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5)
2023(6783)
2022(5749)
2021(5223)
2020(4425)
2019(10367)
2018(10248)
2017(20038)
2016(10664)
2015(12115)
2014(12121)
2013(11928)
2012(11136)
2011(10314)
2010(10930)
2009(10222)
2008(9697)
2007(8579)
2006(7890)
2005(7236)
作者
(31178)
(26454)
(26268)
(25123)
(16963)
(12515)
(11843)
(10209)
(9978)
(9546)
(9160)
(8842)
(8608)
(8573)
(8138)
(8110)
(7740)
(7585)
(7491)
(7146)
(6721)
(6574)
(6423)
(6070)
(5973)
(5960)
(5702)
(5467)
(5435)
(5083)
学科
(73471)
经济(73430)
管理(28187)
方法(26536)
数学(24360)
(24066)
数学方法(23865)
地方(19455)
(19144)
企业(19144)
中国(13938)
地方经济(13458)
(12452)
(11989)
业经(11915)
农业(8774)
理论(8651)
环境(8550)
(8523)
(8092)
(7850)
金融(7849)
(7754)
贸易(7746)
经济学(7712)
(7448)
(7366)
(7018)
(6843)
银行(6841)
机构
学院(161335)
大学(158864)
(77449)
经济(76063)
管理(60040)
研究(57142)
理学(51646)
理学院(51031)
管理学(49774)
管理学院(49479)
中国(42141)
科学(33483)
(33128)
(31235)
(28981)
研究所(26255)
经济学(25292)
财经(25046)
中心(25006)
(23652)
(22641)
(22439)
经济学院(22368)
业大(21355)
北京(21171)
(20805)
师范(20642)
(20009)
(19142)
财经大学(18290)
基金
项目(104530)
科学(82667)
基金(75787)
研究(75677)
(65762)
国家(65293)
科学基金(56249)
社会(49655)
社会科(47112)
社会科学(47098)
(40811)
基金项目(39153)
自然(35657)
教育(35419)
自然科(34872)
自然科学(34867)
自然科学基金(34197)
(34089)
资助(32614)
编号(29824)
(24152)
重点(23947)
成果(23682)
(22682)
课题(21523)
(21275)
国家社会(20778)
创新(19950)
教育部(19841)
发展(19701)
期刊
(91828)
经济(91828)
研究(51168)
中国(30165)
管理(24308)
(22699)
学报(21874)
科学(21720)
(20948)
大学(17092)
技术(17068)
经济研究(16657)
学学(16377)
教育(15783)
农业(14169)
(13906)
金融(13906)
财经(13356)
业经(12459)
统计(11953)
(11697)
问题(11349)
技术经济(10578)
(10439)
决策(9662)
世界(7971)
(7831)
商业(7789)
(7675)
资源(7478)
共检索到245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可鉴  王中昭  汪涛  唐咸历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努力提高经济预测、计划和管理的科学水平,实现从经验型决策向科学型决策的历史性的转变。为了探索广西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手段,我们编制了广西地区宏观经济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元  胡少雄  
一、前言国家计委和国家信息中心从1987年起组织各地区计划和信息部门研制地区经济模型,这些模型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系统,每年更新版本一次。这些模型在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计划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促进计划方法现代化和科学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目前各地区的经济模型和全国总量模型都是单个运行,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将国家模型和地区模型联结起来,这是大家一直探索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武  
对于我国每一个从事数量经济研究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模型应用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无不希望能得到一本既有当今国内外该领域最新理论成果介绍,又有实证分析的著作,以使自己的研究工作既能具有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又有具体可供参考的应用案例。由张守一教授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的《中美日宏观经济连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余才  
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理论的简单宏观经济模型是: 设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C为居民消费;G为政府支出;I为投资;X为出口;M为进口;T为税收;DI为可支配收入。 则:总需求AD=C+I+G+X-M (1)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愚  
本文使用OLS方法在 1 981— 2 0 0 1年间单方程估计中国IS LM AS模型 ,初步建立面向需求管理的小型中国宏观经济计量年度模型———CMAFM模型 ,并且在对CMAFM模型历史模拟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动态乘数效应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晓炜  孙晓华  
作为融资决策的外部条件,税率、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要素影响着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以不完全信息博弈下的企业价值模型为基础,通过资本结构最优跨期决策的推导,得出宏观经济要素与资本结构优化的动态关系:资本结构优化方向应与税率变动方向相同,与利率、通货膨胀率变动方向相反。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秉正  唐元  
本文试图对近十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一简要回顾,并对其中一些主要工作及有关问题进行评述。 1 我国宏观经济模型研究与应用发展简史以实际观测数据为主要依据的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从本世纪30年代起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提出对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至今已有30多年了。可将这一时期大致分成如下四个发展阶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秉坚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否解决粮食基本自给是影响到改革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大事。正如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必须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国明  
世界宏观经济模型(连载1)世界模型小组①王国明译编者按:世界宏观经济模型是由法国经济预测研究所和国际信息与预测中心于80年代共同研制和开发的,进入90年代后又根据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原模型进行了重估计。该模型的建模方法是,首先对全球经济进行区域划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国明  
世界宏观经济模型(连载3)世界模型小组王国明译七、世界性财政政策的影响本节简单描述世界性的公共投资增加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对每个国家模型或工业化区域模型,假设从1992年到2002年,每年公共投资的增加额为GDP的1%;实际利率,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龙炳  
根据经济计量学的创始人之一弗里希教授的定义,经济计量学是“量化了的经济理论与统计观测之相互融合的结晶”(Frisch,1933),它运用数理统计和统计推断工具对经济理论所假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1936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雅炯  幸丽霞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改进了基于信用价差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首次将不同信用等级企业债的信用价差引入模型,并利用中国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区分信用等级的企业债信用价差,AA级与AAA级企业债间信用价差的线性组合对宏观经济变量变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相对于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本文构建的基于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本文同时构建了基于协整理论的长期均衡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企业债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动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较稳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同   潘省初   王寅初   李强   胡宗良   张春平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在国际上,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以多少为宜?如何保证持续地快速增长?在快速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