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1)
- 2023(7997)
- 2022(6930)
- 2021(6082)
- 2020(5403)
- 2019(12485)
- 2018(12233)
- 2017(23839)
- 2016(13067)
- 2015(15032)
- 2014(15311)
- 2013(15567)
- 2012(14970)
- 2011(13918)
- 2010(14095)
- 2009(13418)
- 2008(13262)
- 2007(12319)
- 2006(10817)
- 2005(9894)
- 学科
- 济(80251)
- 经济(80184)
- 管理(35047)
- 业(31764)
- 方法(30371)
- 数学(27238)
- 数学方法(27049)
- 企(24694)
- 企业(24694)
- 地方(19426)
- 学(16562)
- 农(16421)
- 中国(15888)
- 财(14387)
- 业经(13512)
- 地方经济(13208)
- 农业(10934)
- 制(10899)
- 贸(10891)
- 贸易(10888)
- 环境(10577)
- 易(10456)
- 和(9989)
- 融(9276)
- 金融(9274)
- 银(8811)
- 银行(8785)
- 经济学(8610)
- 行(8398)
- 务(8259)
- 机构
- 大学(204650)
- 学院(204146)
- 济(95526)
- 经济(93699)
- 研究(75076)
- 管理(74433)
- 理学(63248)
- 理学院(62506)
- 管理学(61467)
- 管理学院(61081)
- 中国(55815)
- 科学(46284)
- 京(43337)
- 财(40700)
- 所(40188)
- 农(38478)
- 研究所(36500)
- 中心(33337)
- 业大(32504)
- 财经(32353)
- 江(31361)
- 经济学(30794)
- 农业(30044)
- 经(28999)
- 北京(28022)
- 经济学院(27573)
- 院(26458)
- 范(25508)
- 师范(25278)
- 州(24279)
- 基金
- 项目(129595)
- 科学(99958)
- 基金(92827)
- 研究(91995)
- 家(82115)
- 国家(81494)
- 科学基金(67480)
- 社会(58561)
- 社会科(55490)
- 社会科学(55468)
- 省(50470)
- 基金项目(48996)
- 自然(42890)
- 划(42684)
- 自然科(41781)
- 自然科学(41766)
- 教育(41098)
- 自然科学基金(41010)
- 资助(38814)
- 编号(36417)
- 发(29805)
- 重点(29768)
- 成果(29647)
- 部(28490)
- 创(25766)
- 课题(25586)
- 科研(25230)
- 计划(24385)
- 国家社会(24357)
- 创新(24314)
共检索到310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灵海 唐继新 明安刚 蔡道雄
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又名壳菜果、三角枫,为金缕梅科常绿乔木树种,天然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省区以及越南和老挝等地,具有速生、干形通直圆满、材质优良,兼具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等优点,是建筑、家具、造纸和人造板的优质原料。鉴于该树种的优良特性及广泛用途,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育种、栽培、木材材性及利用开发等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宏炎
[目的]研究柚木人工林生长过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柚木抚育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良、中等和差3种生长类型的30余年生柚木人工林为对象,基于样地调查,选取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进行树干解析,对比分析其生长过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揭示气象因子对柚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类型林分柚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各分级木的生长过程亦相似,其胸径平均和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树高生长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材积生长则呈递增趋势。各优良林分的林木及各类型林分的优势木,其胸径、材积平均和连年生长量较大,速生期持续时间长,生长衰减慢,而其树高生长量的优势相对不明显;30余年生时柚木尚未达数量成熟龄。各类型林分间柚木生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差异仅体现在胸径,优良林分胸径连年生长量主要受极端低温影响,而中等和差林分则与年均降水量相关性最大;各分级木间柚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无明显差异;影响树高和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最主要气象因子分别为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结论]柚木各生长类型及分级木的生长过程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生长量大小和快速生长期长短。约30年生柚木人工林仍未达到数量成熟,后期抚育经营对于其优质大径材高效培育仍不可忽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瑞龙 温恒辉
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速生丰产技术研究中,提出了林地施肥问题。然而施什么肥?施多少?施肥对林木生长有何影响?为此,1987~1989年进行了马尾松林地施肥试验,经过3年研究,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地施肥 过磷酸钙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诚 王春胜 庞圣江 贾宏炎 曾杰 雷渊才
立地指数表是评价林木生长状况以及林分生产力的重要工具。为了编制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人工林立地指数表,于广西大青山林区各种立地设置49块西南桦人工林样地进行生长调查,选取平均优势木1株·样地-1进行树干解析,选用Richards, Weibull, Korf等9个常用方程拟合816对优势高-年龄数据,通过统计指标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E_(AMR))、平均相对误差(E_(RMR))和均方根误差(E_(RMSE))的对比分析筛选导向曲线,依据49株优势木的生长过程确定基准年龄和指数级距,应用标准差调整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对其进行落点、拟合显著性和预报精度检验。结果表明:9个模型中, Richards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其R2最大, E_(AMR), E_(RMR)和E_(RMSE)最小,因而作为导向曲线;西南桦优势高连年生长量和优势高变异系数在15 a后基本稳定,因此确定15 a为基准年龄;基准年龄时优势高变动范围为15.2~25.8 m,考虑到西南桦较为速生,确定2.0 m为指数级距,据此编制了西南桦人工林立地指数表。落点检验表明所编表能解释93.8%的优势木生长状况;χ~2检验表明立地指数表所反映的优势高生长过程与实际生长过程无显著差异;立地指数级和林龄2个方面的误差分析得出,此表预报精度较高。本研究编制的西南桦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可应用于广西大青山及类似地区西南桦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生长潜力预估。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曾冀
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指导下,以桂西南地区1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针叶纯林为对象,设置系列采伐强度和林下多树种套种开展近自然化改造研究。马尾松采伐强度设置为I(80%)、II(73%)、III(66%)和IV(59%);杉木为I(69%)、II(60%)、III(51%)、IV(40%),均以不采伐不套种处理为对照,套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灰木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圣江 张培 杨保国 唐诚 曾杰 贾宏炎
以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林分类型设置53块20 m×30 m典型样地,在群落学的调查基础上,分析西南桦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揭示了人工植被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大青山林区西南桦人工林,记录到林下植物种类76科139属164种;植物优势种重要值所占比例较大(西南桦纯林49.77%,西南桦×红锥混交林58.40%,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50.04%,西南桦×杉木混交林58.17%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70.18%),其在群落结构和演替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2)灌木层植物种类最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圣江 张培 杨保国 刘士玲 农友 贾宏炎
以广西大青山林区西南桦纯林、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和盖度等植被因子,应用重要值和扩散系数(DI)、负二项式分布(K)和聚块性指数(PAI)等测定指标,探讨3种造林模式对西南桦人工林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南桦纯林植物种类最多,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次之,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中物种数量最少。(2)林下共有幼树优势种漆树,在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呈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够明显,在纯林和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为均匀分布;灌木九节和藤本植物玉叶金花,在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呈强烈聚集分布,两者在纯林聚集程度不明显;弓果黍和五节芒均在3种西南桦林内均呈强烈聚集分布。(3)3种造林模式对西南桦林下植物优势种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存在差异;我们建议适当立地选择、减少西南桦纯林比例,宜选取马尾松作为伴生树种混交造林,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环境,提高林分异质性,从而促进西南桦人工林健康、高效的可持续经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保国 刘士玲 庞圣江 张培 郝建 韦菊玲 王庆灵 邹位锡 覃瑶
[目的]研究南亚热带大青山林区乡土珍贵树种米老排径向生长日变化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理解米老排生长-气候响应的生理机制、森林培育和保护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点状树木径向生长变化记录仪对米老排径向生长变化进行连续观测,采用气象站同步测量辐射总量、土壤含水量、相对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等环境因子数据。通过径向生长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研究米老排生长季第一个高峰期(5月)的不同分化等级径向生长日变化规律、不同天气条件下生长变化及径向生长-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结果]1)不同分化等级米老排5月份的径向生长日变化量优势木(17.08μm)>平均木(13.94μm)>被压木(-1.81μm),差异极显著(P晴天>阴天,受雨水影响,雨天条件下径向变化量远超其自身生长量同种天气条件下,径向日净生长量优势木最大,日变化幅度则表现为平均木最大。3)不同分化等级米老排径向生长与相对空气湿度、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温、总辐射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20 cm土壤含水率无显著性相关,且各影响因子均存在不同时间滞后效应。[结论]不同分化等级米老排由于林木生长状况的差异,导致其受到环境因子影响程度的不同,进而使得其径向生长变化量产生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李志辉 李天会 周国福 吴志华 周群英
通过分析1993年设立于广西东门林场的桉树人工林5种造林密度(1)2222株.hm-2、(2)1667株.hm-2、(3)1250株.hm-2、(4)883株.hm-2和(5)667株.hm-212年的生长数据,计算了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材种出材量、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结果显示,6.3 a前5种密度蓄积生长量的差距达到极显著水平,8.3 a以后差异就不再显著;密度2222株.hm-2、1667株.hm-2和1250株.hm-2的数量成熟均为6 a,密度883株.hm-2为6.5a,密度667株.hm-2为7 a;造林密度越大,纸浆材的出材比例越高,而大、中径材出材比例越小,造林密度小,锯材...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密度 蓄积生长量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继新 韦中绵 韦善华 秦武明 刘云
The combination of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Acacia mangium plant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cutting age of 6 years,the average annual investment profit margin was 11.5%,the financial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was 22.4%,the net present ...
关键词:
马占相思 经济效益 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胤 郭飞 张明慧 杨章旗
采用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手段,以脂材两用经营模式16a生马尾松采脂林为对象,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该经营模式下,采脂林分总产值、净收益、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分别为147 173.1元.hm-2、85556.9元.hm-2、15 587.7元.hm-2、37%,比未采脂林分提高194.5%、214.1%、342%、76.2%;采脂林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0.6a,比未采脂林分缩短4.8a。运用该模式经营马尾松人工林能获得极高的经济收益和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马尾松 松脂 经济效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圣江 张培 杨保国 刘士玲 邓硕坤 贾宏炎
根据野外159个样方的调查数据,采用Shannon-Wiener、Levins生态位宽度和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广西大青山林区西南桦人工林草本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种西南桦林分中五节芒、铁线蕨的生态位宽度较大,Shannon-Wiener与Levins指数分别为2.409 4~3.192 4、2.228 4~3.198 2和0.121 9~0.748 5、0.287 9~0.467 2,说明它们在西南桦林分内分布广、资源利用具有较大优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2)草本优势种生态相似性相对较低,生态位重叠范围主要在0~0.050 0,约占优势草本物种总数量98%以上,表明草本优势种群之间竞争不激烈,群落处于稳定状态;(3)从生态响应速率来看,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内铁芒萁的发展性最强,在未来的演替过程中,可能形成优势种群占据草本层的格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许煌灿 尹光天
本文分析了白藤、单叶省藤和红藤人工林的投入与产出。利用经济效益动态评价方法,采用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三个动态指标及收益成本比、投资回收期两个静态指标进行藤林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5年的经营期内,三种藤林的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分别达到3 494.63、4 657.72、16 785.12元/ha和25.95%、21.20%、28.71%;收益成本比和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71、2.13、4.77和5.5、10.3、10.2年。经济效益高低依次为:红藤林>单叶省藤林>白藤林。经营这三种藤林在财务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藤类人工林 投入 产出 经济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可欣 刘宪钊 雷相东 贾宏炎 唐继新 国红
【目的】明晰3种不同经营方式在不同规格径材出材量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为营林项目经济可行性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近自然化改造、常规经营(轮伐期经营)和无经营活动3种经营方式下林分持续10年(2008-2018年)的观测数据,采用现金流和重置成本法分别计算大、中、小径材的木材价值和补植阔叶树种的苗木价值,通过财务静态、动态经济指标和敏感性分析法来评价3种经营方式的经济可行性与风险承受能力,综合比较3种经营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1)3种经营方式下马尾松材种结构动态变化存在明显不同:10年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1.22 m~3增长至56.85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3.34 m~3增长至79.57 m~3、小径材出材量由69.79 m~3减少至68.76 m~3;常规经营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0.29 m~3增长至38.97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2.51 m~3增长至90.89 m~3、小径材出材量由80.69 m~3减少至78.83 m~3;对照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0.25 m~3增长至27.97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0.95 m~3增长至93.69 m~3、小径材出材量由189.39 m~3减少至181.98 m~3。(2)10年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常规经营林分和对照林分的净利润动态均呈单调递增趋势,投资利润率动态分别为单调递增、先增高再降低和单调递减趋势。在第10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常规经营林分和对照林的净现值分别为594、265、193,净利润分别为87 384.96、85 745.21和71 935.09元/hm~2,投资利润率分别为8.02%、7.92%和5.95%。10年间,近自然改造方式中冠下补植阔叶树种的苗木价值持续增加,苗木收益在营林总收益中的占比(W值)呈增高、降低、增高、降低的波浪动态,在第4~6年,大叶栎、灰木莲等乡土速生树种达到中、小径材标准,W值降低至11.26%,在第8~10年,随着红锥、格木、香梓楠等珍贵树种达到小径材标准,W值再次降至11.93%。【结论】3种经营方式的马尾松人工林都为经济可行性投资。近自然化改造初期营林成本较高,但更有利于培育大径材、促进乡土珍贵和速生树种资源后续的开发和利用,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轮伐期经营倾向于单一树种的抚育经营,追求速生丰产和相对集约化管理;无经营措施林分大径材比例低,天然更新稀少,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志忠 张三 易金聪
在对湖北省潜江市杨树工业人工林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林地生产率、丰产林成本、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平原地区发展工业人工林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并讨论了经营强度选择和间作效益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