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1)
- 2023(5437)
- 2022(4875)
- 2021(4488)
- 2020(4167)
- 2019(9845)
- 2018(9890)
- 2017(19190)
- 2016(10872)
- 2015(12611)
- 2014(12877)
- 2013(12977)
- 2012(12265)
- 2011(11103)
- 2010(11295)
- 2009(10546)
- 2008(10784)
- 2007(10108)
- 2006(8491)
- 2005(7551)
- 学科
- 济(46416)
- 经济(46378)
- 管理(29052)
- 业(28524)
- 方法(24479)
- 企(22847)
- 企业(22847)
- 数学(21707)
- 数学方法(21504)
- 农(12809)
- 财(12119)
- 中国(11132)
- 学(10051)
- 地方(9487)
- 贸(8963)
- 贸易(8962)
- 业经(8728)
- 易(8668)
- 农业(8202)
- 制(8166)
- 和(7751)
- 务(7486)
- 财务(7471)
- 财务管理(7445)
- 理论(7305)
- 企业财务(6989)
- 银(6792)
- 银行(6770)
- 融(6400)
- 行(6397)
- 机构
- 学院(159866)
- 大学(159094)
- 济(64293)
- 经济(62865)
- 管理(59998)
- 研究(52719)
- 理学(51514)
- 理学院(50927)
- 管理学(49980)
- 管理学院(49688)
- 中国(39259)
- 科学(33955)
- 京(33271)
- 农(30511)
- 财(29616)
- 所(27860)
- 业大(25837)
- 研究所(25453)
- 中心(25109)
- 江(24512)
- 农业(24438)
- 财经(23573)
- 经(21052)
- 范(20889)
- 北京(20850)
- 师范(20671)
- 经济学(19883)
- 州(19683)
- 院(18289)
- 经济学院(18190)
- 基金
- 项目(104386)
- 科学(80190)
- 研究(75748)
- 基金(73144)
- 家(63757)
- 国家(63210)
- 科学基金(52874)
- 社会(45915)
- 社会科(43388)
- 社会科学(43368)
- 省(42022)
- 基金项目(39130)
- 教育(35828)
- 划(35503)
- 自然(34073)
- 自然科(33227)
- 自然科学(33213)
- 自然科学基金(32598)
- 编号(32542)
- 资助(30377)
- 成果(27113)
- 重点(23808)
- 部(23129)
- 发(22664)
- 课题(22328)
- 创(21362)
- 科研(20432)
- 创新(19985)
- 计划(19742)
- 项目编号(19605)
共检索到230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保青 黄玉新 周珊 段维兴 杨翠芳 张革民 陆衫羽 高轶静
为发掘甘蔗育种优异野生基因资源,以来自广西的333份割手密为材料,应用12对SSR引物的分子标记数据和28个表型性状资料构建广西割手密核心种质,并进行关联分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割手密茎径、节间长度、曝光前颜色、脱叶性和毛群共5个表型性状与8个位点显著相关;茎径与叶长、叶宽、节间长度、节数和锤度5个性状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株高、茎径、节间长度、节数4个表型性状之间呈现显著至极显著的正相关;锤度与茎径和节间长度均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核心种质抽样按照总资源比例的0.1、0.2、0.3、0.4、0.5、0.6、0.7、0.8、0.9进行梯度筛选,当抽样比例达到30%以上时,即可包含100%等位基因覆盖度。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构建割手密核心种质所筛选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基于核心种质绘制的主成分图与原始种质的分布图趋势相吻合。结果表明,根据30%的抽样比例筛选出99个割手密样本构建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主成分分析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火生 刘新龙 毛钧 应雄美 陆鑫 马丽 范源洪 蔡青
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中596份割手密为研究对象,根据21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从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组内取样方法3个层次探讨构建割手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策略,共形成50种取样策略;同时设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确定最佳的总体取样量。分组原则以采集地、海拔、茎径、纬度、生态区域、总体聚类进行分组及不分组的大随机;组内取样比例按组内个体数量的简单比例、平方根比例、对数比例和多样性比例确定;组内取样方法采用聚类和随机2种方法;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为5%、10%、15%、20%、25%、30%、35%、40%、45%和50%,应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表型方差...
关键词:
割手密 初级核心种质 取样策略 甘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焕泰 薛耀威 高三基 王锦达
从全基因组的角度分析了割手密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共鉴定出129个GST。通过对割手密GST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些GST可以划分为4个亚家族,且每个亚家族内的蛋白排列紧凑,说明同亚族内部基因进化关系均比较亲近。此外,对在阿特拉津处理下GST基因家族中10个F亚族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根中的SpGSTF1、SpGSTF9、SpGSTF14、SpGSTF16、SpGSTF18、SpGSTF31在阿特拉津胁迫下表达显著上调,推测这6个基因可能在响应阿特拉津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割手密GST家族的进化和功能演替,并对进一步了解割手密GST对阿特拉津的解毒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培养抗除草剂甘蔗品种提供基因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亚楠 刘洋 姚艳丽 胡小文 徐磊
【目的】获得割手密SsREMO-1a基因全序列,开展组织特异表达、qPCR分析、亚细胞定位研究,研究转SsREMO-1a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变化以及CAT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以海南甘蔗野生种(割手密Sp-24)为材料,通过PCR、纯化、克隆和测序验证后获得完整的割手密SsREMO-1a基因序列。对苗期正常生长的割手密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于胁迫处理后0、1、2、3、4和5 d收集幼嫩叶片、根和茎等组织进行组织特异表达分析和qPCR分析。采用烟草亚细胞定位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等对SsREMO-1a的表达情况进行组织定位和功能分析。构建pBI221-SsREMO-1a-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烟草进行细胞定位分析。构建过量表达载体pCAMBIA 1304-SsREMO-1a,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SsREMO-1a导入拟南芥,观测干旱胁迫后0、1、2、3、4和5 d植株表型以及CAT-1基因表达量。【结果】SsREMO-1a基因全长均为738 bp,开放读码框(ORF)564 bp,编码187个氨基酸;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SsREMO-1a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q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受干旱胁迫的诱导并呈显著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sREMO-1a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共获得11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抗旱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能够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转基因植株CAT-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SsREMO-1a能够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对CAT-1基因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经艳芬 董立华 孙有芳 桃联安 朱建荣 周清明 杨李和 安汝东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及其血缘的F1代(共28个材料),在自然生长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15个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血缘F1代种质材料中,80%表现抗旱性强,尤其是云割F108–319等7个材料的抗旱性表现优良。(2)参试的8个割手密无性系抗旱性表现有强有弱,抗旱性表现弱、中、强的材料各占参试割手密的25%、37.5%、37.5%,抗旱性与其原生地的气候条件无一致性或特异性。(3)割手密及其血缘材料的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特性,需要在育种实践中不断鉴定评价,才能有效提升抗旱育种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绍芝 沈庆庆 饶席兵 钱禛锋 张蓉琼 何丽莲 李富生
【目的】依据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基因型割手密种质资源的苗期抗旱性,为甘蔗抗旱性育种的亲本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30份割手密野生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割手密苗期干旱胁迫处理前后的6项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割手密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下各割手密种质材料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增加,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材料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割手密种质材料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之间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他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Pro含量、SS含量、MDA含量可作为割手密抗旱性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30份割手密种质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高度抗旱材料1份(90-53),中高度抗旱材料2份,中度抗旱材料14份,低度抗旱材料13份。【结论】本研究表明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作为割手密苗期的抗旱性评价指标。30份参试割手密种质中,90-53的抗旱性最强,2015-22、88-301次之,2015-104的抗旱性最弱。
关键词:
甘蔗 割手密 抗旱性 综合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新龙 苏火生 刘洪博 马丽 徐超华 范源洪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八倍体割手密资源,选取采自云南的30份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依据6个产量和3个品质相关性状数据,对其性状变异系数、性状间及与海拔纬度相关性和材料间聚类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品质性状丰富,其中单茎重和叶宽最为丰富;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茎径、叶长与海拔和纬度都呈显著负相关,而单茎重仅与纬度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但与海拔和纬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依据产量和品质性状的DIST遗传距离聚类结果,在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上可将所有研究材料分别聚为5个类群和4个类群,其中植株大小、蔗糖分、纤维分对类群的划分影响较大。
关键词:
八倍体 割手密 相关性 聚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艳丽 胡小文 邢淑莲 徐磊 张树珍 刘洋
本文以高粱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NCBI登录号为XM 002445626.1)C DNA序列为探针,对甘蔗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和拼接,通过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获得了1个割手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全长C DNA序列(SS SOD-1A,GENE BANk登录号为kJ002571)。序列全长703 Bp,由624 Bp的开放读码框,36 Bp的5’非翻译区和43 Bp的3’非翻译区组成,编码207个氨基酸。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序列具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保守结构域,属于SOD家族。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割手密SS SOD-1A蛋白序列与鹰嘴豆、高粱、玉米等物种同源关系较近。
关键词:
割手密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克隆 PC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艳丽 胡小文 邢淑莲 徐磊 张树珍 刘洋
本文以高粱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NCBI登录号为XM 002445626.1)c DNA序列为探针,对甘蔗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和拼接,通过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获得了1个割手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全长c DNA序列(Ss SOD-1a,Gene Bank登录号为KJ002571)。序列全长703 bp,由624 bp的开放读码框,36 bp的5’非翻译区和43 bp的3’非翻译区组成,编码207个氨基酸。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序列具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保守结构域,属于SOD家族。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割手密Ss SOD-1a蛋白序列与鹰嘴豆、高粱、玉米等物种同源关系较近。
关键词:
割手密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克隆 PC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荣 吴清莲 孟玉 陈疏影 王先宏 何丽莲 李富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甘蔗遗传转化的双基因表达载体,用于提高甘蔗栽培品种的抗旱能力,并探讨基因表达规律及互作效应。【方法】本研究以前期课题组在割手密中克隆到的具有抗旱功能ScNAC1和ScDREB为目的基因,以对单子叶植物高效、专一的Ubiquitin为启动子,以适于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0-nu为基础载体,利用改造后的FMDV2A多肽进行连接,采用重叠延伸PCR(简称SOE PCR)将ScNAC1和ScDREB基因相融合,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连接表达载体。【结果】经PCR验证获得约2000 bp的目的条带,利用BamH I与Sac I双酶切,切出了载体的1条大片段和连接目的基因的3条小片段,测序结果验证扩增产物的正确性,融合基因在扩增过程中无突变发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符合需要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为后期甘蔗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柴进 余凡 谢树伟 黄飞 邓祖湖 杨永庆
甘蔗是世界上主要的糖料和重要的能源作物,通过有性杂交创制优异种质进而获得优异品种是甘蔗种质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甘蔗高贵化是甘蔗野生种质开发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甘蔗的育种进程。热带种和割手密作为甘蔗杂交的重要起始亲本,在高贵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高贵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杂交与回交富集高贵种的高糖和高产基因,同时渗入野生种质的高抗和耐逆血缘,以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品种。分子细胞学是鉴定种质高贵化是否成功和解释其遗传机制的主要技术手段,可大大缩短甘蔗育种周期。本研究综述了割手密高贵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相关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甘蔗 割手密 热带种 高贵化 分子细胞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边芯 郎荣斌 经艳芬 董立华 桃联安 孙有芳 安汝东 周清明 俞华先 田春艳
【目的】研究持绿型割手密叶片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进一步探明持绿型割手密的抗旱性及遗传规律。【方法】以25个持绿型割手密血缘创新种质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桶栽控水方式,测定叶片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干旱胁迫下,参试材料叶片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SOD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利用综合抗旱能力D值大小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第1类为D值超过双亲的材料,有9个,占参试材料的36%。【结论】云割F211-208、云割F211-182、云割F211-52等材料都表现出超亲的抗旱性,可在育种实践中优先利用。
关键词:
割手密 持绿型 生理特性 抗旱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新龙 苏火生 应雄美 马丽 陆鑫 刘洪博 邓祖湖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十倍体割手密资源,挖掘其优异性状,选取中国6个省9个地区的171份十倍体割手密资源,针对8个质量性状指标和8个数量性状指标,对其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数量性状与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十倍体割手密资源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整体偏低,采自滇中地区的多样性指数(0.636 6)最高,而采自滇西北地区的多样性指数(0.335 8)最低;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滇西南地区的资源(33.06%),最小的为贵州的资源(22.12%);产量性状与海拔和纬度呈负相关,糖分性状与海拔呈负相关,与纬度呈正相...
关键词:
割手密 十倍体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春艳 桃联安 俞华先 董立华 经艳芬 边芯 郎荣斌 周清明 安汝东 孙有芳 杨李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