全铁含量高;中量元素代换性Ca、Mg也严重缺乏,有效铜含量极缺,有效锌含量缺乏,而有效Fe含量高量或过量。柑桔园土壤pH值范围为3.75~4.65,有效铁含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代换性镁、代换态钙、有效铜、有效锌含量与pH值没有相关性。同时,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有效锌、有效铜、镁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具有积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卫科  何佳庆  杨丽红  卢鑫  李捷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所选取的恢复植物对其所需的中量、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和改善边坡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高速公路典型护坡物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壤深度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主要中量和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及其根际对元素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铁和铜以及中量元素镁根际有效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P 0.0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铁、锰、铜、镁有效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锌、钙有效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无明显变化趋势;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元素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根系对铁、铜、钙、镁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富集效应。研究表明,高速公路边坡栽植紫穗槐可维持和改善土壤中量和微量元素稳定,进而存在抵御边坡水土流失的潜在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张清海  林绍霞  崔斗斗  林昌虎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