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9)
2023(7342)
2022(6156)
2021(5859)
2020(4783)
2019(11057)
2018(10828)
2017(20374)
2016(11101)
2015(12466)
2014(12574)
2013(12012)
2012(11293)
2011(10288)
2010(10770)
2009(9821)
2008(10009)
2007(9474)
2006(8798)
2005(7910)
作者
(30029)
(24726)
(24617)
(23637)
(16079)
(11777)
(11364)
(9679)
(9514)
(9393)
(8407)
(8311)
(8299)
(7964)
(7885)
(7731)
(7440)
(7398)
(7233)
(7165)
(6402)
(6178)
(6045)
(5939)
(5806)
(5657)
(5629)
(5604)
(5091)
(4961)
学科
(39452)
经济(39408)
管理(32394)
(27664)
(22417)
企业(22417)
(14639)
中国(13802)
(11978)
地方(11573)
方法(10628)
(9965)
业经(9914)
(9647)
农业(9157)
理论(8671)
(8415)
贸易(8406)
数学(8230)
(8139)
数学方法(7981)
教育(7813)
(7631)
银行(7625)
(7581)
(7315)
及其(7239)
(6721)
(6721)
金融(6720)
机构
学院(148559)
大学(143963)
(57625)
经济(55989)
管理(53319)
研究(51288)
理学(43409)
理学院(42892)
管理学(42018)
管理学院(41708)
中国(41357)
(31654)
(31587)
科学(28884)
(27247)
(25383)
中心(24593)
财经(22473)
(22089)
研究所(21944)
师范(21925)
(21662)
(21480)
北京(20604)
(20037)
(19233)
技术(18878)
(18156)
业大(17660)
职业(17331)
基金
项目(85921)
研究(71213)
科学(66661)
基金(57770)
(48288)
国家(47763)
社会(41795)
科学基金(40852)
社会科(39288)
社会科学(39280)
(34803)
教育(34152)
编号(32466)
基金项目(28910)
成果(28783)
(28675)
资助(24242)
课题(24173)
自然(24033)
自然科(23402)
自然科学(23397)
自然科学基金(22959)
(20831)
(19659)
重点(19598)
(19193)
项目编号(19104)
(18408)
规划(17549)
(17544)
期刊
(77336)
经济(77336)
研究(51709)
中国(40379)
教育(29348)
(25373)
管理(22483)
(21084)
(18710)
金融(18710)
学报(17618)
科学(16776)
技术(16328)
大学(14290)
农业(13877)
业经(13591)
学学(12440)
经济研究(11925)
图书(11372)
财经(10652)
职业(9899)
(9254)
问题(9209)
书馆(8766)
图书馆(8766)
(8717)
论坛(8717)
(8713)
国际(7490)
现代(7354)
共检索到256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建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沿途各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就中国来讲,广西海域开发较晚,要发挥自身优势,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广西各项与开放相关的重点产业;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并争取更多惠桂政策;解决物流"动脉"瓶颈;整合资源构建广西大型物流产业集团,推进广西科学、跨越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润斌  
广西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着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高地、互联互通新枢纽、中国—东盟信息港核心基地等战略任务。高新区通过发挥引领功能、辐射功能和先行先试功能,有利于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赢得先机。为实现这一目的,广西高新区应该积极转变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完善合作共享机制,增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打造面向东盟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高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瑞  郭萍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支点,建设自由贸易陆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西安现有优势,分析出目前建设自由贸易陆港还存在行政管理水平待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待完善、负面清单冗长、港口税费过高、法律保障欠缺等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参考香港、新加坡等经验,应从建立高效专业的行政体系、政府服务主导下的港口物流业务外包、负面清单对标国际、实施优惠的税收和产业政策以及完善陆港法规五方面着手建成西安自由贸易陆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欧明刚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担负着"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西南、中南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功能。本文以对广西口岸办、凭祥铁路口岸、钦州港口岸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针对目前广西口岸面临的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通关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走私和毒品犯罪形势严峻等挑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沿边沿海各方面物流资源、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培养口岸发展人才和加强与越南等国的民间沟通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德翠   伍剑威  
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经济、法律及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一带一路”建设中产生的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间的投资争端显得尤为复杂。调解作为一种替代性争端解决方式,具有其他争端解决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广调解机制具有可行性,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文章在借鉴其他国际调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性,从常设机构的设置、调解介入时间、调解员的资格及选任、调解的时限、调解保密及例外规定、调解的执行等方面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投资争端调解机制,以期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行稳致远,同时助力推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多元化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德翠   伍剑威  
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经济、法律及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一带一路”建设中产生的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间的投资争端显得尤为复杂。调解作为一种替代性争端解决方式,具有其他争端解决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广调解机制具有可行性,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文章在借鉴其他国际调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性,从常设机构的设置、调解介入时间、调解员的资格及选任、调解的时限、调解保密及例外规定、调解的执行等方面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投资争端调解机制,以期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行稳致远,同时助力推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多元化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东伟  马东阳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深圳应发挥其在资本、区位、体制、科技与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充当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深圳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梅冠群  
为使"一带一路"建设更加科学、公正、透明,必须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际规则体系。本研究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E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国际规则进行了初步设计,为探索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规则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崇献  
该文在对"一带一路"物流建设相关文献综述基础上,指出"一带一路"物流建设具有战略重要性,在推进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估计政治障碍、信任障碍、资金障碍、技术障碍、管理协调障碍、需求障碍等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障碍,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就组织创新、机构创新、业务模式创新角度提出要分阶段推进"一带一路"物流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晓玲   泮宁  
202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蓝色伙伴关系在产业合作基础,合作交流领域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时,双方也面临内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南海冲突不断、生态问题凸显、高端产业拓展不足等诸多挑战。鉴于此,中方应在扎实推进“以经促政”的基础上,坚持“双轨思路”,在产业投入、海陆统筹、贸易通道建设等方面稳中求进,促进区域经济包容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不断走向深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生  王海峰  杨坤峰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庞大而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内外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应及早识别和分析"一带一路"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和冲突,直面和化解"一带一路"可能出现的挑战、矛盾和困难,借鉴世界历史经验教训,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前行保驾护航。"一带一路"建设还需继续加大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组织保障机制,通过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不断推向深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蓝庆新  梁伟  唐琬  
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的底色,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可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建设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有益于增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政治互信,实现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共赢、包容性发展,减少"一带一路"建设障碍。目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生态基础薄弱和绿色发展诉求不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存在矛盾、中国企业"一带一路"绿色开发能力不足、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区域的绿色竞争等问题。因此,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优化绿色投资区位选择,着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经验和实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推动适用性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培育和提升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小寒  
(一)财政支持政策第一,明确财政支持政策导向。我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发起国和有力推行者,且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队伍中,国家在拟定"一带一路"的财政支持政策时,应当在原有"走出去"政策基础上突出相应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目标企业、目标产业、预计目标区域等。首先,国家应确定重要的目标企业。近几年来,民营中小企业参与对外投资的比重逐渐增大,且未来发展势头强劲,相比之下国有企业所占的对外投资比重有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