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2)
2023(1865)
2022(1444)
2021(1209)
2020(974)
2019(2130)
2018(2061)
2017(3279)
2016(2210)
2015(2503)
2014(2408)
2013(2440)
2012(2354)
2011(2214)
2010(2128)
2009(1898)
2008(1863)
2007(1622)
2006(1384)
2005(1228)
作者
(9987)
(8615)
(8589)
(7994)
(5553)
(4549)
(3726)
(3353)
(3344)
(3109)
(3000)
(2973)
(2964)
(2947)
(2940)
(2908)
(2816)
(2683)
(2484)
(2452)
(2357)
(2281)
(2150)
(1983)
(1955)
(1953)
(1941)
(1926)
(1899)
(1868)
学科
(6594)
经济(6586)
(5157)
地方(4401)
(3753)
土壤(3740)
(2744)
(2301)
地方经济(2158)
管理(2157)
农业(2137)
生物(2062)
(1905)
环境(1725)
及其(1711)
(1706)
(1662)
防治(1601)
(1598)
(1552)
森林(1552)
(1542)
虫害(1511)
(1474)
贸易(1471)
病虫(1418)
病虫害(1418)
中国(1411)
业经(1402)
(1402)
机构
学院(33201)
大学(31667)
研究(17671)
(17483)
科学(16243)
农业(14191)
业大(11555)
(11543)
研究所(11052)
中国(10560)
(9248)
农业大学(9118)
实验(8910)
实验室(8612)
(8224)
重点(8126)
(8036)
科学院(7717)
(7381)
(7105)
中心(6910)
经济(6872)
资源(6458)
环境(6452)
(6180)
管理(5986)
技术(5731)
(5351)
(5228)
(5050)
基金
项目(28128)
(20347)
国家(20231)
科学(19617)
基金(18927)
科学基金(14777)
研究(12931)
自然(12633)
自然科(12218)
自然科学(12198)
自然科学基金(11927)
(11804)
(11215)
基金项目(10249)
科技(9595)
计划(9092)
资助(7542)
重点(7470)
(6992)
(6943)
专项(6810)
社会(6097)
科研(5960)
(5686)
(5665)
社会科(5633)
社会科学(5632)
创新(5506)
农业(5158)
教育(5053)
期刊
学报(16874)
(16763)
科学(11489)
农业(11378)
大学(10747)
学学(10731)
(8765)
经济(8765)
中国(7144)
研究(6449)
(6411)
业大(6010)
农业大学(5110)
林业(4108)
自然(3985)
(3924)
中国农业(3662)
自然科(3261)
自然科学(3261)
科技(3053)
资源(3004)
农林(2860)
(2860)
科技大(2673)
科技大学(2673)
西南(2462)
农业科学(2249)
(2101)
西北(1849)
农学(1829)
共检索到47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青  梁潘霞  邢颖  黄太庆  刘永贤  江泽普  
【目的】从广西富硒区土壤中分离出多株耐硒菌株,为土壤硒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主要富硒区永福、巴马、玉林寒山、桂平、藤县等地采集田间土样,利用稀释平板法并通过加硒培养对耐硒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结果】筛选得到8株耐硒能力较强的菌株,其在固体培养基中对硒的耐受浓度均在10 000μg/m L以上。8株耐硒菌株中,YLB1-33耐硒能力最强,其在含硒量为29000μg/m L的固体培养基中仍能微弱生长。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表明,YLB1-6为蜡质芽孢杆菌、BMB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知洋  郑金龙  戴光忠  杨良哲  项剑桥  
[目的]为了研究湖北省恩施州富硒高镉土壤区土壤pH、有机质、CEC和土壤硒镉关系,揭示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硒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恩施州目前已经所做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区域,圈出富硒高镉土壤区,选择在区内采样分析的土壤数据,整理出土壤理化性质和对应的土壤硒镉元素及有效态硒镉数据,分析它们的关系及理化性质对土壤硒镉的影响。[结果]在恩施富硒高镉土壤区内,①土壤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第一等级有机质土壤中硒平均含量达到9.688 mg/kg,分别是第二、三、四等级的有机质土壤硒平均含量的5.32、8.8和4.67倍。②农作物根系土镉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有机质第一等级的土壤中镉均值含量达到19.604 mg/kg,分别是第二、三、四等级有机质土壤镉含量的6.84、9.51和8.25倍。③土壤有效硒含量和土壤酸碱度呈显著的正相关。随着土壤的酸碱度等级上升,土壤有效态Se的含量显著上升(P=0.0296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洪  万秋英  王沫  姜锡权  喻子牛  
从韩国不同地区采集的 6 2 0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出 6 7株苏云金芽孢杆菌 ,分属于 1 0种不同的血清型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在 6 7株分离株中 ,35 .82 %的菌株对鳞翅目昆虫具有生物活性 ,2 2 .39%的菌株对双翅目昆虫有毒 ,32 .84%的菌株对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都具有杀虫活性 ,8.95 %的菌株为没有杀虫活性的无毒菌株 .其中对鳞翅目昆虫有毒的菌株产生典型的双金字塔形伴孢晶体 ,对双翅目昆虫有毒的菌株和无毒菌株都产生球形伴孢晶体 ,而对鳞翅目和双翅目都有毒的菌株产生双金字塔形或球形伴孢晶体 .用对 cry ,cry ,cry ,cry 和 cry 基因特异性引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秋辉  潘根兴  丁瑞兴  
低硒茶园土壤施用亚硒酸钠, 经茶树的吸收转化而形成富硒茶。结果表明: 土壤施硒05 kg/hm 2 和10 kg/hm 2 , 以及施用含硒05 kg/hm 2 的富硒茶专用肥, 茶叶含硒量均比对照显著提高, 最高可达0362 μg/g, 施用富硒茶专用肥可显著提高硒的生物有效性。茶树叶面喷施硒50~100 g/hm 2 (100 μg/m L), 在喷施后8~26 d 内采摘茶叶, 茶叶含硒量达032~145 μg/g, 其中有机硒占76% ~90% 。硒施用量、喷施浓度、时间和茶叶采摘时期是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生产富硒茶的关键因素。制茶工艺对茶叶含硒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锐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曾庆良  马宏宏  
湖北恩施是典型的富硒土壤分布区,在恩施市沙地乡采集了199件表层土壤样品以及60件玉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旨在查明研究区硒元素含量特征,并分析硒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中硒含量的平均值为1.88 mg/kg,同时土壤中水溶态硒含量只占到总硒含量的0.04%~2.91%,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研究区内,有机碳含量对硒生物有效性影响很小,影响硒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总硒含量和土壤pH值,碱性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更高。由于该区土壤主要呈酸性,且水溶态硒含量较少,导致玉米中硒含量整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可以通过人为手段适当调控土壤酸碱性,提高硒生物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曲航  尼玛扎西  韦泽秀  梅旭荣  
西藏土壤普遍缺硒,已经严重影响该区居民身体健康。青稞作为西藏居民主要粮食而广泛种植,青稞硒生物强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硒生物强化是改善人体硒营养健康的热点研究领域,虽然国内外对主要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已有很多,然而西藏硒生物强化研究,特别是富硒青稞研究目前尚无报道。本文从西藏硒状况出发,结合西藏青稞生产现状和青稞硒含量,讨论富硒青稞生产的问题和解决路径。(1)已有的研究明确了西藏土壤全硒含量及分布。西藏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为(0.150±0.084)mg·kg-1,仅为中国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0.290±0.255)mg·kg-1的一半;西藏缺硒土壤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以北地区,同时也是大骨节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照辉  单世平  张德元  刘清术  魏小武  杜东霞  
采用梯度浓度驯化方法,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1株具有较强镉抗性的菌株(编号为6–5)。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贪铜菌属细菌,能耐受镉离子的最高浓度为20 mmol/L,在0.54 mmol/L镉离子LB培养基中,该菌株对镉离子的吸附量达72.18%。最低抑制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铅、铜、铬、锰、锌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俊杰  肖孔操  段鹏鹏  李德军  刘永贤  
硒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增强免疫、抗癌及抗衰老等功效,但同时也是一种环境毒素。外源施硒是提高作物硒浓度的常见措施,然而目前其对土壤生物活性方面的影响关注较少。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形态(亚硒酸钠、氨基酸螯合态硒)与水平(土壤硒含量3 mg/kg和6 mg/kg)硒肥施用对小白菜硒富集、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硒添加水平越高,小白菜硒富集效果越明显。同等硒添加水平下,亚硒酸钠处理小白菜硒富集的效果显著优于氨基酸螯合态硒处理。2)外源硒低量施用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高量施用时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3)高低量亚硒酸钠施用对土壤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影响均不明显;氨基酸螯合态硒则是在低量施用时无影响而高量施用时显著提升土壤NAG、ALP酶活性。总体而言,外源施硒对小白菜硒富集的影响与硒形态和硒施用水平均密切相关,而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则取决于硒施用水平而非硒形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经元  王波  罗曦霞  喻凌  詹学明  喻子牛  
对从中国20个省(区)采集的1542个土壤样品中分离的410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218株(53.2%)属于已知30个标准H-血清型中的15个H-血清型,即H1、H2、H3、H4、H5、H6、H7、H8、H13、H14、H15、H16、H17、H22和H26。其余的192株中,除175株为无鞭毛或自凝菌株无法进行血清学鉴定外,16株(3.9%)的H-抗原不与已知27个标准H-抗血清起交叉反应,其中有4株的H-抗血清也不与已知27个标准菌株的H-抗原起交叉反应;另一菌株无H-抗原,但其伴孢晶体和芽孢不分离,并连成长链状。这5个菌株生化反应也与H-血清型1-27的标准菌株不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镝  赵秀香  吴元华  张晓雯  
采用透明圈法,通过大量筛选得到9株产壳聚糖酶的野生菌株,对其中产壳聚糖酶酶活最高的菌株BS-0409的菌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该菌的酶解产物壳寡糖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端生鞭毛。经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BS-0409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该菌的酶解产物壳寡糖对17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9.6%~10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凤  彭文勇  刘新伟  赵竹青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不同形态硒后,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硒累积曲线接近“S”形;施用硒矿后,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花期,施用其他3种形态的硒肥,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蕾薹期;施用硒酸盐后,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油菜籽粒硒含量高达44.56 mg/kg,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依次降低;施用硒矿后,油菜籽粒硒累积分配比例最高,达23.20%;油菜收获后,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中土壤残留有效态硒含量依次降低。综合分析,硒酸盐对油菜富硒的效果最强,亚硒酸盐次之,而硒矿也能显著的促进油菜籽粒富硒,硒粉则无显著的富硒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凤  彭文勇  刘新伟  赵竹青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不同形态硒后,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硒累积曲线接近“S”形;施用硒矿后,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花期,施用其他3种形态的硒肥,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蕾薹期;施用硒酸盐后,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油菜籽粒硒含量高达44.56 mg/kg,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依次降低;施用硒矿后,油菜籽粒硒累积分配比例最高,达23.20%;油菜收获后,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中土壤残留有效态硒含量依次降低。综合分析,硒酸盐对油菜富硒的效果最强,亚硒酸盐次之,而硒矿也能显著的促进油菜籽粒富硒,硒粉则无显著的富硒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佐玺  易咏梅  杨兰芳  孙益军  余展深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魔芋叶含硒量为2.648~343.946μg/g,球茎含硒量为1.560~101.906μg/g,呈现叶大于球茎的规律,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魔芋叶、球茎的吸硒量分别为0.012~1.906mg/pot、0.142~9.731mg/pot,呈现球茎大于叶的规律,亦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魔芋叶、球茎的吸硒量占每株魔芋总吸硒量的比例分别为7.89%~16.38%、92.11%~83.62%,这表明球茎的吸硒能力大于叶;魔芋对土壤施硒的利用率为7.26%~15.47%,与某些条件下植物对磷肥的利用率相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廖金凤  
土壤中硒含量异常,通过食物链会影响人畜健康。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土壤全硒量为0.043~0.785mg/kg,平均0.295mg/kg;土壤水溶态硒含量为3.50~20.50μg/kg,平均8.25μg/kg。土壤硒的含量取决于母质、土壤形成因素和发育过程以及土壤性质等。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铁的化合物等对硒有明显的吸附固定作用。土壤硒含量有明显的地理分异,东部湿润地区硒含量明显高于西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生物气候对硒含量的地理分异有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辉勇  金密  刘灿明  李志光  熊远福  葛旦之  
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硒,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硒的提取、荧光法测定的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淹水土壤有效态硒的最佳提取剂是KH2PO4,土壤样品的最佳消化液是HNO3-HClO4,建立了土壤不同形态硒的荧光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本法测定淹水土壤不同形态硒,结果满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