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0)
- 2023(14200)
- 2022(11737)
- 2021(10987)
- 2020(8941)
- 2019(20587)
- 2018(20791)
- 2017(39868)
- 2016(21772)
- 2015(24583)
- 2014(24784)
- 2013(24534)
- 2012(22169)
- 2011(19932)
- 2010(19824)
- 2009(18183)
- 2008(17573)
- 2007(15741)
- 2006(13947)
- 2005(12214)
- 学科
- 济(91485)
- 经济(91383)
- 业(64983)
- 管理(56233)
- 农(50796)
- 企(43496)
- 企业(43496)
- 方法(37977)
- 农业(33790)
- 数学(32878)
- 数学方法(32543)
- 业经(26091)
- 中国(24533)
- 地方(20129)
- 财(19686)
- 学(18749)
- 制(16490)
- 发(15179)
- 贸(14905)
- 贸易(14894)
- 易(14476)
- 理论(13689)
- 技术(13564)
- 环境(13283)
- 策(13105)
- 和(12891)
- 银(12659)
- 银行(12620)
- 农业经济(12599)
- 体(12182)
- 机构
- 学院(309952)
- 大学(307722)
- 管理(125044)
- 济(123321)
- 经济(120677)
- 理学(109116)
- 理学院(107980)
- 管理学(106009)
- 管理学院(105484)
- 研究(103726)
- 中国(77774)
- 农(68631)
- 科学(65801)
- 京(65468)
- 业大(53305)
- 农业(52459)
- 财(52238)
- 所(51925)
- 中心(48019)
- 研究所(47518)
- 江(45220)
- 财经(42208)
- 范(41687)
- 师范(41339)
- 北京(40899)
- 经(38488)
- 院(37042)
- 州(36631)
- 经济学(35219)
- 经济管理(34825)
- 基金
- 项目(216657)
- 科学(170169)
- 研究(160718)
- 基金(156438)
- 家(136101)
- 国家(134869)
- 科学基金(115799)
- 社会(100900)
- 社会科(95147)
- 社会科学(95123)
- 省(85297)
- 基金项目(83757)
- 自然(74356)
- 自然科(72570)
- 自然科学(72556)
- 教育(71480)
- 自然科学基金(71232)
- 划(70793)
- 编号(67489)
- 资助(63050)
- 成果(53839)
- 重点(47762)
- 部(47294)
- 发(47216)
- 课题(45168)
- 创(44445)
- 创新(41368)
- 国家社会(41263)
- 科研(41119)
- 教育部(39914)
- 期刊
- 济(139548)
- 经济(139548)
- 研究(88380)
- 农(71049)
- 中国(59835)
- 学报(50893)
- 农业(48527)
- 科学(47588)
- 管理(41226)
- 大学(39295)
- 学学(37119)
- 财(36225)
- 教育(33303)
- 业经(28900)
- 融(27251)
- 金融(27251)
- 技术(26108)
- 业(22707)
- 经济研究(19905)
- 问题(19836)
- 财经(19078)
- 版(17122)
- 图书(16196)
- 经(16132)
- 科技(15670)
- 农业经济(15265)
- 技术经济(15141)
- 资源(15036)
- 理论(14879)
- 农村(14849)
共检索到448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雷征 陈建军
科学有效地评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探讨农村居民点差别化整治模式和措施,是统筹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和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选取自然、经济、社会、土地资源和宅基地利用等多个影响因素,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估算整理农村居民点增加耕地的现实潜力。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约为65 573hm2,耕地增加系数平均为15.26%;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可划分为Ⅰ、Ⅱ、Ⅲ等级,且地形地貌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两者分布具有相同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芳 刘艳芳 张扬 侯贺平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划分山区、丘陵、平原三类地形分别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修正系数与农户搬迁意愿的修正系数,并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测算的理论潜力修正为现实潜力。结果显示: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仅为理论潜力的57.07%,其中山地地区潜力不能释放,而平原地区是潜力释放主要区域。结果表明了资金与农户整理意愿对潜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现实潜力大小安排重点区域,以便取得较高整理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亚锋 仇阳东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新一轮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如何更合理地测算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往往被现有研究所忽视。本文采取抽样及不同整治模式不同潜力测算方法的研究思路,设计了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的流程及方法:根据地形及经济条件,划分不同的整治类型区,并选取样点县(市、区);构建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确定居民点整治类型;针对农村居民点不同整治类型,分别构建其潜力测算方法,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地闲置率法进行改进;利用测算出的样点县(市、区)的出地率均值,外推测算同类型区其他县(市、区)的潜力。并以广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计到2020年,广西全区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可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伟 张凤荣 孔祥斌 姜广辉 陈曦炜
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的测算既要考虑其自然适宜性,也要考虑其经济可行性。论文探讨了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在自然、经济条件限制性下增加耕地的潜力。首先,选取了7个自然指标建立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后的宜耕地比例作为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将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乘积,作为自然限制性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然后,选取了9个经济指标建立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其评价结果作为经济限制性修正系数,将经济限制性修正系数与自然限制性下增加耕地潜力的乘积作为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测算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于歌 钱铭杰 袁春 丘少蓉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现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类,并指出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对理论潜力的测算和对现实潜力的测算。理论潜力的测算方法可从扩展可利用空间和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两方面来分析,而现实潜力的测算方法包括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基于现实需要的修正。最后,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可以与系统理论、数学方法和景观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使之更加科学和完善。
关键词:
整理潜力 测算方法 农村居民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伟 陈百明 姜广辉
对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寻找存在的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①相关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理论主要有农村宅基地转型理论、空心村理论以及农村居民点演变规律等,这些理论可以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和挖潜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内涵多被界定为整理增加耕地面积的潜力,其主要测算方法有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三种;③整理增加耕地系数是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级的主要依据;④相关的农村居民点挖潜政策措施主要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和城乡统筹政策三个。今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理论研究亟需多学科理论的融合以搭建新的框架,加强理论框架对潜力测算方法的指导;②潜力内涵应更加注重整理增加土地面积的表述,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的修正需更加系统,潜力分级指标需更加有针对性;③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三个政策与农村居民点挖潜关系的梳理,为潜力挖掘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方法保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屠爽爽 龙花楼 刘永强 李婷婷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空心化日益加剧,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势在必行。科学评估和测算整治潜力,是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首要任务。论文通过梳理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推进我国空心村整治实践提供技术参考。首先,文章简要回顾了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闲置土地抽样调查法等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其次,详细介绍了多因素综合潜力测算法、遥感判读法等潜力测算的新方法。论文认为,未来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研究需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加强遥感技术的应用;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综合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统一;3)以乡村空间重构和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亚锋 吕昌河 周玉 杨瑞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是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土地整治规划的核心环节。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下,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化型及非城镇化型两大类;针对非城镇化型,构建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综合影响力,并结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规定,将其划分为内部改造型、原地优化型及迁村并点型;根据不同整治类型,采用模式法构建相应的整治潜力测算模型。并以宜城市小河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计到2020年小河镇通过整治可释放潜力117.83hm~2。本研究将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邓宣凯 刘艳芳 孔雪松 朱俭凯
为了合理测算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提出了一种在协同视角下,把农村居民点整治项目和农用地整治项目相结合的测算方法。以湖北省为例,计算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现实潜力。测算结果明显小于传统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结果,并能充分体现农村居民点斑块规模、地形等重要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影响,说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研究认为运用该方法能充分运用图件等精确资料,测算结果更贴近实际,在省级及以上区域尺度简便易操作,因此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杰 肖善才 欧名豪 欧维新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实现的可行性,为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和整治时序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1)浦口区现实潜力修正系数较大的泰山等街道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该区域受南京市区辐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快、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和农户的整理意愿强烈,而修正系数较小的盘城等街道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依附性大,参与主体的意愿也较低。(2)到2030年浦口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为6894.27 hm2,现实潜力为4382.99 hm2,占理论潜力的63.5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正峰 赵伟
定量地反映和衡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掘其利用上潜力的大小,可以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及其来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自然和现实转化两类潜力。其中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两方面选取,现实转化潜力评价指标则从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建房周期、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选取。同时在界定各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潜力 指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宁 郝晋珉 杨立 双文元 洪舒蔓
研究目的:分析人地关系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向现实潜力转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人地关系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反映农民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及能力,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进行修正。研究结果:(1)曲周县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且分散,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46%,用地粗放,村庄空心化问题严重,86%的行政村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过国家标准;(2)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是根据农民、集体、政府等相关者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及能力,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出的更具现实意义的整理潜力;(3)曲周县人地关系较为紧张的农村主要分布在县城、各镇政府驻地周边及县域主要交通沿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阳 张凤荣 郝晋珉 张佰林 周建
整治潜力测算和迫切度评价是安排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的基础与依据。本文运用实地调查与访谈、GIS空间分析等手段与方法,深入分析山西省武乡县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并根据用地类型与整治性质的差异将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划分为浅层潜力和深层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武乡县农村居民点的浅层潜力占总潜力的71.88%,说明武乡县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较为粗放,具有较高整治潜力。通过分析村庄属性与发展前景,从自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等4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评价抽样村整治迫切度,并根据迫切度评价结果将抽样村分为迫切、较迫切、一般迫切和不迫切4个整治等级。从抽样村迫切度评价等级、抽样村浅层潜力占总潜力比重和总潜力占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霖 郭杰 欧名豪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分析是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制定差别化分区管制措施的基础。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不仅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也与政府和农户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选取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政府意愿和农户意愿五方面的12个指标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通过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的空间叠置分析,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整理适宜性和整理潜力的区域分异,徐州市可划分为优先整理区、优化调整区、滚动发展区和控制改造区四类区域,从整理优先次序、空间形态调整、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荣清 张凤荣 张军连 薛永森 窦敬丽
研究目的: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提供现实数据支持和政策支撑。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统计分析法和文献阅读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占居民点比例较小;户均拥有宅基地宗数较高,但每宗宅基地面积不大,闲置状况严重。农村居民点潜力存在易释放、应释放、可释放和难释放4种潜力形态。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应完善宅基地产权,赋予农户宅基地完整使用权,允许其自由流转;逐步实现宅基地的有偿使用,提高闲置成本;构建城乡住宅用地统一市场,实现农村宅基地的资产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