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5)
- 2023(11736)
- 2022(10412)
- 2021(9732)
- 2020(8130)
- 2019(18818)
- 2018(18787)
- 2017(36693)
- 2016(19854)
- 2015(22002)
- 2014(21961)
- 2013(22017)
- 2012(20060)
- 2011(17933)
- 2010(17764)
- 2009(15927)
- 2008(15408)
- 2007(13122)
- 2006(11273)
- 2005(9643)
- 学科
- 济(74687)
- 经济(74608)
- 管理(54899)
- 业(54043)
- 企(43234)
- 企业(43234)
- 方法(36617)
- 数学(31862)
- 数学方法(31482)
- 中国(19517)
- 农(19305)
- 财(18774)
- 学(17990)
- 业经(16359)
- 地方(16127)
- 制(14789)
- 贸(13692)
- 贸易(13685)
- 易(13269)
- 农业(12980)
- 理论(12742)
- 和(12184)
- 技术(12169)
- 务(11971)
- 财务(11909)
- 财务管理(11890)
- 环境(11809)
- 企业财务(11301)
- 银(11196)
- 银行(11157)
- 机构
- 大学(276820)
- 学院(273559)
- 管理(111633)
- 济(104246)
- 经济(101612)
- 理学(97517)
- 理学院(96369)
- 管理学(94661)
- 管理学院(94148)
- 研究(90856)
- 中国(65118)
- 京(59174)
- 科学(58992)
- 财(47123)
- 所(45230)
- 农(44079)
- 业大(42498)
- 研究所(41679)
- 中心(41298)
- 财经(38528)
- 江(38508)
- 北京(37023)
- 范(36976)
- 师范(36633)
- 经(35105)
- 农业(34643)
- 院(33516)
- 州(31977)
- 经济学(30520)
- 师范大学(29847)
- 基金
- 项目(197308)
- 科学(155088)
- 基金(143827)
- 研究(141986)
- 家(125998)
- 国家(124999)
- 科学基金(107566)
- 社会(88665)
- 社会科(83996)
- 社会科学(83972)
- 基金项目(77612)
- 省(76311)
- 自然(71871)
- 自然科(70230)
- 自然科学(70214)
- 自然科学基金(68950)
- 划(64844)
- 教育(64329)
- 资助(58858)
- 编号(57516)
- 成果(46395)
- 重点(43663)
- 部(42956)
- 发(41343)
- 创(40665)
- 课题(38986)
- 科研(38093)
- 创新(37905)
- 教育部(36633)
- 大学(36319)
共检索到385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少钦 李婷婷 罗舒仁 潘超平 杨翠连 庄少武 潘梦华 黎燕宁
目的:通过空间分析的方法了解广西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及均衡性现状并分析原因,为广西医疗机构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引力模型、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来分析广西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均衡性。结果:对广西各地进行可及性分析后发现,南宁、柳州、桂林等地可及性较好,而百色西部、河池的西南部、钦州北海玉林交界处等可及性较差,且城市优于农村。广西居民的就医可及性不是均衡分布的,并且存在空间聚集性。结论:广西卫生资源浪费与卫生资源稀缺同时存在。通过可及性值的计算并进行可视化表达能够直观的看到各居民点就医空间可及性实际情况。通过对可及性空间公平性分析可以较好的识别资源富集区(热点区)和资源短缺区(冷点区)。GIS技术在卫生资源配置以及卫生资源规划中还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挖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录法 李林青
运用泰尔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法,分析了新医改以来上海市不同层级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均衡性及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上海市不同层级各类医疗资源持续增长,医疗资源的供给更加充分。总体上,医疗资源的配置依然呈现"中心城区强、郊区弱"的不均衡状况,其中社区层面医疗资源配置的均衡性要高于医院层面,但由于社区层面总体上占有的医疗资源非常有限,所以该均衡处于低水平状态。基于上述分析,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不同层级医疗资源的配置均衡性,要适度的对医院有所规束,加大向基层倾斜力度,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在层级分布的均衡性;限制医备竞赛,适度增加人力资源供给;通过机制优化和技术创新,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流转。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黎婕 冯长春
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工具研究2014年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以市域各街道和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供给指数、需求指数度量各单元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和需求,据此分析和评判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质量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由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呈现核心-边缘的格局;在区县尺度上,受行政体系和城镇体系的等级性影响,均衡性程度高低与城镇等级高低相一致;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指数与需求指数相关性显著,可判定设施空间分布总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黎婕 冯长春
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工具研究2014年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以市域各街道和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供给指数、需求指数度量各单元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和需求,据此分析和评判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质量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由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呈现核心-边缘的格局;在区县尺度上,受行政体系和城镇体系的等级性影响,均衡性程度高低与城镇等级高低相一致;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指数与需求指数相关性显著,可判定设施空间分布总体上比较均衡;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北京市存在设施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区域,其中教育设施、城市公园设施和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程度高于文体设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凌放
医生与居民空间匹配均衡是实现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保障条件。该文以上海医生资源为研究对象,分三种口径对医生与居民空间匹配均衡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分布均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并结合近年来上海卫生改革和医生资源调控政策,对影响因素的成因及背后的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政府的引导干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分布,但如能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微观激励,将能更好促进医生与居民的空间匹配均衡。
关键词:
医生 分布均衡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凌放
医生与居民空间匹配均衡是实现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保障条件。该文以上海医生资源为研究对象,分三种口径对医生与居民空间匹配均衡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分布均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并结合近年来上海卫生改革和医生资源调控政策,对影响因素的成因及背后的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政府的引导干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分布,但如能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微观激励,将能更好促进医生与居民的空间匹配均衡。
关键词:
医生 分布均衡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帅 孙开 孙琳
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改进程中难以破解的"坚冰",严重阻碍着当前"分级诊疗体系"的深度拓展。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法,选取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为测算指标,对2003年-2014年间大连市内十个市区县的基本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均衡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医疗卫生人员配置失衡程度远大于卫生设施的失衡程度,区际间差距更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区际三级甲等医院的不均衡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由此,本文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提出解决大连市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对策,以资借鉴。
关键词:
泰尔指数 医疗资源配置 公平性 均衡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丁四保 魏冶
基于对空间极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从要素流的视角构建区域发展衡量指标——城镇集聚能力,并从整体上评价1995-2008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演变格局;其次利用差异指数和极化指数,从不同集聚层次对东北三省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从区域发展衡量指标的动态演变格局来看:1995-2008年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是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整体水平稍有下降;集聚能力得分排序及其演变趋势表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资源城市主宰着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四中心城市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增的发展趋势,且由四城市形成的经济区实体功能开始显化,并沿哈大铁路形成一条不连续的"极化轴",区域发展中心逐步南移;区域发展的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②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极化指数来看: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市区极化程度明显高于县(县级市),且发展演进方向互异;空间分布上非均衡性指数表现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而崔-王指数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城市类型(资源城市与非资源城市)表现出异向发展趋势,其中资源城市呈绝对的下降趋势,且资源城市的极化程度明显低于非资源城市。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城镇集聚能力 区域空间极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静 朱青
2016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医疗设施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均衡布局和构建合理体系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和谐至关重要。以北京市城六区医疗设施为例,基于政府相关政策,利用地理信息(GIS)技术,运用地理可达性、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六区二级医疗体系下医疗设施布局的均衡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健全北京市城六区医疗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建议,为北京制定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均衡性 二级医疗服务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敏
本文立足于商品流通效率视角展开分析,发掘影响我国区域商品流通效率的内在原因,从理论层面来看,居民消费差距、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不对称是引发商品流通效率异质化的重要原因,2009年是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关键波动节点。进一步通过Durbin空间模型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市场、消费和信息,而中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消费、市场和信息。解决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非均衡问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流通市场特征进行对应的政策激励和战略引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文章基于Dagum基尼系数和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下同)2005—2015年碳生产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和动态演进过程。结果发现:(1)中国碳生产率的Dagum基尼系数有增加的趋势。(2)三大区域碳生产率基尼系数均小于中国整体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但是东部和中部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大于中国整体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3)各省碳生产率存在较大的惯性。(4)初始状态碳生产率较低的省份邻近省份的碳生产率也较低,而初始状态碳生产率较高的省份邻近省份的碳生产率也较高。
关键词:
碳生产率 Dagum基尼系数 马尔科夫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边振兴 程雪峰 于淼 崔伟 石水莲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国土空间利用类型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步增强,空间问题日益突显。自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生"空间以来,以生产、生活、生态划分的土地空间类型越来越被关注。该研究以沈抚连接带为研究区域,从土地空间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出发,构建"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三生"功能评价,利用GIS技术分析"三生"功能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三生"功能均较强的街道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五三街道、李石街道,分值为64.96、54.59;生活功能较强的街道一般相邻城市,如五三街道、白塔街道、李石街道,分值为23.15、15.82、11.14,人均道路面积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度是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振源
目前对工业生产均衡性统计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均衡性的含义模糊不清;二是生产均衡率的计算不科学。对于均衡率的计算,统计界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但对于均衡性的含义却很少有人问津。为了完善工业生产均衡性统计,本文就这两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不当之处难免,望统计界的同行们予以指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志远 苗建军
文章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假说思想对2004—2015年中国省际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呈现均衡化的发展趋势,区域之间的差异趋于缩小,全国范围土地利用的总体差异主要来自组间差异;空间极化分析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极化特征显著,并且极化程度不断增强;省际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趋势与条件β收敛趋势,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同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则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颖
相对于静态经济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来说,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动态理论本身是落后的。这些理论的推理,目前被用来解释诸如均衡成长及投资优先次序决定等少数密切相关的问题。二者实质上都涉及发展的途径或设计,这也是目前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均衡成长 不均衡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